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15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部分,你应该知道,报纸上不能出现太残酷的东西,否则会吓到小朋友的——”威利风轻云淡,夸张肯定有,更多的却是转移视线,比如南部非洲报纸在报道俄罗斯战场时,就要进行选择性报道。
  伏尔加格勒战役那种激烈程度,报纸上就不能详细描述,否则就会给南部非洲军人家属,带来严重心理障碍。
  所以报纸上宣传的,更多是英雄和荣誉,逝者已矣,活着的人还要继续活着。
  “先生,有人来了——”一直在警戒的米立夫及时示警。
  威利吐掉嘴里的草根,迅速进入战斗状态。
  确实是敌人,这一次不是意大利军队,而是德国人。
  幸运的是,这是一支步兵部队,没有坦克装甲车,应付起来不会太困难。
  当然就算有坦克和装甲车,也不会给空降兵们制造太多麻烦,和缺少重武器的日本人不同,南部非洲空降兵装备精良,近距离的火箭筒必不可少,反坦克炮在经过经量化之后,同样可以使用运输机空降。
  “别着急,也别惊慌,不要一口气把子弹全部打空,我们的子弹有限。”威利提醒布莱克,其实不用这么谨慎,南部非洲空军随时有能力对空降兵进行空投补给。
  布莱克点点头没说话,握紧手中的步枪。
  这段时间因为盟军在英吉利海峡活动频繁,意大利境内的精锐部队已经调走,留在意大利境内的德军大多都是二线,或者三线部队。
  就算二线三线,眼前这支德军的素质也不错,最起码在行军的时候队形整齐,节奏一致,看上去挺不错。
  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可以算是精锐部队,难怪德国人可以横扫欧洲。
  不过能看得出来,现在德国人的情况确实不怎么好,眼前这支德军,大部分士兵装备的还是毛瑟步枪,只有部分军官才装备了德军最新式的突击步枪。
  机枪的数量也很少,而且不是最新式的MG42,是型号老旧的MG08,这是德军在上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过的机枪,也不知道上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人到底藏起来多少。
  南部非洲这边对付轻装步兵很有心得,迫击炮和榴弹发射器是大杀器,空降兵们装备了很多,配备到连一级。
  也正经的野战火炮相比,迫击炮的威力不大。
  不过数量可以弥补质量,当数十门迫击炮一起开火的时候,瞬间火力强度足够让一支轻装步兵崩溃。
  德国人还是很强的,基层军官素质很高,迫击炮弹还在空中呼啸,德军军官第一时间指挥部队疏散。
  已经晚了。
  南部非洲炮兵素质更高,火力全开情况下,能把迫击炮打出类似榴弹发射器的效果。
  更何况还有真正的榴弹发射器参战,于是这支德军部队就彻底倒霉。
  战争进行到现在,方式已经不再是一战时期的那种人海战术,武器装备带来的优势根本不是血肉之躯能够抗衡的。
  几乎就在一瞬间,不远处的德军部队就被火焰和硝烟吞没,口径不超过80毫米的迫击炮,威力跟动辄几十厘米的舰炮确实不能比,可即便口径最小的迫击炮,杀伤范围也有个十几米。
  德军在行军的时候队形密集,这种队形最有利于发挥炮弹的杀伤力。
  军官在行军的时候,基本上都走在队列之外,这又给了精确射手们充分的发挥机会。
  威利经验丰富,从战斗爆发到战斗结束,只清空了一个弹匣,两个战果。
  布莱克根本没找到开枪的机会,因为每当他找到一个目标,目标总是被人先一步击倒。
  战斗爆发的很突然,结束的更突然,前后不超过一分钟,这支人数大约200人的部队就横尸遍地,伤亡殆尽。
  这下连威利都没了说话的心情。
  “这仗打得一点也不刺激——”米立夫失望,他刚才还幻想着奇迹出现,一人大杀四方,然后浑身挂满军功章荣归故里呢。
  现在就打了个寂寞,刚才米立夫也清空了一个弹匣,有没有击中敌人不知道,情况太混乱。
  “想刺激你可以申请去俄罗斯——”威利不失望,对于南部非洲军队来说,这就是最好的战争方式。
  很快刺激的就来了。
  对于空降兵们来说,这只是开胃菜而已,空降兵们好整以暇,德军毫无防备,所以才能打出这样的效果。
  刚才的德军是先导部队,接下来的战斗才是主菜。
  德国人的反应速度还是很快的,大约半个小时后,空中就传来炮弹的呼啸声。
