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过如梳,兵过如篦不是开玩笑的,看看远征军撤走之后的小亚细亚半岛,不说遍地废墟,最起码也已经是十室九空,天高三尺就是真实写照。
承认刚果王国和刚果共和国的独立地位,对于比利时来说也不亚于灭顶之灾,如果保留刚果自由邦,那么比利时战后还可以勉强维持,如果失去刚果自由邦,那么比利时瞬间就会沦落为欧洲三流国家,连国中之国梵蒂冈都不如。
哦,不对,这时候还没有梵蒂冈呢,梵蒂冈要到1929年才得到承认。
阿尔贝一世很想大哭一场,但是他的身份让他无法做出这种事。
阿尔贝一世又想破口大骂,但是他不敢。
罗克也不说话,人间或者是地狱都在一念之间,天堂就别想了,对于比利时来说,天堂太远,英国法国德国太近。
“好吧,尼亚萨兰勋爵,等战争结束,比利时王国,会承认,刚果共和国,和刚果王国的,独立地位。”阿尔贝一世痛心泣血,不该属于比利时的,终究不会属于比利时。
罗克终于满意,为大英帝国服务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南部非洲的利益。
对于现在南部非洲的周边环境,罗克还是基本满意的,刚果王国和刚果共和国的独立地位得到确认后,南部非洲就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无论是直接吞并,或者是操纵附庸,都和比利时这个宗主国没有任何关系。
从八月一号到八月五号,远征军空军对比利时境内战略目标的轰炸一直在进行中,八月三号,德皇威廉二世给英王乔治五世发电报,声称远征军对根特的轰炸,误炸了一个根特当地的孤儿所,造成258个孩子死亡。
乔治五世给罗克发电报,询问事件的真实性。
罗克矢口否认,认为远征军空军不会轰炸民用目标,根特本地或许确实是有258个孩子死亡,但是肯定不是远征军造成的,这是威廉二世故意在往远征军身上泼污水。
乔治五世马上在《泰晤士报》上声明,要求德军切实保障平民安全,不要将军事设施修建在居民区内,谴责德国这种将无辜平民拖入战争的无耻行为。
威廉二世也在报纸上写文章,抨击远征军草菅人命滥杀无辜,声称远征军在比利时的轰炸,将比利时变成了人间地狱,在威廉二世的描述中,英国远征军成了罗克从地狱中雇佣的魔鬼,罗克就是那个传说中的大魔王。
罗克不在乎这些幼稚行为,乔治五世和威廉二世打嘴炮的时候,远征军炮兵部队对德军阵地开始炮击。
为了准备这次进攻,罗克调集了近2100门火炮,口径在120毫米以上的重炮就有750门,规模堪称人类战争史以来前所未有。
在地面部队发起进攻之前,炮兵进行了六个小时的炮击,连同轰炸机部队和皇家海军舰队一起,向德军阵地倾泻了近三万吨炮弹,远征军正面长达六十公里的战线上,平均每米被五百公斤炸弹反复蹂躏。
和之前的炮击不一样,远征军的炮击主要集中在德军阵地前的铁丝网和地雷阵,对于德军重点加固的防御工事,并没有进行集中炮击。
两年多的作战,德军在防御工事上积累了许多经验,在重点防御工事上,德军在战前进行了特殊加固,除非被大口径炮弹直接击中,否则工事内的德军几乎不会受到伤害。
侥幸逃过一劫的德军还来不及庆幸,远征军的地面进攻开始了。
和以往排着整齐队形排队送死的远征军部队不一样,这一次最先出现在德军面前的,是一个个浑身装甲的钢铁怪兽,这些钢铁怪兽高度在两米左右,宽度2。5米,长度5。5米,它们喷着黑烟昂首前进,参与进攻的步兵都躲在坦克的履带后面头都不露,德军的重机枪打在坦克的钢板上反射出一溜溜火星,连个凹坑都造不成。
如果只有一两辆坦克,那么还无法改变战场形态,但是远征军这一次倾巢而出,所有坦克全部投入战斗,放眼望去,整个战场上到处都是张牙舞爪的钢铁怪兽。
这些坦克可不是只能被动挨打,如果发现了德军机枪阵地,坦克会停下来对机枪阵地进行炮击,德军没有直射炮,也没有反坦克步枪,同样没有反坦克手榴弹和反坦克地雷,只能眼睁睁看着远征军的坦克轰隆隆开过来,然后从战壕上方轰隆隆轧过去,简直束手无策。
这一天的进攻收获巨大,和另一个时空没起到多大作用的坦克不同,这一次坦克以一种惊艳的方式出现在战场上,短短六个小时内,在坦克的帮助下,远征军连续攻克德军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部分地段将德军的第三道防线一次性突破,这对于旷日持久已经陷入堑壕拉锯战的西线来说堪称奇迹。
第一天的战斗结束,进展最快的骑兵第二师将战线向前推进三十公里,从圣奥梅尔一直打到阿贝勒,将战线推进到比利时境内,要是按照这个速度向前推进,骑兵第二师再有三天就可以打达成战役目标。
第828章 侥幸
咋第一天的战斗中,德军损失惨重,至少有一万五千人在战役开始第一天的作战中牺牲,又有近三万人投降,在圣奥梅尔,远征军的四辆坦克互相配合,一次性迫使三千德军放下武器,创造了西线战场自开战以来的最大奇迹。
和损失惨重的德军相比,远征军的损失不值一提,在第一天的做战中,远征军伤亡不足两千,多半都死于突入德军战壕后的肉搏战。
在有些地段,战斗异常激烈,还没有来得及进入战壕的德军被分割包围,远征军使用火焰喷射器和手榴弹对付躲在碉堡里的德军,那些地洞里的德军更惨,远征军在付出一些牺牲之后,不再进攻复杂的地下交通网,而是将所有地道的入口全部炸毁,将德军堵死在地道里,战斗一直持续到午夜才结束。
入夜,骑兵第二师前锋阵地的一个散兵坑内,下士黄海和二等兵福克斯正在警戒,福克斯用钢盔挡住风点燃了两支香烟,把香烟递给黄海。
黄海接过来的时候随口问了句:“没加料吧?”
