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13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德国空军在空袭英军舰队的时候,并没有忽视对马拉马机场的攻击,澳大利亚第三师自从开战以来就遭到德国空军的疯狂攻击,同样伤亡惨重。
  德国第五山地师在23号凌晨参与了对马拉马机场的攻击。
  不得不说,山地师在山地作战环境中,发挥的作用比伞兵更强大。
  22号一天的激战中,伞兵根本没有攻入马拉马机场。
  23号凌晨第五山地师在第一次攻击中就成功攻入马拉马机场,野战终于演变成巷战。
  巷战是伞兵擅长的。
  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澳大利亚第三师师长没有坚持继续固守,而是命令部队向海岸撤退,试图通过舰队撤离克里特岛。
  于是问题就来了。
  金海军少将率领的舰队,一共就只有两艘巡洋舰和四艘驱逐舰,就算连底舱都塞满人,又能塞多少?
  更何况等待撤离的英军,不仅仅是澳大利亚第三师,还有澳大利亚第五师和新西兰部队。
  至于雷西姆农的希腊部队。
  抱歉,在英军全部离开克里特岛之前,一个希腊人也别想登上英国人的船。
  马拉马机场附近的海岸是一个高达近400米的悬崖,悬崖下方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可以通往大海,岸边的水文情况并不好,军舰不能直接靠岸,只能依赖救生艇将英军转送到军舰上。
  英军的救生艇,都是没有配备动力的,得用手划,效率可想而知。
  空中还有德国的轰炸机,等待英军步兵的英军战舰,对于德国空军来说就跟活靶子一样。
  从23号上午开始,忙碌了整整一天,英军只撤离了1500人。
  为此英军付出的代价是“水上女神”号巡洋舰,以及“坎大哈”号驱逐舰,和“努比亚”号驱逐舰战沉。
  “水上女神”号被击沉的时候,船上有780名英军。
  幸好驱逐舰“基普林”号就在附近,救起了780人中的523人。
  “基普林”号因此步履瞒珊,在返回亚历山大港的途中油料耗尽,漂浮在亚历山大港附近的海面上。
  当被其他英军战舰发现的时候,“基普林”号的甲板上从头到尾满满的都是人。
  话说英国人在这方面也应该很有经验了。
  毕竟已经有了组织敦刻尔克大撤退的经验。
  让人无奈的是,第一批英军撤回埃及之后,英军从上到下,居然没有人知道克里特岛具体还有多少英军等待撤离。
  这也很正常,英国人玩海军得心应手,陆军确实不擅长。
  英国陆军的通讯设备也不太好。
  部队经过作战,到底伤亡有多少没人说得清,英军指挥部估计应该还有近一万英军滞留在克里特岛。
  实际人数是超过15000人。
  先不管英国人如何头疼,要把这15000人从克里特岛带走。
  伊拉克利翁德军投降后,为了救治德军伤兵,塞浦路斯分舰队将“天使”号医疗船派到克里特岛,参与对德军伤兵的救治。
  虽然“天使”号是医疗船,舷侧巨大的红十字标志无比显眼,为了确保安全,塞浦路斯分舰队还是派出驱逐舰为“天使”号护航。
  按照《国际法》,医疗船在战争期间是要受到保护的,作战双方不得向医疗船发起攻击。
  这个条款在战争爆发后形同虚设,战场上的医疗兵,严格说起来也属于《国际法》的保护对象,可是交战双方都没有在乎过这一点。
  真正的战斗期间,医疗兵反而是交战双方的重点攻击对象。
  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德国人的纪律上。
  话说德国人的纪律性,跟德国人的契约精神一样都是笑话。


第2152章 淹死算了
  比烂的时代里,南部非洲都不敢以契约精神自我标榜,否则就等于是自己给自己带上了一副无形的镣铐。
  德国人也一样,小胡子撕毁《慕尼黑协定》时可没有丝毫犹豫,现在谁敢强调西方人的契约精神,就可以把《慕尼黑协定》砸在他脸上。
  所谓“契约精神”,只看对自己是否有利。
  契约对自己有利的时候当然要强调“契约精神”。
  不利的时候那就想办法修改。
  如果无法修改那就干脆撕毁。
  不管是精神还是主义,归根到底都是利益。
  “天使”号医疗船满载排水量15000吨,最快航速22节,船上拥有800张床位,拥有完善的医疗设备和辅助设施,这个级别的医疗船南部非洲一共有六艘。
