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非洲和俄罗斯之间的贸易,有超过百分之六十是通过敖德萨进行。
欧洲爆发后,为了争取俄罗斯的加入,南部非洲和俄罗斯之间的贸易愈发频繁,敖德萨也因此成为黑海最繁忙的城市。
和南部非洲城市相比,敖德萨并不先进,城市里只有很少的高楼大厦,更多是具有上百年甚至数百年历史的古老建筑,多了几分深厚历史底蕴。
南部非洲驻敖德萨使馆,就位于港口不远处的舍甫琴科大街。
舍甫琴科大街是为了纪念乌克兰著名诗人和艺术家塔拉斯·舍甫琴科命名的,在加入CCCP之后,俄罗斯人将这条街道更名为列宁大街,不过敖德萨当地人还是习惯沿用古老的称呼。
南部非洲在敖德萨使领馆的工作人员只有46人,其中真正的南部非洲人只有35人。
欧战爆发后,一部分南部非洲籍工作人员提前撤离,留在敖德萨继续工作的只剩下16人。
俄德战争爆发后,使领馆再次撤离人手,还留在敖德萨使领馆工作的南部非洲人只剩下大使陈铭恩和使馆武官伊凡·米哈伊洛。
伊凡·米哈伊洛是哥萨克人,拥有乌克兰和俄罗斯双重血统,保护伞公司资深雇佣兵,上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直在保护伞公司服役,这一次欧战爆发后重回南部非洲军中,被任命为驻奥萨德使馆武官。
布罗迪战役结束的第二天,陈铭恩把伊凡叫来,希望伊凡和他的家属离开奥萨德回到南部非洲。
“俄罗斯人输掉了布洛迪战役,乌曼已经成为战区,敖德萨和基辅之间的联系被切断,西南方面军在劫难逃,丰收号货轮就停在港口,你和伊莲娜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前往塞浦路斯——”陈铭恩将一个信封递给伊凡,里面是伊凡和他的家人的路费。
形势对俄罗斯极端不利,一旦德国人攻占乌曼,来自南部非洲的援助就无法通过乌曼抵达基辅,西南方面军已经在布洛迪战役中损失了几乎所有装甲部队,大胡子还不准西南方面军撤退,这分明是看着西南方面军送死的节奏。
“你怎么办?”伊凡是个纯粹的军人,没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
“我已经接到调令,马上就要前往莫斯科,我升职了!”陈铭恩脸上带着笑,却看不到丝毫的甜蜜。
“我先把伊莲娜和孩子们送上船,然后跟你一起去莫斯科,我也想看看红场有多宏伟——”伊凡不想离开敖德萨。
或者说,伊凡想留下来也陈铭恩共同承担即将面对的一切。
“别傻了,这不是你的责任,我是外交官,德国人会给我和身份相匹配的待遇。”陈铭恩一时激动说漏了嘴。
伊凡表情严肃,紧抿着嘴唇一句话都不说,他身上流着俄罗斯人的血。
俄罗斯人真的不怕死!
只怕死的没有价值。
“别固执伊凡,塞浦路斯有第二集团军和第五集团军,有塞浦路斯分舰队,有塞浦路斯勋爵,安全上绝对有保证,你不是一直担心安德烈的教育问题吗,塞浦路斯有着全欧洲最好的公立教育,安德烈一定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飞行员。”陈铭恩苦口婆心,安德烈是伊凡的儿子,同时还是陈铭恩的干儿子。
“伊莲娜能照顾好安德烈,我要和你在一起,要么我们一起走,要么我们一起留下。”伊凡语气坚定不容置疑。
“你这又何必——”陈铭恩情绪激动,患难见真情。
“兄弟,我知道你做好了为国牺牲的准备,我也是。”伊凡笑容淳朴,只要南部负责驻奥萨德使馆没撤销,奥萨德使馆就是南部非洲国土,伊凡必须保护使馆不受侵犯。
欧战爆发后,南部非洲的凝聚力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上一次世界大战中,南部非洲还有徳裔为德国组织捐款,因此遭到南部非洲联邦政府的压制,所有非法组织全部被取缔。
这一次欧战爆发后,南部非洲众志成城,很多第二代和第三代徳裔都纷纷报名参军,要为人类的民主和自由而斗争。
这口号听上去有点中二,不过在群情激奋的情绪里却颇得人心,另一个时空里美国人动不动就自由和民主,其他人看上去固然中二,不过很多美国人确实就是这么认为的。
不得不说,民主政府的洗脑还是卓有成效的,南部非洲也一样。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南部非洲电影公司拍摄了很多和一战有关的战争影片。
