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14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是早一天参战,就能在战后争取更多的话语权,这一次美国还打算游离在世界文明中心之外吗?”罗克坚决维护自己的立场。
  上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连国联都没有参加,除了钱一无所获。
  现在美国的综合实力,比上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更强。
  但是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正在下降,巴西内战过程中,几乎所有国家都在指责美国,却没有人指责南部非洲,这就是话语权丧失的后果。
  美国和南部非洲一样,对于巴西来说都是域外国家。
  同样都深度参与,南部非洲是维护正义,美国就是助纣为虐,这让美国人很伤心。
  “当然不,未来世界各个大洲的联系会越来越紧密,二十年前从美国到欧洲还需要一个星期呢,现在只需要四个小时,美国现在的国际地位,和美国的国家实力并不匹配,美国要拿回原本属于美国的荣耀。”罗斯福不生气,他其实也很无奈,相对于南部非洲来说,大多数美国人都太保守。
  美国人真的很保守。
  现在嬉皮士文化还没有开始流行呢,相对于欧洲来说,美国素来都以保守著称,要不然门罗主义也不会这么在美国流行。
  美国现在面临的问题也很多。
  以前的美国,把主要精力放在国家领土的扩张上,能买就买,不能买就抢,从小小的北美十三州扩张到现在的930万平方公里。
  和南部非洲一样,美国的扩张也已经达到极限,无法再依靠掠夺积累实力,只能谋求对外发展。
  比经济更严重的是人口。
  南部非洲现在才是欧洲移民的第一目标,选择美国的移民越来越少,美国的新增人口已经持续十年陷入低迷状态,美国的资本家比罗斯福更担心。
  “在那之前我们得确认,俄罗斯能不能顶住德国人的进攻。”温斯顿现在最担心的还是这个问题。
  来到俄罗斯之前,战报上的数据真的很让人担心,动不动就几十万人被俘虏,上百万军队损失,哪个国家都撑不住。
  来到莫斯科之后,温斯顿的担心程度稍微降低,前线的巨大损失,并没有影响到俄罗斯人的决心,俄罗斯人对待战争的态度令人振奋,他们并没有被德国人吓住,每个人都对俄罗斯充满信心,这和英国人对比鲜明。
  上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人踊跃参战,最终付出巨大牺牲。
  这一次情况明显不同,英国人的参军热情不再踊跃,贵族子弟也不在以参军为荣,有人甚至自残逃避兵役,这在二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俄罗斯拥有潜力,但是缺乏实力。”罗斯福准备充分,对俄罗斯的情况很了解。
  换句话说就是俄罗斯有人,但是缺乏先进的武器装备。
  这一点在卫国战争中已经被证明。
  大清洗给俄罗斯造成的伤害显而易见,前线的俄罗斯军人不缺乏勇气,不过血肉之躯无法和钢铁怪兽相抗衡,德国人只要不犯错,俄罗斯人就没有机会。
  幸好冬天已经来了。
  十月份的莫斯科已经是冰天雪地,罗克和温斯顿、斯大林坐在炉火正在熊熊燃烧的壁炉前喝茶的时候,外面大雪纷飞,地上的积雪已经有一尺厚。
  别着急,这才刚刚开始。
  “所以我们要尽可能给予俄罗斯更多援助,这时候不要计较经济利益,如果我们输掉这场战争,那么我们将一无所有。”罗克对英国人已经不抱期待,美国人还是可以期待一下的。
  美国的经济实力,跟南部非洲比起来虽然差点,一旦全力爆发也是很恐怖的。
  南部非洲现在已经处于全民动员状态,所有经济贸易都在为战争服务,生产的物资虽然多,可是消耗的速度也很快,如果美国能加入进来,那么南部非洲的压力就会小很多。
  比如对俄罗斯的援助。
  这不是援助多少的问题,关键在于所有的援助可能都是打水漂。
  温斯顿担心那啥思想的泛滥,罗克也同样担心。
  不是说不好,而是不符合南部非洲的国情。
  现在给俄罗斯的援助,等到战争结束后,都会成为俄罗斯话语权扩张的资本。
  所以援助力度是关键,得让俄罗斯人能坚持下去,还不能在这个过程中积累太强大的实力。
  大胡子也不傻。
  所以大胡子一口气新组建了500万军队,可是俄罗斯却没有能力将这些军队武装起来。
  “我在上飞机之前得到了国会的授权,美国接下来会加大对俄罗斯的贸易力度。”罗斯福现在还留一手呢。
