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也意识到了天气对于毒气的影响,所以一直忍到现在,才把毒气再次用于战争。
克你说巧不巧,南部非洲远征军来到欧洲的时候,每人都装备了防毒面具,当时罗克的理由是为了对付伦敦的雾霾,现在终于派上用场。
克莱斯特和海伍德戴上面具的时候,詹姆斯面带惊恐不知所措。
“去找你的防毒面具戴上,这可能是特么毒气——”海伍德对詹姆斯大吼,声音通过防毒面具传出来有些闷,但还是能听清楚。
“我——我——我的防毒面具不见了——”詹姆斯差点哭出来,黄绿色的浓雾距离伊丽莎白第三步兵团的战壕已经不到五十米。
“为什么?”海伍德惊讶。
“我特么以为防毒面具没有用——”詹姆斯简直要崩溃,周围的士兵都已经戴上了防毒面具,个个都跟女巫传说里的哥布林一样,样子虽然滑稽,但是没有防毒面具的人更滑稽。
“卧槽,你完了!将军们永远比你聪明,不会花钱给你买你没用的东西——”克莱斯特的语气里带着怜悯,不过也在帮忙想办法:“谁有多余的防毒面具?”
周围的士兵们都在摇头,他们看向詹姆斯的眼神充满了担心,围在詹姆斯的身旁,仿佛这样就能把詹姆斯和毒气隔离开来。
“上帝,救救我!我不想死——”詹姆斯终于崩溃,大颗大颗的眼泪顺着脸颊流下来。
海伍德不流眼泪,他在去年冬天耳朵被流弹打掉半个都没有流过泪。
其他人一筹莫展的时候,海伍德注意到詹姆斯手里的毛巾,然后一把把毛巾抢过来就开始脱裤子。
詹姆斯简直都要惊呆了。
海伍德努力运气——
没用,理发之前,海伍德刚刚上过厕所。
好在周围的士兵人数多,马上就有人帮忙,一大群人都忙着脱裤子,洁白的毛巾顿时变得湿漉漉,滴滴答——
“捂住鼻子和嘴巴——”海伍德用指尖掐着还在滴答的毛巾的一个角递给詹姆斯。
詹姆斯都不敢伸手接。
“捂——捂——”实在是味道有点大,颜色也有点黄,詹姆斯感觉自己的胃在挣扎。
“捂住鼻子和嘴巴,要不然你就等着自己一点一点的溃烂吧——”海伍德把毛巾砸在詹姆斯脸上,提上裤子拎起步枪进入战斗位置。
这时候绿色的浓雾都已经漂浮到战壕上空了。
其他士兵也都已经进入战斗位置,真没有人嘲笑詹姆斯有多狼狈。
“卧槽你姥姥的杰瑞——”詹姆斯嚎叫一声,毅然决然的把毛巾捂在鼻子和嘴巴上,捂得结结实实。
已经进入战斗位置的海伍德连连摇头,这家伙估计是有点缺心眼,你倒是拧拧——
第772章 好习惯
就像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北军给南军取得绰号“红脖子”一样,世界大战爆发时,英国人叫德国人“福瑞兹”,德国人叫英国人“托米斯”。
现在德国人已经成了“杰瑞”,这个梗不是源于《猫和老鼠》,1914年《猫和老鼠》还没有上映呢。
无论如何,弄丢了自己的防毒面具的詹姆斯总算是有了简易版的“防毒面具”,虽然样子有点恶心,但是和生命相比,再恶心一点詹姆斯也能接受。
海伍德做好战斗准备的时候,他旁边一个叫拉斯克的士兵正在手忙脚乱的穿鞋子,发现毒气来袭的时候,拉斯克正在往脚上抹鲸鱼的油,这是为了治疗堑壕病。
堑壕病是一种真菌感染导致的疾病,这种病源于士兵的脚长时间处于冰冷和潮湿的环境中,如果任其发展,堑壕病将导致坏疽,严重时不得不截肢。
相对来说,南部非洲因为有更好的保护,士兵配发的都是靴筒和鞋子连为一体的短靴,感染堑壕病的几率并不大。
英法联军和德国才是真的惨,很多前线的官兵都感染了堑壕病,去年冬天,英国远征军有大约两万名士兵感染堑壕病,法军和德军的情况更严重。
南部非洲的军医们及时介入,发现涂抹鲸鱼的油可以治疗堑壕病,于是很多官兵在战斗间歇会聚在一起往脚上抹鲸鱼的油,这已经成为前线一景。
前线的另一景是士兵们聚在一起相互捉虱子,尤其是阳光明媚的下午,一堆一堆的士兵就像是午后晒太阳的猴子一样聚在一起,聚精会神的捉虱子的样子简直让人崩溃。
和虱子同样令人讨厌的是老鼠,对于南部非洲远征军官兵来说,老鼠比德国人更讨厌,这些家伙无孔不入,咬坏它们能咬坏的一切东西,毛毯、睡袋、背包,还偷吃官兵的食物,它们甚至可以咬坏罐头外层的铁皮偷吃罐头,较大的老鼠长得比猫更大,在战壕里到处乱窜,搞破坏的同时还传播疾病,战壕是士兵们的地狱,但是是老鼠的天堂。
