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14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汤姆·菲利普斯的旗舰“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曾经参与了围歼“俾斯麦”号,那还是“威尔士亲王”号的首站。
  在围歼“俾斯麦”号时,“威尔士亲王”表现糟糕,“胡德”号也在那一次海战中被击沉。
  “威尔士亲王”至少是去年刚建成的新锐战舰。
  “反击”号战列巡洋舰却是1915年开工建造的,虽然经过两次大规模现代化改装,性能上终究还是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
  “反击”号也参与了围歼“俾斯麦”,可惜却连参战的机会都没捞到。
  安琪的态度也很明显。
  如果Z舰队执意出击,那么就别指望得到南部非洲航空兵的保护。
  现在的日本海军,已经开始大规模换装“零式”。
  零式37年开始研发,历时四年,于去年定型后开始大规模生产,这是一款性能相当不错的战斗机,日本的设计人员在有限的条件下,将日本人执着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对于日本来说这款战斗机堪称完美。
  对于南部非洲来说肯定不是。
  日本缺少航空燃油,为了追求性能,只能大幅减轻机身重量,代价是牺牲了零式的生存性能,为了减轻重量甚至连自密封油箱和自动灭火装置都没有安装,飞行员也没有装甲保护,机体表面中弹就可能引起飞机着火。
  针对零式的性能缺陷,南部非洲空军有的是办法对付零式。
  南部非洲飞机制造厂的工程师们也没闲着,去年海军刚刚开始装备的“苍鹰”二型,足以对零式的性能形成压倒性优势。
  相对来说,英国对于空军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
  尤其这里还是远东,英国就算有了性能相对先进的战斗机,也是先紧着本土空军换装,远东空军想换装就慢慢排队吧,天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就算没有空中保护,皇家海军也拥有摧毁日军运输线的能力。”大拇哥底气十足,没有就没有,吓唬谁呢。
  大拇哥的底气在于,联合舰队的主力并不在哥打巴鲁。
  否则再给大拇哥一个胆,大拇哥也不至于犯这种错误。
  “好吧,我会将我们今天的谈话记录,原原本本的报告给比勒陀利亚。”安琪管不着汤姆·菲利普斯,上报也不是告状,只是例行通报。
  “你最好再过几天再上报,到时候你就可以加上日军运输线已经被摧毁的信息。”汤姆·菲利普斯不怕告状,比勒陀利亚也管不着Z舰队,安琪要是去伦敦告状,没准汤姆·菲利普斯还能顾忌一点。
  不怕就不怕吧,你要是舍得死,我也舍得埋。
  汤姆·菲利普斯确实是求战心切,第二天就命令Z舰队升火起锚,离开狮城直奔哥打巴鲁。
  这也对,毕竟兵贵神速。
  安琪说到做到,说不派航空兵援助就不派,更不可能派军舰配合。
  当然安琪也没忘记发电报给比勒陀利亚。
  莫斯科会议之后,盟军在伦敦组建了盟军总指挥部,统一指挥作战。
  此时盟军关注的焦点还是在俄罗斯,远东战场的地位连北非都不如。
  比勒陀利亚在接到安琪的电报后,马上转发给伦敦的盟军指挥部。
  就算再马上,电报转发总是需要时间的,必要的程序必须走。
  所以等英国战争部得知汤姆·菲利普斯在没有航空兵保护下主动出击的时候,Z舰队已经抵达哥打巴鲁。
  英国的情报部门,在某些时候还是很给力的,联合舰队的主力确实不在哥打巴鲁,哥打巴鲁也没有野战机场,自然也不能有战机进驻。
  问题的关键在于,日本在西贡有机场。
  Z舰队刚出港没多久,就被一架日军侦察机发现。
  22号上午11点,“威尔士亲王”号首先向哥打巴鲁进行炮击。
  11点15分,9架日军飞机出现Z舰队上空,第一波攻击全部集中在“反击”号身上。
  “反击”号躲过了大部分炸弹,不过还是有一枚炸弹穿透舰载飞机的弹射甲板,在甲板下面的机库里爆炸。
  第二波攻击是由鱼雷机组成,“反击”号顽强抵抗,在击落了4架日军鱼雷机之后,自身被13枚鱼雷击中,于14时3分沉没。
  “威尔士亲王”号在没能逃过厄运,它被数十架日本鱼雷机围攻,首先是尾部被鱼雷击中,螺旋桨被炸断,失去行动能力,然后“威尔士亲王”就成为日本轰炸机和鱼雷机的活靶子。
  汤姆·菲利普斯发出的最后一封电报是给安琪的,希望安琪能派出军舰,将“威尔士亲王”拖回狮城。
  日军没有给“威尔士亲王”逃生的机会,在被第六枚鱼雷击中之后,汤姆·菲利普斯终于下令全体舰员给救生衣吹气。
  下午两点二十分,“威尔士亲王”号沉没,汤姆·菲利普斯上将和“威尔士亲王”号舰长里奇随舰阵亡。


第2188章 没办法就去求上帝
  安琪并没有坐视Z舰队被歼灭。
  在接到汤姆·菲利普斯希望安琪派出拖船将“威尔士亲王”号拖回狮城的电报后,安琪立即派出战机飞往哥打巴鲁。
  可惜为时已晚。
  当空军的“苍鹰”2型飞到哥打巴鲁的时候,Z舰队和日军飞机已经全部消失,海面上只留下一些油污和破碎的漂浮物,幸存的皇家海军官兵都已经被日军俘虏。
  “威尔士亲王”和“反击”号上5743名官兵,一共4793人阵亡。