  也对,美国还没有被俄罗斯坑过。
  英国可是当过冤大头。
  所以在罗斯福表态之后,温斯顿笑得就跟弥勒佛一样。
  “俄罗斯人恐怕没能力支付。”罗克面对现实,这是南部非洲和美国共同面对的问题。
  “赊欠总比白送好,要不然我也没办法向国会交代。”罗斯福不怕这个问题。
  美国总统四年一换,等要俄罗斯还钱的时候,罗斯福多半已经不再是美国总统,所以这不是罗斯福要担心的问题,让到时候的美国总统去头疼吧。
  这么看的话,美国这种制度也不是毫无是处。
  有了这个基调,转天的会议就一团和气。
  大胡子在会议上明确表态,俄罗斯会增大征兵力度,在目前的基础上再征召1000万人。
  这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俄罗斯已经征召了500万人。
  再征召1000万的话,几乎所有适合服兵役的俄罗斯男人都在军队中。
  这是日子不过了的节奏。
  不知道的还以为俄罗斯有十亿人口呢。
  不过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大胡子的决心。
  既然大胡子都这么有魄力,罗克也不会拖后腿,当场表态会在1942年到来之前,给予俄罗斯大约相当于五亿兰特的物资援助。
  现在到年底还有不到两个月。
  罗斯福也慷慨,表示美国会向俄罗斯援助同样价值的物资,不过没有设置时间限制。
  美国的运输力量,跟南部非洲相比还是有差距,毕竟一直以来美国都不是以对外贸易为主。
  南部非洲的船多到往外租,军舰和商船都很多。
  轮到英国人的时候,温斯顿就表示英国只能给予俄罗斯精神力量方面的支持。
  这意思就是要钱我没有,不过我可以帮你们喊口号。
  大胡子对于温斯顿的一毛不拔很不满。
  既然皇家海军那么强大,大胡子就提出希望皇家海军能从欧洲登陆,开辟第二战场,以减轻俄罗斯的压力。
  这时候留着隆美尔不打的好处就来了。
  温斯顿以北非战争尚未结束为由,拒绝了大胡子的提议。
  皇家海军很强大没错。
  可是南部非洲和美国的两个大西洋舰队同样强大。
  就算开辟第二战场,也应该陆军实力更强的南部非洲和美国为主,英国最多只能提供后勤方面的支援。
  说白了还是让南部非洲人和美国人,替英国人去死。
  罗斯福和罗克也不傻。
  罗斯福表示,就算美国现在开始征召军队,等训练完毕可以参战,最起码也得到一年之后。
  于是大胡子和罗斯福、温斯顿都看罗克。
  南部非洲在地中海周边囤积重兵,这一点人人都知道。
  罗克就笑笑不说话。
  怎么着,都到了这种程度了,难道还要道德绑架不成?
  抱歉,南部非洲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道德绑架。
  “现在已经是冬天了,南部非洲军队还没有习惯在欧洲的冬天作战,地中海周边的部队,很多人连棉衣都没有,部队列装的武器装备,也没有考虑过在寒冷地带作战的可能,发动机能不能在严寒的天气里发动都不好说——”罗克洋洋洒洒一大堆理由。
  温斯顿和罗斯福都冷笑。
  没有冬装?
  南部非洲联邦政府有能力援助俄罗斯冬装,却没有能力给南部非洲军队配发棉衣,真就睁着眼睛说瞎话呗,就跟谁不知道南部非洲拥有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纺织企业一样。
  至于南部非洲武器装备没有考虑过在寒冷地带作战的情况,这同样是瞎扯,真要没有考虑过,那么支援给俄罗斯人的那些武器又是怎么回事?
  和温斯顿、罗斯福不同,罗克的这个态度,大胡子就很高兴。
  罗克这番话充分说明,南部非洲从来没有考虑过和俄罗斯军队作战的可能。
  这也是事实,一个是北极国家,一个是南半球国家,罗克疯了才会去进攻俄罗斯。


第2179章 最难熬的冬天
  南部非洲气候温和,却拥有全世界最大的纺织企业,早年澳大利亚的羊毛都会运往英国本土加工,现在加工地早就换成了南部非洲。
  南部非洲自身也有强大的农业实力,造血功能十足,随便一个农场都有几十上百头绵羊,纺织品早就已经享誉全世界,俄罗斯当然也不例外。
  至于武器装备的性能——
  这一点更不需要怀疑,南部非洲拥有全世界最雄厚的技术实力,柴油机也确实是比汽油机更耐造,冬天柴油太冷发动机无法启动直接用火烤就行,换成汽油机分分钟炸上天。
  和英国、美国相比,至少南部非洲给俄罗斯的援助不会只停留在口头上,温斯顿做得实在太过分,连波兰流亡政府都决定给俄罗斯一笔援助,英国的情况再困难,还能比波兰更困难?
