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旧有哭喊和尖叫声传来,这一次是女人。
塔塔嗒——
马库斯躲在一棵大树后向坦克射击,弹匣内的子弹还没有打光就转移。
更多子弹打过来,木屑横飞,一人环抱的树干直接被打断,马库斯都能听到子弹从耳边飞过的声音。
对于很多人来说,战场确实是太刺激了。
马库斯被坦克炮撵着跑的时候,背着火箭筒的阿卜杜,正和其他四名伞兵执行迂回任务。
火箭筒的射程是110米,意大利人很奸诈,坦克的位置在一片开阔地,周围没有可供隐蔽的遮挡物,不过不远处有一条小河。
一名伞兵偷偷观察的时候,头上的钢盔突然被打飞。
这尼玛太吓人了,意大利人也有精确射手。
“你们留在这里,我从河里游过去——”阿卜杜把背包脱下来,除了火箭筒只带了突击步枪。
“小心点——”同样来自内志苏丹国的军士长马赫迪提醒,然后四名伞兵一起向坦克射击,掩护阿卜杜的行动。
阿卜杜的动作很快,身体灵活的像猫一样,猛然从掩体后窜出,向小河冲过去。
意大利人准备充分,马上机枪就扫过来。
阿卜杜的速度虽然快,还是在河边被子弹击中,马赫迪很清楚的看到阿卜杜胸腹位置有鲜血飚出来,距离小河只有一步之遥。
阿卜杜肯定伤的很重,不过他坚持滚入小河,突击步枪掉在河岸边。
“榴弹发射器,榴弹发射器在哪儿——”马赫迪这会儿多希望能有一门迫击炮,这样也不至于毫无还手能力。
考虑到燃料罐的不稳定性,伞兵没有装备火焰喷射器,榴弹发射器还是有的。
南部非洲军队正在列装可以挂在单兵武器上的榴弹发射器,不过要普及还需要时间。
南部非洲的火力不足恐惧症已经到晚期,对火力的追求永无止境。
这样后勤的压力肯定会越来越大,以前一名士兵携带200发子弹就够了,足够一个星期使用,现在带四百发也不够,士兵的单兵负重本身就已经很高了,如果再加上榴弹,那真是拿人当骡子用。
伞兵现在装备的还是“超级左轮”,这种上一次世界大战就已经服役的超级武器,正在被新型榴弹发射器取代。
“超级左轮”的使用很简单,发射速度也很快,六枚榴弹飞过去,围绕坦克构筑防御阵地的意大利士兵同样伤亡惨重。
战争就是这么残酷,为了杀死对手无所不用其极,就看谁先撑不住。
“呼叫舰队或者空军援助,我们需要舰炮或者炸弹——”马赫迪扯着嗓子喊,刚才一枚炮弹在他不远处爆炸,听力受到一定影响。
“这不现实,舰炮的威力太大——”马库斯也在喊,伞兵和意大利人的阵地犬牙交错,舰炮轰击的话,造成误伤的概率太大。
这样看起来,还是像吉隆坡那样的登陆战,最符合南部非洲的实际情况。
能用炮弹和炸弹解决的问题,何必要派伞兵冒险。
这都是经验,亚瑟还需要磨炼。
让马库斯和马赫迪惊喜的是,阿卜杜还没死,他从距离坦克不远处爬上岸,对准坦克发射唯一一枚火箭弹。
1。8公斤高性能炸药将M13/40坦克从内部撕裂,M13/40的炮塔被炸起大概三米高,坦克内弹药引发殉爆,就像一个巨大又绚丽的烟花。
“冲,干掉他们!”马库斯怒吼着从掩体内跃出,对面的意大利人已经乱成一团,坦克爆炸的一瞬间彻底崩溃。
第2249章 死战
意大利人的抵抗,随着南部非洲装甲部队的登陆彻底崩溃。
M13/40那14吨的小身板,连现役的“短吻鳄”装甲车都不如,南部非洲海军陆战队装备的新型“水牛”两栖坦克战斗全重还接近20吨呢,这在意大利已经是重型坦克级别。
意大利的重型坦克是指重量超过20吨,不能通过浮桥的坦克。
1938年,意大利人就开始考虑研发重型坦克,这个计划一直到1940年才正式立项。
去年底,意大利研发了第一款重型坦克,在随后的使用中,发现坦克使用的短管火炮不适合激烈战斗,遂对坦克进行改进。
现在改进工作还没有完成,距离装备部队遥遥无期。
驻守蓬比亚的是意大利第16摩托化步兵师,这个兵种是步兵进化到机械化部队之间的过渡性编制,搭乘车辆实施机动,作战的时候徒步进行,跟早期的龙骑兵差不多。
意大利的工业并不发达,没有足够的汽车装备部队,在意大利所有的摩步师中,只有101和102可以算得上是真正的摩步师,其他部队只装备了少量汽车,本质上还是步兵师。
南部非洲的普通步兵师也配备有装甲单位,空降部队在蓬比亚和守军激战的时候,海军陆战队抢滩成功,随着“水牛”坦克的加入,战斗很快结束,意大利人没有负隅顽抗,很干脆的举手投降。