黄绿色的烟雾终于将整条战线全部吞噬,带着防毒面具的士兵们大气都不敢出,防毒面具的效果还没有得到有效验证,谁都不知道防毒面具能不能提供有效的保护,少吸入一些空气,最起码心理上会感觉安全一些。
还是有剧烈的咳嗽声传过来,不是每一段防线都有海伍德这样经验丰富的老兵,向詹姆斯一样粗心大意的家伙很不少,如果没有海伍德这样的老兵在身边,后果可想而知。
几名抬着担架的印度军团士兵从海伍德身后的战壕快速跑过,一名提着医疗箱的医生紧随其后,旁边还跟着一个娇娇弱弱,但是在奋力奔跑的小护士。
医生和护士是士兵们最尊敬的人,所有战场都有他们的身影,南部非洲参战后,已经有25名约翰内斯堡医学院和尼亚萨兰大学医学院的师生在战斗中牺牲,乔治五世为此给威廉二世发电报,抗议把枪口对准医生和护士的行为,哥俩最后共同约定,任何情况下,任何时候,参战双方都不得把医护人员列入攻击对象,这个口头协议,比白纸黑字的所谓《海牙公约》有效多了。
对于英国、德国这样的当世大国来说,《海牙公约》就是个笑话。
毒气还没有完全飘过战壕,戴着防毒面具的德军士兵就出现在阵地前,黄绿色的薄雾中,带着防毒面具的德军士兵就像是地狱里钻出来的魔鬼,他们手中的步枪已经上好了刺刀,已经来到阵地前的铁丝网边,正在用钳子试图剪断铁丝网。
为了更好地提高示警效果,南部非洲的士兵在铁丝网上悬挂了很多铁皮罐头盒,碰到就叮呤咣啷一阵乱响,这对于士兵们来说就像是冲锋的哨声一样敏感,都不用军官下令,阵地上的各种轻重机枪几乎同时开火。
嗒嗒嗒、嗒嗒——
清脆的点射是安装了两脚架的通用机枪。
嗵嗵嗵嗵嗵——
长点射是使用三脚架的通用机枪,因为枪管更长,所以声音更加沉闷,也更有力。
呯!
单个的点射来自李·恩菲尔德,不过无数支步枪同时射击,也能打出类似轻机枪一样的压制效果。
效果非常惊人!
进攻的德军大概是没想到在毒气的帮助下,南部非洲远征军阵地居然还要这么多士兵拥有战斗力,正在剪铁丝网的士兵毫无防备,一瞬间就有数百人被撂倒,其他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密集的迫击炮弹带着死神的尖啸呼啸而至,阵地前五十码至两百码范围内顿时被橘红色的爆炸和剧烈的浓烟笼罩。
这可比刚才的黄绿色烟雾壮观多了。
当然杀伤力也大多了。
进攻的德军几乎瞬间崩溃,短短十分钟内,近四千名德军伤亡,阵亡超过两千五百人。
顶住德军的第一波攻势之后,前线部队指挥官才向后方指挥部通报,德军在进攻中使用了毒气。
后方指挥部得到报告后继续上报师指挥部。
师指挥部上报远征军总指挥部,远征军总指挥部再向英国远征军司令部通报情况,等英国远征军司令部的电话打到英国一线阵地,已经是一个小时以后。
电话没有接通。
四月七号当天,英国远征军和德军的损失都在万人以上,远征军在伊普尔正面的一个阵地就死亡五千人以上,进攻的德军部队轻而易举了攻占英军阵地。
在战斗中并没有多少损失的骑兵第二师也被迫撤退,从去年十一月份开始,德国人历时半年,伤亡30万人都没有拿下伊普尔,结果在毒气的帮助下,只用了一个上午,德军就攻占伊普尔。
幸运的是,德军并没有来得及扩大战果,正在加莱轮休的第11师和在敦刻尔克轮休的104师及时填补英军防线,德军只前进了两公里就被死死顶住,进攻的德军没有火炮,防守的南部非洲远征军也没有战壕,交战双方在春暖花开的佛兰德斯田野殊死搏杀。
到四月十号,英国远征军的后续部队才抵达伊普尔,法军也派来援军,战线重新稳固。
同样是在四月十号,达达尼尔海峡战役进入第二阶段,罗克同时投入四个师,在加里波底半岛的博拉耶尔登陆,这里的宽度不到五公里,将奥斯曼帝国第八集团军的退路彻底切断。
“402和安南部队负责狙击奥斯曼帝国的援军,501师和502师向赫斯海角推进,赫斯海角的地形复杂,我们其实可以原地不动,将敌人困死在加里波第半岛的山区,最多三个月,我们就能迫使包围圈内的第五集团军投降。”伊恩·汉密尔顿半个身子都趴在沙盘上,沙盘上的加里波第半岛,密密麻麻都是各种颜色的三角旗,每一个三角旗代表一支部队,代表奥斯曼帝国部队的三角旗是黑色的,代表英军部队的三角旗是褐色的,代表法军部队的三角旗是蓝灰的,代表澳新军团的三角旗是卡其色,代表南部非洲远征军的三角旗是铁灰色,代表内志苏丹国部队的是白色。