  更何况还有血仇。
  别忘了波兰就是被德国和俄罗斯联手瓜分的。
  所以波兰流亡政府能尽弃前嫌,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还努力挤出物资援助俄罗斯,这充分说明盟军内部有多和谐。
  虽然波兰流亡政府给俄罗斯的援助有点少,只有十门迫击炮——
  这不是多少的问题,关键是态度。
  既然波兰流亡政府这么懂事,大胡子当然也不吝啬,当场承诺战后会全力支持波兰复国,将波兰的领土全部还给波兰,并且会帮助波兰恢复经济。
  这对于波兰来说是好事。
  但是对于英国来说不是好事。
  俄罗斯人的钱不是好拿的,想得到俄罗斯人的援助肯定是有条件的,那意味着俄罗斯的影响力继续扩张。
  不过波兰流亡政府总统伏瓦德斯瓦夫·拉赤基耶维奇倒是很高兴。
  如果英国不想让波兰受俄罗斯的影响,那么完全可以给予波兰更多援助,谁给的多,波兰就听谁的。
  这当然也是伏瓦德斯瓦夫·拉赤基耶维奇的一厢情愿。
  小国寡民在这种时候是没有话语权。
  另一个时空的二战结束后,俄罗斯占领波兰,扶持傀儡政府,在英国的波兰流亡政府被华丽丽的无视。
  英国虽然不愿意看到俄罗斯控制波兰,但是却没有能力改变局面,于是波兰成为俄罗斯放弃希腊的交换条件,之后英国也不再承认波兰流亡政府,从此流亡政府的官员只能在自己的住宅里办公。
  波兰流亡政府一直维持到1990年。
  和拉赤基耶维奇相比,瓦加斯就很聪明。
  作为南部非洲联盟国家,瓦加斯代表巴西也来到莫斯科参加会议。
  南部非洲参战后,巴西作为南部非洲联盟国家向德国宣战,正式加入战争。
  巴西拥有丰富的资源,瓦加斯自然也出手大方,承诺会给与俄罗斯经济援助,不过要援助多少还得南部非洲联邦政府说了算。
  其他盟国领导人也有样学样,不同之处在于有的国家选择南部非洲,有的国家选择英国。
  几乎没有国家选择美国。
  这让罗斯福略尴尬。
  会议第二天上午,大胡子邀请盟军国家领导人,观看俄罗斯军队在红场举行的阅兵。
  温斯顿对此不以为然,认为俄罗斯人又在搞形式主义,现在战争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俄罗斯人还有心情搞什么阅兵,多半是在争取更多援助。
  罗克认为还是很有必要的。
  不要小看阅兵的作用,情况越艰难,越要强化精神的力量。
  这也是俄罗斯最后的底气所在。
  能看得出,俄罗斯的情况确实很艰难,参加阅兵的士兵年龄参差不齐,有了已经满脸风霜,有的还是孩子,估计连十八岁都不到。
  但是他们坚定的眼神和有力的步伐让人印象极为深刻。
  即便最后一个女兵方阵也一样。
  这不是简单的阅兵。
  这些参加阅兵的部队,在接受检阅之后,就会直接走上前线,面对疯狂的德军。
  哪怕这些士兵知道,俄罗斯已经到了最艰难的时候,等待他们的不是死亡就是被俘,他们也没有丝毫犹豫。
  “这就是俄罗斯,不管面对多强大的敌人,俄罗斯人永不屈服,我们会击败所有敌人,将他们杀死、埋葬、埋在树下作为肥料——”大胡子这话是宣泄,更是警告。
  罗克和温斯顿对视一眼,两人眼神都有点复杂。
  再看旁边的戴高乐,他眼里就满满的都是羡慕。
  如果法国也有俄罗斯这样战斗到最后一个人,最后一颗子弹的勇气,那么自由法国也不至于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吧。
  阅兵部队使用的武器装备,绝大部分都是由南部非洲援助的。
  战争爆发前,俄罗斯的工业实力真没有多强。
  美国也一样,美国的强大在于工业规模,技术甚至都不如德国。
  另一个时空正是因为二战后美国和俄罗斯瓜分了德国,然后才有了技术上的飞跃。
  考虑到后勤因素,南部非洲援助给俄罗斯的武器,尽可能和俄罗斯的武器系统保持一致,连步枪都是莫辛纳甘的7。62毫米口径,这对于南部非洲军工企业来说并不难。
  即便南部非洲有强大的工业实力,可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也无法生产出足够多的武器。
  所以参加阅兵的部队,只有一半拥有武器,另一半连最基础的步枪都没有。
  “派这样的军队去对抗德国人,简直就是送死——”温斯顿声音小,要是让大胡子听到,绝对会严重影响到盟军的团结。
  “这样的配置,是为了第一名士兵牺牲之后,第二名士兵可以捡起他的武器继续前进——”罗克情绪复杂。
  虽然俄罗斯人犯过很多错。
  虽然全世界都不喜欢俄罗斯。
  虽然罗克早就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过这段历史。
  但是当历史真真切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