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5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整个阵地都已经变成火海,被浓重的黑烟笼罩之后,对地支援机还不放弃,他们连续俯冲,又将所有的航空机枪备弹全部打光之后这才返航。
  当六架对地支援机排成整齐的人字形从“伊丽莎白女王号”战列舰旁边飞过的时候,处于中心位置的长机还摇了摇翅膀,友好的跟“伊丽莎白女王号”战列舰打了个招呼。
  只可惜威廉·劳埃德不懂空军的语言,他自己的感觉好像是受到了嘲笑,飞机摇翅膀是在嘲笑他们来晚了。
  雄霸世界上百年纵横无敌的皇家海军什么时候受过这种气!
  即便威廉·劳埃德知道飞机上的飞行员听不见,还是忍不住破口大骂,满口芬芳顿时在舰桥内回荡。
  查尔斯·柯林斯不说话,端着望远镜静静地观察,现在这种情况,好像“伊丽莎白女王号”已经失去了火力掩护的意义。
  “开炮!向戈巴高地开炮!”威廉·劳埃德总要做点什么,战列舰出动一次很费油的,不能白来一趟。
  威廉·劳埃德没想到的是,已经做好杀身成仁准备的澳新军团滩头部队指挥官艾伯特也是这么想。
  对地支援机轰炸戈巴高地的时候,艾伯特就已经在动员部队。
  在错误的地点登陆,将一万六千名澳新军团士兵置于巨大的危险之下,这个念头自从发现登陆点出错之后,就像毒蛇一样在吞噬艾伯特的心。
  很难将艾伯特的心理活动描写的更清楚,愤怒、懊悔、心痛、绝望等等无数种复杂的念头纠结在艾伯特心中,如果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让澳新军团回到登陆之前的那一刻,艾伯特一定毫不犹豫。
  所以可以想象,当对地支援机对戈巴高地开始轰炸的时候,艾伯特的心情有多么的狂喜。
  一支人数在两千人左右的攻击部队在最短的时间内集合完毕,来自新西兰的指挥官布罗德还想等轰炸完毕之后再进攻,艾伯特迫不及待。
  “现在就出发,向戈巴高地进攻,南部非洲远征军在伊普尔打出了完美的步炮协同,我们也可以做到!”艾伯特把步炮协同想的太简单了,步炮协同和空地一体化作战也不是一回事儿,飞行员很难观察到地面部队的情况,甚至分不出地面部队是敌是我,所以空地协同比步炮协同更困难,南部非洲进行过类似的实验,但是发现实施起来太困难。
  至少在目前还不现实。
  “胜利号角行动”后,南部非洲远征军的作战方式被形成文字下发协约国所有作战部队,固执己见的将军不屑一顾,但总有人会受到启发。
  就在艾伯特兴致勃勃要率领部队冲上戈巴高地收割胜利的之后,悲剧终于再次发生。
  “一千两百人阵亡,六百人受伤,也就是说空军的完美空袭,再次演变成伤亡惨重的结果,我们的战列舰可真够厉害的,他们在对付奥斯曼人的时候为什么不能表现这么好?”罗克在看到战报的时候简直要崩溃,在错误的地点登陆就算了,为了抢功还特么遭到了自己的舰队攻击,上一次误击可以下达封口令,这一次怎么办?继续下达封口令?堵得住地中海舰队官兵和远征军官兵的嘴,难道还能堵得住天下悠悠众口不成。
  “这不是某个人的错,我们派出对地支援机,并没有通知舰队和登陆部队,前线各部队之间的配合是个大问题,他们不能及时通报情况,所以才会造成误伤,我想,这个解释是可以让人接受的。”伊恩·汉密尔顿进入工作状态后是一个称职的参谋长,他在担任军事主官的时候成绩寥寥,担任参谋长时,以将军军衔获得过维多利亚十字勋章。
  “把澳新军团撤下来吧,他们需要休整才能回到战场。”罗克担心澳新军团会崩溃,接连遭受这样沉重的打击,搁谁身上都受不了。
  “我问过南希将军的意见,他不同意澳新军团撤出阵地,澳新军团的态度很坚决,他们要亲手洗刷自己身上的屈辱——”伊恩·汉密尔顿摇头,布拉德·南希太固执了,这可以理解,对于军人来说,荣誉比生命更重要。
  不过要洗的话有点难,现在看来,澳新军团的污点越来越多,简直是和所有人都八字不合,奥斯曼第五集团军揍他们,友军的舰队也揍他们,怎么洗?


