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17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结果就是阿列克谢成为连队最高指挥官。
  “弄点炸药过来,把这些坦克炸毁——”阿列克谢不擅长指挥作战,更不会身先士卒。
  “至少在使用炸药炸毁那些坦克之前,把坦克手的尸体从坦克里弄出来吧。”维塔利不想看到坦克手们尸骨无存,他们的家人就算等不到亲人的归来,最起码能看到亲人的棺椁,不至于只得到一身军服。
  关键那身军服,还不一定是亲人的遗物,多半是上周刚生产出来的。
  那些在战场上失踪的官兵,由于找不到遗体,最大可能是得到一身军服,立一个衣冠冢,多少留点念想。
  更大的悲哀是,由于找不到尸体,无法判断士兵是否死亡,家属也就得不到足额的抚恤金,这是让维塔利最不能接受的。
  “他们死于为国尽忠,死得其所!”阿列克谢的话引来一大片怒视,鸡汤这时候彻底失去作用。
  别说鸡汤,鸡血这时候也不好使。
  “那就等天黑之后——”亚历山大的心情跟维塔利一样。
  “士兵,请注意你的立场,难道你不想尽快生擒小胡子,结束这场战争吗?”阿列克谢擅长扣帽子,有些人不受欢迎是有原因的。
  “我当然想,不过我更想活到战争结束后,品尝到胜利的喜悦。”亚历山大直接怼回去,俄罗斯人就是这么直接。
  “把特么那该死的炸药给我!”阿列克谢也不是只会动嘴,俄罗斯军队伤亡率最高的职位就是正伟。
  不要以二十一世纪的标准来衡量现在的俄罗斯人,现在的俄罗斯人,思想都是很坚定的,阿列克谢和亚历山大、维塔利就算有分歧,目的是一致的。
  亚历山大和维塔利都没说话,看着阿列克谢抱着炸药包往被击毁的坦克方向走。
  阿列克谢刚走没几步,就被德国人的狙击手击中。
  狙击手绝对是故意的,瞄准的是阿列克谢抱着的炸药包,剧烈的爆炸之后,阿列克谢尸骨无存。
  “该死的!”维塔利痛苦的闭上眼睛。
  亚历山大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这种场景,他已经经历过无数次了。
  “喂,你们在干什么?”又有新的支援部队上来,带队的是一位年轻的中尉。
  “对面有德国人的火力点,看不到的地方还有德国人的狙击手,我们连长和正伟都牺牲了——”亚历山大起身敬礼。
  “哪里没有德国人的狙击手和火力点呢?”中尉推推头上的钢盔,身后十余人个个身上带伤。
  这要是在南部非洲,只要受伤,就可以撤出战斗接受治疗,上级不仅不会惩罚,而且还有军功章可拿。
  俄罗斯人真的就全凭一腔热血,只要血不流干就能继续作战。
  中尉经验丰富,不像阿列克谢一样莽撞,至少冲出掩体之前知道先扔烟雾弹。
  烟雾弹这东西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关键是使用方式。
  俄罗斯军队之前只在坦克上配备烟雾弹,以掩护坦克进攻。
  后来烟雾弹的重要性逐渐提升,步兵也开始装备,尤其在进攻的时候,烟雾弹作用巨大。
  凭借烟雾的掩护,中尉终于来到被击毁的坦克旁边。
  “丹尼斯——”中尉呼叫装备火焰喷射器的突击手。
  丹尼斯身上的火焰喷射器是南部非洲援助的。
  火焰喷射器这东西,俄罗斯也能生产。
  不过俄罗斯生产的火焰喷射器,在威力和射程上,跟南部非洲生产的都有差距。
  俄罗斯生产的火焰喷射器,射程只有20米,火焰温度只能达到800度。
  南部非洲生产的火焰喷射器,射程可以达到50米,火焰温度高达1300度,更受俄罗斯官兵喜爱。
  刺拉——
  借助坦克残骸的掩护,明亮耀眼的火焰直接喷向德军火力点。
  中尉反手掏出一枚手榴弹,拧开后盖拉掉拉环扔出去,其他俄罗斯士兵有样学样,一时间各种手榴弹烟雾弹雨点般飞过去,蔚为壮观。
  一连串爆炸之后,硝烟四起,双方视线都被封锁,什么都看不到。
  背着炸药包的工兵这时候才出发,他的任务不是将炸药包安放到德军的火力点上,只要点燃了扔出去就行。
  不需要太近,只要扔出去,震也要把德国人震死。


第2565章 有钱不赚
  和已经沦为绞肉机的柏林不同,汉堡此时正洋溢在春日的暖阳里。
  汉堡是德国的第二大城市,同时也是德国第一大港口城市,最重要的工业中心,让皇家海军焦头烂额的U型艇,就是在汉堡生产的。