和蓬比亚的战斗相比,伊拉克利翁的战斗更加激烈。
战前的情报出现失误,驻守伊拉克利翁的部队并不是意大利人,而是德国人。
而且也不是凑数的二线部队,是参加过希腊战役的主力野战部队,南部非洲军队的老对手,德国第五山地师。
在希腊战役第一阶段,第五山地师表现出色,以迅猛的速度在斯垂蒙附近完成渡河攻击,攻破盟军防线。
克里特岛战役期间,第五山地师和南部非洲第143师正面遭遇,信心爆棚的第五山地师向第143师阵地发起连续进攻,却因为缺少重武器和第143师的准备充分而损失惨重,战役结束后,第五山地师留在克里特岛休整,因此错过了俄德战争。
现在第五山地师已经恢复到巅峰状态,齐装满员,训练充分,士气高昂。
在伊拉克利翁空降的第五空降师是1939年刚刚组建的,军官大部分都来自南部非洲本土,一部分来自保护伞公司,士兵是由骁勇善战的廓尔喀士兵,以及从刚果共和国招募的非洲裔士兵组成。
和第三空降师一样,第五空降师同样没有装备重武器,不过因为装备了大量火箭筒,并不缺乏攻坚能力。
德国人的战斗意志比意大利人强很多,克里特岛战役期间,德国第五山地师面对第143师吃了大亏,第五山地师上下引以为耻,这一年多来念念不忘,现在终于有了复仇的机会,第五山地师肯定不会错过。
伊拉克利翁的机场在克里特岛战役期间并没有遭到太大破坏,驻扎在机场的战机除了意大利人的MC。202闪电之外,还有德国人的BF109。
和面条一样的意大利空军不同,德国空军还是很有战斗力的,在南部非洲空军的第一波袭击后,德国人驾驶的BF109迅速升空迎战,这给正在实施空降的第五空降师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第五空降师的核心任务就是夺取机场,所以机场周边是空降重点。
守卫机场的德军部队作战意志顽强,在经过最初的慌乱之后,很快就组织反击,战斗进行的很激烈。
对于第五空降师的士兵们来说,最大的考验还不是来自德军的疯狂进攻,而是快速消耗的弹药。
突击步枪作战时的确很好用,不过子弹的消耗也很快。
空降兵们出发的时候,已经尽可能多的随身携带弹药,很多士兵落地的时候,随身携带的子弹加上背包里的弹药,总数超过400发,按照之前的经验,400发子弹最起码可以坚持一天作战。
南部非洲的作战参谋们犯了个错误,弹药的消耗速度跟战斗的激烈程度成正比,很多空降兵在落地之后就陷入苦战,根本来不及寻找背包,这样一来子弹消耗的速度更快,在战斗爆发一个小时后,很多空降兵就开始陷入弹药不足的窘境。
“注意节省弹药,把模式调成单发,不要随意开枪。”刚刚打退了德军的一次进攻,来自爱德华港的杜克少尉就挨个提醒身边的士兵。
手榴弹不用想,早就已经用光了。
火箭弹和榴弹也所剩无几,一些非洲裔士兵已经上了刺刀,准备和德国人展开白刃战。
廓尔喀们不用刺刀,他们更擅长使用狗腿刀,或者是工兵铲。
手枪和狗腿刀、工兵铲,在南部非洲军中被认为是近战三大利器。
手枪的子弹也有限,打光了之后就是一斤半的铁疙瘩,对于大多数士兵来说,还是工兵铲更可靠。
“汤姆,看到那些德军的尸体了吗?他们身上一定有子弹,发挥你们特长的时候到了——”来自坦葛尼喀的黄金少尉抬手叫过来一个小黑。
黄金是廓尔喀人,已经加入南部非洲国籍,中学毕业后前往保护伞公司,担任雇佣兵的时间长达十年之久。
从外表上看,黄金跟南部非洲的华裔没有任何区别,这个名字是他自己取的,因为他喜欢黄金。
“少尉,我不叫汤姆——”小黑的脸上看不到表情,太阳还没出来呢。
南部非洲联盟军人擅长打扫战场,一般情况下是南部非洲军人先清理一遍,把值钱的东西拿走,然后非洲裔士兵再来一遍,保证没有任何遗漏。
打扫战场是个辛苦活,跟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南部非洲军人家底厚,有些不太有价值的,或者是情况比较糟糕的,南部非洲军人就干脆不要。
非洲裔士兵不挑拣,哪怕再血渍呼啦也能下得了手,很多非洲裔士兵打扫战场的时候,恨不得鞋子都脱走,染血了或者破了也没关系,缝缝补补又三年。
“在我这儿你就叫汤姆,快点去,小心德国人的狙击手。”黄金武断,非洲裔士兵没人权的。
