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他们根本没心情关注国家之间的利益纠葛,生活本身已经很累了,运动是发泄的最佳方式。
足球在南部非洲已经形成产业,本身就能够产生利润,将足球推广到美国,扩大足球本身影响力的同时,也能顺便扩大罗德斯家族,甚至是南部非洲的影响力,用二十一世纪的话说就是赢麻了。
阿尔文不参与这个话题,足球只是开胃菜,主菜在后面。
赫尔选择的餐厅位于罗德西亚酒店顶层,这里是罗德斯家族的家族产业,可以俯瞰半个比勒陀利亚市区,餐厅还是会旋转的,是比勒陀利亚最高档的餐厅之一。
世界大战背景下,很多国家都受到严重影响,欧洲那边就不说了,很多餐厅都已经关门歇业,美国的餐饮行业日子也不好过,人们更多选择自己在家做饭,减少餐饮这方面的支出。
南部非洲的餐饮行业并没有受到世界大战的影响,消费较高的高档餐厅反而比战前更火爆,史汀生动用了自己美国驻南部非洲大使的影响力,才在这家餐厅订到位置。
高档餐厅不仅环境好,服务肯定也是极好的。
有资格到这种高档餐厅消费的客人,经济实力肯定没问题,个人素质也比较高,每个人都衣着得体,没有人大声喧哗,餐厅门口也没有贴“美国人和狗禁止入内”,这让赫尔很满意。
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不能浪费在无意义的沟通上,话题很快就转到正在进行的世界大战上。
“我们这个世界迟早会因为某些人的野心而毁灭,上一次世界大战并没有让人们接受教训,这样其实也不错,野心家全部死光,剩下的都是和平爱好者。”小塞西尔这话说得太狠了,资本家的冷酷暴露无遗。
“南部非洲和美国是全世界最发达的国家,没有第三个,我们理应为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赫尔适当引导,大家都是聪明人,有些话不需要说得太露骨。
权力和义务从来都是相等的,英国和法国主导国际社会的时候,并没有领导全人类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现在是时候换一个“国际领导人”了,这很符合美国人的思维,既然民主党不行,那就换共和党试试。
如果共和党不行,那就再换回民主党。
两党都不行?
怎么可能嘛,上亿美国人不可能连一个聪明人都没有。
“这需要时间,以及机会——”阿尔文惜字如金,他和罗克的经历不一样,所处的时代也不一样,对于美国人并没有罗克那样强烈的警惕。
罗克可是太知道美国人是什么德性了,让这个国家成为世界领导人,是这个世界的灾难。
在阿尔文的概念里,美国就是身体强壮,但性格不稳定的小老弟。
唯利是图不是问题,全世界所有国家有一个算一个,个个都看重利益,包括南部非洲在内,区别在于获得利益的方式不一样。
美国人获得利润的方式是毫无底线的。
“时间可以等待,机会千载难逢,国际联盟的现状,已经证明欧洲的方式,不再适合我们这个世界,所以我们要建立一个全新的,健康的,更有利于我们所有人的系统。”赫尔这话说得很热血,阿尔文和小塞西尔却没有沸腾起来。
罗克和小斯都很重视对孩子们的教育,阿尔文和小塞西尔自幼就接受精英教育,不是轻易就能被人忽悠的,否则也不会被委以重任。
听到热血的话就上头,那就老老实实当家族播种机,根本没有参与家族产业经营的机会。
“我们这代人已经老了,未来世界属于你们这些出色的年轻人,你们会比我们这些老家伙们做得更好,我的孩子现在都叫我老古董,他们认为我出生在中世纪。”赫尔不跟阿尔文和小塞西尔讨论具体问题,在阿尔文和小塞西尔心中种下一颗种子就够了。
南部非洲的这些二代三代,迟早会取代罗克他们那代人,成为南部非洲的真正掌控者。
所以别看阿尔文和小塞西尔现在的态度,屁股决定脑袋,随着年龄和地位的增长,态度是会发生变化的。
如果南部非洲很弱小也就算了。
这么大这么强的一个国家,每年生产的钢铁和石油几千万吨,工业实力吊打全欧洲,铺天盖地的飞机坦克,数以千万计的士兵,联盟国家予取予求,想毁灭某个国家只需要一句话。
任谁做到这个位置上,都很难不飘。
阿尔文和小塞西尔现在还是很冷静的。
回到正义宫,阿尔文主动去找罗克请教一些问题。
“权力谁都想要,德国人获得权力的方式是战争,美国人获得权力的方式是趁火打劫,本质上我们南部非洲也是,不过我们和美国有着根本性的不同,美国人是试图利用贸易方式掠夺和压榨,满足国内部分人的需要,我们则是要让南部非洲人过上更好地生活,为南部非洲人提供更好地生活方式,更多的选择。”罗克希望阿尔文能独立思考,这一点很重要。
“所以,我们和美国人存在同样的利益诉求。”阿尔文还是被赫尔的话煽动,他从小到大的理想没变过,让南部非洲成为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
“是的,某种意义上是这样,区别在于我们是为所有南部非洲人服务,美国政府只为少部分美国人工作,为了利益,美国人随时可以放弃少部分美国人之外的其他所有人的利益,甚至包括大部分美国人。”罗克不想跟美国人合作,一点都不想。
美国这个国家就是怪胎寄生虫,依靠掠夺欧洲和屠杀印第安人起家,这个国家的统治阶层太自私了,为了利益无所不用其极,和美国人合作就是与虎谋皮。
确切点说,和昂撒人合作就是与虎谋皮,随时会被背刺的那种。
以南部非洲的实力,完全不需要和美国合作,就能为南部非洲人,以及南部非洲联盟成员国人们提供更好地生活。
看看另一个时空二战后发生的事,欧洲的确是因为对战争的恐惧不打了,欧洲以外的其他国家呢?
