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为条件诱惑希腊参战,之后因为俄罗斯帝国的反对,把筹码改成塞浦路斯岛,现在塞浦路斯岛成为地中海远征军司令部所在地,肯定不能送给希腊人,建设塞浦路斯也是需要建筑材料的。
占领军在君士坦丁堡大肆搜刮的同时,地中海远征军正在向小亚细亚半岛高歌猛进。
君士坦丁堡的失陷,对于奥斯曼人来说打击很大,虽然奥斯曼帝国在小亚细亚半岛还有广袤领土,但是奥斯曼人已经失去了赢得战争的信心,君士坦丁堡投降的时候,奥托·李曼·冯·赞德尔斯开枪自杀,在接连失去两位德军优秀将领之后,奥斯曼帝国已经被打断了脊梁骨,恩维尔·帕夏努力组织防御,却根本顶不住地中海远征军和半岛联军的疯狂进攻。
地中海远征军向小亚细亚半岛进攻的同时,马丁率领的半岛联军也从大马士革向小亚细亚半岛发动进攻。
和地中海远征军相比,马丁率领的半岛联军也同样复杂。
现在的半岛联军不仅有南部非洲军队和内志苏丹国的军队,还有东印度和坦桑尼亚王国、刚果共和国、刚果王国派出的仆从军,英国的搅屎棍属性再次暴露,居然从印度调了两个师到伊丽莎白港,配合半岛联军的进攻,这样算一算,半岛联军的总兵力居然也超过了20万人。
就在地中海远征军和半岛联军两面夹击小亚细亚半岛的时候,霞飞筹划了近半年的秋季攻势终于开始。
秋季攻势从三个方向同时开始,香巴尼方向是由贝当率领的部队负责,这是第二次香巴尼战役,贝当在第一次香巴尼战役中表现出色,现在军衔已经提升为中将,率领一个单独的集团军。
第二个重点是阿图瓦,这已经是第三次阿图瓦战役了,前两次法军部队都付出了巨大损失,但是阿图瓦依然在德国人的控制中,第三次阿图瓦战役的法军指挥官是福煦。
秋季攻势中英军负责的部分是鲁斯,黑格手下有六个师,德军在鲁斯的守军只有一个师。
整个秋季攻势的战术目标是攻占被德军占领的努瓦永地区,这是德军后勤供应的交通枢纽,占领努瓦永,就能切断德军的铁路供应线,从而迫使德军后退。
比较好的一点,现在总算是没人认为能在三个月内击败德国了,逼迫德国人后撤,就是英法联军的最大目标。
为了秋季攻势,霞飞也是不惜血本,在香巴尼有27个师,贝当的敌人只有7个师,贝当还拥有900门重炮和1700门轻型野战炮助战,其中包括南部非洲远征军留在法国战场的两个炮兵师。
虽然七五小姐在之前的战斗中表现并不出色,但是谜一样的法国人依然对七五小姐有着谜一样信任。
在阿图瓦,福煦的手下有17个师,他的敌人只有两个师,这三个方向的任何一个,看上去英法联军都优势巨大。
战斗首先在鲁斯打响,整整一个夏天,英国远征军都在挖地道,整整挖了12条,把地道挖到德军阵地下面,然后埋设巨量炸药,最多的一个地道,英国远征军丧心病狂的塞进去15吨炸药,准备给德国人一个巨大的惊喜。
炸药和地道确实是起到了巨大作用,战争爆发的开始阶段,英国远征军的进展很顺利,黑格得意洋洋,认为已经胜利在望,英国国内的报纸也开始迫不及待的宣传,宣传力度比前几天地中海远征军占领君士坦丁堡更大。
虽然《泰晤士报》是罗克的产业,但是地中海远征军毕竟是以南部非洲军队为基础,在法国的英国远征军才是英国的子弟兵。
和英军部队的进展顺利不同,香巴尼和阿图瓦两个方向的法军部队进展都不顺利。
秋季攻势的三个方向里,霞飞认为香巴尼方向是整个战役的核心,只有在香巴尼取得胜利,英法联军才能成功逼迫德军撤退。
计划都是好的,但是执行的时候让人一言难尽。
在香巴尼发动进攻之前,英法联军的炮兵向德军阵地进行了整整四个昼夜的炮击。
炮击摧毁了德军的第一道防线,也提醒德军英法联军即将开始一场规模超大的战役,法金汉在炮击的第二天就来到前线,他终于放弃了安全舒适的指挥部,亲临前线指挥部队作战。
让人无法接受的是,法军的地面部队开始进攻的时候,炮击并没有停止,进攻的法军部队越过完全被炮击摧毁的第一道防线,向德军的第二道防线进攻,但是这时候炮兵部队正在向第二道防线炮击,炮弹直接落到进攻部队头上,进攻部队伤亡惨重,不得不主动后撤。
等炮击停止,进攻部队返回战场的时候,德军的援兵已经填满了第二道防线,法军部队失去了稍纵即逝的机会。
在阿图瓦,法军的表现同样是灾难。
福煦的能力和贝当相比毫不逊色,但是面对德军坚固的防守,福煦并没有太多办法,只能命令部队用人海战术冲锋。