汤姆确实不挑食,他出发的时候没忘记把身上的装备全部卸下来,然后以紧贴地面的姿势爬出战壕,就像一条蛇一样,向不远处的德军尸体爬过去——
或者用蠕动更合适一些。
神奇的是,速度居然还不慢。
人家天生就适合干这个。
杜克从兜里掏出烟,抽一支塞嘴里,把剩下的递给黄金。
黄金也抽一支吊嘴里,然后把烟盒递给身边的士兵。
一盒烟转一圈,回到杜克手里的时候还有一半。
杜克表情黯然。
半个小时前,一包烟还不够分呢。
“咱们的援兵什么时候过来?”黄金跟杜克小声嘀咕,用的是汉语。
在南部非洲,想加入南部非洲国籍,最起码的要求是会汉语,不会英语都没多大关系,不会汉语在南部非洲寸步难行。
“别想援兵了,先想怎么活下去吧——”杜克不乐观,对面的德国人虽然是山地师,却有坦克参与战斗,这简直不科学。
好消息是出现在伊拉克利翁的德军坦克是早期型四号,否则第五山地师会遭受更大的伤亡。
四号坦克是在1937年定型的,之后持续进行改进,到1942年已经改进到E型。
作为德军在二战期间最成功的坦克之一,德国人现在甚至有能力向轴心国出口,所以四号坦克出现在伊拉克利翁也不奇怪。
E型四号坦克,战斗全重21吨,主炮口径75毫米,次武器是两挺12。7毫米口径机枪,并不是无法对付。
关键问题是空降兵们对战斗的激烈程度估计不足,火箭弹的数量有限,杜克所在的阵地,火箭弹已经全部打光。
“上帝保佑,再来一辆四号,我们估计就要披着国旗回去了。”黄金虔诚祈祷。
汤姆很快就回来,手里拎着十几个德国人的子弹盒。
“为什么不拿枪?”黄金一脸无语,这么简单的问题难道还需要提醒。
德军和南部非洲军队的子弹并不通用,毛瑟步枪的口径是7。92毫米,伞兵装备的突击步枪口径则是5。56毫米,这个问题对于小黑来说太复杂了。
好在小黑还有行动力,都不用黄金要求,汤姆又用那种奇怪的姿势爬出去。
刚爬出去又爬回来,从屁股后面拿出一个手榴弹袋,里面是四枚德军装备的长柄手榴弹。
这个好,不需要发射器,有手就能扔出去。
德国人的攻击强度比意大利人高很多,汤姆还没有回来,德国人的火炮又开始轰炸,杜克和黄金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瑟瑟发抖。
“我们的炮兵在哪儿?”黄金扯着嗓子喊,表情委屈无比。
从来都是南部非洲军队拿炮轰敌人,什么时候这么憋屈过。
“他们都在忙着搓炮弹呢——”杜克苦中作乐,还有心情开玩笑。
空降兵没有重炮,只有迫击炮,而且数量有限,炮弹不用说也已经打光了。
炮击持续了大概五分钟,逐渐停歇下来。
汤姆还没回来,黄金想抬头看,德国人的MG34又开始吼,黄金头都抬不起来。
MG34和南部非洲军队普遍装备的机枪一样都是通用机枪,这款机枪是莱茵金属公司在MG30的基础上改造的,1936年装备德国陆军,成为德军的制式武器。
这里不得不提到瑞士,因为最初MG34是在瑞士生产的。
依据《凡尔赛条约》,德国不能生产重机枪。
于是德国人就借鸡生蛋,收购了瑞士的索洛图恩公司,利用索洛图恩设计新式机枪。
索洛图恩公司的设计团队名义上是瑞士团队,实际上全部都是由德国人组成,MG34之所以成为通用机枪,也是为了绕开《凡尔赛和约》的限制。
和南部非洲的通用机枪一样,MG34具有使用方便、射速快、威力大等优点,更换枪管的方式明显受到南部非洲通用机枪的启发,唯一的缺点是结构比较复杂,不利于大规模装备部队。
德国人正在对MG34进行改进,这就是被誉为“撕布机”的MG42,这种新式机枪已经定型,正在列装部队。
在德军的供应序列中,俄罗斯战场肯定是最优先级别,希腊这边连二线都算不上,第五山地师想装备MG42还得等等。
机枪开始压制射击,代表着德军士兵已经开始进攻,而且距离非常近,德国人的步炮协同技术还是很优秀的,跟南部非洲军队不相上下。
杜克不抬头,拿出一枚长柄手榴弹在手里颠了颠,拧后盖拉弦一气呵成,用力向对面德军扔过去。
长柄手榴弹和卵形手榴弹相比,最大的优点就在于更有利于投掷,扔得远。
黄金也扔手榴弹。
扔完了两人才想起来,汤姆还没有回来呢,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