第769章 刻满名字的石碑
  达达尼尔海峡战役开始后,利姆诺斯岛上野战医院里的伤员与日俱增。
  整个爱琴海地区,只有利姆诺斯岛上有一个野战医院,除此之外南部非洲的“六翼天使”医疗船也停靠在利姆诺斯岛,塞浦路斯还有一个更大的野战医院,前线的伤员会先送到利姆诺斯岛接受前期治疗,然后送到塞浦路斯养伤,伤愈之后回到前线,或者就此退役。
  虽然罗克已经尽可能为部队提供更好的医疗条件,但还是有很多伤兵还没有来得及送到医院就伤重死去,医院里人手紧张,有些伤兵也不能得到及时治疗,更有倒霉鬼在送到塞浦路斯的后方医院之后伤势恶化,和美军的标准不同,这些在医院中死亡的官兵也被纳入阵亡范围内,这样他们的抚恤金会高一些。
  美军官兵除非是在战场上战死,还得能证明身份那种,才能被确认为是阵亡,否则就得不到应有的抚恤金。
  在美军中,那些被大口径炮弹撕碎的人最倒霉,他们因为战后找不到尸体,所以就被当做失踪处理,抚恤级别是不一样的。
  这也就能够解释,为什么美军战后会尽可能将所有尸体带走。
  人道主义?
  呵呵,士兵们只是想尽可能给遇难战友家人一些安慰,因为他们希望自己战死之后,自己的战友也会这样做。
  利姆诺斯岛野战医院的情况很糟糕。
  战役爆发前,罗克已经尽可能往利姆诺斯岛运送药品物资,本土驻防部队里的军医都已经来到欧洲,很多南部非洲公共医院的医生也被紧急征召,纵然如此,在战役爆发之后,野战医院还是处于人手极度短缺状态,很多伤兵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一些原本能够得到更好处理的伤情,被当做更严重的情况粗暴处理,有些士兵的手臂或者腿部受伤,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和充足的药品,那么完全可以进行更精密的手术,保全伤兵的肢体,但是在野战医院,因为没有足够多的医疗资源,只能简单粗暴的直接截肢。
  因为这个问题,野战医院的医生们已经发生过多次争执。
  “院长先生,我们不能用这么粗暴的方式对待这些年轻人,他们中的有些人还不到二十岁,人生才刚刚开始,我们应该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医治,而不是就这么简单粗暴的全部都是特么该死的截肢,如果是截肢的话,还为什么要把我们从南部非洲征召过来,雇佣一些屠夫和木工一样能完成这个工作。”来自洛城尼亚萨兰州立医院的主治医师迪伦·布朗一个上午只完成了两台手术,两名伤员都保住了他们的大腿,但与此同时,迪伦·布朗的同事们最少的都处理了十台手术。
  野战医院的院长伊万是一名退伍军人,听名字像是斯拉夫人,其实不是,伊万是标准的华人,曾经是约翰内斯堡医学院的高材生,日俄战争期间,伊万跟随南部非洲派出的军事观察团前往远东,结果在手术中感染,失去了一条手臂,回到南部非洲后,伊万退居二线改为行政工作,他这种情况在南部非洲很正常。
  迪伦·布朗来见伊万的时候,被临时充当办公室的帐篷里还坐着地中海远征军司令部派来的安保部队指挥官罗斯金少校。
  “布朗医生,你说的情况我都明白,但是失去身体的某个部位,总比因为失血过多死亡要好得多,我想那些被锯掉手臂,或者锯掉大腿的士兵们可以接受,和那些战死的士兵们相比,他们都是幸运儿。”伊万也很无奈,如果可以,伊万也想为伤兵们提供更好的医治,但是现在的情况做不到,能保住命已经是万幸了。
  战役开始后,每天被送到医院里的伤员都有上千人,前线的部队正在以每天近三千的速度损失,奥斯曼帝国的第五集团军伤亡情况更惨重,现在参战双方都在咬牙坚持,胜利者赢得一切,失败者失去一切。
  虽然部队伤亡惨重,但是将第五集团军主力部队吸引到加里波第半岛南部的战役第一阶段目标已经完成,接下来就是第二阶段的敌后登陆,将奥斯曼帝国第五集团军的退路完全切断,这个阶段的部队伤亡会更惨重,因为到时候登陆部队可能会受到奥斯曼帝国第五集团军和奥斯曼帝国增援部队的两面夹攻。
  现在罗克手中还没有投入作战的部队还有六个师,准备在敌后登陆的部队是第501师、第502师,安南部队,以及从伊丽莎白港紧急抽调的第402师。
  第二阶段作战开始后,罗克手中的预备队就将只剩下两个师,这两个师要用于战役第三阶段,对奥斯曼帝国第五集团军的围歼。
  和地中海远征军相比,奥斯曼帝国的第五集团军更惨,奥托·李曼·冯·赞德尔斯已经投入了所有的预备队,打得最惨的部队只剩下一千人,这支部队的指挥官叫穆斯塔法·基马尔,这个名字还有另一个翻译方式,叫:穆斯塔法·凯末尔。
  就是在这次战役中,穆斯塔法·基马尔成为奥斯曼帝国的英雄,他在命令部队进攻时强调:“我不是让你进攻,我是让你去送死,我们死后,其他部队和他们的指挥官还将继续战斗!”
