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17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根本就不会到今天这么糟糕的程度。
  所以不是英国人不努力,都怪南部非洲太狡猾。
  “那我们就来好好算算这笔账吧——”罗克要跟爱德礼好好掰扯掰扯,看看南部非洲跟英国孰是孰非。
  “1900年之前先不说,从第二次布尔战争之后,英国从兰德金矿运走了多少黄金?”
  1900年之前的事,罗克并不清楚。
  1900年之后,罗克可都是亲历者。
  兰德金矿自发现之后,开采量逐年提高,近年维持在500吨左右。
  这500吨黄金,至少有一半都被送到英国,这是当初英国同意南部非洲自治乃至独立的条件之一。
  “为了得到兰德金矿,大英帝国花费了2。2亿英镑,此后每年还要给南部非洲数百万英镑的财政补贴,兰德金矿的黄金,根本无法补偿大英帝国付出的代价。”爱德礼在这件事上也有话说。
  1900年的2。2亿英镑,大概相当于14。65亿两白银,3。25个《辛丑条约》。
  如果不是第二次布尔战争花费太多,英国也不至于从战略扩张转为战略收缩。
  从这个角度上说,英国发动第二次布尔战争赔大了。
  南部非洲才是第二次布尔战争的最大受益者。
  “战争是伦敦主动挑起的,后果自然也应该由伦敦承担,2。2亿英镑是给南部非洲联邦政府了吗?”罗克不背锅,2。2亿英镑是军费,一部分作为报酬发给了英国远征军,一部分被军需供应商赚走了,跟南部非洲有什么关系?
  就连第二次布尔战争后英国每年给南部非洲的财政补贴,也绝大部分是用来安抚布尔人,这件事杨·史沫资是亲历者。
  第二次布尔战争结束后那几年,杨·史沫资几乎天天在伦敦化缘,最终让伦敦的国会老爷们不堪其扰。
  “你们还从大英帝国拿走了哈利法克斯、樟宜海军基地、查戈斯群岛、伊丽莎白港、塞浦路斯——”爱德礼越说越委屈,眼睛都红了。
  “哈利法克斯是你们主动放弃的,南部非洲太平洋舰队受加拿大政府邀请,才入驻哈利法克斯——樟宜海军基地是南部非洲国防部花钱买的——伊丽莎白港则是我的私产——”罗克自己都感觉有点不好意思,南部非洲貌似便宜赚大了。
  不过这些便宜占得心安理得。
  谁让英国人没有眼光呢。
  哈利法克斯和樟宜海军基地都是皇家海军主动放弃的,南部非洲接手后才焕发新生。
  伊丽莎白港在英国管理下就是个渔村,税收少到英国派出的税务官都差点饿死,罗克买下之后才发现石油,从此一飞冲天。
  查戈斯群岛则是随着科技发展才逐渐展露出重要的战略价值。
  塞浦路斯是亚瑟的封地,当初国王将塞浦路斯封给亚瑟,背后的目的也并不单纯。
  所以罗克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一鲸落万物生嘛。
  “别忘了两次世界大战,南部非洲给了英国多少帮助——”罗克落井下石,在爱德礼心口重重插上一刀:“——上一次世界大战,英国欠南部非洲的债务还没有还清呢!”
  爱德礼被罗克气的手都在抖。
  这就是标准的赚了便宜还卖乖嘛。
  第一次世界大战,南部非洲从债务国,一跃成为债权国,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第二次世界大战,南部非洲从列强之一,跃升为欧洲共同债主,从此欧洲国家都要给南部非洲打工。
  吃人嘴短拿人手短,这年头欠钱的不是大爷,拳头大才是真理,爱德礼也不免语塞。
  从七月战胜温斯顿,到现在爱德礼担任英国首相的时间还不到30天,可以说英国之前的债务,跟爱德礼没多大关系,都是之前的历任首相造成的。
  民主国家的弊端再次出现,英国的债务虽然不是爱德礼欠下的,现在却得爱德礼想办法解决。
  这样一想,爱德礼还真羡慕翻脸如翻书的俄罗斯人。
  俄罗斯的债务说赖就赖,沙皇欠的债去找沙皇要,跟现在的俄罗斯政府没关系。
  跟俄罗斯相比,英国就是形象包袱太重,积重难返。
  “跟上一次世界大战相比,现在英国的债务再一次提升,你准备如何偿还这笔债务呢?以更多英国政府的收入作为抵押吗?”罗克站在爱德礼的立场上,也感觉爱德礼的这个首相,多少有点没滋没味。
  英国首相多光鲜的一个职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爱德礼参选之前,恐怕也没想到当首相会这么尴尬,否则估计也要三思而行。
  这根本不是什么光宗耀祖,而是接盘侠。