  43年7月,盟军为了打击德国的工业能力,对汉堡进行连续轰炸,行动共造成四万余人死亡,上百万人无家可归,大半个城市都被摧毁,从那以后,汉堡的工业能力直线下降,到现在已经近两年过去了,依然没能恢复。
  罗斯福的葬礼上,英、美、南决定将柏林留给俄罗斯人,不参与柏林战役,于是在汉堡登陆的盟军就彻底闲下来,无所事事。
  也不能说无所事事吧,盟军还是很忙的,而且侧重点各有不同。
  对于英军来说,他们汉堡仅剩的目的是搜刮财富,寻欢作乐,战争已经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美军的任务更隐蔽一些,他们的目标是德国的工厂和工程师,试图复制南部非洲在一战之后那样,将德国的工业能力整体搬迁到美国。
  南部非洲远征军的任务最繁重,他们要获得德国人,至少是汉堡人的信任,重新定义南部非洲和德国的关系。
  战争即将结束,未来南部非洲和德国的关系将不再是敌对,要朝着盟友的方向发展,毕竟南部非洲希望将德国打造成对抗俄罗斯的桥头堡,限制俄罗斯影响力的扩张。
  “北部过来的人越来越多,难道他们不知道汉堡已经被我们控制了吗?”来自第四装甲集团军的莫尔斯少将正在圣灵广场的防空塔上晒太阳,这里也是第四装甲集团军在汉堡的临时指挥部。
  圣灵广场的防空塔一共有两座,分别是指挥塔和战斗塔,这两座碉堡都是为防止盟军对汉堡进行轰炸在1942年修建的,设计者是著名建筑师弗雷德里希·塔斯姆。
  战斗塔战地5000平方米,塔高39米,墙壁厚度为2。5米,顶部厚度为3。5米,共消耗水泥十万吨。
  战斗塔一共安装了四座128毫米双联装防空炮,以及二十座小口径高射炮,在1943年的“蛾摩拉”轰炸行动中,这些高射炮一共发射了9000发炮弹,自建成之后,防空塔共击伤击落盟军各种飞机五十余架。
  盟军在汉堡登陆后,远征军接手这两座防空塔,其中指挥塔被作为指挥部使用,战斗塔被改造成临时难民营。
  这两座防空塔修建的时候,本身就可以为市民提供防空掩护,战争期间,最多时曾经有6万人涌入防空塔和圣灵广场地下的防空洞。
  “他们当然知道,但是和我们相比,俄罗斯人更让他们恐惧。”参谋长蔡德少将看着对面正在改造战斗塔窗户的工人悠闲自得,这些窗户之前都是防弹窗,现在都要改造成玻璃的。
  蔡德和莫尔斯所在的指挥塔也在改造中。
  让蔡德颇为不太满意的是,战争期间,这座指挥塔曾被盖世太保接手,其中一部分房间被用来关押和审讯犯人,这和南部非洲远征军的形象颇为不符。
  不过蔡德也找不到更合适的地方,所以只能把指挥部临时放在这里。
  “呵呵,那是他们活该!”莫尔斯不可怜德国人,拥有一半法国血统的他,根本不掩饰自己的快意。
  北部来的德国人,就是被德国海军通过“汉尼拔行动”,从沦陷区转运到德国本土的难民。
  这个行动目前还在继续中。
  有意思的是,盟军对于汉尼拔行动的态度分歧严重。
  英国和俄罗斯,对于汉尼拔行动的态度都是全力阻止,每天都会出动轰炸机,对参与汉尼拔行动的相关船只进行轰炸,即便有些船只不是德国国籍,也在两国的轰炸范围内。
  远征军和美军的态度是置之不理,美军是不管不问,远征军则会向那些撤回德国本土的难民,提供基础的生活帮助,至少不能把人饿死。
  “这一仗过后,就算我们什么都不做,德国跟俄罗斯之间的仇恨也将永远持续下去。”蔡德不看好欧洲的未来。
  “这不就是我们想要的么——”莫尔斯看向圣灵广场入口,又有一大群难民被远征军用卡车送过来。
  从理智上说,包括莫尔斯和蔡德在内,所有远征军官兵都清楚地知道,德军在战争期间的暴行不可原谅。
  这些战争期间移民到德军占领区的德国人同样也是战争的利益获得者,别看他们现在很可怜,德军所向披靡的时候,他们可是很幸福的,在德军占领区,过的可是人上人的日子。
  不过当这些衣衫褴褛,满脸疲惫的妇女和孩子出现在面前时,感情还是会战胜理智。
  当初有多得意,现在就有多落魄。
  同为战争的受害者,现在就别再落井下石了,这六年注定会成为所有人终生难忘的回忆。
  正在圣灵广场入口执勤的兰迪中尉,看向车队的目光同样负责。
  “不是让你们另找地方吗?这里已经没有空余的地方安置他们了。”兰迪指着圣灵广场上密密麻麻的帐篷,向带队军官本森上尉抱怨。
  确实挤,圣灵广场的面积其实也不大,现在已经挤满了无家可归的难民,这些难民正在远征军的安排下,有序恢复生活。
  “蛾摩拉”大轰炸之后,整个汉堡百分之七十五的城区被摧毁,很多建筑物外表看是完整的,里面实际上已经被烧成空壳,随时可能倒塌,根本无法居住。