  和空降兵们的迫击炮不同,这是真正的野战火炮,而且听声音是重炮,口径最少一百毫米。
  果然,从炮弹爆炸的威力看,比迫击炮高出好几倍。
  威利把身体蜷成一团,口中念念有词。
  “上帝保佑,菩萨显灵,三清在上——”
  布莱克和米立夫照做,他们这时候唯一能做的就是祈祷,刚才是德军被炮火折磨,现在轮到空降兵们了,伸头缩头都是一刀。
  呯——
  这时候还能还击的只剩下精确射手,他们的步枪上安装有瞄准镜,可以及时发现在远处山坡上出现的德国人。
  对面的德国人肯定也是狙击手,俄罗斯战场上,俄罗斯军队就吃了德军狙击手的大亏。
  当然俄罗斯那边的狙击手,也没有饶了德国人,最优秀的俄罗斯狙击手,战果已经达到309个,这人还是个女的。
  这位传奇狙击手叫柳德米拉,41年6月参战,8月参加第一场战斗,两个月内狙杀了187名德军士兵。
  一年后,柳德米拉的成绩达到309人,然后柳德米拉在一次战斗中受伤,被大胡子直接下令调离一线。
  否则柳德米拉的聚集成绩不会停留在309。
  南部非洲精确射手的最高记录现在是256,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中,创造这个成绩的是远东战区一名射击教官,他打死的全部都是日本人。
  南部非洲打日本人,不需要动员。
  在正式进攻的时候,德国人还是手段丰富,这一次终于有了坦克参战,而且还是意大利刚刚研发的P75。
  P75名义上是重型坦克,实际上战斗全重26吨,在南部非洲最多算是中型坦克。
  和奇葩的M13/40相比,P75的样子总算赶上主流审美,看上去像一辆真正的坦克了,主炮口径75毫米,前装甲厚度50毫米,虽然薄了点,还是很赶潮流的使用了倾斜装甲。
  从40年开始,意大利就决定使用P75取代M13/40,意大利军方下了一千辆订单。
  因为种种原因,P75的生产直到42年才开始。
  42年意大利已经失去了地中海的主导权,连“维内托”战列舰都严重缺少钢铁,自然也就没有多少实力造坦克。
  截止到目前,盟军得到的消息,P75的产量大约只有50辆。
  就这么点坦克,也没能装备意大利军队,而是全部装备了德军部队。
  这是P75服役以来的第一次战斗,遭遇的是南部非洲空降兵。
  空降兵虽然缺乏重装备,对付坦克的手段多得很,反坦克地雷这种受限太大的不说了,可以主动攻击的除了反坦克火炮之外还有火箭筒,危急关头也能学着毛子做莫洛托夫鸡尾酒,这都是为德国装甲部队准备的。
  用对付德国装甲部队的方式,对付意大利坦克,效果立竿见影。
  P75的速度还是可以的,不过为了配合步兵,不得不压低速度,这就给了反坦克炮手从容瞄准的机会。
  炮手们也不着急,眼睁睁看着P75翻过山丘,并没有马上攻击,虽然这时候P75已经进入反坦克火炮的射程。
  炮手们在等待更多P75出现,一勺烩。
  让炮手们失望的是,一直到跟在坦克后面的步兵全部翻过山丘,出现在战场上的P75也就只有三辆。
  也对,P75一共就生产了50辆,这点数量对于德军来说连填牙缝都不够。
  那就开整,蚊子腿肉也是肉,一辆P75,最起码能值半个军功章吧。
  南部非洲炮手们就是这么计算的。


第2375章 死性不改
  空降兵部队的反坦克水平,是为真正的德军装甲师准备的,对付只装备意大利坦克的德军二线部队,简直不要太轻松。
  南部非洲的反坦克炮,使用装甲弹,在一千米距离上可以穿透150毫米装甲,连德国最新式,尚未正式服役的六号都可以击穿,P75区区50毫米的装甲,在反坦克炮面前就跟纸糊的一样。
  说到六号,别看六号的重量高达56吨,炮塔正面装甲厚度达到150毫米,实际上因为六号使用了垂直装甲,防护力连五号都不如,缺陷很明显。
  相比之下,南部非洲最新式的“狮”式坦克,炮塔正面装甲厚度同样是150毫米,防护力却比六号高出百分之三十左右,而且“狮”式还可以加装反应甲,综合防护能力比六号高出一倍有余。
  各种条件综合下,三辆P75就倒了霉,它们第一时间被彻底摧毁,其中一辆的弹药还引发了殉爆,炮塔飞起来十米高,飞出去数十米远。
  伴随P75进攻的步兵也倒霉,P75庞大的车身并不能为他们提供严密的保护,空降兵这边不管是迫击炮还是榴弹发射器,都可以轻松对坦克后方的步兵进行打击。
  德国人也不傻,三辆P75被击毁的第一时间,伴随坦克进攻的步兵掉头就跑。
  连战连胜的空降兵们兴奋极了,跟西西里岛倒霉的同行相比,他们才是真正的精英。
  对面的德国人也意识到空降兵们不好惹,他们需要更充分的准备,才能向空降兵们发动新的进攻。
