《重生南非当警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13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二集团军下属七个师,以装甲第二军的两个装甲师为主,其余第9师和第11师以南部非洲人为主,第42师、43师来自刚果王国,第47师来自刚果共和国,总兵力近14万人。
  和意大利在非洲的兵力相比,第二集团军的兵力虽然少,但是战斗力不可同日而语。
  意大利在北非和东非的部队都是以殖民地仆从军为主,装备落后,训练不足,士气不高。
  第二集团军的主力部队装甲第二军,是以罗德西亚北部师为核心,在欧战爆发前扩编而成的部队,整个装甲第二军拥有坦克650辆,全部都是最先进的“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第二集团军司令冯伏很有信心,只要命令下达,第二集团军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意大利人赶出非洲。
  自从镰刀行动开始后,冯伏就命令第二集团军做好战斗准备,随时准备开赴欧洲作战。
  原定赴欧作战的部队是唐璜率领的第一集团军。
  可惜法国人投降的太快,第一集团军还没有来得及开赴欧洲,法国就停止抵抗,第二集团军也失去了赴欧作战的机会。
  只是暂时失去。
  非洲的战斗结束后,南部非洲军队肯定是要登陆欧洲的,到时候还有机会。
  维多利亚州北部小城康德拉,第二集团军成立后,冯伏的驻地就在这里。
  康德拉面积不大,常驻人口只有不到三千人,第二集团军主力部队装甲第二军和第9师、第11师都驻扎在康德拉,总兵力近9万人,这个小城现在已经变成一座军城。
  “马赫迪王国面积广袤人口稀少,我们在进入马赫迪王国之后,很难获得补给,雨季虽然已经过去,马赫迪王国的气温,较南部非洲相比仍然高许多,尼罗河的水都是热的,这对我们的装甲部队来说是一个巨大考验。”第二集团军的参谋长利安德尔也参加过上一次世界大战,性格谨慎,经验丰富,和冯伏配合的相得益彰。
  马赫迪王国现在还没有分裂呢,国土面积大约250万平方公里,从维多利亚州北部一直延伸到红海沿岸,全部都是马赫迪王国的领土。
  马赫迪王国气候炎热,首都喀土穆被称为“世界火炉”,年平均温度在三十度以上,夏季一般日间温度四十度以上,地表温度超过七十度。
  这样炎热的天气,对于坦克里的装甲兵极不友好。
  英国统治马赫迪王国的这些年,马赫迪王国几乎没有发展,境内交通状况很糟糕,连一条像样的公路都找不到,这对于拥有众多车辆的第二集团军来说同样是个巨大的考验。
  “气候对于我们来说是考验,对于意大利人来说也一样,意大利人缺少机动力量,整个北非和东非只有少量技术落后的坦克,我们还可以呼叫空军进行补给,意大利人比我们面对的困难更多。”冯伏对第二集团军很有信心,他担心的不是意大利人,而是德国人。
  法国投降后,小胡子举目四望已经找不到对手,继续扩张要么向北,要么向南。
  北边的毛子不好惹。
  向南渡过地中海就是北非,如果意大利在北非失利,那么德国人肯定会派兵增援。
  那样第二集团军就有了和德国人交手的机会。
  欧战爆发后,德国人表现的太出色,南部非洲的将军们早就心痒难耐,想试试德国人到底有多强。
  别看德国人战术花里胡哨,又是“闪电战”,又是“立体作战”什么的,打得盟军晕头转向。
  这些战术都是南部非洲玩过的,在巴西内战过程中,闪电战和立体作战都有过实际运用,效果也很不错。
  跟南部非洲国防军相比,巴西内战中的米州军也是装备简陋,就那还能把美巴联军打得节节败退,现在换成南部非洲国防军上场,没理由打不过德国人。
  “阿比西尼亚境内的反抗军,可以配合我们作战,给意大利人制造更多的麻烦。”利安德尔试图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
  战争难免会有伤亡。
  死阿比西尼亚人,总比死南部非洲人更好。
  “英国地中海舰队已经封锁苏伊士运河了吧,那我们就先打意属东非。”冯伏胸有成竹,胖光头那么着急将北非和东非连成一片,就是因为意属东非,对于意大利来说现在已经成为飞地,无法得到来自本土的及时增援。
  北非的情况现在也很复杂。
  意属东非向英属索马里发起进攻之后,柏培拉已经成为孤城,被意大利人团团包围。
  意大利人的包围圈之外,马赫迪王国将意属东非和北非切断,英国封锁苏伊士运河之后,意大利船只无法通过,意属东非和意大利本土的联系已经完全断绝。
  意大利人在意属东非的统治基础很薄弱。
  和英国一样,意大利在东非实行的也是单一殖民地经济,意属东非无法自给自足,连子弹都不能造,所以只要守住马赫迪王国,意属东非迟早弹尽粮绝。
  英国现在正在向埃及增援,一个澳大利亚师和一个新西兰师已经抵达埃及,这两个师都不满员,总兵力加起来不到两万人。
