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17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辆四号太招人恨了,刚刚出现在街道上,马上又有一枚火箭弹飞过来,目标跟齐力一样是坦克履带。
  早期的四号坦克是没有安装装甲裙板的。
  随着履带越来越多被当做弱点攻击,德国的工程师们自然也不会放任不管,所以不仅新生产的四号,就连早期型号的四号,也通过加装,实现了对履带的加强保护。
  裙板还是很有效的,这枚火箭弹,并没有将四号的履带打断。
  尽管如此,四号的指挥官也被吓了一跳,马上掉头冲到旁边的广场上。
  在广场上,四号的速度会更快,安全性更高。
  不过广场的地形更空旷,四号被攻击的概率也更高。
  胡克再次找到机会,组织火箭筒手,准备对四号再次进行攻击。
  “不用着急,清理广场周围所有的建筑物,看它能嚣张到什么时候——”齐力有耐心,想让四号失去行动能力,除了攻击履带之外,还可以等着它油料耗尽。
  四号也不可能停下来,只能不停的做高速机动,否则就会有火箭弹飞过来。
  装甲裙板就算再坚固,也无法承受连续攻击。
  那就清理建筑物。
  跟坚固的四号相比,藏身于广场周边建筑物内的德军士兵更好对付。
  德军士兵是没有夜视仪的。
  伞兵这边却很多,不仅重机枪手和狙击手能用,步枪手也能用。
  胡克主动将夜视仪戴上,想体会下装备碾压带来的快感。
  效果确实很明显,原本一团漆黑的房间,在胡克戴上夜视仪之后,马上就变成了绿色的,只要不直视强光,视线就没有任何影响。
  也没有强光,科隆这座城市,电都不知道断了多少年了,零星火光造成的影响并不严重,最严重的光源,反倒是来自手榴弹和火箭弹,以及突击步枪的枪口焰。
  “跟我来!”胡克一马当先,踹开旁边的房门。
  屋里没人。
  楼上也没人。
  站在二楼窗后,胡克向对面街道观察,很轻易的就发现对面二楼窗台后面,有一个戴着德军制式M42钢盔的脑袋。
  胡克举枪,一个点射打过去,钢盔瞬间瞬间飞起。
  闪身来到街道上,胡克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听到房间里面有动静。
  “猎豹——”胡克对口令,这是避免误伤最有效的方式。
  “飞马——”房间里的回应对得上,胡克还是先在窗口快速探了一下头,确认是自己人,这才从窗台上跳进去。
  整个城市现在乱成一团,双方兵力都纠缠在一起,旁边房间里可能就是敌人,口令基本上每隔半个小时一换,最大可能防止德军利用。
  要是忘记换口令被自己人打死,那就别怪自己人心黑手辣了。
  “需要帮忙吗?”胡克把脑袋上的夜视仪拉下来,这玩意儿刚戴的时候挺新鲜,戴时间长了也累,太重了。
  一公斤多点的钢盔,都有很多人因为太重不愿意戴,夜视仪的体积虽然不大,科技含量太高,重量跟钢盔差不多,这么重的玩意儿扣在眼睛上,时间长了确实难受。
  “帮忙把那玩意儿干掉吧——”刚结束了一场战斗的军士长挺有幽默感,指着正在广场上飙车的四号打趣。
  四号的指挥官现在大概已经陷入疯狂。
  伞兵都知道等待四号的油料耗尽,四号的指挥官更清楚剩余燃料还有多少。
  这样下去根本撑不到天亮。
  所以刚才四号围绕广场好几圈,目的是找条路离开广场。
  路很多,能走的却没有,四号车长选了一条最宽阔的,刚走了不到十米,就有三枚火箭弹同时飞过来。
  这特么还是回去吧。
  承受了这么多伤害,四号左侧的装甲裙板已经破碎,脱落了一半,现在只需要一枚火箭弹命中,四号就会原地趴窝。
  四号的反击能力也在下降,连车顶的机枪都已经被炸飞,车体后部安放的外置油箱早就被炸飞了,炮弹也所剩无几。
  就这也不是能轻松对付的。
  所以胡克马上就认怂:“我还是去清理步兵吧——”
  这时候广场周围建筑物内的德军官兵,其实也清理的差不多了,德国人的作战意志确实很顽强,大部分德国人都战斗到了最后一刻,只有少数德国人当了俘虏。
  随着枪声和爆炸声逐渐稀疏,广场上疯狂转圈的四号愈发孤独,速度也越来越慢。
  终于,四号的发动机在喷出一阵黑烟之后,无奈熄火。
  四号的车长还不放弃,炮塔疯狂旋转,估计是弹药还没有耗尽。
  “鹰巢,鹰巢,中心广场需要一枚五百公斤航弹,中心广场需要一枚五百公斤航弹——”胡克不派步兵去送死,明明一颗航弹就能解决的问题。
  “喂,这坦克里有夜视仪的——”旁边军士长提醒,估计是想换取更多军功。