  “这个问题我们接下来再商讨,现在我们讨论的是超级武器。”爱德礼避重就轻。
  民主国家自有国情在此,前任英国首相遗留的债务,如果爱德礼这一届英国政府无法解决,那就只能拖下去,留待以后的英国政府解决,要相信后人的智慧——
  “这件事不解决,那么我们就没什么好讨论的。”罗克态度强硬,想要超级武器的技术可以,得拿出态度来啊。
  爱德礼也不知道罗克所谓的“态度”是什么,他还是不够了解罗克,需要找温斯顿取经。
  温斯顿则是再做两手准备。
  罗克愿意分享关于超级武器的技术固然好。
  如果不愿意,温斯顿也不会吊死在南部非洲这颗歪脖子树上,还是得从自身想办法解决问题。
  办法也不是没有。
  在得知德国停止对核武器的研究后,约瑟夫·罗特布拉特就离开“曼哈顿计划”回到英国,成为唯一一名中途退出的科学家。
  现在约瑟夫·罗特布拉特已经回到利物浦大学,温斯顿相信以约瑟夫·罗特布拉特的能力,即便没有南部非洲和美国的帮助,也能领导团队完成超级武器的研发。
  英国当初是考虑到德军轰炸的威胁,所以才把“合金管”派到美国加入“曼哈顿计划”,希望能借鸡生蛋。
  现在德军轰炸的威胁已经消失,英国完全可以以约瑟夫·罗特布拉特为核心重组“合金管”,重新开始对核武器的研究。
  “如果没有我们的帮助,美国人不可能在短短一年内完成原子弹的研发工作,我在‘曼哈顿计划’的经历,证明我们的研究方向是正确的,这会为我们最大程度节约成本。”约瑟夫·罗特布拉特务实的不像是英国人,完全从英国政府的实际情况出发。
  “资金不是问题,时间对于我们来说更重要。”温斯顿是懂轻重缓急的,英国能早一天拥有核武器,那么就能早一天挺直腰板。
  虽然温斯顿跟爱德礼是政敌,但是温斯顿看爱德礼在波兹坦各种卑躬屈膝,也挺感同身受的。
  爱德礼在波兹坦代表的是英国。
  从大胡子和罗克对待爱德礼的态度上,充分证明了英国的国际地位下降有多严重。
  温斯顿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关于重启超级武器研究的计划提交到英国国会,马上就遭到一大票国会议员的强烈反对。
  温斯顿虽然卸任首相,作为英国顶级贵族成员,依然是英国上院议员。
  反对的理由五花八门,和爱德礼一样同为工党出身的议员斯图尔特·福勒嗓门大,直言不讳表明自己的态度。
  “既然美国人愿意向我们提供超级武器,而且还同意我们在不经美国允许的情况下使用,这和我们拥有超级武器没什么区别,所以为什么还要投入巨资,对超级武器进行研究呢,要知道我们现在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海军要求航空母舰,空军要求喷气式战斗机,陆军要保留一支相当规模的常备陆军,我们还要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战后重建——”
  斯图尔特·福勒倒也不是造不如买,而是情况不允许。
  英国的实力在世界大战中遭到严重削弱,本来就入不敷出的国库彻底干涸,现在温斯顿又要拿出一大笔资金用来重启“合金管”计划,雪上加霜。
  美国“曼哈顿计划”前后耗资20亿美元。
  英国就算走捷径,用不了20亿,2亿总是需要的。
  对于现在的英国来说,别说2亿,每一个便士都很宝贵。
  钱要花在刀刃上。
  “我们要相信首相的能力,相信首相通过南部非洲和美国之间的竞争,会争取到最有利的条件。”保守党议员威尔莫特也不是相信爱德礼的能力,而是想看爱德礼的笑话。
  保守党好不容易把自由党熬死,工党却异军突起,取代自由党成为保守党的最大对手。
  跟温斯顿相比,爱德礼缺乏国际经验,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温斯顿都做不到的事,爱德礼想都不用想。
  温斯顿在台上的时候,工党各种拆台挑毛病,鸡蛋里面挑骨头。
  现在工党上台,攻守异位,保守党议员们都憋着一口气,让工党也尝尝执政党的煎熬。
  在野党只负责提出问题,并不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
  首相上要对国王负责,下要满足各阶层的要求,平衡利益做端水大师,一不小心就会翻车。
  老鼠钻到风箱里,两头受气。
  “美国人背信弃义,我们应该联合南部非洲和俄罗斯惩罚美国,俄罗斯有一千万军队,南部非洲有超级武器,完全可以逼迫美国共享原子弹技术。”
  提出这个建议的议员怕是脑壳有包,俄罗斯和南部非洲就那么听话,白白为英国打工?