“伊恩,奥斯曼部队固然实力不足,我们也没有太多时间,歼灭第五集团军之后,我们要控制达达尼尔海峡,然后再向博思普鲁斯海峡继续进攻,三个月时间,足够奥斯曼人征调更多的部队,加强在博思普鲁斯海峡的防守,我们要赶在奥斯曼帝国反应过来之前,将奥斯曼帝国第五集团军彻底歼灭。”罗克也知道伊恩·汉密尔顿的计划可以降低地中海远征军的伤亡,但是地中海远征军没有时间跟第五集团军慢慢磨。
自从罗克离开比利时,南部非洲远征军虽然没有重大损失,但是在战场上被英国远征军拖累节节败退,罗克心急如焚,恨不得一夜之间攻占君士坦丁堡,然后插上翅膀飞回法国。
德军如果继续前进,那么战火就将重新烧到法国境内,这对于协约国的信心将会是沉重打击。
“那么就命令澳新军团和第29师向敌人发起反攻,第五集团军现在最多还剩下三万人,我们可以将他们彻底吞掉。”伊恩·汉密尔顿是个合格的参谋,他不会坚持自己的想法,而是顺着罗克的思路查缺补漏。
从达达尼尔海峡战役爆发到现在,地中海远征军损失惨重的同时,奥斯曼帝国第五集团军也不好过。
战役爆发前,奥斯曼帝国第五集团军只有8。7万人,经过第一阶段的消耗,现在最多还剩下三万部队可以坚持作战。
罗克手中兵强马壮,刚刚在博拉耶尔登陆的4个师都是整编师,总兵力加起来超过6万人,澳新军团虽然损失惨重,第29师还有一定的战斗力,罗克手中还有两个整编师没有投入作战,分别是从埃及抽调的第13师和一个月前抵达欧洲的第19师。
这两个师是罗克最后的预备队,不到万不得已,罗克不会投入作战。
真是个好习惯!
第773章 立场不对
地中海远征军发起达达尼尔海峡战役之后,俄罗斯帝国就已经停止了向君士坦丁堡的任何军事行动。
这一方面是因为俄罗斯帝国担心君士坦丁堡落入英国之手,黑海舰队依然无法获得出入黑海的自有通道,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在东线给了俄罗斯帝国太大压力,战争爆发到现在,俄罗斯帝国已经损失了近200万人,德国俘虏了近40万俄罗斯军人,奥匈帝国俘虏了近30万人。
达达尼尔海峡战役爆发之后,俄罗斯帝国将进攻君士坦丁堡的第八集团军调往东线,不再给奥斯曼帝国任何压力,这对于罗克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噩耗,第八集团军被调走后,奥斯曼帝国部署在君士坦丁堡周围的第二集团军被释放出来,地中海远征军在博拉耶尔登陆后,第二集团军的一部分部队已经开始向博拉耶尔移动,试图解救后路被切断的第五集团军。
戈尔茨将军的第一集团军全军覆没后,第二集团军是奥斯曼帝国最强大的集团军,全军超过十五个师,总兵力22万人。
所以罗克才不惜一切代价消灭第五集团军,这样才能集中精力对付奥斯曼帝国的第二集团军。
首先向第五集团军发起进攻的是前一阶段在作战中损失惨重的澳新军团,这一次布拉德·南希再也没有了任何理由,澳新军团的滩头部队一度在飞机的帮助下夺回了戈巴高地,但是在穆斯塔法·基马尔喊出那句著名的“我不是让你进攻,我是让你去送死,我们死后,其他部队和他们的指挥官还将继续战斗!”之后,奥斯曼帝国的部队夺回了戈巴高地,重新将澳新军团压制在错误登陆的小海湾。
这个不知名的小海湾也终于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现在叫“澳新军团海湾”。
达达尼尔海峡战役爆发后,又有一支澳新军团的部队抵达地中海,温斯顿同样把这支部队划归罗克指挥,这又引起了佛伦齐的强烈抗议。
失去伊普尔之后,英国远征军损失惨重,亟需新的部队补充。
霞飞不管伊普尔的情况,将伊普尔的防守完全交给英国远征军,霞飞并没有夺回伊普尔的计划,而是计划着在香巴尼和阿图瓦发动新的进攻,英法联军之间似乎出现了一种竞争,谁都想成为联军的主导者,法国有这个实力,但是霞飞太愚蠢,佛伦齐有这个想法,但是英国远征军兵力严重不足。
在兵力严重不足的前提下,温斯顿依然固执的把宝贵的澳新军团援军划拨给罗克指挥,这导致佛伦齐非常不满。
佛伦齐为此找到了他的朋友查尔斯·雷平顿,查尔斯·雷平顿是佛伦齐的老战友,退役之后在《泰晤士报》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