  “呵,我们也有,不稀罕!”胡克才不要德国人的破烂玩意呢。


第2524章 50吨是个坎
  德国的黑科技里,南部非洲没有的还真不多。
  这么看的话,反倒愈发衬托出德国的神奇。
  南部非洲的强大是因为开挂,以及无人能及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这方面连美国都不如南部非洲。
  美国的地理优势也不错,但是在资源方面跟南部非洲差远了,要是把罗克扔到德国,罗克还真不敢单挑全世界。
  科隆最后一辆坦克被消灭的时候,涌向雷马根的部队越来越多,双方都深知,决定命运的时刻即将来到。
  如果南部非洲远征军能从雷马根打开缺口,那么数百万西线盟军就将沿雷马根涌入德国,伦德施塔特在过去一个冬天里,沿莱茵河布置的防线将全线崩溃,那么世界大战或将在年内结束。
  如果德军夺回雷马根,那么战争就将延续下去,如果年内无法结束,那么到明年,会出现什么变化还真不好说。
  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欧洲各国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尤其法国和意大利,共产国际的声势越来越大,如果在战后的选举中,共产国际在法国和意大利获得胜利,那么南部非洲和英国、美国辛辛苦苦这几年,就将全部失去意义。
  巴顿深知机会难得。
  在英美联军攻击陷入困境的情况下,南部非洲远征军是唯一的亮点,第9装甲师在拿下鲁登道夫大桥的当天,巴顿下令所有南部非洲远征军加快速度向鲁登道夫大桥靠拢,尽快通过多瑙河,进入雷马根作战。
  雷震却很担心。
  攻克鲁登道夫大桥后,雷震命令工兵对鲁登道夫大桥进行彻底评估,结果很不乐观。
  德军安放的炸药,虽然没有将鲁登道夫大桥炸毁,却严重破坏了鲁登道夫大桥的结构,导致坦克和其他重型武器无法通过,只能另寻他法。
  好在还有工程兵,可以在莱茵河上架设浮桥。
  架设浮桥是需要时间的,还得防止德军的破坏,德军新任总司令凯塞林甚至鲁登道夫大桥的重要性,为了破坏鲁登道夫大桥,甚至使用了喷气式轰炸机和V2火箭。
  “我们的喷气式轰炸机开始服役了吗?”托尼·安德森也不确定,南部非洲的喷气式战斗机也才刚刚服役。
  “应该还没有——”雷震端着望远镜,观察空中激烈的搏杀。
  或许是德军尚未集结完毕,这几天地面上的战斗并不激烈,反而是空中的争夺愈发残酷,每天都会爆发激烈空战。
  德军方面参战的,不仅仅是喷气式轰炸机,还包括喷气式战斗机和最新型号的BF109。
  南部非洲这边也是底牌尽出,不仅派出大量“猎豹”,也派出了刚服役不久的喷气式战斗机。
  虽然都是喷气式,外型还是很容易分辨的。
  德国人的喷气式战斗机外型是真的丑,感觉都没有来得及进行气动优化,就匆忙派上战场。
  南部非洲的喷气式战斗机外形流畅,性能更先进,数量也更多,还有性能已经达到螺旋桨战斗机巅峰的“猎豹”配合,所以这几天收获巨大,每天都有数十架德军战机被击落。
  至于喷气式战斗机——
  说实话,雷震还真没看出喷气式轰炸机,对螺旋桨轰炸机的性能有压倒性优势,要不然鲁登道夫大桥,也不至于到现在还完好无损。
  “咱们勋爵的性格你还不知道嘛,除非万不得已,肯定不会把最先进的东西拿出来,信不信如果德国不拿出喷气式战斗机,咱们的喷气式战斗机,到世界大战结束都不会出现在战场上——”雷震的镜头里,一架德军的BF109被一架“猎豹”追着打,BF109的飞行员拿出浑身解数,也没能完成摆脱,最终还是被击中,飞机凌空解体,飞行员连伞都没跳。
  跳也没用,这下面就是莱茵河,跳伞的命运或许更悲惨。
  雷震说得也是事实,南部非洲远征军很少在战场上实验新武器,像德国那种边用边改,效率确实高,可也是对士兵的不负责任。
  “火箭,V2火箭——”托尼·安德森的镜头里出现了V2火箭的身影。
  火箭发动机就这点不好,跟水雷一样,在空中飞行的途中,发动机会有明显的尾焰和气流,很容易被发现。
  连托尼·安德森都能看到V2火箭的尾焰,飞行员们自然也能看到。
  一架南部非洲喷气式飞机和一架“猎豹”,同时向V2火箭迎上去,希望能用机炮将V2火箭击落。
  这也不是不可能,昨天就有一枚V2火箭被战斗机击落,飞行员估计能吹一辈子。
  这当然也跟V2火箭的性能不够先进有关。
  击落火箭这种事,不是随便某个人都可以做到的,除了技术绝佳,更多靠运气。
