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15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撒丁岛的葡萄酒,跟南部非洲的葡萄酒还是有差距。
  “那么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告诉城堡的敌人这个情况?”沈飞也皱眉头。
  “不告诉他们也行——”林德伯格性格阴险,搞那么麻烦干嘛,一顿炮弹砸过去,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我去周围的房子里找找,看看能不能找到本地人——”埃迪不会让自己的手下去冒险。
  “你别去,让米勒去——”沈飞更阴险,不过话说法国人不就是用来背锅的么。
  米勒正领着他的手下,在周围的房子里搜捕敌人呢。
  搜捕敌人是真的,趁机发发财什么的也是真的,英美联军在战斗爆发前,将整个卡利亚里炸平了三分之二,本地人要么被炸死要么逃走,房子里的财产就成了无主之物,谁捡了是谁的。
  南部非洲士兵不参与这种活动,他们更喜欢使用“交换”等方式,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米勒神通广大,很快就找来一个七十多岁,走路都需要拄拐杖的老人。
  “这大爷能爬的上去吗?”埃迪满脸担忧。
  “只有一种情况才爬不上去,就是你给的钱不够。”林德伯格掏出一把里拉,直接扔到老头面前的桌子上。
  里拉是意大利法定货币,面值让人一言难尽,在魏玛政府统治时期的马克崩溃之前,里拉是欧洲最不稳定的货币之一。
  老头静静地看着林德伯格,一言不发。
  “你确定把我当意思,完整的传达给这老家伙了吗?”林德伯格问翻译,南部非洲军中会意大利语的人也不少。
  “是的,非常确定。”翻译一脸无奈,你这动作有点侮辱人的意思,是我我也不干。
  关键这任务太危险,万一上面的德国人,或者是意大利人的眼神看不清,一梭子机枪扫过来,老头想跑都没机会。
  不,是没能力。
  “老先生,这是为了城堡里的人考虑,同时也是为了保护这座古老的建筑。”林德伯格换一副面孔。
  老人还是一言不发,看向林德伯格的眼神里带着鄙视。
  林德伯格的怒气在积攒。
  真以为老子不敢杀人吗?
  “先生,如果城堡里的人,不在两个小时之内投降,那么两个小时后,我们将按照预定计划,向城堡发起进攻。”沈飞抓住机会,完成一波收割:“——这城堡看似坚固,实际上只需要一枚一千磅炸弹,就能将这座城堡摧毁,我绝对不会让我的士兵去冒险。”
  沈飞说完,让人抱进来一箱罐头,这玩意儿可比里拉好用多了。
  “如果你愿意把这个信息告诉城堡里的人,那么这箱罐头就是你的。”
  老人叹气,一脸无奈的点点头。
  激怒了战争时期的军人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
  大概率是一颗子弹。
  和子弹相比,当然是罐头更好。
  为了保证老人能完成任务,沈飞让人用床单做了一面白旗,给老人扛上。
  看着老人的身影消失在山路上,沈飞和林德伯格还是命令部队做好进攻准备。
  城堡里的守军投降最好。
  不投降也无所谓,无非是多消耗几颗炮弹或者炸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个人武勇在现代战场能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小。
  等待总是让人焦急的。
  就在埃迪命令坦克手启动发动机的时候,老人的身影终于出现在山路上。
  和一名脸色铁青,身影萧瑟的意大利军官。
  “先生,我需要确定,你们能够按照《日内瓦公约》的规定,给与我们和身份相匹配的待遇——”意大利军官有条件,这是最后的倔强:“——否则我们宁愿坚持到底,我们有170个人,同时还有大约60名伤兵,他们急需帮助。”
  “先生,我也明确告诉你,不久前的结束的卡萨布兰卡会议中决定,你们只能无条件投降,没有提出任何要求的资格。”沈飞强硬,投降还要提条件,给你惯的!


第2330章 世界警察
  战争从来没有温情脉脉,没有绅士风度,更没有骑士精神,俄罗斯战场上那种惨烈才是常态,一切都是为了无所不用其极的杀死对手。
  用杀死来形容还不够。
  应该是杀光才对,就像长平之战白起坑杀40万赵军那样,将对手的战争潜力彻底耗光,一劳永逸。
  北非盟军之前的作战,跟俄罗斯战场一比就像过家家一样,投降了还想要和身份相匹配的待遇!
  做什么梦呢?
  在战俘营里干活难道还要给你发薪水?
