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3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去年年底,驻扎在开普和南塔尔的第三师、第四师刚刚整编完毕,这两个师的规模比罗德西亚北部师和骑兵第一师的规模稍小一点,每个师的人数都在一万五千人左右。
  不过神奇的是,因为义务兵役制的实施,军队的规模虽然在扩编,但是带来的财政压力却不大,反而因为第三师和第四师的去芜存菁,这两个师的经费还有所减少,所以阿德才会下定决心扩军备战。
  当然了,这估计也和英国政府要求有关,毕竟通过坦葛尼喀的冲突,南部非洲部队已经充分表现出强大的战斗力,英国政府不可能视而不见。
  这也给罗克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
  如果南部非洲扩编军队,那么等到世界大战爆发,英国政府肯定会从南部非洲调遣军队前往欧洲参战,到时候罗克估计会很为难。
  如果答应英国政府的要求,派遣军队前往欧洲作战,那么就等于是让南部非洲的华人为英国人卖命。
  这一点本身不是问题,但是考虑到英军部队的指挥系统,罗克马上就彻底否决这个思路。
  所以指挥权才是主要问题,如果让那些英国将军指挥南部非洲部队,那么南部非洲部队肯定会被当成炮灰使用。
  所以到时候说不得罗克也要前往欧洲,亲自参与到那场决定全人类命运的世界大战中。


第458章 石油
  想想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凡尔登索姆河,罗克就不寒而栗。
  其实也不能怪战场指挥官们思维僵化,罔顾生命,实在是几百万军队挤在几十公里长的战线上厮杀,基本上没有什么迂回转进的余地,只能采用最原始的人海战术。
  因为南部非洲的崛起,这个时代的科技,比另一个时空要好很多,尼亚萨兰很久以前就在飞机和装甲车上进行研究,虽然现在南部非洲还没有空军和装甲兵这两个编制,但是罗克也已经做好了准备。
  另一个时空中,索姆河战役中,坦克才第一次参战,那已经是1916年的9月15日。
  很久以前尼亚萨兰就已经开始对装甲车的探索,只可惜装甲车没能赶上布尔战争,还没有证明在战场上的价值。
  现在尼亚萨兰拖拉机厂已经开始研究坦克,并且拿出了样车。
  因为罗克的指导,尼亚萨兰拖拉机厂第一时间就摒弃了过肩式履带设计,拿出的第一款坦克是一种轻型坦克。
  这一款叫做“侦察兵”的轻型坦克长5。5米,宽2。1米,高1。9米,全重7。5吨,正面装甲25毫米,装备尼亚萨兰兵工厂生产的40毫米榴弹炮和7。7毫米通用机枪,使用50马力发动机,速度10-30公里,作战距离100公里,成员只有两人。
  从性能上看,“侦察兵”的性能和法国在1917年生产的雷诺坦克差不多。
  不同的是,“侦察兵”更注重对乘员的保护,驾驶员位置和车长位置的装甲厚达40毫米,可以对驾驶员和车长提供最大程度的保护。
  这一点现在看上去似乎没有必要,因为在坦克真正出现在战场上之前,世界各国根本就没有针对坦克的武器,所以根本不必考虑对乘员的保护问题。
  但是罗克不会这么想,另一个时空英军的坦克出现在战场上,德国人很快就研究出反坦克步枪进行反制,所以罗克要未雨绸缪,加厚一些钢板又不会增加多少成本,但是会给德国人制造更多麻烦,也会给尼亚萨兰部队带来更多优势。
  除了“侦察兵”之外,尼亚萨兰拖拉机厂也在研究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中型坦克的代号被命名为“轻骑兵”,重型坦克的代号自然就是“重骑兵”,不过现在“轻骑兵”也正在开发中,还没有样品出现,“重骑兵”更是刚刚立项,研发看上去遥遥无期。
  其实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估计是用不到重型坦克的,所以“重骑兵”项目明显是在为未来做准备。
  “侦察兵”的出现,注定要改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形势,如果南部非洲的部队出现在欧洲战场,那么就会成为德军的噩梦。
  在坦克面前,德国人再想凭借堑壕和重机枪给进攻部队制造大规模杀伤几乎不可能,罗克也没有将坦克的具体性能主动透露给英国人,坦克的测试工作也主要是在罗德西亚境内的米尔纳市进行,尼亚萨兰现在只生产了二十辆坦克用于测试,未来还会进一步完善,直到最终定型批量生产。
  在飞机上,尼亚萨兰同样进步很大。
