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闭嘴!”布莱梅和安东尼同时怒斥。
“南斯拉夫王国也是盟军的一部分,你们不要太过分!”卡利尼奇将军倍感羞辱。
“这样吧,一共两个泊位,一个泊位留给塞浦路斯分舰队,一个泊位留给地中海舰队——”希腊将军佩尔喀斯身为地主,自认为具有发言权。
“这是我们塞浦路斯分舰队修建的码头,你们想用,自己去建!”安东尼冷笑,在第35师官兵以及装备全部登陆之前,任何一艘地中海分舰队的船,也别想使用蓬比亚的泊位。
至于之后能不能用,那得看后续部队的将军们愿不愿意让出来。
“这码头也有印度军队参与修建,我们凭什么不能用?”布莱梅理直气壮,印度可是英国的一部分。
印度军队!
好吧,差点把印度军队给忘了。
不过在地中海和北非,印度军队也就只能承担一些类似修修补补之类的任务,而且还只是辅助。
“印度军队是有参与,不过不是参与修建,而是特么的参与消耗我们的物资,我们一个连一天就能完成的工作,你们印度部队一个团需要干半个月,干活的时候连女人都比不了,吃饭的时候比猪都能吃,让印度部队单独为你们修建港口去吧。”布莱梅不提印度,安东尼还没有这么生气。
关于印度部队的段子,可以单独开本书了。
跟意大利人在轴心国内部的地位和作用一样,印度人已经派出200万人参与世界大战,最大的作用不是防御或者进攻,而是消耗物资。
安东尼因此很怀疑,印度是借助增兵,减轻印度国内的灾情压力。
最新情况,1941年前四个月,印度平均每月饿死100万人。
这就让人很想不通了,印度那个一年三熟的地方,为什么每年会饿死那么多人?
“无论如何,我的士兵们要尽快离开这个该死的地方!”布莱梅强调。
“不可能,想都别想!”安东尼强硬。
“该死的安东尼,能不能让你的部队加快速度,我的部队已经在海上等了两个小时了——”第91师师长梅奥将军怒气冲冲闯进来,他的部队正在排队等待登陆克里特岛。
“呵,你恐怕还得等,他们要求我们让出一个泊位,给地中海舰队的运输船,以便于他们逃跑——”安东尼口不择言。
“混蛋,你在说什么呢——”
“混蛋,谁要逃跑!”布莱梅和梅奥同时破口大骂。
安东尼得意洋洋,你们打一架才好呢。
卡里奇尼和佩尔喀斯躲在墙角瑟瑟发抖,神仙打架,凡人插不上手。
“先生们,身体健康的士兵可以暂时留在克里特岛,至少要让我们的伤兵先登船离开,他们需要尽快接受治疗。”英国政府派来的联络官保罗·卡门忍不住说句公道话,你们在这儿吵架不要紧,伤兵们的生命可是在流失。
正准备大干一场的布莱梅和梅奥同时闭嘴。
这可不是意气之争可以解决的问题。
说起来很让人无奈,时下的盟军部队,依然只有南部非洲军队,才有相对完善的医疗系统,其他国家包括英国在内都做不到。
盟军撤到克里特岛之后,地中海战区处于人道主义考虑,已经派出医护人员对盟军的伤兵进行救治。
这依然无法解决问题,克里特岛缺乏完善的医疗设施,很多伤兵的手术无法完成,地中海战区在蓬比亚修建野战医院的同时,又把唯一的一艘医疗船派过来,却依然无法满足需求。
“伤兵,好吧——伤兵可以乘坐我们的运输船,先期离开这里。”安东尼做出让步,他终究还是做不到铁石心肠。
布莱梅沉默良久,终于还是很艰难的对安东尼说了声:“谢谢!”