  给口吃的饿不死就不错了。
  “如果那样的话,我们将战斗到底!”意大利军官表情难看,这话说得不太合适,大概意思相当于:你如果不同意我的要求,我就去死给你看。
  “如果你要战斗到底的话,那么你现在还有40分钟做准备。”沈飞冷酷,拿着个吓唬人,分量不太够啊。
  这时候“豹”式坦克已经热车完毕,坦克手们跃跃欲试,炮口已经指向悬崖上的城堡。
  不远处有几门重型火炮也做好了准备,这是口径达到203毫米的战役级重炮,在攻克市政厅的战斗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卡利亚里市政厅位于港口附近,是一座通体白色大理石构成的建筑,建构坚固无比。
  意大利守军之前在市政厅内囤积了大量物资,英美联军连续围攻一个星期,也没能打下来。
  南部非洲参战后,从阿尔及尔调来了203毫米巨炮,终于轰开市政厅的外壳,守军全军覆没。
  城堡的结构虽然也很坚固,在这种巨炮面前毫无抵抗力,这还不是口径最大的,阿尔及尔还有一种口径更大,达到350毫米的超级巨炮,用来打城堡会更轻松。
  “我们需要更多时间讨论——”意大利军官试图拖延时间。
  “你们可以讨论,不过只有40分钟。”沈飞不让步,无条件就是没有任何条件,拖延时间当然也不允许。
  这时候意大利军官才意识到情况的严重程度,不投降死路一条,投降就算得不到和身份相匹配的待遇,总还有一线生机,很容易的选择题。
  28号晚上六点,战斗发起的整整十天后,卡利亚里的战斗终于全部结束。
  巴顿和蒙哥马利很高兴,准备在卡利亚里模仿戴高乐,举行一个类似的入城仪式。
  在考察了卡利亚里的情况后,巴顿和蒙哥马利无奈放弃了这个想法。
  自由法军进攻科西嘉,全程根本没有爆发什么像样的战斗,阿雅克肖几乎完好无损,当地居民对于自由法军的到来热烈欢迎。
  卡利亚里经过十天的战斗,几乎彻底变成废墟,四分之三的城市被摧毁,十室九空,巴顿和蒙哥马利如果举行入城仪式,那么迎接巴顿和蒙哥马利的,搞不好是黑枪。
  反正肯定不会是鲜花和笑脸。
  那就不举行什么仪式,盟军继续向北推进,收复整个撒丁岛。
  阿尔及尔,卡利亚里战斗结束的第二天,维克托·伊曼纽尔三世来找巴顿,希望恢复意大利王室对卡利亚里的管理权。
  国王陛下最近很尴尬,他在阿尔及尔地位不高,和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盟军高层不待见他,盟国领导人也不喜欢他,国际联盟三年前就将意大利开除了,常任理事国的地位也被移除,维克托·伊曼纽尔三世对权力的渴望前所未有。
  这其实是维克托·伊曼纽尔三世的试探。
  如果巴顿同意国王陛下的要求,那么维克托·伊曼纽尔三世在战后,就有重新回到罗马的可能。
  如果巴顿拒绝,那么维克托·伊曼纽尔三世就要考虑退位的时间了。
  “陛下,卡利亚里的战斗尚未结束,现在并不安全,如果你想回到意大利王国,为什么不去西西里岛呢——”巴顿给维克托·伊曼纽尔三世支招,让国王陛下去找英国人和美国人。
  西西里岛也是意大利王国的领土,而且战斗早已结束,彻底处于盟军控制中,经济民生正在恢复。
  盟军正在准备对亚平宁半岛的进攻,西西里岛成为最合适的前进基地,海量物资正在向西西里岛集中,西西里岛的民众生活也趋于平静,对于盟军的抵触并不像撒丁岛这么强烈。
  英美联军进攻西西里岛的过程还是比较克制的,造成的破坏并不大,恢复起来比较容易。
  撒丁岛的情况就有点严重了,卡利亚里被打成废墟,港口设施都无法使用,自然也就不适合作为前进基地,所以英美联军几乎没有任何留恋,就像撒丁岛北部推进,将收尾工作交给南部非洲负责。
  这恰恰是南部非洲最擅长的。
  维克托·伊曼纽尔三世表情尴尬,他肯定去找过英国人和美国人,多半是吃了闭门羹,才来找巴顿。
  理由很简单啊,西西里岛接下来会成为进攻亚平宁半岛的前进基地,同样处于军管中,国王陛下想来最好等到战争结束后。
  说是“最好”
  其实是“必须”。
  或者是“不可能”。
  “我是意大利王国的国王,如果出现在卡利亚里,那么会对卡利亚里当地的恢复有帮助。”三世陛下绞尽脑汁,找了这么一个理由。
  “战斗结束后,我们开始清理卡利亚里的废墟,现在卡利亚里一共只有不到50个当地人——”巴顿表情难过,战争是很残酷的。
  “上帝啊——”三世陛下很配合的捂着脸哭出声,他这一刻真像一位悲天悯人,爱惜子民的好国王。
  其实都是演技啦。
  国王陛下如果真的那么爱惜子民,就不会把意大利王国拖入战争中。
  前面介绍过,意大利的情况和德国截然不同。
  德国那是兴登堡真的干不过小胡子,被小胡子彻底架空,无奈沦为摆设。