  为“天使”号护航的两艘驱逐舰分别是“好奇”号和“无畏”号,这两艘驱逐舰都是去年刚刚建造的,满载排水量2500吨,装备了两门125毫米主炮,2个三联装533鱼雷发射管,以及多个深水炸弹发射装置。
  舰队离开母港的时候,“无畏”号大副布鲁尼精神比较放松。
  德军在和南部非洲军队作战时还是比较克制的,一些明显受《国际法》约束的武器,比如毒气和地雷都没有大规模使用,“天使”号医疗船作为《国际法》明令禁止攻击的船只,又是为抢救德国伤兵才前往克里特岛,布鲁尼认为“天使”号根本不会遭到德军潜艇的袭击。
  “不要太乐观,德国的潜艇指挥官可不知道‘天使’号前往克里特岛是为了拯救德国伤兵。”舰长杨胜不大意,德国人不出现最好,万一“天使”号被击沉,杨胜和“好奇”号舰长科尔克拉夫都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在“天使”号上工作的水兵和医护人员有近千人。
  水兵好训练,医护人员却需要长时间的培养。
  和上一次世界大战一样,在“天使”号上服役的医护人员,包括一部分尚未毕业,但已经进入实习期的南部非洲各大医学院学生,尤其是尼亚萨兰军医学院,这些医护人员可都是军方的宝贝。
  “德国潜艇的活动范围不超过克里特岛,我们可以适当加快速度。”布鲁尼对舰队的速度不太满意,为了适应“天使”号的航速,整个舰队都在以15节的经济航速航行。
  在攻占十二群岛之后,克里特岛以东海域已经全部被地中海舰队和塞浦路斯分舰队控制,德国潜艇就算潜入这一地区,也无法获得后勤补给。
  考虑到塞浦路斯分舰队强大的反潜能力,南部非洲参战后,德国人和意大利人的潜艇很少进入这一区域活动。
  “你就那么想拯救德国人?”杨胜好奇,布鲁尼是法裔。
  “当然不!”布鲁尼一脸嫌弃,对德国人的恨意溢于言表:“——只有死掉的德国人才是最好的德国人,我是想尽快完成护航任务,然后去打德国人的帆船。”
  “好奇”号和“无畏”号完成护航任务之后,会加入高杰上校的驱逐舰分队,继续阻止德军向克里特岛增援。
  这个任务现在其实已经没有太大意义,德国人在干尼亚方向已经突破皇家海军的封锁,皇家海军在23号以后,已经将主要目标从阻止德国人登陆,转移到撤离英军部队上。
  这尼玛就让人无语。
  克里特岛战役22号才爆发,这才过去仅仅一天,英国人就要跑,拖住德国人的任务全部落到南部非洲军队身上。
  目前在克里特岛的南部非洲军队,也已经开始以伊拉克利翁机场为中心集结,按照指挥部的命令,盟军至少要将战斗拖到6月份以后,这个任务原本可以轻松完成,现在看来却越来越难。
  别看第35师对德国伞兵和空降兵各种虐,那是建立在德国伞兵和空降兵缺乏重武器,第35师拥有压倒性优势火力的前提下。
  随着德军增援源源不断抵达克里特岛,德军和南部非洲军队之间的装备差距正在急剧缩小,南部非洲军队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部队伤亡也开始随之增加。
  还是那句话,热兵器时代的战争,武器装备在绝大多数时候起到决定性作用,南部非洲军队如果没有装备优势,要夺回伊拉克利翁机场也要付出巨大代价。
  德国人的攻击也确实不容小觑。
  昨天晚上,塞浦路斯分舰队的“谦逊”号驱逐舰被德国空军击沉,舰上125人只有28人获救。
  “天使”号舰队是从十二群岛的母港出发,距离伊拉克利翁只有大约180公里。
  在出发四个小时之后,“天使”号舰队进入克里特岛海域,防备随时可能到来的攻击。
  不仅仅是来自潜艇的攻击,克里特岛战役爆发后,南部非洲空军和德国空军对克里特岛空域展开激烈争夺,南部非洲空军略占上风,不过并没有彻底控制克里特岛空域,舰队仍有遭到德国空军袭击的可能。
  “前方我们的空军正在和德国空军激战,司令部命令我们前往蓬比亚,不再直接前往伊拉克利翁。”通讯官通报指挥部的最新命令。
  随着命令下达,舰队在海面上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赏心悦目。
  这时候已经是傍晚,夕阳西下,天空中有绚丽的晚霞,军舰周围有很多海鸥,爱琴海的水质也确实好,浪花就像水晶一样清澈,碧海蓝天让人沉醉。
  就在舰队转弯的时候,一艘德国潜艇突然在“天使”号1200米距离上,向“天使”号连续发射三枚鱼雷。
  舰队顿时警铃大作,战斗警报瞬间拉响,“好奇”号马力全开,向德国潜艇方向冲过去,“无畏”号则降低航速,向“天使”号靠近,准备近距离实施救援。
  面对三枚鱼雷的攻击,“天使”号马力全开紧急转舵,试图逃脱鱼雷的攻击范围。
