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17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一批空降兵,如果是南部非洲远征军或者是美国伞兵,蒙哥马利感觉俄罗斯人不会做的这么绝。
  “我来试试吧——”巴顿勇于承担责任,总司令总得有个总司令的样子,该背的锅得背。
  英国距离柏林这么远,飞过去见朱可夫不现实,先发个电报问问俄罗斯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朱可夫的电报回得快。
  “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在前一阶段的作战中损失惨重,必须暂时撤退休整,无力向英军提供地面援助,不过俄罗斯人已经做好了接收溃兵的准备——”埃森豪威尔的表情略古怪。
  俄罗斯军队伤亡大很正常,随便一次大规模战役,不死上百万都不够俄罗斯。
  无力提供地面援助纯属借口,俄罗斯军队作战能力怎么样先不说,支援能力参战各国无出其右。
  但凡俄罗斯人拿出当年莫斯科保卫战一半的支援力度,德国人根本出不了柏林。
  至于接收溃兵——
  很明显朱可夫在这方面也很有经验。
  很多人看俄罗斯人打仗,打来打去都没什么新意,炮兵掩护步兵冲锋,一次打不下来就再来一次,直到自己人全部阵亡,或者将敌人全部杀死。
  看朱可夫指挥,很多人都会有种我上我也行的错觉。
  不就人海战术灰色牲口嘛,不计成本堆人上去,蚂蚁也能把大象堆死。
  实际上真不是这么回事。
  别的不说,一仗下来损失百万,每天晚上看战报上那一排排数字都是折磨,佛伦齐一战结束后回到家乡,被阵亡士兵的母亲当面问,自己孩子的墓在哪里?佛伦齐都差点羞愧致死。
  换成朱可夫也一样,神经不够粗大,晚上觉都睡不着。
  “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死光了吗?”蒙哥马利口不择言,人家死没死光,跟你没任何关系。
  俄德战争初期,俄罗斯军队死的死被俘的被俘,差点全军覆没,英国人开心的就跟国王过生日一样,几乎普天同庆。
  现在轮到英军被德军绞杀,俄罗斯人愿意接收溃兵,已经是看在盟军的份上了。
  “命令部队想尽一切办法撤到奥得河对岸,这是唯一的机会。”埃森豪威尔不斗气,想办法把英国伞兵救出来才是正经事。
  “呵,俄罗斯人已经炸毁了奥得河上的所有浮桥,怎么撤?”蒙哥马利现在才知道绝望的滋味。
  汉弗莱也很绝望。
  一直以来,英军都没有经历过真正的考验,北非战役打隆美尔率领的一支偏师,整整打了好几年,诺曼底有美军和南部非洲远征军的配合,英军遭遇的困难其实并不大,就这还打成了那个鬼样子。
  自从开辟欧洲战场以来,从西西里岛到法国,英军都表现的磕磕绊绊,跟大英帝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并不相符,虽然英国有重视海军轻视陆军的传统,可也不至于堕落到这种程度。
  春季攻势中,英军表现还算可以,仗虽然没打赢,至少气势没输。
  现在的这支第1空降师是匆忙组建的,大部分士兵都是之前从来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他们怀抱着踏平柏林,生擒小胡子的梦想来到德国,刚落地就遭到迎头痛击,整支部队的编制都被打乱,汉弗莱所在的小队只剩下十几个人,和大部队失去联系。
  “我们想要活下去,只能想办法渡过这条河。”小队军衔最高的,是来自朴茨茅次的查尔斯少尉,他是海军出身,陆军扩编后转入陆军,横渡奥得河自然没问题。
  “我们怎么过河?”汉弗莱代表其他士兵问出最关键的问题。
  查尔斯水性娴熟,武装泅渡没问题。
  汉弗莱可是旱鸭子。
  “简单,随便一个漂浮物,都可以帮助你抵达对岸。”查尔斯积极想办法,渡船什么的不用想,木头倒是随处可见。
  “我们不如往前走一走,看看有没有桥。”来自爱丁堡的哈尔也不会游泳,看着宽阔的河面担心不已。
  “你不知道前面等着你的可能是桥,也可能是德国人,你愿意冒险吗?”查尔斯深呼吸,准备冒险渡河。
  查尔斯和汉弗莱他们躲在一个山坳里,距离河岸大概一百米。
  一百米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不近,十几二十秒就能冲过去。
  问题是这段距离没有任何遮挡物,而查尔斯也不敢保证周围就没有德军。
  “扔掉影响你们行动的一切装备,包括你们的背包和步枪——”查尔斯边说边检查自己的装备。