  这句话是达达尼尔海峡战役的真实写照,日后成为基马尔最具代表性的名言。
  “问题是他们已经被送到医院,原本可以受到更好的照顾,你去问问那些大腿被锯掉的年轻士兵,他们以后就只能坐在轮椅上,再也无法奔跑,他们一定不会这么想。”迪伦·布朗是大型公立医院的医生,还不习惯野战医院对于伤兵的处理方式。
  “你是在指责我草菅人命吗?”伊万生气,有这个吵架的时间,又能锯条腿了。
  这样说太残酷,应该是:又可以挽救一条生命了。
  这样一改果然好很多。
  迪伦·布朗还没有说话,罗斯金少校终于忍耐不住。
  “先生们,现在不是吵架的时候,我们需要都冷静一些——”罗斯金也很纠结,他希望挽救更多战士的生命,同时也不想看到战后出现太多身体严重残疾的重伤员,这对于哪个国家来说都是巨大的负担。
  说句不好听的,身体残疾的重伤员对于国家来说,比直接战死带来的麻烦更大,对于战死的士兵,一次性支付一笔抚恤金就够了,但是对于伤残的士兵,有点良心的政府就要照顾他们一辈子。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现在的国家除了南部非洲之外,没一个有良心的,伤兵在战后根本不能得到有效照顾,政府支付给他们的伤残抚恤金,根本无法负担他们的生活,很多伤兵为了不成为家人的累赘干脆自杀。
  南部非洲这方面就好得多,对于伤员,南部非洲有不同的抚恤标准,如果伤员想工作,尼亚萨兰的各大企业都乐于提供他们力所能及的工作。
  在尼亚萨兰,企业支付给伤残士兵的薪水,可以用来抵税。
  “布朗医生,我知道你是一个负责任的医生,为你的病人负责是一个好医生的天职——伊万院长,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布朗医生的医术很高明,工作认真负责,为什么不把布朗医生调整到第三治疗组呢——”罗斯金少校提出一个很有可行性的建议。
  虽然罗克不想承认,但是在利姆诺斯岛上的野战医院,对于伤员的照顾也是分等级的。
  利姆诺斯岛的医院不像巴黎的野战医院那样根本不收治普通医生,但是不可否认,军官在利姆诺斯岛野战医院可以享受到比普通士兵更好的医疗照顾。
  为了针对不同的伤员群体提供不同标准的服务,利姆诺斯岛野战医院的医生分为数个医疗组,其中第三医疗组是专门为军官服务的。
  听到罗斯金少校的建议,伊万的眼睛马上就亮起来。
  迪伦·布朗工作认真细致,那么正好去医疗要求比较严格的第三组工作,这才是人尽其才。
  一场争执被化解为无形,迪伦·布朗又投入到繁忙的医疗工作中,伊万依然在为协调医疗物资和医疗人员头疼,野战医院的安保部队也没闲着,奥斯曼帝国第五集团军威胁不到利姆诺斯岛,安保部队的官兵们在忙着转移伤员、搬运物资,野战医院旁边是后勤人员的营地,营地中央有十几口热气腾腾的大锅,里面煮的是用过的绷带和医疗器械,这是后勤人员正在消毒。
  很多绷带上还有血迹,并没有清洗的太干净,这也可以理解,在尼亚萨兰也是这样,绷带能重复利用就要重复利用,当然是在经过严格消毒的前提下。
  大部分进过前期处理的伤员都要被送往塞浦路斯养伤,运送伤员的客轮并不是每天都有,等待转运的伤员们都被暂时安置在码头旁边的一个营地内,营地旁边是一个一眼望不到边的巨大墓地,墓地前面有十几块巨大的石碑,有石匠正在刻字,石碑上密密麻麻刻满了人名。


第770章 死得其所
  世界大战正在进行中,为了更好的鼓舞士气,号(hu)召(you)更多的士兵入伍,协约国各地都在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南部非洲也包括在内。
  在南部非洲,在战斗中表现出色,被授予英雄及以上级别勋章的官兵,家乡正在为他们塑像,费用全部由地方政府负责。
  南部非洲各界也行动起来,企业和政府组织起来到遇难官兵家中慰问,步枪协会工作人员在街头为前线官兵募捐,中小学生把自己的零花钱捐赠出来,农场主们最慷慨,他们自己平日里都不舍得吃牛肉,现在为了让子弟兵们能吃到最新鲜的牛肉,把整头的活牛捐赠给远征军。
  去年在欧洲负伤退役的军人已经回到南部非洲,他们所到之处受到英雄般的欢呼和掌声,等待他们的是鲜花和美女的香吻,联邦各级政府对他们都有生活补助,各大企业愿意给他们提供工作机会,包括尼亚萨兰大学在内的教育机构愿意为他们提供免费的继续教育,餐厅老板愿意给他们提供免费的用餐服务,他们还可以在坦葛尼喀和西南非洲以低廉的价格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