  去年八月份,美国的莱特兄弟成功制造出第六架飞机,这架飞机终于引起外界的广泛关注,八月份威尔伯·莱特在法国进行了100多次飞行表演,在欧洲掀起了航空热潮;奥维尔·莱特则是在美国迈耶堡阅兵场周围飞行了55圈,连续飞行1个小时。
  和莱特兄弟的飞机相比,尼亚萨兰的飞机明显性能更加先进,去年八月份,尼亚萨兰的飞机就已经完成连续飞行三个小时,航程超过五百公里的壮举,现在尼亚萨兰的飞机更加先进,莱特兄弟还在想办法将机枪安装到飞机上,想办法兜售给美国陆军部的时候,尼亚萨兰航空研究所已经开始研究航空炸弹了。
  对航空炸弹的需求,是在射击协调器研发成功之后出现的。
  飞机刚刚出现在战场上时,主要作用是用来侦查观测,如果想攻击地面目标,那就只能使用手掷炸弹,命中率可想而知。
  射击协调器的原理非常简单,但是作用很大,另一个时空世界大战刚刚爆发时,飞机上除了一名驾驶员,还要有一名射击手,这样飞机才能具备一定的攻击能力。
  射击协调器出现之后,驾驶员就可以一边架势飞机,一边对目标发动攻击,飞机上取消了射击手这个位置,进一步减轻了重量,自然也就可以装载更多的炸弹,或者是更多的燃油,对更远距离的目标进行攻击。
  尼亚萨兰的飞机,现在已经可以携带五百公斤炸弹,或者携带同等重量的副油箱,以增加作战半径,从这个理念上,已经远远超过刚刚起步的莱特兄弟。
  现在在尼亚萨兰,人们已经习惯了不时有一架飞机呼啸而过,尼亚萨兰州府为此不得不将小石城和璇玑城等地设为禁飞区,才能制止飞行员们难以抑制的招摇行为。
  在尼亚萨兰,已经有超过200名试飞员,航空研究所已经越过双翼飞机,开始对单翼飞机进行研究,如果有必要,南部非洲随时可以成立空军部队,这远远走在世界各国前列。
  罗克的底气也就在这里,有了这些先进装备,即便是南部非洲的部队前往欧洲参战,也不会成为一线消耗的炮灰,而是会待在安全的大后方,对前线提供支援。
  或者是,乘坐着坦克或者装甲车参与进攻,这会最大程度减少部队的损失。
  至于协约国部队——
  罗克才不会管他们死多少人,这种事还是死道友不死贫道吧。
  不管是飞机还是坦克,都是尼亚萨兰独立进行的研究,和小斯基本上没有关系,所以小斯的注意力还是集中在农场、种植园、工厂、渔业公司这些盈利项目上。
  罗克的关注点却不在这里,随着南部非洲的机械产品越来越多,南部非洲对于石油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这里要强调的是,全世界绝大多数自然资源,在南部非洲的储量都很丰富,唯独石油,南部非洲的储量并不多,仅有的几个油田,开采难度也非常大,最起码以目前的技术条件无法实现。
  现在全世界对石油的需求还不明显,主要的产油国不是沙特也不是美国,而是名不见经传的罗马尼亚,以及俄罗斯帝国的巴库油田。
  罗马尼亚境内,现在的炼油厂都属于英、法传统强国,南部非洲无法插手,俄罗斯帝国的巴库油田更是鞭长莫及,但是在罗马尼亚和巴库油田之外,还有无数的油田可供罗克选择,处于奥斯曼帝国控制下的阿拉伯半岛自然成为罗克的首选。
  虽然奥斯曼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加入的是同盟国,但是在已经爆发的数次俄土战争中,英国始终支持奥斯曼帝国对抗俄罗斯,所以英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关系还算不错,甚至英国强行占领埃及,都没有引发英国和奥斯曼帝国之间的战争。
  英国强行占领埃及的目的是为了苏伊士运河,这条航线对于英国来说非常重要,但是对于奥斯曼帝国来说可有可无,因为奥斯曼帝国在亚洲并没有和英国同样的利益。
  这一时期的印度,对于英国来说真的是非常重要。
  凭借英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关系,罗克寻找石油的计划就从阿拉伯半岛开始。
  最先涉足阿拉伯半岛的,当然还是兰德银行和保护伞公司。
  去年六月份,兰德银行在开罗开设了第一家分行,到现在仅仅几个月时间,兰德银行在埃及境内的分行已经达到六家,成为埃及境内实力最强的银行。
  比帝国银行在埃及的分行数量更多。
  其实以埃及的经济规模,成立这么多银行根本没有必要,除了开罗的分行之外,埃及境内的分行基本上都没什么业务,之所以如此大张旗鼓,就是名正言顺将保护伞公司的雇佣兵派到阿拉伯半岛去。
  要不然仅仅六家分行,肯定用不完总人数已经超过一千五百人的雇佣兵。
  之所以罗克能把这么多人派到埃及去,主要还是阿德的功劳。