  医疗船毕竟不是军舰,船上的动力较弱,加速或者转向都需要一定时间。
  这时候“无畏”号火力全开,高平两用机枪发挥了作用,一枚鱼雷被“无畏”号上的高平两用机枪打爆,第二枚鱼雷险而又险的和“天使”号擦身而过。
  第三枚鱼雷还是在所有人绝望的目光中击中了“天使”号。
  然后幸运的事情发生了,这枚鱼雷并没有爆炸。
  鱼雷哑火很正常,别说德国人,现在南部非洲都没有彻底解决鱼雷哑火这个问题,美国人更垃圾。
  在美国得到大量德国科技之前,美国人的科技水平,和美国的工业实力严重不相符,美国人就是完全靠砸钱,才获得和英国皇家海军平起平坐的能力。
  真要说科技,这一时期的美国,搞不好连日本都不如。
  日本至少可以独立完成“大和”的460毫米舰炮。
  “天使”号逃过一劫的时候,“好奇”号已经抵达德国潜艇出现的水域。
  德国潜艇在向“天使”号发射了鱼雷之后就全力下潜,试图逃脱驱逐舰的追捕。
  南部非洲驱逐舰的反潜能力,比德国人想象中的更强大。
  “好奇”号迅速锁定德国潜艇的位置,连续发射了20枚深水炸弹,直到大片油污和潜艇零部件漂出水面才停止。
  当天夜里,“天使”号顺利抵达蓬比亚,开始接收伤员。
  主要还是盟军伤兵。
  连续多日激战,盟军也遭受巨大伤亡,数千伤兵急需救治。
  和德国伤兵相比,肯定要首先抢救盟军伤兵。
  不过让“天使”号舰长潘文康没想到的是,很多盟军伤兵是以精神疾病为由登上“天使”号,这些伤兵严重占用了“天使”上宝贵的医疗资源。
  “病情花样百出,有人被毒气毒瞎了眼,虽然经过我们的医生检查,视力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可是本人坚持就是什么都看不到——有人因为炮弹引发严重的脑震荡,这很神奇,连我都知道德国伞兵和空降部队缺少重武器——还有人扭伤了胳膊,却要乘坐担架才能上船,样子凄惨的好像随时会死去一样。”来自尼亚萨兰大学的康德教授真是大开眼界,他一辈子接触到的奇葩病例都没有这一天多。
  “让医生们对所有伤兵进行详细检查,只有重伤员才能登上‘天使’号接受治疗,如果有人试图蒙混过关,给我直接扔海里!”潘文康很生气,这种情况在南部非洲基本上不会发生。
  上一次世界大战中,就有人以各种理由逃避兵役,或者是从战场上逃跑。
  有人装病,有人装傻,甚至有人直接向自己开枪,结果导致伤口被感染伤重不治的都屡见不鲜。
  现在情况又是这样,一些卑劣的家伙试图制造借口从战场上逃跑,甚至因此挤占了宝贵的医疗资源,这就让潘文康无法忍受。
  其他医生也无法忍受。
  蓬比亚码头,等待排队上船接受治疗的伤兵有近千人之多。
  健康的士兵也不少。
  很多健康的士兵以抬担架为由登上“天使”号,然后就赖着不下船,希望随“天使”号撤离克里特岛。
  自从“天使”号靠岸之后,来自约翰内斯堡医学院的克里斯已经连续工作了三个小时。
  “医生,医生,求求你救救我哥哥,他是一个真正的英雄,再和德国人的血战中负伤——”一名列兵苦苦哀求,希望他的哥哥能尽早上船接受治疗。
  克里斯详细检查,列兵的哥哥腹部有个巨大的伤口,可以清楚看到正在流血的内脏,这种伤势作不得假。
  “担架兵,把这个抬走,优先治疗——”克里斯认真负责,哪怕只有百分之一抢救成功的可能,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谢谢,谢谢——”列兵瘫坐在地上痛哭流涕,不住口的感谢。
  克里斯没有说话,还有更多的伤兵等着他。
  一名伤兵坐在担架上喃喃自语,无论克里斯如何询问,翻来覆去只有一句话:“救救我,我不想死——”
  看样子是听觉严重受损。
  不过还没到必须马上接受治疗的程度。
  于是克里斯随手在伤员的衣服上,用白色记号笔写了个“Ⅱ”。
  这个符号代表二级优先程度。
  伤兵马上就不乐意了,抓住克里斯的衣服不让克里斯走,希望能马上登上“天使”号。
  “抱歉,你的伤势还没有达到必须马上接受治疗的程度,要把机会留给其他更严重的伤兵。”克里斯不留情面,跟其他快要死的伤兵相比,这个确实是不太严重。
  “不不不,我必须马上接受治疗,我现在很难受,我觉得我就要死了。”伤兵抓住克里斯的白大褂不放手,这会儿说话就流利极了。
  “混蛋,放开你的手,不要影响医生的工作。”马上就有其他伤兵暴怒,大家都在排队接受治疗,情绪都挺暴躁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