  亚瑟不给德军增援的机会,自由法军的装甲师正在赶往前线,比他们先一步抵达的是空军轰炸机。
  德国人可以把Me-262部署到英吉利海峡,绝不会把Me-262部署到意大利,南部非洲空军在意大利是无敌的,意大利所剩无几的空军根本不敢起飞迎战。
  在登陆行动开始前,盟军就已经彻底夺取意大利的领空,轰炸机部队在没有战斗机护航的情况下,就敢对罗马发动空袭,意大利空军和地面防空部队形同虚设。
  在接到空降兵请求支援的电报后,亚瑟果断派出轰炸机部队,对正在集结的德军发动空袭。
  效果非常好,德军的防空能力虽然比意大利军队好一点,也没有好到哪儿去,聊胜于无。
  空军飞行员们技高人胆大,近地支援机飞出了俯冲轰炸机的效果,德军损失惨重,一支从佩鲁贾出发的德军步兵师,在出发后6小时内,因为空军袭击战损超过百分之三十,不得不退回佩鲁贾。
  和空降兵对峙的德军部队更惨,他们遭到至少200架战机的轮番攻击,连战斗机都敢压低机头,使用航空机枪向地面步兵疯狂扫射,轰炸机更过分,当“空中堡垒”在低空投下无数燃烧弹,制造出地毯式轰炸效果之后,连空降兵部队都不得不将阵地后撤,避免误伤。
  这一天接下来,德军没能发动任何进攻。
  转天,自由法军装甲部队终于抵达,危机解除,空降兵们顺利完成任务,接下来他们也要前往英国本土,准备参与“霸王”行动。
  距离“霸王”行动越来越近,埃森豪威尔和坎宁安的工作越来越忙碌,焦头烂额,巴顿却轻松愉快,盖文和杨·史沫资完成了“霸王”行动的大部分前期工作,巴顿抵达伦敦之后,只需要在命令上签字就行了。
  “我们的攻击部队已经全部就位,克里斯蒂安建筑公司也已经做好准备,在英吉利海峡沿岸的六个港口,我们一共囤积了超过200万吨各种军事物资,这只是第一批,接下来的两个月内,还有超过1300万吨物资运抵,不过到时候那些货船应该可以直接前往圣洛克了。”盖文愈发沉稳,在伦敦的这段时间,盖文增加了对英军、美军的了解,对南部非洲的强大,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很多在南部非洲天经地义的事,在目前的英国来说弥足珍贵。
  比如丰衣足食。
  现在的英国别说丰衣足食,很多英国家庭连填饱肚子都做不到,超过百分之六十的伦敦家庭,在两年内没有购买过任何服装,几乎所有食品商店都停业,市民排队领取救济食物,很多家庭的房屋在不列颠大空战中被摧毁,现在并没有重建,人们只能住在公园的帐篷里。
  夏天还好,冬天的伦敦湿冷无比,也不知道那些人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让盖文不可思议的是,即便在这种情况下,英国的贵族家庭也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他们依然奢侈无比,没有理由创造理由也要举办宴会,盖文参加了几次之后,就敬谢不敏,当他端起酒杯的时候,杯身上映射不是华丽的水晶灯,而是巨大落地窗外,流离失所的人们眼里的黯淡无光眼神。
  这种事如果发生在南部非洲,举行宴会的人即便不会受到联邦政府的惩罚,也会受到舆论的谴责,以及布拉德办公室的调查。
  盖文相信,如果英国政府允许布拉德办公室调查英国贵族,那么英国贵族阶层会全军覆没。
  “先不要那么乐观,德国人在海峡对面集结了25个师,这是德国人最后的精锐部队,德军指挥官也已经换成隆美尔,这是个很难对付的家伙。”巴顿在北非跟隆美尔交过手,不过当时的隆美尔,受限于德军总体战略,不能发挥出全部实力,现在的隆美尔才是完全体。
  北非德意联军虽然是以德军为主,但是德军数量较少,装备水平也太差,隆美尔就算能力再强,也没有发挥的空间。
  现在时过境迁,隆美尔手中至少有十个装备精良的装甲师,盟军又是登陆作战,德军以逸待劳,到时候会打成什么样还不好说。
  “埃森豪威尔将军正在试图误导德国人,让德国人相信我们会在加莱方向登陆。”盖文从来没有亲自指挥过部队作战,对于隆美尔的恐怖之处没有切身体会。
  不过盖文最大的优点是善于听从意见,军事方面巴顿才是专家,既然巴顿说隆美尔很厉害,那么盖文就相信隆美尔有这个能力。
  这里的“相信”也是分人的,盖文并不会轻易相信某个人的判断,只因为巴顿是巴顿,所以盖文才不会质疑。
  两天前,埃森豪威尔找了一具尸体,又弄了一份盟军在加莱方向的登陆计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