盟军内部的分歧暂时消除,新的问题接踵而至。
自从上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包括达达尼尔海峡在内的黑海出海口,就一直处于以南部非洲军队为主的国际联盟部队的控制中。
日本退出国联之后,将国际联盟部队中的日军部队全部撤走,现在的国联部队,除了一个连的英军和一个连的法军之外,全部都是南部非洲军队。
国联部队中的法军部队也很聪明,维希法国成立的时候,法军部队并没有选择加入维希法国。
戴高乐的自由法国成立后,国联部队中的法军部队第一时间宣布加入自由法国。
考虑到法军部队的战斗力,法国的这个连队,和英国的这个连队一起,都被部署在达达尼尔海峡。
德意联军攻入希腊之后,黑海出海口受到严重威胁,德国人随时可能通过希腊,向黑海出海口发动进攻。
5月1号,国联向国际联盟部队下达命令,要求国籍联盟部队放弃黑海出海口,撤往塞浦路斯。
国联部队拒绝执行这个命令。
从上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已经二十年,很多国联部队官兵的家属,都已经随军来到加里波第半岛,在加里波第半岛定居,所以国联部队现任指挥官路易斯少将决定,国联部队可以不要黑海出海口,但是要坚决保卫自己的家园。
第2144章 无一伤亡
欧战爆发后,国联声望每况愈下,现在已经无人问津,彻底沦落为可有可无的鸡肋。
现在的国联行政院秘书长已经换成了爱尔兰人尚·雷斯德,安迪·奥斯顿在波兰战役爆发后主动请辞,法国人和英国人都不愿意担任行政院秘书长,尚·雷斯德无奈当选。
目前国际联盟部队总兵力只剩一万一千人,总司令鲁伊斯参加过上一次世界大战,自从国际联盟部队成立后就在国联部队服役。
国联部队的训练和士气都还是不错的,装备因为经费不足稍显落后,依然装备的还是古老的李·恩菲尔德。
不过这不是问题,英军部队现在使用的也是李·恩菲尔德,和轻武器相比,鲁伊斯更希望能得到一些南部非洲生产的先进坦克,这样路易斯会更有把握。
“坦克别想了,就算有也不会是最先进的,本土在扩军,英国在扩军,自由法国也在扩军,到处都需要坦克。”鲁易斯的搭档,同样在国联部队服役时间超过20年的韦尔森稍郁闷,国联部队现在不缺人,缺少的是重武器。
二十年间,南部非洲向包括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以及达达尼尔海峡范围内的黑海出海口移民数十万,现在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南部非洲人已经超过百万,鲁伊斯只要愿意,随时可以征调超过十万士兵。
欧战爆发后,一直定居在南部非洲的赛义德亲王返回小亚细亚半岛,为恢复奥斯曼帝国最后一搏。
赛义德亲王是罗克的忠实拥趸。
在返回小亚细亚半岛后,德国人曾经接触过赛义德亲王,承诺如果赛义德亲王加入轴心国,那么德国将在战后支持奥斯曼帝国复国。
赛义德亲王常年生活在南部非洲,对于南部非洲很了解,他根本不认为德国有赢得战争的可能,所以果断拒绝德国人的要求。
小亚细亚半岛同情奥斯曼帝国的人也不少,赛义德亲王已经组织了四个师六万人,正在加里波第半岛接受训练。
“比勒陀利亚怎么说,勋爵难道不知道我们的情况吗?”鲁伊斯努力争取,就算没有“虎”式和“豹”式,给点“彪骑兵”也行啊。
“从程序上,我们隶属于国际联盟——”韦尔森为难,他和鲁伊斯,并没有直接联系罗克的权力。
“迂腐——现在谁还在乎那该死的国际联盟呢,我们是南部非洲人,是时候将我们的蓝色头盔,换成南部非洲国防军的四色迷彩了!”鲁伊斯很生气,自从欧战爆发,国联部队就再也没能从国联得到过哪怕一分钱的经费。
全部自筹。
好在达达尼尔海峡可能是全世界最繁忙的海峡,仅凭收取过路费,国联部队也能勉强维持。
当然想凭借这点过路费就组建一支强大的装甲部队就稍显不足。
那就直接联系比勒陀利亚。
程序还是要走的,路易斯的电报,首先发到地中海战区,需要亚瑟转交。
“哦哦哦,国联部队,我都差点忘记了,我们在巴尔干还有这么一支强大的部队。”亚瑟很高兴,国联部队同样可以对德军起到牵制作用。
“所以,我们地中海战区,也即将拥有一支属于我们自己的仆从军。”麦克·托兰同样高兴。
说到仆从军,南部非洲现在的四个战区,大西洋战区拥有的仆从军最多,不仅有南部非洲联盟部队,自由法国的部队同样可以算作第一集团军和第三集团军的仆从军。
印度洋战区方向,仅东印度部队就有五十万,足够对日本形成强大的威慑力。
地中海战区的情况稍差,上一次世界大战还有内志苏丹国派出的仆从军,这一次内志只出钱不出人,亚瑟率领的第二集团军和第五集团军就稍显势单力孤。
现在有赛义德亲王的部队加入,亚瑟手中总算有了数量足够的炮灰——
不,是仆从军——
也不对,是盟军!