  这两名飞行员的运气不太好,都没有击中目标,V2火箭成功突破层层防御,向鲁登道夫大桥直飞而来。
  然后就掉落在距离鲁登道夫大桥差不多300米的河面上。
  300米已经不错了,德国人还没有将精确制导炸弹跟V2火箭结合到一起的能力,真是万幸。
  “这已经是第几枚了?”雷震感叹,德国人真能撑。
  “第11枚——”托尼·安德森心细,跟夜视仪相比,V2火箭的价值更大。
  V2火箭的性能也不怎么靠谱,精度不高不说,昨天还有一枚V2火箭根本没有爆炸,直接落在莱茵河里。
  托尼·安德森将这个情况向巴顿汇报之后,巴顿表示出了对这枚火箭极大的兴趣,现在河里还有几十个人正在忙活呢,希望能把那枚没有爆炸的V2火箭捞出来。
  雷震不关心这些小事,一门心思把重型坦克送到对岸。
  鲁登道夫大桥的结构受到严重破坏,重型坦克无法通过,想把重型坦克送到对岸,只能靠浮桥和拖船。
  那种简易的浮桥还不行,同样无法承载数十吨的重量,得用那种很多个小船组成大型拖船,才能把重型坦克送过去。
  这对于南部非洲远征军来说也是一次新的尝试。
  昨天第一座拖船组成后,工兵已经进行了一次实验。
  结果很糟糕,拖船行驶到莱茵河中心时,因为水流湍急,搭载的虎式坦克位置发生移动,重心偏移,最终落水,幸运的是当时坦克里没有乘员,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今天是第二次尝试。
  在两岸数百名工兵和坦克手的注视下,驾驶员将虎式坦克小心翼翼开上拖船,一群工兵蜂拥而上,使用工具将虎式牢牢固定在拖船上,然后所有人员撤离。
  旁边一座已经搭建完成的浮桥上,数百名远征军官兵正在快速通过。
  不远处的鲁登道夫大桥上,一队装满军用物资的四吨卡车正在小心翼翼的行驶。
  桥面上的破洞经过工兵的紧急修补,现在已经可以勉强使用。
  纵然如此,所有卡车在通过的时候,司机都很谨慎的打开车门,一旦通过途中大桥断裂,那么这些司机有更大机会逃生。
  雷震身边,数千名远征军官兵正在休息,等待过河参战,他们都来自第61师,一个小时前刚刚抵达。
  对岸的雷马根镇,先期抵达的远征军官兵正在紧急构筑阵地,等待迎接德军的进攻。
  更远处有隆隆炮声传来,那是德军的先锋部队,正在和南部非洲远征军的外围部队交火。
  远征军工兵还是可以信赖的,他们中的很多人拥有此时少有的大学学历,对于工程建筑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在经历过一次失败后,工兵们再接再厉,终于将这辆虎式坦克成功送到对岸。
  “很好,我们过河——”雷震很满意,有了重型坦克,雷震对于接下来的战斗就更有信心。
  没有重型坦克的话,雷震也有信心挡住德军,把雷马根镇死死控制在手里,等待更多援兵抵达。
  有了重型坦克,那么雷震的计划就可以更激进一些。
  凯塞林不是调集了12个师,发誓要夺回雷马根镇吗?
  现在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到底有多少德军能逃出生天吧。
  唯一的担心是,如果凯塞林发现有太多部队过河,会不会放弃夺回雷马根镇。
  “这容易,让凯塞林放心不就行了——”托尼·安德森主意多,参谋长嘛,就是帮忙出主意的。
  “怎么说?”雷震也不知道该怎么让凯塞林放心。
  “呵呵,德国人不是想炸毁鲁登道夫大桥嘛,我们帮他炸——”托尼·安德森怕凯塞林不上当,还要火上浇油。
  对啊!
  表面上鲁登道夫大桥是南部非洲远征军度过莱茵河的主要通道,德国人为了炸毁鲁登道夫大桥,不惜一切代价。
  现在如果鲁登道夫大桥被炸毁,那么在凯塞林眼里,大概已经渡河的南部非洲远征军,就会成为瓮中之鳖。
  不知道凯塞林知不知道“置之死地而后生”和“破釜沉舟”这些典故。
  “炸,今天就炸!”那辆已经过河的“虎”式,给了雷震最大的底气。
  炸桥这种事,雷震和托尼·安德森说了不算,还得上报巴顿。
  巴顿跟罗克学了这么久,最大的收获是用人不疑。
  换句话就是甩手掌柜。
  甩手掌柜也不是好当的,东有遥控指挥班组作战的常校长,西有无论任何情况都死战不退的小胡子,这俩位都是个中翘楚。
  罗克主张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前线战况瞬息多变,就算现在有电报电话,通讯速度快了很多,身处安全的大后方,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