在美国的领导下,战争从来没有停止过,美国要么是亲自下场,要么是挑拨离间发起代理人战争,冷战期间美国为了收买人心还有所顾忌,冷战之后美国彻底放开,所有人都成为美国的掠夺对象。
天下苦美久矣。
“美国人现在正在极力扩张他们的影响力,试图在战后获得更多的利益分配,这很正常,因为我们也在这样做,现在看是我们占领先机,和欧洲国家的关系更好,等战争结束后,我们完全可以联合欧洲国家,将美国再次踢回美洲。”罗克不想给美国人领导世界的机会,美国也没那个能力,它连美洲都领导不好。
罗克不是说说而已,美国向英国、俄罗斯加大援助的同时,罗克正在利用所有方式揭露美国人的真面目,提高人们对于美国人警惕。
美国为啥参战?
不是美国人有多正义,而是德国和日本的钱花光了,没能力继续给美国输血,所以美国人才亲自下场。
日本人偷袭珍珠港之前,连常凯申都提醒美国人,日本人要对珍珠港下手,美国却无动于衷,任由太平洋舰队遭到日本人的袭击。
如果没有美国人的煽风点火,小胡子的野心也不会膨胀的这么快,战争不会进行到这么惨烈的地步,另一个时空欧洲国家不得不依靠美国人,所以根本不敢揭露这个事实。
现在通过欧洲各大媒体的反复提醒,欧洲人对于美国的反感比战前更强烈,这种情况下,欧洲人要是能接受美国人的驻军那就见鬼了。
第2247章 第二战场
半个月前,《泰晤士报》对北非盟军进行了一系列深度报道,其中有很多篇幅用来报道已经抵达北非的美国大兵。
美国的策略是先欧后亚,已经抵达北非的美军士兵,比东亚的美军士兵多很多,上个月已经达到25万人,整个北非的盟军部队大概80万人左右,兵力远超只有23万人的德意联军。
隆美尔率领的北非联军,超过四分之三都是意大利军队。
两个月前,北非的战斗再次爆发。
北非盟军此时拥有的坦克数量是隆美尔的三倍,飞机数量是2。5倍,重炮数量是大约五倍,在最重要的油料储备上,北非盟军是德意联军的大约二十倍左右。
隆美尔攒了半年多的油料,只能供应德意联军消耗大约半个月。
兵力对比如此悬殊,战斗节奏却缓慢无比,印度第17师从玛鲁特奔赴托卜鲁克支援,短短300公里走了一个月,直到托卜鲁克英军投降,也没等到印度部队的增援。
北非战役第三阶段,德军围攻托卜鲁克长达9个月,托卜鲁克英军都没有投降。
这一次驻扎在托卜鲁克的英军兵力更多,后勤也更加充沛,海上还有盟军舰队支援,托卜鲁克却意外陷落,这直接导致英国第八集团军总司令里奇辞职,接替里奇的是在法国战役期间声名鹊起的蒙哥马利。
需要指出的是,英国第八集团军和隆美尔激战的同时,驻扎在法属北非境内的近50万盟军士兵无所事事,终日泡澡打鱼晒太阳,丑闻迭出。
西班牙投降之后,南部非洲第三集团军大部转移到西班牙境内驻扎,驻扎在法属北非的盟军部队,是以自由法国和美军部队为主。
自由法国的军队在法属北非还多少收敛一些,毕竟是法国人自己的国土。
美国大兵就彻底放开,军营被帐篷环绕的奇观再次上演,一名美国大兵得意洋洋的向《泰晤士报》记者宣城:用一块巧克力就可以换一个法国女人。
关于美国大兵的新闻见报后,马上激起全世界的愤慨,尤其那名美国大兵还是非洲人,这更让欧洲人无法接受。
前文多次说过,欧洲人对于美国人的歧视由来已久。
对于非洲人的歧视更根深蒂固,整个欧洲除了法国,没有其他国家愿意接纳非洲人。
所以当一名美籍非洲裔士兵在报纸上大放厥词的时候,引起的轰动可想而知。
南部非洲的慈善机构反应最快,那名美国大兵的话见报后,多家南部非洲慈善机构拨付专款,用于改善北非难民的生活环境,重点是女性和儿童。
