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5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在奥斯曼帝国没有和英国开战的勇气,形势这才僵持到现在,不过巴士拉的驻军对伊丽莎白油田依然是巨大的威胁。
  1912年的当下,世界对于石油的需求正在爆发式增长,罗克只知道南部非洲的汽车从1905年的不足百辆到现在已经超过十万辆,却不知道美国的汽车保有量已经从1905年的只有7。5万辆,到1912年已经接近150万辆。
  就在刚刚不久前,英国海军大臣温斯顿宣布将会停止订购采用煤炭作为动力的军舰,全部改为最新式的内燃机。
  这个决定引起了轩然大波,法国和德国纷纷效仿英国更新换代,这更加剧了世界对于石油的依赖。
  美国境内的油田开发时间比较早,虽然现在美国的石油产量还比较高,但是很多开发较早的油田已经濒临枯竭,所以标准石油的日子也不好过,罗克将石油视为生命线的同时,标准石油也在积极寻找新的油田,这就是标准石油在半岛锲而不舍的原因。
  对于奥斯曼帝国来说,伊丽莎白油田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如果能控制伊丽莎白油田,那么奥斯曼帝国就可以增加自己的筹码,重获欧洲国家的尊重,这回极大缓解奥斯曼帝国现在面临的危及。
  巴尔干半岛的结束并没有使奥斯曼帝国恢复和平,反而因为奥斯曼帝国的进一步衰弱,国内形势愈发不稳,现在的奥斯曼,国内各地零星起义不断,青年党和守旧势力针锋相对,小亚细亚半岛烽烟四起,如果这个问题处理不好,那么小亚细亚半岛也将会和巴尔干半岛一样失去控制。
  其实也是活该,奥斯曼帝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虽然名义上奥斯曼帝国是个中央集权制国家,实际上奥斯曼帝国对于境内各民族的控制力很薄弱,只要境内各民族对奥斯曼苏丹宣誓效忠,奥斯曼帝国甚至会允许各民族自治。
  这种统治方式,在不遭到外力侵袭的情况下尚且能保持稳定,一旦有人加以挑拨,秩序崩溃就无法避免。
  “奥斯曼帝国正在加紧修筑巴格达到巴士拉之间的铁路,此前这条铁路的施工进度非常缓慢,一年只修筑了十几英里,现在这条铁路被奥斯曼政府委托给德国人,修建进度大大加快,奥斯曼帝国最近决定修筑一条大马士革到麦地那之间的铁路,英国的铁路公司正在和德国的铁路公司竞争,我们要不要也插一手?”李德不负责军事,对于铁路比较关心,伊丽莎白港也在修筑到马斯喀特之间的铁路,现在同样进展很快。
  马斯喀特现在已经更名为乔治城,目的不是为了讨好乔治五世,而是为了淡化马斯喀特的历史,强化马斯喀特的英国属性,这样更有利于后续的操作。
  “德国?”罗克惊讶,在唐恩和李德之前的报告中,从来没有提及德国对奥斯曼帝国的影响。
  “是的,德国的铁路公司承接了巴格达铁路,现在他们正在幼发拉底河上修建桥梁,估计明年铁路可以通车。”李德终于感觉到压力,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奥斯曼帝国这种古老帝国,就算是要灭亡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输掉第九次俄土战争开始,奥斯曼帝国就在走下坡路,除了罗克,谁都不知道奥斯曼帝国能不能东山再起。
  奥斯曼帝国也确实是很神奇,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奥斯曼帝国几乎丢失了所有欧洲领土,就在所有人都弹冠相庆的时候,奥斯曼帝国在短短几个月内重整旗鼓,抓住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的机会又夺回东色雷斯和亚得里亚堡,这几乎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
  也就在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之后,德国加紧对西奈半岛的渗透,承接铁路建设只是一个方面,更多的德国间谍是以考古学家的名义在西奈半岛寻找各个时期遗留下来的遗迹。