  这就能看出大英帝国现在已经衰弱到什么程度了。
  欧战到现在已经爆发超过一年,澳大利亚居然只派出一个师,温斯顿肯定很恼火,可是他什么都不能做,要算账也得等世界大战结束后再说。
  整个英联邦内,记吃不记打的还是印度。
  上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许诺战后会提高印度低位,于是印度派出200万人赴欧作战。
  欧战爆发后,伦敦再次承诺,只要印度能像上一次世界大战中那样全力以赴,那么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将真正提高印度的地位,最起码也是自治领。
  正在绝食中的印度人得到伦敦的承诺后欢欣鼓舞,驻印总督在短短一个月内就招募了100万军队,分批派往欧洲作战。
  训练是不可能训练的。
  反正印度人多死得起。
  驻印总督也是打得好主意,以战代练不是更好。
  所以温斯顿这段时间忙得很。
  一百万军队对于空前衰弱的大英帝国来说是极大补充,至少印度人加入之后,盟军兵力纸面数据瞬间好看许多。
  不过要将这一百万军队武装起来,花费的金钱也不是小数目。
  好在温斯顿早有准备。
  上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温斯顿对于印度军队的战斗力已经有了充分了解。
  所以印度人根本不需要武装,这一百万人,对于英国来说其实就是一百万苦力。
  苦力不需要装备,能干活就行。
  冯伏谋划着给意大利人致命一击的时候,柏培拉正在加强防守。
  桑迪·杰里对于柏培拉的安全并不怎么担心。
  别看意大利人气势汹汹,柏培拉虽然已经被意大利人包围,不过还可以通过海路获得补给。
  最近这段时间,各种补给物资源源不断抵达柏培拉,意大利人久攻不下,英国战争部又看到了机会。
  8月15号,一支人数只有150的英军抵达柏培拉,率领这支部队的史密斯·维森少校,抵达柏培拉之后,就要求获得柏培拉所有部队的指挥权。
  桑迪·杰里不是保护伞公司的雇佣兵,而是南部非洲驻柏培拉舰队的指挥官,桑迪·杰里本人的军衔是上校。
  按照作战序列来说,应该是史密斯·维森少校率领的部队,接受桑迪·杰里的指挥。
  不过史密斯·维森少校不这么认为。
  史密斯·维森少校坚持既然南部非洲还没有参战,那么史密斯·维森少校,就应该接手柏培拉的防御工作。
  桑迪·杰里不惯英国人的臭毛病,在了解到史密斯·维森少校的要求后,桑迪·杰里就拒绝和史密斯·维森少校见面,根本不给英国人机会。


第2097章 大哥别说二哥
  欧战爆发后,整个柏培拉都已经处于军管状态,城市的防御是由保护伞公司的雇佣兵负责,港口的安全则是由南部非洲海军陆战队负责。
  南部非洲海军陆战队在七月份刚刚换了新式军装。
  新式军装是罗克更熟悉的四色迷彩,南部非洲野战部队和海军陆战队都已经换装,海军陆战队配发的还是以蓝、白色调为主的海洋迷彩,具备一定的伪装变形效果。
  迷彩服并不是南部非洲首创,1929年意大利就研发了以棕、黄、绿和黄褐为主的四色迷彩,不过并没有大规模应用。
  没有大规模应用的原因不是迷彩服不好,而是意大利人缺乏足够的染料,造不起。
  对的,理由就是这么简单。
  英国的龙虾兵退出历史舞台,也和红色的染料太贵有密切关系,第二次布尔战争后,英国就把军装的主色调从红色改成黄褐色,理由很简单,黄褐色更省钱。
  史密斯·维森少校现在就是一身黄褐色军装。
  所以当史密斯·维森少校看到南部非洲海军陆战队士兵身上的四色海洋迷彩的时候,内心的酸楚可想而知。
  南部非洲也确实财大气粗。
  不仅仅是衣服,海军陆战队士兵的钢盔也使用四色迷彩布料进行包裹,这一方面能增强伪装效果,另一方面还能遮挡金属反光。
  海军陆战队的装甲车,自然也已经使用四色迷彩涂装,外面又覆盖了一层伪装网,需要的时候插上树枝树叶什么的,伪装效果更强。
  还是水陆两用装甲车呢。
  远处还有同样是四色海洋迷彩的水陆两用坦克呢。
  看看南部非洲人的坦克和装甲车。
  再看看自己已经老掉牙,除了喇叭不响哪都响的老爷车,史密斯·维森少校感觉自己就像叫花子。
  整个柏培拉有超过一百辆各种汽车,史密斯·维森少校能调动的汽车只有这一辆。
  “抱歉维森少校,杰里上校严重流感,正处于自我隔离期间,如果您一定要见他,那请你过一段时间再来,或者直接给杰里上校打电话。”出面接待史密斯·维森的是参谋霍普少校。
  级别对等。
  “我可以等,不过意大利人不会等,杰里上校病的真是时候!”史密斯·维森冷笑,这个理由太拙劣了。
  南部非洲对于卫生防疫的要求标准很高。
  非洲本来就有很多奇奇怪怪的疾病,而且通常还都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所以南部非洲对于疾病的要求很严格。
  霍普笑笑不说话。
  说对了,就是随便找个理由搪塞你。
  你又能怎么样?