  意大利王国这边看似是胖光头主导全局,实际上从维克托·伊曼纽尔三世很轻松的就将胖光头软禁起来,不难看出意大利王国事实上还是国王说了算。
  所以胖光头才是傀儡。
  巴顿不说话,静静地看维克托·伊曼纽尔三世飙演技。
  “我一定要回到卡利亚里,是时候结束这场战争了,悲剧不能再发生。”三世陛下慷慨激昂,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您有什么迅速结束战争的好办法?”巴顿好奇。
  “我要在电台上发表演讲,号召所有意大利人行动起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尽快结束这场战争。”三世陛下试图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向巴顿证明,他依然是意大利的国王。
  “那陛下您去联系电台啊——”巴顿随意,给三世陛下操作的余地。
  电台演讲的受众不是意大利人,而是盟国领导人,维克托·伊曼纽尔三世是想利用电台演讲表明态度,这样战争结束后,三世陛下就有足够的理由重回王位,毕竟通过电台演讲,三世陛下也为盟军胜利做出了贡献。
  贡献大小先不说,关键是态度。
  维克托·伊曼纽尔三世表情再次尴尬,估计他也联系过电台,可是电台同样不给机会。
  别以为身为国王,无论走在哪儿都有特权,脱毛凤凰不如鸡,电台资源也是很宝贵的,不会随随便便就让某个人上电台,尤其是对于维克托·伊曼纽尔三世这样身份敏感的人来说。
  戴高乐当初向上电台,还需要得到南部非洲同意呢,电台工作人员的政治敏感度很高的。
  这事儿巴顿说了也不算,决定权还是在比勒陀利亚。
  罗克这段时间除了关注俄罗斯战场的局势,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明年的进攻上。
  现在已经确定,明年盟军肯定会在欧洲开辟真正的第二战场,位置不是在法国,就是在德国。
  到时候就不是地中海这种小打小闹了,而是全力以赴苍鹰搏兔,将德国人彻底征服。
  现在英国本土的第一集团军,西班牙的第三集团军,以及大西洋舰队正在进行战争准备。
  规模达到数十万,乃至上百人的登陆行动,需要准备海量的各种作战物资,盟国在欧洲大陆缺少作战支点,登陆行动要面对无数困难,德国人不会束手待毙,小胡子已经把最精锐的部队从俄罗斯战场抽调回德国本土,准备在德国本土和盟军进行最后的决战。
  到目前为止,盟军的作战区域都不是德国本土,战斗中会得到当地人的帮助,这是盟军艰难取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等战争蔓延到德国本土后,情况将截然不同,到时候每一个普通德国人都会变成盟军的潜在敌人,盟军每前进一步都将艰难无比。
  “参谋部给出了几个备选方案,最佳登陆点并不是圣洛克,而是距离圣洛克不远处的诺曼底,这里是法国领土,我们遇到的困难会小一些,如果选择在德国本土登陆,我们将遭遇到巨大困难,部队要做好损失十万人以上的准备。”马丁一脸凝重,战争打到现在,南部非洲的损失都不到十万人。
  虽然各地的战况都激烈无比,实际上南部非洲军队的损失很小,这和南部非洲拥有的绝对优势有很大关系。
  东亚战场上,南部非洲强大无比的装甲部队,面对日军就是残忍碾压,用“武器代差”来形容都不过分,日本人引以为傲的海军,没有空中保护的情况下连港口不敢出,花费上亿日元建造的巨舰,被迫沦为移动的防空炮台,日本海军成为战争爆发以来最大的笑话。
  地中海周边,南部非洲军队同样拥有巨大优势,北非战役前期,南部非洲军队以摧枯拉朽般的推进速度,将意属东非和法属北非收入囊中,直到攻入意属北非,英国人担心南部非洲势力扩张各种拖后腿,战争才拖到现在。
  如果南部非洲全力以赴,去年初就可以结束北非的战斗,将战线推进到欧洲大陆,搞不好现在战争都已经结束了。
  “没想到我们在圣洛克打造的防御工事,居然成为我们登陆的最大阻碍——”很久没有出场的基钦钠,也参加了今天的会议,他现在已经95岁了,身体居然比前几年都好。
  前几年基钦钠身体每况愈下,终日辗转病榻,基钦钠的私人保健医生,一度认为基钦钠的生命即将走到终点。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战争爆发后,基钦钠就像焕发了第二春,终日奔走于南部非洲各州参加集会,发表演讲,通过各种方式为军方募捐,截止到一个月前,基钦钠募集的捐款已经超过1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