  巧合的是,英国的情报人员也是打着考古的旗号在地中海沿岸活动,所以现在地中海沿岸地区的考古学家多如牛毛,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各国的情报人员,甚至是绘制地图的军事人员。
  “罗德西亚酒店有一位奥本海默伯爵,据说就是来自德国。”唐恩手下有庞大的情报网络,德国人是最主要的关注对象。
  “伯爵?”罗克没听说过这个名字,这段时间在埃及认识的各种贵族太多了,来自各个国家的都有,不过伯爵还是很少见的,罗克现在都只是子爵而已。
  “是的,德国伯爵——他的名片上是这么印的,奥本海默伯爵是一位探险家,他正在主持对哈拉夫遗址的发掘工作,据说从哈拉夫获得了大量金银财宝,数量多到要雇佣多达上百头的驼队运输。”唐恩的眼睛都在闪闪发光,西奈半岛这种地方,各种遗址也是多如牛毛,那位“阿拉伯的劳伦斯”现在也是一个考古工作者。
  “加强对伊丽莎白油田的防御,让阿里扩军,我会给他更多的武器。”罗克终于深刻认识到伊丽莎白港面临的情况,和埃及相比,伊丽莎白港距离奥斯曼帝国的核心地区更近,奥斯曼帝国在巴士拉的驻军比在大马士革更多,所以罗克也要做出相应的准备。
  唐恩和李德齐刷刷的回应:“是的勋爵——”
  稍晚些时候,罗克接到来自开罗的电报。
  开罗和苏丹的总督霍雷肖·赫伯特·基钦纳总算是回来了,第二次布尔战争之后,基钦纳被封为子爵,然后前往印度担任印度陆军总司令,后来因为和总督寇松的严重不合被双双解职,1909年9月,基钦纳成为陆军元帅,去年九月,基钦纳担任埃及和苏丹总督,前段时间罗克到埃及的时候,基钦纳返回伦敦叙职错过了和罗克的见面,现在基钦钠总算返回埃及,第一时间就约罗克见面。
  仔细算起来,基钦钠是罗克的老上级,不过罗克发迹是在基钦钠离开南部非洲之后,基钦钠在第二次布尔战争期间担任远征军总司令的时候,罗克一直在开普敦警察局任职,并没有在军中效力。
  到罗克前往印度的时候,基钦钠又因为和寇松的不和被双双解职,所以罗克又错过了和基钦钠结识的机会,现在机会总算来了,在罗克的印象中,世界大战爆发之后,基钦钠作为陆军元帅正式的职务是陆军大臣。
  罗克当晚就找乔治·怀特告辞返回开罗。
  “那个固执又古怪的小老头,不用搭理他,那家伙就是个老顽固。”乔治·怀特大放厥词,对基钦钠毫不在意。
  这也可以理解,先不说基钦钠的性格是不是固执又古怪,乔治·怀特在布尔战争期间表现差劲损兵折将,基钦钠却高歌猛进建功立业,这直接导致这些年来乔治·怀特的被冷落,换成是罗克,罗克也会心怀怨念。
  “抱歉将军,基钦钠勋爵是我的直接上司,我必须听从基钦钠勋爵的命令。”罗克也不想陪着军事观察团闲逛,这是一帮在权利斗争中失败后被边缘化的可怜虫,基钦钠才是有前途的潜力股。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现在的基钦钠已经达到人生巅峰,但是罗克知道,这远远不是终点。
  “没关系,基钦钠很快就要离开开罗了——”看样子乔治·怀特也知道不少内幕,他马上就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言:“这个决定还没有公布,不要告诉别人——”
  “当然,我一定守口如瓶!”罗克无语,还没有公布的任命都能脱口而出,乔治·怀特也是人才。


第687章 自己跟自己宣战
  霍雷肖·赫伯特·基钦纳离开南部非洲的时候,罗克还是开普敦警察局的见习督察,根本没有见到基钦钠的机会。
  一眨眼已经过去了十年,当初的见习督察现在是南部非洲的国防部长,爵位和基钦钠一样都是子爵,基钦钠在开普敦参加宴会时已经是远征军的参谋长,当时罗克连进入宴会大厅的资格都没有。
  虽然在埃及,罗克名义上也要受基钦钠的节制,但是基钦钠对待罗克明显不是上级对待下级的态度,而是就像老朋友见面一样,邀请罗克喝下午茶。
  “品尝出来和印度的红茶有什么不一样了吗?这是产自清国的绿茶,不加奶不加糖,其实喝起来也不错。”基钦钠还算有心,他在印度工作期间,曾经派兵攻入拉萨,逼迫当时的拉萨政府签订了《拉萨条约》。
  罗克笑笑不回应,印度的红茶也是从清国偷走的。
  简单的开场白过后,基钦钠也不兜圈子,上来就直接说事:“南部非洲李·恩菲尔德的产量有多少?”