霞飞这时候又有让人看不懂的操作,他一方面督促黑格进攻,另一方面却命令福煦停止进攻,只作出继续进攻的样子迷惑德国人。
同时也迷惑英国人。
黑格明显是被迷惑了,困惑他的不仅仅是法军部队在战场上的表现,还有天气。
在发起进攻之前,黑格得到了可以使用毒气的授权,于是毒气成了黑格手中最大的秘密武器。
在十二个巨大的“炸弹”炸响之后,黑格其实有机会长驱直入,将正面德军全部击溃。
但是这时候黑格犯了个错误,他为了等待适合使用毒气的风向,居然命令部队停止进攻。
秋天的法国北部风向飘忽不定,黑格等待了整整两天,终于等到了合适的风向。
但是毒气弹发射之后,风向突然又变了,毒气飘往英军阵地,准备进攻的英军一哄而散。
等毒气散尽,部队重新组织进攻的时候,德国的援军再次填满战壕,英军同样失去了机会。
在秋季攻势期间,还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英国乔治五世为了鼓舞士气,决定亲临一线检阅部队。
于是乔治五世来到法国,骑着马对部队进行检阅。
检阅结束后,接受检阅的舍伍德森林人团官兵脱下帽子,举到和刺刀尖相同的高度挥舞和欢呼。
这时候发生了意外,乔治五世骑的马受到了惊吓,乔治五世从马背上掉下来,似乎还在地上滑了几步。
在将军们的帮助下,乔治五世从地上爬起来,匆匆忙忙骑上另一匹马狼狈离开。
这件事严重打击了英军士气,在英军士兵心中,国王是无所不能的战神,可以率领他们赢得胜利,但是国王却连一匹马都无法征服,怎么去征服邪恶强大的德国人?
接下来的几天里,各种版本的谣言纷纷出炉,其中最离谱的是乔治五世受了重伤已经命不久矣。
第790章 求求你做个人吧
乔治五世的身体应该没事,但是心理打击肯定很严重,严重程度不亚于黑格和佛伦齐。
平心而论,英国远征军在秋季攻势中的表现是很不错的,他们为了胜利整整一个夏天都在挖地道,战役开始后又要在一群蠢猪的指挥下向凶狠残暴的德军发起决死冲锋,没有一定的勇气真的做不到。
和士兵们的英勇牺牲相比,指挥官的表现真的是灾难。
黑格的部队在战役刚刚开始时取得重大突破,一度攻破德军阵地。
但是在攻破德军阵地之后,黑格突然发现他已经没有了预备队。
和任何时候都要保留一支预备队的罗克不同,黑格指挥作战的风格让人一言难尽,说好听点是大开大合一往无前无惧牺牲,说难听点就是丢三落四粗枝大叶冷血无情,如果按照南部非洲的标准,即便是一个刚刚进入尼亚萨兰陆军学院的新手参谋,也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和黑格一样表现堪称灾难的是佛伦齐。
黑格发现自己手中已经没有了预备队,只能向佛伦齐请求支援。
佛伦齐手中也无兵可派,但是佛伦齐没有从其他战场抽调部队增援黑格,反而是伪造了一份手令,企图将责任推给黑格。
黑格指挥作战不行,窝里斗还是很有一套的,人家可是有后台的,往上递话能直达天听,于是黑格就一状直接告到乔治五世御前。
乔治五世刚刚在众目睽睽之下丢了脸,现在西线又发生了这种丑闻,于是佛伦齐就得到了一个主动辞职的机会。
公平的说,世界大战爆发以来,英国远征军虽然在前线表现并不出色,但是和佛伦齐关系不大,主要还是因为协约国内部的勾心斗角,以及英国远征军内部的协调不畅。
换句话说,就算罗克担任英国远征军,在之前的情况下,也不可能比佛伦齐的表现出色多少。
佛伦齐回国之后,被乔治五世封为伊普尔子爵。
伊普尔现在还在德军控制下,所以这个爵位也是迷之操作。
佛伦齐辞职后,关于英国远征军司令的人选问题,在英国国内引发了巨大争议。
有资格担任远征军总司令的有三个人,其中一个还在战争部长任上的基钦纳,另一个是一直在前线作战的黑格,最后一个是在加里波第半岛表现出色的罗克。
基钦纳首先被排除,他还要担任战争部长,不可能去法国担任英军总司令。
支持黑格的人并不多,虽然黑格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但是黑格的缺陷太多,很多人怀疑黑格根本无法率领英国远征军赢得胜利。
在地中海远征军总司令任上表现出色的罗克呼声最高,但是罗克什么都好,肤色是最大问题,英国难道到了需要一个华裔殖民地将领拯救的地步了?