随着电影的热映,民主和自由已经深入人心,很多南部非洲人真的就是这么想,他们有一种强大的主人翁心态,自幼就以这个星球的领导者自居。
现在是他们兑现承诺的时候了,几乎所有南部非洲人都当仁不让。
南部非洲驻奥萨德使领馆全部撤离的时候,越来越多南部非洲物资抵达港口。
盟军的大西洋航线受到德军潜艇的严重威胁,从南部非洲到奥萨德这一路上就畅通无阻,很少有轴心国潜艇活动。
这还是得感谢塞浦路斯分舰队的强大威慑。
别看塞浦路斯分舰队一艘战列舰都没有,反潜方面的实力远超英国地中海舰队。
意大利控制十二群岛的时候,爱琴海还有零星德国潜艇活动。
南部非洲占领十二群岛之后,爱琴海已经成为德国潜艇和意大利潜艇部队的禁区,南部非洲商船通过爱琴海前往黑海都不需要军舰护航的。
7月11号,排水量八千吨的“巨人”号货轮,将六十辆“十字军”坦克运抵奥萨德,这批坦克原本是要支援俄罗斯西南方面军的。
“十字军”是“彪骑兵”坦克的改进型,综合性能却还不如“彪骑兵”,火力和“彪骑兵”相同的情况下,因为装甲厚度减少,防御力大大降低。
这也是没办法。
俄德战争爆发后,俄罗斯装甲部队损失惨重,急需坦克对抗德军强大的装甲部队。
一直以来俄罗斯对于坦克的重视严重不足,对于坦克手的培养也不够重视,所以坦克对于俄罗斯来说不是决胜武器,而是消耗品,所以和性能相比,俄罗斯更需要一种便于生产的廉价坦克。
即便为此牺牲坦克的防御力,只要便于大量生产就行。
于是“十字军”就应运而生。
南部非洲军工企业对于客户需求一向是无条件满足。
所以哪怕“十字军”的性能有巨大缺陷,俄罗斯人不嫌弃就行。
和“十字军”同样的还有41型战斗机。
41型战斗机同样是为弥补俄罗斯空军的巨大损失,短时间内突击生产的消耗性战斗机。
和南部非洲正在服役的“猎豹”相比,41型飞机航程不足,火力也不够猛,爬升和俯冲的速度也不够快,飞行高度也不足,唯一值得称道的是速度。
“猎豹”的最快速度达到700公里每小时,几乎是螺旋桨战斗机的极限。
41型飞机的最快速度达到750公里每小时,比“猎豹”都快,其他方面的缩水可想而知。
不过既然俄罗斯人坚持。
那么南部非洲的工程师们也没什么好说的。
在定型之后,南部非洲的工程师们甚至连个好听的名字都懒得想,直接使用年代命名。
虽然“十字军”和41有着种种缺陷,俄罗斯人却不嫌弃。
俄德战争爆发后,俄罗斯人一口气订购了15000架41型飞机,以及25000辆“十字军”坦克。
别高兴的太早,俄罗斯人胃口虽然大,但是却没钱,所以俄罗斯人希望这些武器能以援助的方式抵达俄罗斯。
第2165章 换马甲也没用
在飞机和坦克的设计上,南部非洲和俄罗斯的差距巨大。
南部非洲设计飞机和坦克,首先考虑的是综合性能,攻击力固然重要,防护力同样重要,现在培训一个合格飞行员花费的代价,虽然比不上和飞行员体重等重的黄金,其实也差不了多少。
坦克手也一样,培养一名合格的坦克手同样价值不菲,更关键的是机组成员之间的默契,这需要长时间的磨合。
俄罗斯这方面粗犷的多。
大概是因为一直以来俄罗斯人口众多,所以俄罗斯人并不在乎人口消耗,南部非洲生产飞机和坦克要精益求精,尽可能为飞行员和坦克手提供保护,这些在俄罗斯就都是消耗品。
卫国战争的情况下,俄罗斯人也确实是没有时间精心雕琢。
思维上的巨大差异,反映到现实里,南部非洲设计师们在设计“十字军”和41型坦克的时候,总有一种类似谋杀的罪恶感。
关键俄罗斯人还没钱。
俄罗斯人有卢布,不过南部非洲不要,就算是和德国人的贸易,俄罗斯人也更多采用的是以货易货。
和德国人的贸易,也是俄德战争爆发的原因之一。
德国出口到俄罗斯的商品多为重工业产品,包括机床,吊车等工业设施,还有一部分军事工业产品,包括一艘半完工的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吕佐夫”号,俄罗斯接收后改名为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
俄罗斯提供给德国多为工业原料,例如石油,粮食等等,其中石油数额巨大。
由于俄罗斯和德国的贸易存在贸易差,德国欠俄罗斯的货款越来越多,到战争爆发前,德国欠俄罗斯的货款已经达到2。4亿帝国马克,折合大约7000万美元。