  “如果开足马力,大概每月五万支左右。”罗克没说实话,每月五万是基础产量,全力以赴最起码可以翻一番。
  “太少了,1914年之前陆军部需要200万支步枪。”基钦钠现在已经开始进入角色,这不是埃及总督要考虑的问题。
  “不可能,现在到1914年还有14个月,我们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罗克惊讶,不知道基钦钠为什么要把时间限定在1914年。
  罗克不知道的还多着呢,基钦钠被任命为陆军部部长不是靠裙带关系,这个人的性格虽然古怪了点,但是实力确实有,他在印度总司令任上被解职也不是因为能力不够,而是因为和总督寇松关系不和,已经到了影响工作的程度。
  有能力的人通常都有性格,基钦钠就是一个很有性格的人。
  “如果你们南部非洲做不到,那么订单就要给美国人——”基钦钠老谋深算,根本不怕罗克不答应。
  “好吧,我们能做到——”罗克咬牙,两百万支步枪,就算一支步枪利润十镑,总利润也是两千多万。
  战争部一口气买这么多步枪,肯定也要买更多的子弹,所以这个生意有的做。
  “价格必须是1910年的价格。”基钦钠要求高,不给罗克发国难财的机会。
  “那不可能,勋爵,除非你能以1910年的价格给我弄来足够的原料,而且还要找到自愿降薪的工人才行。”罗克马上就回绝,就算是基钦钠去找美国人,美国人也不会降低价格。
  军备竞赛现在已经进入白热化,两大军事集团已经压上老本,不仅仅是军事物资,生活物资的价格涨幅更高,今年到现在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最少涨了百分之五十,仔鸡都要一镑一只了,步枪肯定也要涨价。
  “不会产生其他费用。”基钦钠还有筹码,一般情况下这么大的军购合同,公关费用也不少。
  “为什么要这么多?而且为什么是1914年?”罗克需要时间思考一下得失。
  “陆军部决定新招100万新兵入伍。”基钦钠果然是个狠人,这还没上任就要放大招。
  “本土发布动员令了?”罗克心情复杂,英国现在一共就4000万人口,一百万新兵,再加上老兵,差不多是一代人。
  “暂时还没有,不过我们要未雨绸缪,战争随时可能爆发,法国和德国都已经进入部分动员状态,我们陆军现在却没有任何准备,一旦战争爆发,法国肯定需要我们的支援,决定战争胜负的最终还是陆地战场,这一次的战争估计会持续很长时间,说不定需要三年或者更长,我们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基钦钠这是把罗克也当成了自己人推心置腹,罗克勉强也可以算是陆军出身。
  罗克现在才认识到基钦钠的实力,这个人确实是人才,怪不得被英国任命为陆军部长。
  很多人都认为出战争会在一两年之内爆发,比如乔治·怀特就和罗克讨论过这个问题。
  不过绝大部分人对这一次战争的认识并不够清晰,普遍的看法是战争最多持续一年就会结束,并不会拖太长时间。
  基钦钠是第一个预言战争会持续三年以上的人。
  罗克之前说的那些话,是因为罗克知道世界大战打了四年,可以轻松当神棍。
  基钦钠就不一样了,他是基于现在的局势,才做出这个判断,这一点确实是难能可贵。
  “100万军队,那么我们的军队就已经超过150万人——”罗克说的是陆军,并没有计算海军部分,如果加上海军,英国的军队总人数也已经超过200万。
  “那好吧,就以1910年的价格。”罗克咬牙,无论如何先把订单弄到手再说,反正1910年的价格也很赚,而且基钦钠还是保守了,两百万听上去挺多,其实真打起来也不够用,以后肯定还要继续订购,到时候要涨多少就是罗克说了算。
  军火赚钱就赚在时效性上,基钦钠现在就订购步枪,怕的不仅仅是物价飞涨,同时还担心如果到需要的时候才订购,但是南部非洲的产量跟不上,那么就会影响到和德国的决战。
  这一仗是不能输的。
  “我要尽快返回南部非洲组织生产,尽可能提前完成订单——”罗克也感受到基钦钠的迫切心情,现在巴尔干战争已经结束,两大军事集团已经彻底形成,随便任何一个小意外都可能导致战争的爆发,这时候罗克肯定是要返回南部非洲主持局面的。
  “这样最好,埃及的情况虽然危险,但是还没有到致命的程度,我们主要的敌人是德国。”基钦钠一语中的,不管是奥匈帝国还是奥斯曼帝国,都不会给英国带来太大压力,但是面对德国,谁都不敢掉以轻心。
  罗克默默点头,暗自庆幸南部非洲不需要面对德国的压力,只需要对付坦葛尼喀和西南非洲。
  罗克就算再自大,也不会认为现在的南部非洲有和德国抗衡的能力,别看德国现在的陆军海军加起来还不到一百万,但是德国一旦发布动员令,部队随时能扩张到五百万人以上,考虑到德国的战斗力——
  南部非洲就算是男女老少齐上阵也打不过。
  想想当初的德兰士瓦和奥兰治是怎么被英国远征军推平的,要是南部非洲对上德国,下场就和布尔战争时期的布尔人一样,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战略战术都没用,只要能翻盘的战争,那就不是绝对实力。
  其实也没有那么急,在罗克主导下,南部非洲去年就已经完成了战略仓库的建设,现在南部非洲库存的步枪就超过百万支,这些步枪本来就是罗克为世界大战准备的。
  不仅仅是卖给英国,如果法国有需要,也同样可以卖给法国,一旦战争爆发,子弹的口径是不是通用也就不再是问题,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然后再说其他的。
  当然了,返回南部非洲可以不着急,电报倒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