  “我入伍的时候他们告诉我我是陆军,然后我被当做空降兵送上飞机,现在我又要横渡一条百米宽的大河,这算是海军吗?”汉弗莱心情是崩溃的。
  “抱歉,并不算——”查尔斯认真脸,皇家海军要求可是很高的。
  查尔斯看所有人都做好了准备,高呼一声“行动”,就第一个冲出去。
  汉弗莱跟着查尔斯向河边猛冲,他扔掉了几乎所有装备,只保留了一把匕首,这也是英军的传统。
  英国可没有人在武器在这一说,仗打输了,坦克大炮都可以不要,人保住命就行。
  枪声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响起。
  百多米的距离上,只要接受过军事训练,不说百发百中,基本命中率还是可以保证的。
  战争不是游戏,子弹打身上不是掉血,而是瞬间失去行动能力,汉弗莱听到枪声的时候,心几乎提到嗓子眼,大口喘着粗气全力冲刺。
  身后有悲惨的哀嚎声响起,确实是有人被击中了。
  汉弗莱没停,甚至连头都没回,这会儿他应该感激开枪的德国人,装备的不是MP38,否则他们这些人,估计都得交代在这段路上。
  呯——
  毛瑟步枪的声音清脆悦耳,应该是有两三名德军在同时射击,他们的射术都不错,短短几个呼吸,已经有四名伞兵被击中。
  汉弗莱学着查尔斯的样子不停变化身体姿态和速度,河道越来越近,短短十几秒,就像一个世纪那样漫长,汉弗莱冲到河边没犹豫,把自己当成一个麻袋直接扔进水里,然后就开始在水里面扑腾。
  别指望一个不会游泳的人,在下水一秒之后就学会游泳,上帝都做不到。
  查尔斯还算尽职尽责,跳进水里之后没有只顾自己,很快就找到了一个铁皮桶,推到汉弗莱身边。
  铁皮桶上还有字,汉弗莱虽然不认识,可看形状,还是能分辨出来是汉语。
  “该死的俄罗斯人,这是制造浮桥需要用到的浮筒。”查尔斯咬牙切齿,既然这里有浮筒,那么说明不久前,这里是有浮桥的。
  难怪俄罗斯人下手这么果断,南部非洲捐赠的物资,多半都不用花钱买,可不用完就扔嘛。


第2550章 交换比
  英国人现在的心态就像是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俄德战争初期,英国可以绥靖政策,可以静坐战争,可以祸水北引,但只要俄罗斯现在稍有不敬,那就是俄罗斯在冒天下之大不韪,置公理正义与于不顾,总之责任都是在俄罗斯一方。
  俄罗斯人当然也不服气,他们对英国人的愤怒不加掩饰,这一点在罗斯福的葬礼上展示的淋漓尽致。
  罗斯福作为同盟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他的葬礼备受关注,罗克和和温斯顿,以及戴高乐都参加了罗斯福的葬礼。
  大胡子没来,除非必要,他很少离开俄罗斯的势力范围,和盟国领导人的几次会议,也都是在俄罗斯的势力范围上进行。
  代表俄罗斯来参加罗斯福葬礼的,是俄罗斯外长莫洛托夫。
  罗斯福的墓地也是他的出生地,一处位于纽约州的农场。
  这个农场的名字叫斯普林伍德,由罗斯福的父亲在1866年购入,价格为四万美元,面积大约1平方公里左右。
  四万美元不是个小数字,当时的美国工人,每天的平均薪水大约在1美元左右,罗斯福就出生在这里,之前的四次选举中,每一次罗斯福都是在庄园的露台上宣布选举获胜。
  罗斯福的墓地在庄园的玫瑰花园,罗克和温斯顿、戴高乐先后为罗斯福敬献花圈,莫洛托夫敬献花圈的时间排在戴高乐之后,这引起了莫洛托夫的极大不满。
  排在罗克和温斯顿后面,莫洛托夫也就认了,毕竟他只是外长,不是俄罗斯第一领导人。
  排在戴高乐后面,在莫洛托夫看来就有刻意怠慢的意思,他无法接收这种安排,甚至表示不会出现在罗斯福的葬礼上。
  “如果俄罗斯人坚持,他可以排在我前面。”戴高乐看似风轻云淡,实际上绝不是这样。
  戴高乐是个绝不屈服的人,法国停止抵抗后,英国希望戴高乐保持低调,全力促成德国向俄罗斯的进攻。
  戴高乐没有听从英国人的安排,直接去北非创建自由法国,和英国愤而决裂。
  如此刚烈的戴高乐,又怎么会容忍莫洛托夫排在自己的前面呢。
  如果是大胡子亲自到场,那没的说,戴高乐可以排在大胡子的后面,向罗斯福敬献花圈。
  现在大胡子没来,莫洛托夫作为外长,地位和戴高乐还是有差距,如果任由莫洛托夫排在戴高乐面前,那对于戴高乐和法国,就是不加掩饰的羞辱。
  戴高乐还是很聪明的,他没有直接和莫洛托夫针锋相对,而是将问题留给罗克和温斯顿解决,在和法国的关系上,英国和南部非洲,明显好于俄罗斯。
  “我们毕竟是客人,还是要尊重华府的安排。”温斯顿不阴不阳,他的底气很足,英国无论如何都不会排到俄罗斯后面。