“即便加上赛义德亲王的六万人,要守住黑海出海口,力量依然稍显不足。”冯伏略兴奋,第二集团军自从占领意属东非就无所事事,黑海出海口接下来很明显会成为又一个热点地区,第二集团军说不定能得到参战机会。
“没关系,鲁伊斯将军已经组织了数万国民警卫队,加上赛义德亲王的六万人,总兵力已经超过十万,进攻可能稍显不足,防御还是没问题。”亚瑟不担心,国联部队虽然缺少重武器,地中海战区这边可以提供空中支援,一部分程度上可以弥补。
不过该有的支持还是得给,可是亚瑟这边也缺少重武器,于是亚瑟就将原本要发往亚历山大港,补充英国北非军团的一部分重武器调往加里波第半岛。
这又引发了英国中东战区总司令奥金莱克的不满。
奥金莱克最近麻烦缠身,隆美尔虽然没有发起新的攻势,图卜鲁格依然被德意联军团团围困,三万英军随时可能遭到灭顶之灾,幸亏有地中海舰队和塞浦路斯分舰队的空中支援,图卜鲁格英军才能顶住德意联军的攻势。
来到埃及之后,奥金莱克盘点手中拥有的兵力,试图向隆美尔发起反击。
这时候奥金莱克才悲哀的发现,在伦敦将北非军团的精锐部队调往希腊之后,他手中只剩下不满员的六个印度师,什么都干不了。
别说反攻,就目前中东英军的实力,能守住苏伊士运河,奥金莱克就谢天谢地了。
当然这也得感谢隆美尔的后勤不足,不足以支撑长达一千英里的战线,所以隆美尔才攻击乏力。
奥金莱克现在正在积蓄实力。
希腊境内的盟军溃败后,残余兵力退往亚历山大港,这些部队在撤退的时候丢弃了所有重武器,奥金莱克迫切需要重武器,让这些部队恢复实力。
这种时候亚瑟将原本补给中东英军的装备送往加里波第半岛,奥金莱克的愤怒可想而知。
两边于是就开始用电报打嘴炮。
奥金莱克要求亚瑟,将属于英国中东战区的装备还给北非军团。
亚瑟以英国中东战区最近没有战事,加里波第半岛却面临战争为由拒绝。
这些装备英国已经付了钱的。
奥金莱克于是把官司打到联军司令部,要求罗克和温斯顿出面解决。
罗克和温斯顿又能怎么办呢。
两边都是真有需求,都是为了对抗德国人,所以就只能和稀泥。
罗克承诺,会以最快的速度为英国北非军团补充装备。
温斯顿承诺,会把撤往亚历山大港的盟军部队指挥权,全部交给奥金莱克。
奥金莱克和亚瑟都很满意。
鲁伊斯和韦尔森更满意。
亚瑟送来的装备不仅包括“彪骑兵”坦克和“短吻鳄”装甲车,同时还有大量火炮,其中包括南部非洲最新式的155毫米重型榴弹炮,和120毫米自行榴弹炮。
“和前一型号的彪骑兵相比,这个批次的彪骑兵强化了正面装甲,五百米距离上可以防御德军75毫米坦克炮的正面攻击,侧面装甲和后部装甲虽然略显不足,和前一型号相比依然有较大提升,整体能力已经超越德国四号坦克,用来防御绝对没问题。”随装备抵达君士坦丁堡的尼亚萨兰重工高级工程师陈平对彪骑兵坦克寄予厚望,巧合的是,陈平本人就是在君士坦丁堡长大的。
奥斯曼帝国覆灭后,君士坦丁堡作为B级委任地,由国家联盟部队负责管理。
陈平就是在那个时候随家人一起来到君士坦丁堡。随后在国际联盟设在君士坦丁堡的学校里接受教育,因为成绩优秀,中学毕业后前往尼亚萨兰大学读书,毕业之后前往尼亚萨兰重工工作。
陈平的姐夫和两个弟弟都在国联部队服役,欧战爆发后,陈平的姐姐已经前往更安全的塞浦路斯,父亲和母亲却依然留在君士坦丁堡郊外的农场。
奥斯曼帝国覆灭后,加里波第半岛有无数没有主人的土地,最初移民加里波第半岛的南部非洲人最幸福,他们每个家庭至少获得了200英亩土地,个个都是大地主。
陈平家里人口多,农场面积达到450英亩,这是一笔价值不菲的资产,陈平父母发誓和农场共存亡。
“坦克是好坦克,就是数量有点少。”鲁伊斯还不够满意。
陈平很隐蔽的翻了个白眼,第一批被送到君士坦丁堡的“彪骑兵”坦克一共110辆,都可以组建两个装甲团了,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更何况接下来,还会有“彪骑兵”源源不断抵达君士坦丁堡,罗克不舍得用南部非洲人的鲜血阻止德国人的脚步,对于装备从不吝啬。
英国人也一样。
所以现在理解为什么英军溃败的时候,首先会将重武器全部丢弃了吧。
有人就有希望。
敌人到来的速度,比鲁伊斯预料中的更快。
5月15号,一支保加利亚军队越过国联部队实际控制线,向博斯普鲁斯海峡前进。
这支部队遭到国联部队的迎头痛击,在伤亡数百人后仓皇逃离,国联部队无一伤亡。
“这是个信号,接下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敌人参与进攻,我们的部队要做好准备,所有参与过军事训练,能够拿得动枪的人要全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