  小胡子不是不想重建汉堡,而是根本没那个能力,就算重建了,也会遭到盟军再次毁灭性轰炸,还不如将德国有限的防空能力分部到其他城市,避免遭受更大的损失。
  这里就要再次提起某位已经改姓的德国空军元帅。
  戈林在战前曾向小胡子承诺,不会让任何一枚盟军炸弹在德国本土掉落。
  这个承诺现在变成了笑话,戈林也因此失去了小胡子的信任,开始被边缘化。
  戈林并不甘心,他在前几天还向柏林发了一封电报,询问小胡子是否同意他根据小胡子本人于1941年6月29日的命令,接管国家的全部指挥权。
  1941年6月29日,小胡子以法令形式,指定戈林为其继任者,并授予戈林专为其设立的最高军衔——帝国元帅,从而使戈林的地位在德国超出所有军种元帅,权倾一时。
  这封电报源自于德国空军参谋长卡尔·科勒航空兵上将的劝说,科勒称陆军大将约德尔认为小胡子已经不具备领导国家的能力,希望戈林能代表德国和盟军进行谈判。
  戈林对此表示怀疑,于是就发了这封电报。
  这封电报引起小胡子的震怒,小胡子亲自下令逮捕戈林。
  戈林确实罪有应得,这也是圣灵广场所有难民的共识。
  “我又能将他们送到哪儿去呢?”本森也无奈,总不能看着这些人活活饿死。
  为了尽可能节省空间,德国海军在难民登船的时候,严格限制难民的随身物品,让更多难民登船。
  所以这些难民在登船的时候,能携带的物品极为有限,大部分难民选择携带贵重财物,基本没有携带食物的。
  盟军确实是不会滥杀无辜,不过对于难民携带的财物就不会放过了,所以这些最终抵达汉堡的难民,绝大部分都是两手空空。
  远征军能做的,也仅仅是保证这些人不被饿死,其他方面能做的很有限。
  毕竟战争还没有结束呢,就算帮助,也应该等战争结束后再说。
  “随便哪儿,这也不是我们的责任吧——”不是兰迪冷漠,这要换成南部非洲难民,兰迪会比谁都主动。
  战争又不是南部非洲挑起的,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这些难民应该由德国政府负责。
  不过汉堡此时是被盟军控制,处于军管状态,从这个角度上说,盟军也确实不能置之不理。
  毕竟远征军是来维护和平的,不是来制造矛盾的。
  “这我不管,反正人我是交给你了,怎么处理是你的事。”本森让所有人下车,他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兰迪还没有说话,旁边车上一直看热闹的汉密尔顿凑过来。
  汉密尔顿是美国人,在海军服役,少尉军衔。
  “兰迪,有笔生意想不想做?”汉密尔顿跟兰迪不太熟悉,因为这几天汉密尔顿一直在圣灵广场转悠,两人才认识。
  “什么生意?”兰迪接过汉密尔顿递来的香烟,顺手夹在耳朵上。
  汉密尔顿没有兰迪这么严谨,不仅抽着烟,而且还满脸通红,一身酒气。
  “这些德国人就是生意——”汉密尔顿意味深长。
  “得了吧,他们在抵达汉堡的过程中,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被抢光了,还能轮得到我们!”兰迪哑然失笑,如果能有发财的机会,兰迪当然也不拒绝。
  话说南部非洲远征军对于各种“战争纪念品”的喜好程度,绝不在美军之下。
  反正欧洲人积攒的财富,多半来路也不正,是通过殖民全世界抢来的。
  所以远征军抢起来,同样毫无心理障碍。
  哦,不能说抢,应该是交换,或者是捡。
  “我是说人!”汉密尔顿强调。
  人——
  兰迪一脸茫然。
  这要是青壮年劳动力,或许还能派上用场。
  比如盟军俘虏的战俘,就正在盟军的看管下工作,这一点欧亚战场都一样,宗旨是不养闲人。
  大部分难民都是妇女和孩子,青壮年都被拉壮丁了,在兰迪看来,这些妇女和孩子很难产生经济效益。
  等等——
  这家伙该不会是——
  “你也想到了吗?你们南部非洲的情况我不太清楚,不过在美国,这些女人和孩子,是很受欢迎的。”汉密尔顿看向这些难民的目光,就像是看着闪闪发光的美元。
  “什么意思?”兰迪不太清楚这些灰色产业。
  有用没用的,得看从哪个角度出发。
  灰色产业伴随人类出现从未消失,未来估计也将永远存在下去,就在不久前,美国还大规模从非洲贩运黑奴呢。
  奴隶贸易始于15世纪,在1807年前后,英、美两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