法国停止抵抗后,俄罗斯找德国人讨要欠款。
小胡子不想付钱,也不想失去俄罗斯的原料供应,所以就干脆下手抢——
除了坦克和飞机之外,俄罗斯人对于其他装备,比如卡车和火炮的需求同样很多。
单卡车一项,俄罗斯国内的缺口就有50万辆之多,火炮更是有多少要多少。
“战争爆发后,俄罗斯人损失惨重,据不完全统计,俄罗斯人现在每天损失的兵力超过五万人,以这个速度消耗下去,俄罗斯军队将在三个月内消耗殆尽,约瑟夫宣布俄罗斯进行总动员之后,莫斯科要征召多达500万人的后备军,问题的关键在于,俄罗斯没有足够的装备武装他们。”欧文提供的情况令人触目心惊,这样的消耗速度估计也就只有俄罗斯才撑得住。
“即便以我们的工业能力,要为俄罗斯提供足够的武器装备,也至少需要一年半。”西德尼·米尔纳同样担心,在他看来俄罗斯已经败亡在即。
就算俄罗斯有能力征召500万后备军,训练新兵也需要时间的,按照南部非洲标准,等不到新兵走出训练营,德国人就已经攻占莫斯科。
“俄罗斯人虽然很困难,但他们还在坚持。”马丁对俄罗斯人的坚韧表示敬佩,尤其是在有法国人作对比的前提下。
跟俄罗斯相比,法国男人连女人都不如。
早在大胡子宣布总动员之前,俄罗斯人就已经行动起来,女人和孩子也纷纷拿起武器对抗侵略者。
大胡子也是真狠,下令俄罗斯军队在撤退的时候实行焦土政策,不给德国人留下任何可供利用的物资。
这和撤退的时候连个桥都不舍得炸的某欧洲国家对比鲜明。
“无论如何不付钱是不行的,欠账也不行。”小斯对俄罗斯心有余悸,在赖账这方面,俄罗斯也是有前科的。
“可是我们需要俄罗斯的什么呢?石油?粮食?”亨利看不上俄罗斯人能提供的东西。
石油这方面,巴库油田的产量远不如伊丽莎白港,油质也不行,看不上。
粮食更不缺,过去这两年风调雨顺,南部非洲农业大丰收,粮食多的自己都吃不完。
“先生们,这时候我们不能太计较经济利益。”罗克略头疼,小斯和亨利也都不是缺钱的人,眼光还是要放长远。
“我们可以参考伦敦的岛屿换驱逐舰,让俄罗斯拿土地来换。”马丁脑洞大开。
这一点也不现实,俄罗斯国土面积虽然大,不过没有海外领土,难道让俄罗斯那西伯利亚来换?
俄罗斯人也不可能同意。
“南部非洲的领土够大了,我们得收敛一些。”罗克对于土地的欲望已经得到阶段性满足,现在南部非洲需要追求更高层次的目标:“——击败德国人是我们目前最主要的任务,既然我们都不想用南部非洲人的生命去阻止德国人,那么就要舍弃一些东西。”
罗克有取舍,现在情况很明显,南部非洲出装备,俄罗斯出人,这个模式似曾相识。
就在南部非洲决定全力供应俄罗斯的时候,佛朗哥终于做出最后的决定。
里宾特洛甫希望西班牙加入轴心国的时候,佛朗哥让里宾特洛甫拿出证据,证明轴心国可以赢得最终胜利。
“巴巴罗萨计划”开始后,德军势如破竹,俄罗斯损失惨重,这让佛朗哥似乎看到了德军胜利的希望。
7月1号,佛朗哥派出一支军队,参与轴心国对俄罗斯的进攻。
佛朗哥还是留了一手,让这支军队换上德军的军装,并没有以西班牙政府的名义参战。
所以名义上西班牙还是中立国。
7月5号,这支西班牙军队进入俄罗斯,罗克当天中午主动给温斯顿打电话。
欧战爆发后,罗克和温斯顿之间联系频繁,每天都要通电话,隔三差五还要给发电报。
罗克打电话的目的,是和温斯顿商量如何对待西班牙政府的首鼠两端。
“对于这样的行为,我们决不能姑息,否则就会有越来越多国家效仿,一直以来西班牙的态度,对于直布罗陀海峡的安全都有着直接威胁,现在是时候解决这个问题了。”罗克态度坚定,要杀一儆百。
现在罗克也不在乎这样会不会将西班牙彻底推向轴心国,南部非洲在地中海周边囤积了五十万兵力,击败西班牙绰绰有余。
“洛克,我们现在不能树敌过多,只要西班牙政府没有公开加入轴心国,我们就要考虑到对西班牙宣战的影响。”温斯顿不同意对西班牙宣战。
温斯顿之所以不同意,根本不是在乎什么影响,而是不想让南部非洲的影响力,在地中海和欧洲继续扩张。
前面多次提到过,一直以来英国都把地中海视为自己的核心利益。
英国可以允许南部非洲独立,可以接受南部非洲扩张,甚至可以将整个非洲都让给南部非洲。
唯独欧洲和地中海,是英国绝对无法放手的。
在将马耳他“租借”给南部非洲之后,南部非洲在地中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