  超级武器这东西,最好是人无我有,联合俄罗斯和南部非洲逼迫美国共享技术,那么俄罗斯也会得到。
  要是超级武器变成大白菜,那和没有超级武器也没什么区别了。


第2611章 都是阳谋
  除了罗克,没有人知道俄罗斯的潜力有多大。
  世界大战让全世界认识到了俄罗斯的战争潜力,但也仅仅只是战争潜力而已,其他方面的潜力并没有表现出来。
  或者说表现的还不够充分。
  一个让大多数人忽视的事实是,俄罗斯在科研和军工上的潜力,同样深不可测。
  世界大战刚爆发的时候,俄罗斯军队装备的大多是上一次世界大战的武器,战争期间俄罗斯的工业生产受到巨大影响,一度因搬迁陷入彻底停滞。
  俄罗斯人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奋起直追,到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俄罗斯武器装备的性能,跟世界主流武器装备之间已经没有明显代差,这个速度是很惊人的。
  英国人明显没有意识到俄罗斯的危险性。
  在大多数英国人眼里,俄罗斯人还是生活在冰天雪地的野蛮人,不足为虑。
  “如果我们不想眼睁睁看着大英帝国沦为某个国家的附庸,那么我们就一定要拥有自己的超级武器,我所指的拥有是从生产到使用完全自主,不受任何人的挟制——”温斯顿对俄罗斯的看法倒是有了一定改善。
  温斯顿守旧归守旧,并不是一个顽固的人,帝俄时代的俄罗斯确实是不配得到温斯顿的尊重,现在的俄罗斯,让温斯顿刮目相看。
  遗憾的是,在担任首相的时候,温斯顿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这就是所谓的旁观者清。
  输掉首相大选之后,温斯顿痛定思痛,对自己进行深刻检讨,然后就发现了很多问题。
  傲慢自大是温斯顿输给爱德礼的表面原因,无法接受大英帝国的衰弱才是输掉选举的主要原因。
  温斯顿从内心深处,并不愿意承认英国已经沦为二流国家,于是温斯顿就在各种场合以貌似强硬的态度,试图维持身为英国首相的所谓体面。
  殊不知外强中干的体面,反而暴露了英国的空虚。
  换成罗克或者杜鲁门,一言不合就扔原子弹,根本不会只进行口头上的威胁。
  输给爱德礼,对温斯顿来说并不是世界末日,还有机会卷土重来。
  温斯顿现在明确知道,“合金管”团队的研究方向是正确的,这就意味着只要坚持下去,那么肯定有成功的一天。
  关键在于,温斯顿不知道那一天什么时候到来。
  英国这种政治制度,要是能在一两年内研发成功,那么温斯顿完全可以等上台后再全力推动这件事。
  可万一需要的时间很长,那就成了为他人作嫁衣裳。
  不考虑个人利益,站在国家利益的立场上,英国肯定是越早拥有核武器越好。
  温斯顿在国家利益上向来是很理智的,个人恩怨不会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在“大义”的前提下,爱德礼如果拒绝重启“合金管”,那可就是不知轻重了。
  爱德礼现人在波兹坦,还不知道温斯顿正在重启“合金管”。
  没有在国会得到应有的支持,温斯顿也不失望,他还有后手,那就是高高在上的英国国王。
  国会议员们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会推迟“合金管”计划的重启,就算要通过,也会想方设法参与其中分一杯羹,不会把所有出风头的机会都留给温斯顿,这事还有的扯。
  国王却很清楚超级武器对于英国的重要性。
  国王不在乎首相是来自保守党还是来自工党,终归都是为大英帝国服务,要对国王负责。
  超级武器是英国必须拥有的安全保证,而且是越早越好。
  “合金管计划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需要多长时间?”乔治六世的反应,正是温斯顿想看到的。
  虽然在保守党和工党之间,英国国王不设立场,倾向性还是有的。
  保守党代表的是贵族、地主,以及垄断资本家的利益。
  工党代表的则是新兴资产阶级利益。
  在保守党和工党之间,英国国王更倾向于保守党。
  和爱德礼相比,乔治六世也更信任顶级贵族出身的温斯顿。
  所以和温斯顿一样,乔治六世在“合金管”计划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同样是越快越好。
  “成功的可能性是百分之百——”温斯顿先给乔治六世一颗定心丸,然后再说但是,乔治六世就很容易接受了:“——时间上我不能保证,但我可以确定的是,我们所需要的时间,一定比美国人和南部非洲人的时间更短。”
  这话说了等于没说,但却是很有必要的。
  在南部非洲和美国已经取得成功的前提下,英国重启“合金管”,等于是站上巨人的肩膀,不说只剩一层窗户纸,前路上的荆棘,也已经铲平了百分之九十九。
  “那就坚定的去做,告诉罗特布拉特教授,我给他想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