  这个结果是英国不能接受的,温斯顿在得知Z舰队全军覆没之后,第一时间致电给罗克,要求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很明显,这里的相关责任人,主要就是安琪了。
  “安琪将军能有什么责任?他已经竭尽所能劝阻Z舰队不要主动出击,可是菲利普斯将军无视了安琪将军的建议,所以才导致悲剧发生——在得知Z舰队遭到袭击的情况后,安琪将军并没有坐视不理,他已经做到了他所有能做的。”罗克不认为安琪有责任,最大的责任人已经葬身海底,要追究责任得去找龙王。
  “可是英国人不这么认为,此前盟军还从来没有阵亡过上将这个级别的将军,更何况还有两艘战列舰——”杨·史沫资笑容里带着嘲讽,他即将前往伦敦,担任南部非洲在盟军总指挥部的协调员。
  “首相阁下只是例行公事,并不想追究谁的责任,毕竟伦敦还需要我们的帮助,才能维持他们在马来半岛的统治,以及在北非的局面。”西德尼·米尔纳一语中的。
  温斯顿也不傻,大敌当前,不会为了已经全军覆没的Z舰队,破坏南部非洲和英国之间的关系。
  安琪可是印度洋战区总司令,地位对于盟军来说比大拇哥重要多了。
  Z舰队全军覆没安琪确实有一定责任,不过主要责任在于轻敌冒进的大拇哥,温斯顿当过海军大臣,知道熟轻熟重。
  “总指那边怎么说?”罗克现在关心的还是协调问题。
  美国参战后,盟军实力大增的同时,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现在盟军内部,主要力量是南部非洲、美国、英国、以及正在战争中挣扎的俄罗斯,这四方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
  自从莫斯科会议之后,盟军内部的主要分歧在于欧亚战场的取舍关系。
  英国肯定是想以欧洲为主,南部非洲却想以亚洲为主,美国两边都不想放弃,俄罗斯人的要求最简单,别管以那边为主,先把莫斯科保住再说。
  进入12月,形势在逐渐好转,向着更有利于盟军的方向转变。
  自加里宁方面军开始反击之后,12月6日,西方面军从南北两个方向也向德军发起反击。
  对俄罗斯实力估计严重不足的德军措手不及,面对俄罗斯军队的疯狂进攻节节败退,战场正在逐渐远离莫斯科。
  6日晚,小胡子命令在俄罗斯境内的军队全部进入防御状态。
  12月9日,俄罗斯人收复了罗加切沃,11日收复伊斯特拉,12日收复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15日克林,16日加里宁。
  到20日,俄罗斯收复沃洛科拉姆斯克。
  也就在20号当天,小胡子解除了德国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的职务,自己亲自兼任陆军总司令。
  小胡子发布命令说:每一个人应站在其现在位置上打回去。当后方没有既设阵地时,绝对不许后退。
  此前因为战局不利,为了保存有生力量的古德里安和赫普纳都因擅自撤退被免职。
  俄罗斯正在收复失地的同时,远东形势进一步崩坏。
  20号日军攻占巴丹之后,继续向吉隆坡进攻,帕西瓦尔努力组织防御,却没有任何作用,英印部队几乎一触即溃,不仅不能阻止日本人前进的脚步,反而将大批军事物资送给日本人,成为日本人的运输大队长。
  马来战役发起的同时,日军第14军在本间雅晴的率领下发起菲律宾战役,总兵力3。4万人。
  战争爆发前,美国在菲律宾有13万人,其中包括3。1万美军部队。
  除此之外,菲律宾还拥有270架作战飞机,不过其中只有142架能够起飞作战,而且型号陈旧,飞行员严重缺乏训练。
  日军方面的菲律宾战役联合编队拥有10艘巡洋舰、29艘驱逐舰、1艘航空母舰,以及3艘水上飞机母舰,此外还配有100艘运输船和辅助船只。
  陆军航空兵第5飞行集团拥有作战飞机200架、海军基地航空兵第11航空队拥有飞机300架。
  日军在地面部队方面虽然和美菲联军差距巨大,其他方面全面占优。
  12月8号,日军偷袭珍珠港的同时,对美军在菲律宾北部的机场和甲米地(吕宋)海军基地实施突然袭击。
  美军猝不及防,一半轰炸机和三分之一战斗机被摧毁在地面上,日本人很顺利的得到制空权。
  12号,日军在吕宋岛南部的黎牙实比登陆,顺利占领机场,第五飞行集团随即进驻,美国人这时候表现的和英国人一样,根本没有坚壁清野的意识。
  20号,日军第48师主力在吕宋岛西部登陆,21号第16师在吕宋岛西南部登陆,至此,日本从南北两个方向,向马尼拉形成夹击之势。
  本间雅晴是想和美菲联军在马尼拉决战的。
  让本间雅晴没想到的是,美菲联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中将,根本没有和日本人决战的决心,第16师登陆之后,麦克阿瑟命令美军全面撤退,撤往巴丹半岛的预设阵地和科雷希多岛。
  麦克阿瑟的表现,完美符合日军对美军的预测。
  战争爆发前,日本人就坚信,已经被美好生活腐蚀了进取心的美国人,根本就没有和日军决战的勇气和决心。
  到目前为止,所有登陆的日军,基本上没有遭遇到像样的抵抗,防御滩头的美菲联军和英印部队一样,在面对日军登陆的时候,乱哄哄的打几枪就一哄而散,日军的抢滩登陆甚至比训练都轻松。
  美国人都表现如此差劲,那么南部非洲人又能好到哪儿去?