当《每日电讯报》在报纸上公然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英国远征军总司令人选就没有了争议,即便是最支持罗克的基钦纳和温斯顿,这时候也不敢表明态度。
政治正确无处不在!
“真是太过分了!内阁这是在拿士兵们宝贵的生命当儿戏,如果是黑格那个屠夫担任远征军总司令,我们要在法国付出比现在多很多的代价才能赢得胜利,很明显洛克才是远征军总司令最合适的人选,洛克在地中海远征军总司令任上的表现无与伦比,让黑格担任地中海远征军总司令,黑格能在短短十个月内击败奥斯曼帝国吗?黑格能协调地中海远征军内部这么多部队的复杂关系吗?黑格指挥部队作战时,他的部队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守,损失永远比敌人更多,内阁的官员都特么瞎了,才会相信黑格这个只会打小报告的骗子!”伊恩·汉密尔顿知道黑格被任命为远征军总司令之后,在地中海远征军司令部大发雷霆。
所有人都为罗克鸣不平,但是态度如此激烈的,只有伊恩·汉密尔顿一个。
作为罗克的参谋长,伊恩·汉密尔顿知道罗克为了击败奥斯曼帝国做了多少工作,付出了多大努力,做出了多大贡献。
伦敦的内阁部长们也知道,但是政治正确的前提下,没有人为罗克公开发言,包括罗克最亲密的好友温斯顿。
伊恩·汉密尔顿不在乎,他现在已经被罗克的魅力征服,除了肤色之外,罗克就是完美的殖民地将领标准,对敌人心狠手辣,对部下关怀备至,随时随地维护王国利益,不仅和敌人在战场上搏命厮杀,也和盟友勾心斗角,关键是还不吃亏,伊恩·汉密尔顿42年军人生涯中,罗克是伊恩·汉密尔顿见过的,唯一一个打仗不赔钱反而还赚钱的将军。
伊恩·汉密尔顿出生于1853年,1872年,还不满20岁的伊恩·汉密尔顿被陆军录取,和萨克福团的其他军官一起在桑赫斯特军官学校接受短期培训,1873年11月转调到位于印度的第92高地联队,有25年的海外服役经历。
“伊恩,奥斯曼帝国还没有投降呢——”罗克感觉脸上有点烧,这白人要是拍起马屁来也是毫无底线,看伊恩·汉密尔顿的意思,罗克不仅仅有资格担任远征军总司令,就算是当国王也绰绰有余。
“洛克,希望你不会受这件事影响,这对你确实不公平,但是——”约翰·费希尔安慰罗克,就像《每日电讯报》说的一样,堂堂大英帝国还没有到需要一个华裔殖民地将领拯救的地步。
“放心吧约翰,我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几个月前内阁也希望你担任海军部长,你不是一样推辞了,你是我的偶像!”罗克也会拍马屁,还是七色斑斓彩虹屁呢。
温斯顿被解职的时候,阿斯奎斯有意任命约翰·费希尔担任海军部长,不过当时达达尼尔海峡战役激战正酣,约翰·费希尔不敢离开,怕影响到地中海远征军和地中海舰队的配合,所以选择了留任。
现在达达尼尔海峡战役已经结束,地中海舰队获得了和地中海远征军同样的荣耀,约翰·费希尔却失去了担任海军部长的机会。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不一定是坏事,我们要向前看。”罗克不着急,如果罗克没记错的话,接下来就是凡尔登、索姆河等等一系列血肉磨坊,所以到时候谁在远征军总司令任上谁倒霉,就算表现再出色,一个“屠夫”的绰号是甩不掉的。
黑格之所以赢得“屠夫”这个绰号,就是因为英国远征军在凡尔登、索姆河等等一系列战役中损失惨重。
如果能在战场上赢得胜利,那么损失惨重也就算了,可是目前英国法国这种同床异梦的面和心不合,想赢得胜利根本就是妄想。
罗克为了协调地中海远征军内部的矛盾,也做出了很多让步,比如在巴尔干半岛,爱德华·格雷承诺给意大利王国的土地,地中海远征军就在逐渐移交,等地中海远征军把君士坦丁堡搬空,罗克也会逐步将博思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以及达达尼尔海峡逐渐移交给俄罗斯人。
这样一来,等未来奥斯曼人翻旧账的时候,罗克就可以堂而皇之的把搬空伊斯坦布尔的责任归咎于俄罗斯帝国身上。
反正毛子的德性全世界都知道,人家也不在乎这点脏水,把身上的衣服脱下来洗洗比这点脏水脏多了。
“是的,我们要向前看,无论如何,是你率领地中海远征军征服了奥斯曼帝国,这一点没人能泯灭。”约翰·费希尔这话说得很对,凭借“奥斯曼帝国征服者”这个荣誉,罗克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