  事实上温斯顿敬献花圈的时间,还排在罗克前面。
  英国和美国的关系那是真的好。
  南部非洲的差距在于,独立的时候没有跟英国打一仗。
  所以对待欧洲国家真的不能仁慈,得把他们打疼了,他们才会以礼待人。
  “总统先生怎么说?”罗克关心的也是华盛顿的态度。
  这不是谁先谁后的问题,而是代表各国在华府真正的地位。
  法国一直以来都是美国的传统好友,独立战争期间,法国给与了美国很多帮助,自由女神像都是法国送给美国的。
  现在法国一蹶不振,俄罗斯的纸面实力则是越来越强,美国人给与俄罗斯更多重视也可以理解。
  不过这样露骨,终究不是体面的做法,只能说美国人的顾虑太多了。
  “总统在国会,还没有给出正式回复。”盖文作为罗克的特别助理,随罗克一起来到纽约州。
  杜鲁门现在确实忙,他要整合美国国内的军工复合体,要说服大多数议员,取得议员的重视。
  同时杜鲁门还要兼顾盟友们的态度。
  美国现在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如果就此放弃,别人先不说,国会那一关,杜鲁门都过不了。
  所以这段时间,杜鲁门一直在开会,忙的连罗斯福的葬礼都没有时间参加。
  “国家副总统,忙的居然不参加前总统的葬礼?”罗克哑然失笑,一点也不意外。
  罗斯福对美国的贡献虽然大,不过并没有多少美国人喜欢他。
  尤其是美国的资本家。
  美国的资本家有一个传说,相传罗斯福在世的时候,每天早晚要各吃掉一个资本家。
  这明显就是瞎说,但是造成的影响却不小,很多美国人都深信不疑。
  这种情况下,就别指望杜鲁门对俄罗斯有多尊重了。
  说到这里,要再次把美国的教育体系拉出来鞭尸。
  2023年,居然还有很多美国成年人,认为地球是平的。
  这就足以证明美国的教育水平。
  美国的教育也是撕裂的,精英阶层一路私校,接受的是精英教育,毕业后自然而然进入上流社会,子承父业。
  美国穷人接受的则是放养式教育。
  虽然美国有公立教育制度,不过通常都流于形式,大多数公立学校根本不追求教学质量,学生们沉溺于美国政府提供的快乐教育不可自拔。
  殊不知这种所谓的“快乐教育”,教出来的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地球是平的,根本不会进行自主思考。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很多美国人不喜欢罗斯福了。
  “等总统先生下葬的时候,杜鲁门总统会出席的。”盖文很难想象,美国的领导阶层,关系居然是如此的冷漠。
  在南部非洲,如果阿德或者基钦钠去世,罗克别说出席,亲自抬棺都有可能。
  美国的精英阶层都很自私,每个人都只关注自己的自身利益,很少有天下为公的思想,集体主义更是想都不要想。
  也就美国现在正处于上升期。
  如果美国进入衰退期,那么美利坚合众国,分分钟会分裂成几十个独立国家。
  “好吧,回到莫洛托夫先生的问题上。”罗克不纠结美国的情况,他只想送老朋友最后一程,最好谁都别闹幺蛾子。
  “只是个先后顺序问题,没必要太纠结。”温斯顿笑呵呵,并没有太悲痛。
  罗斯福虽然体弱多病,却是个很难缠的人,温斯顿在和罗斯福打交道的时候,吃了不少亏,英国目前的困境,罗斯福应该说有很大责任。
  如果没有美国不计投入的援助,俄罗斯的实力就不会膨胀的这么快,对英国的威胁也就没有这么大。
  现在温斯顿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皇家海军上,只要俄罗斯海军的实力不超过皇家海军,那么英国依然可以偏安一隅。
  陆军不用想了。
  别说英国。
  就算是美国和南部非洲,也不会轻易跟俄罗斯翻脸。
  “帮我联系莫洛托夫先生吧,我要见见他。”罗克直接,他感觉莫洛托夫是借题发挥,另有深意。
  罗克想见莫洛托夫,自然是不需要预约的,就算莫洛托夫有其他安排,也要先等见过罗克再说。
  莫洛托夫确实有任务,他见到罗克之后根本不提敬献花圈的顺序,一开口就是柏林。
  “我们为了这场战争已经付出了3500万人为代价,所以我们理应占领柏林,我们也有占领柏林的实力,不需要任何人帮忙。”莫洛托夫很强硬,话里话外充满职责的味道。
  “39年9月5号,就在联合王国向德国宣战的第二天,南部非洲向德国宣战,至今已经近六年,南部非洲难道就没有占领柏林的权利吗?”罗克没有纠正莫洛托夫的错误,之前俄罗斯政府可是宣称,俄罗斯在对德作战中只损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