  “请你转告杰里上校,我们需要马上向意大利人发起进攻,打破意大利人对柏培拉的包围,意大利人正在集结兵力,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史密斯·维森少校心急如焚,柏培拉并不是没能力打破意大利人的包围。
  当然了,要打破意大利人的包围,首先要保护伞公司的雇佣兵全力以赴,印度士兵是靠不住的,他们站岗的时候都能睡着。
  五天前,意大利人趁夜色向柏培拉发动了一次进攻。
  站岗的印度士兵站着都能睡着,导致意大利人摸到阵地前沿,如果不是巡哨的雇佣兵认真负责,差点酿成大祸。
  印度人就是这么神奇,随时击穿下线。
  从那天之后,杰里再也不敢让印度人执行任何和战斗有关的任务。
  这大概也是印度人的目的。
  “抱歉维森少校,你知道的,南部非洲还没有正式加入战争,所以如果您想反击,那么请您去找乔纳森·萨里中校,或者是保护伞的尼克·伯纳德先生。”霍普心平气和,参谋这个职位就是这样,随时都要保持冷静。
  史密斯·维森顿时气结。
  乔纳森·萨里率领的印度部队,如果能完成击败意大利人的任务,史密斯·维森又何必来找杰里。
  保护伞公司的雇佣兵,要是能听史密斯·维森的指挥,史密斯·维森才不会来找不自在。
  更何况,乔纳森·萨里也不听史密斯·维森的指挥。
  萨里的军衔是中校,维森的军衔是少校,虽说殖民地军官地位肯定不如本土服役的军官,可军衔在这儿摆着呢,乔纳森·萨里也是听调不听宣。
  至于保护伞。
  史密斯·维森来到柏培拉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尼克·伯纳德,试图获得保护伞公司雇佣兵的指挥权。
  尼克·伯纳德果断拒绝。
  保护伞公司跟柏培拉的协议,是和柏培拉殖民政府签订的,不是和英国战争部签订的。
  史密斯·维森是英国战争部的人,保护伞公司有权力拒绝任何来自柏培拉殖民政府之外的命令。
  就算柏培拉殖民政府,也没权利命令保护伞向意大利人发起攻击,毕竟保护伞的协议,仅限于保护柏培拉。
  对于这样的协议,史密斯·维森是不太认可的。
  尼克·伯纳德的回复很简单,如果史密斯·维森对协议不满,那么协议可以解除,保护伞公司的雇佣兵会开开心心的从柏培拉撤离。
  史密斯·维森顿时傻眼。
  保护伞公司的雇佣兵撤离。
  南部非洲水兵和海军陆战队也会撤走。
  到时候指望印度人,和史密斯·维森手下那150个英军士兵对抗总数已经破万的意大利仆从军?
  别搞笑了。
  意大利人弱,那也得看跟谁比。
  跟保护伞公司的雇佣兵相比,意大利人确实弱。
  跟印度人相比,意大利人就是天龙人。
  150名英军士兵就算三头六臂,又能杀死多少意大利人。
  所以南部非洲舰队,是史密斯·维森打破僵局的关键点,只要得到桑迪·杰里的支持,那么史密斯·维森就能大干一场。
  这可是军功。
  想想蒙哥马利,世界大战爆发前才少将师长,现在已经是中将军长。
  最新消息,蒙哥马利已经被任命为英格兰东南军区司令。
  蒙哥马利的升迁还算正常,再看戴高乐,简直是坐了火箭一样,已经抵达人生巅峰。
  在南部非洲舰队碰了钉子,史密斯·维森又去找英国驻索马里殖民政府。
  英国驻索马里专员埃尔维斯爵士,在意大利向英属索马里发起进攻之后,突然感染疾病,已经返回英国接受治疗。
  现在英属索马里殖民政府的最高官员叫米奇·马库斯。
  米奇·马库斯是柏培拉本地人,年龄25岁,身强力壮,没病。
  “抱歉维森少校——”米奇·马库斯满脸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