  不得不说,英国人和美国人在战场上的表现,给日本人埋下一个大雷。
  “伦敦和华盛顿都希望印度洋战区能够向马来亚和菲律宾提供援助,不过他们并不想承担责任,而是想让我们的士兵,代替他们的士兵去死——呵呵,英国人和美国人是人,难道我们南部非洲人就不是人?”杨·史沫资冷笑,盟军内部也是矛盾重重。
  “美国人已经把剩余的轰炸机全部撤往澳大利亚,并且命令亚洲舰队向太平洋舰队靠拢,摆明了是要放弃菲律宾。”马丁表情严肃,现在所有压力都在南部非洲这边。
  不仅是美国人,英国人也是这么打算的。
  甚至自由法国都已经做好了接收法属印度支那的准备。
  虽然戴高乐已经承诺,将法国在法属印度支那的利益转让给南部非洲,不过结果还不好说,戴高乐的承诺只是权宜之计,英国和美国也不愿意看到南部非洲在远东的势力范围再次扩张。
  “美国人不可能放弃他们在亚洲唯一的殖民地——”西德尼·米尔纳冷漠,并不关心美国人的死活。
  “杨,不要给伦敦和华盛顿任何承诺,我们会击败马来亚和菲律宾的日本人,但不是现在——”罗克才不会为他人作嫁衣裳,英国人和美国人如果放弃远东,那么他们就别想再回来了:“让安琪做好准备,一旦日军占领马来亚和菲律宾,立即向日军发动进攻。”
  英国人和美国人想借南部非洲击败日本人。
  罗克也想借日本人的手,削弱或者清除英国和美国在远东的势力范围。
  总之就是相互算计。
  南部非洲保持耐心的同时,美菲联军正在向巴丹半岛撤退。
  离开菲律宾的三条主要道路上人满为患,达官贵人的汽车、屁股后面拖着火炮的军用卡车、以及平民的牛车挤成一团,情况已经彻底失控,马尼拉即将被日军包围,所有人都想尽快离开。
  “将军,日军正在包围马尼拉,我们需要更多的援军——”麦克阿瑟在西点的校友,也是他在菲律宾最得力的助手乔纳森·温赖特少将心急如焚,美菲联军现在实际上已经崩溃,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防御。
  温赖特和麦克阿瑟此前已经预料到战争的爆发,不过谁都没想到战争会来的这么快。
  或者说,温赖特和麦克阿瑟没想到美菲联军在战场上的表现,居然会差到这种程度。
  美菲联军虽然主要是由菲律宾人组成,可其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全部由美国人组成。
  菲律宾仆从军表现差也就算了,本来就在意料之中。
  纯粹由美国人组成的部队,也在和日军的作战中一触即溃,这是温赖特和麦克阿瑟万万没想到的。
  其实也正常。
  罗克不想让南部非洲人为英国人和美国人而死。
  美军官兵也不想为菲律宾而死。
  想想看,由菲律宾人组成仆从军一触即溃的情况下,美军部队才不会掩护菲律宾人的撤退。
  菲律宾人掩护美国人还差不多。
  “你是指南部非洲的那些杂种吗?别想了,如果他们想帮助我们,那么他们早就出手了。”麦克阿瑟还叼着他标志性的烟斗,对南部非洲的痛恨溢于言表。
  上一次麦克阿瑟担任驻菲美军总司令的时候,就在南部非洲人手上吃了大亏,麦克阿瑟从来没忘记。
  巴西内战之后,美国国内很多人叫嚣着要报复南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