  在阿德担任南部非洲专员之前,阿德曾经担任过埃及行政长官,即便那已经是二十年前,阿德和现任埃及总督的关系也非常好,所以罗克利用阿德在埃及的影响力,很顺利的就把保护伞公司的业务开拓到埃及。
  罗克的最终目标是科威特。
  此时的科威特,只是一个只有不到三千人居住的小海港,因为还没有发现石油,所以科威特没有获得任何关注,在英联邦内的存在感,比南部非洲更低。
  没错,科威特此时也是英国的殖民地,属于埃及总督的辖区,不过埃及总督显然并不重视科威特,估计他都不知道科威特在哪里,有多大。
  所以西德尼·米尔纳给罗克的回复就很随意:“一万镑已经很多了,我去过科威特港,那里除了沙子还是沙子,连鱼肉吃起来都感觉有沙子的味道,真不明白你要买科威特干什么。”
  罗克肯定不会说科威特的石油储量占据全世界石油总储量的十分之一。


第459章 牙疼
  听上去好像是天方夜谭,总面积只有一万七千八百平方公里的科威特,石油总储量居然占据全世界石油总储量的十分之一。
  事实就是这样,这个波斯湾沿岸的弹丸之地,好像每一粒沙子都蕴含着石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但是在这个时代,科威特除了沙子真的就是沙子,谁都不知道科威特地下蕴含着丰富的油田。
  如果没有罗克的涉足,那么要到1938年,科威特的石油才会被发现,这个时空,这个时间节点肯定会大大提前。
  其实就在去年,伊朗境内已经发现了中东第一座油田,只不过和罗马尼亚、巴库相比,伊朗的油田还没有引起英、法等国的重视,所以罗克才能以区区一万英镑的价格买下科威特。
  是的,只有区区一万英镑,总面积为一万七千八百平方公里的科威特,就会变成保护伞公司在中东地区的训练基地。
  所以西德尼·米尔纳很不理解罗克为什么这么做。
  “我又能有什么办法,一直以来伦敦都反对保护伞公司在尼泊尔的基地,去年保护伞公司在尼泊尔的基地还有近万人在接受训练,今年就只剩下三千多,伦敦只招募十八个营的廓尔喀雇佣兵,无数尼泊尔青年翘首以盼,但是伦敦就是不肯扩大规模——”罗克也是满腹牢骚,伦敦就是占着茅坑不那啥,自己不肯增加征兵数量,也不让南部非洲扩招,所以罗克真的不是找借口,保护伞公司,确实是需要一个新的训练基地。
  现在看上去,科威特好像是最好的选择。
  “随便你吧,谁让你钱多的花不完呢——”西德尼·米尔纳并没有意识到,罗克的这个行为会带给大英帝国多少损失。
  其实也没多少,英国也从来没有重视过科威特,1899年英国强迫科威特签署了英科秘密协定,英国成为科威特的宗主国。
  1938年,科威特发现石油。
  1939年,科威特正式沦为英国的保护国。
  然后到1961年,科威特宣布独立。
  所以纵然是科威特发现了石油,英国依然没有多重视科威特,就像现在的埃及总督一样,罗克只是试探性开出一万镑的价格,埃及总督就迫不及待的把科威特卖给罗克。
  就好像答应的晚一点,罗克就会反悔一样。
  “呵呵,要不要参一股?否则别怪我没有提醒你——”罗克主动给西德尼·米尔纳送钱,就看西德尼·米尔纳能不能抓住机会。
  “哈,我可没有你那么豪富,在我看来,别说是一万镑,就算是一千镑我都感觉太贵。”西德尼·米尔纳嗤之以鼻。
  “那你将来别后悔!”罗克哈哈大笑,这就是重生者的优势。
  “除非是后悔给你要的钱太少——”西德尼·米尔纳也哈哈大笑,真神奇,西德尼·米尔纳和罗克都感觉自己占了大便宜。
  罗克出钱买下科威特,西德尼·米尔纳作为牵线人,肯定也是有好处的,而且还是吃完买家吃卖家那种。
  回过头来,罗克马上命令保护伞公司的雇佣兵开赴科威特,负责带队戴维的是保护伞公司的元老之一。
  之前戴维是保护伞公司在尼泊尔训练基地的负责人,得到罗克的命令之后,戴维率领一千名廓尔喀雇佣兵前往科威特,同行的还有刚刚成立的南部非洲石油公司负责人卡尔·福克斯。
  和戴维不同,卡尔·福克斯是标准的英国人。
  “大卫,科威特真的有石油吗?”卡尔·福克斯直到上了船,还是无法相信科威特有石油。
  “既然勋爵说科威特有石油,那么科威特就一定有,不要怀疑这一点,我敢以我的生命保证,科威特地下的石油储量一定吓死人。”戴维是罗克的忠实信徒,罗克在戴维的心目中,比上帝的位置更重要。
  罗克在买下科威特之前,就已经组建了南部非洲石油公司。
  之前南部非洲石油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从罗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