离开罗克的办公室,阿尔文命令布拉德办公室,秘密收集有关美国的各种黑料,准备在适当的时候公之于众,进一步加深欧洲对于美国的反感。
这根本不用收集,美国人的黑料多的是,关键看新闻媒体是否愿意报道,美国大兵抵达北非还不到半年,各种负面新闻集合到一起够出一本书了,巧克力换女人这种都是比较文明的,更严重的犯罪行为《泰晤士报》都不敢报道,怕影响到盟军的士气。
1月25号,第一批美军抵达北非,三天后就有七名美军士兵偷偷溜出营地,潜入附近难民营,猥亵多达12名女性,最小的女孩才八岁。
3月9号,美军接手一处德意联军战俘营地,不久后爆出虐俘丑闻,有战俘甚至遭到美军士兵强暴。
需要说明的是,被强暴的战俘,以及施暴的美军都是男性。
四月份盟军和德意联军爆发零星交火,一支美军部队在作战之后,《泰晤士报》记者爆出美军士兵有杀良冒功行为,甚至有美军士兵在作战期间抢劫当地居民的财产。
凡此种种,让《泰晤士报》的编辑都忍不住感叹,部分美军部队的纪律,连土匪都不如。
和纪律同样糟糕的,是美军的战斗力。
别看美国人拍的电影里,美国大兵各种骁勇善战,一个能打一百个。
真实的战场上,美国大兵的表现远不如南部非洲军队,甚至连英军部队里的英印部队都不如,美军抵达北非不过半年时间,已经有数百名美军士兵因为畏战遭到军事法庭审判,很多美军士兵故意制造伤病逃避作战任务,有人为了离开北非回到美国甚至不惜自残。
出工不出力的就更多了,比斯克拉的一次战斗中,一个团的美军奉命进攻只有半个营德军驻守的阵地,仗打了近两个星期毫无寸进,美军炮兵进行火力掩护的时候,将炮弹打到美军进攻部队自己头上,伴随坦克进攻的步兵居然被坦克轧死,自由法国的增援部队抵达后,战斗以德军的主动撤退而结束。
步兵被自己人的坦克轧死这种事,北非盟军从来没有发生过,肯定是要调查的。
调查结果让所有人瞠目结舌。
当时进攻部队遭到德军反坦克炮的打击,坦克手匆忙之中倒车,伴随坦克进攻的士兵来不及躲避,一人被轧死,另外两个人不得不截肢。
发生这件事之后,连戴高乐都开始降低对于美军的期待。
作为实力跟南部非洲差不多的大国,两国部队在战场上的表现差距巨大,现在的美军连自由法国的部队都不如,戴高乐甚至开始后悔让美军进驻法属北非,主动跟蒙哥马利联系,希望把法属北非的美军调到埃及去。
蒙哥马利更看不上美国人。
协助英军防守埃及的是南部非洲第二集团军,蒙哥马利怎么可能看得上美国人,在蒙哥马利看来,美国人的战斗力连阿比西尼亚人都不如。
阿比西尼亚人当初面对意大利人的进攻,还整整坚持了三年多呢,南部非洲第二集团军攻入阿比西尼亚帝国的时候,阿比西尼亚帝国反抗军总人数已经超过15万人。
阿比西尼亚帝国复国后,组建了十个师,大约20万仆从军加入盟军,接受南部非洲军方指挥。
这十个师全部是由南部非洲提供装备,虽然缺少重武器,训练工作还是很扎实,作为轻步兵是合格的。
目前这十个师已经有四个抵达埃及,准备参与对北非德意联军的进攻。
“这样的美国,根本不具备和我们抗衡的实力。”阿尔文在充分了解到美军的情况后,对美国不屑一顾。
“这不用担心,只要美国大兵是合格的炮灰就行。”罗克不嫌弃,表现不好就对了,如果美国大兵在战场上表现出色,罗克才会担心。
对于罗克来说,现在最重要的还是正在进行中的伏尔加格勒战役。
时间来到七月份,伏尔加格勒战役全面爆发。
霍特率领的第4装甲集团军划归A集团军群指挥后,保卢斯率领的第6集团军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