“没,加了料的是特供仆从军,咱们骑二师不需要那个。”福克斯闷着头深吸一口,烟头是万万不敢露出去的。
加了料的香烟可以让士兵忘记恐惧,这是协约国和同盟国此时的通用方式,只是士兵战后会不会养成依赖,协约国高层才不会考虑这个问题。
这样的香烟,南部非洲远征军是绝对禁止使用的,罗克会使用其他方式激励部队,这种方式绝对禁止,甚至在南部非洲,那啥都是绝对禁止的物种,这方面绝对不能碰,会把活生生的人变成真正的魔鬼。
黄海和福克斯的散兵坑前五十米,有一个正在熊熊燃烧的铁皮桶,里面的木柴泼了柴油燃的正旺,能起到很好地警戒作用。
虽然德军没有夜战的习惯,但是德军在白天的战斗中一败涂地,谁都不知道德军会不会趁着夜色偷袭,还是有备无患的好。
“咱们要是装甲兵就好了,坐在里面风吹不着雨淋不着,背包都不用自己背,想想都舒服。”福克斯望着身后不远处的坦克和装甲车一脸羡慕。
坦克用来进攻是极好的,用来防守自然也是极好的,黄海和福克斯身后不远处就挺着一辆坦克的一辆装甲车,坦克手坐在炮塔上正在吃罐头,装甲车的车门敞开着,两名士兵坐在门口,脚耷拉在车外面正在抽烟聊天,看上去确实是比趴在伞兵坑里,身子底下就垫了一块油布的黄海和福克斯舒服得多。
“傻了吧,也就是看着威风,夏天里面热的要死,冬天里面冷的要死,有什么舒服的?”黄海明显见多识广,一点都不羡慕装甲兵。
就和黄海说的一样,这一时期的装甲兵确实是很悲催,可以肯定的一点,坦克和装甲车里肯定是没有空调的,所以环境就可想而知,夏天作战的时候,坦克内的温度可以达到六十度以上,坦克手从车里出来浑身上下就跟刚从开水里面捞出来的大虾一样。
冬天更惨,想想手摸在冬天的铁块上是什么感觉,坐在坦克车里就是什么感觉。
这还是德军没有反坦克武器的情况下,如果德军装备了反坦克武器,那么坦克在战场上的危险性就会大增,到时候所有坦克都会成为主要攻击目标,所以坦克兵真没有什么好羡慕的。
“咱们今天太解气了,照这个速度下去,明天应该就能攻下根特。”福克斯扯开话题,根特是南部非洲远征军官兵心中永远的痛,上一次“胜利号角行动”,南部非洲远征军就攻到根特城下,最终还是功亏一篑。
“别想得太好,德国人不傻,估计这几天就能想到对付坦克的办法——”黄海不乐观,南部非洲进行过多次有装甲部队参与的内部对抗,黄海也曾经参加过,刚开始时,南部非洲军队也是对坦克束手无策,但是随着演习的深入,各种各样的土办法就应运而生,千万不要怀疑劳动人民的智慧。
“怎么对付?除非德国人也有坦克——”福克斯是刚刚入伍不久的新兵,对于坦克的了解很少。
“简单啊,你看看那辆坦克,要是你,你怎么对付?”黄海趴着不舒服,翻过身来深深吸一口。
天色阴沉,看不到一颗星星,夜风里隐隐约约有狂风暴雨的味道,黄海长叹一声,这要是明天下雨的话,都不用德国人想办法,坦克部队就得趴窝。
“往坦克里扔手榴弹——”福克斯张口就开,一枚手榴弹下去,就坦克里面那狭窄的空间,两名坦克手绝对没有幸免的可能。
“切——你这办法我们早就用过了,没用,坦克部队在出动的时候都是有伴随步兵的,你当那些伴随步兵会让你轻轻松松靠近坦克?”黄海不屑一顾,这算什么办法。
“那怎么办——”福克斯想不出,面对钢铁怪兽,除非有更强大的武器。
“多简单的,在地上挖个坑,坦克就得绕路,想想我们下午为了过河浪费了多长时间,要不然我们现在估计都已经打到根特了——”黄海遗憾得很,法国和比利时边境水网密布,这给坦克部队制造了很大的麻烦,在下午的战斗中,为了渡过一条河,装甲部队整整浪费了一个半小时。
当时德军可就在河对岸,眼睁睁看着河岸边团团乱转的坦克,黄海就不信德军能苯到这种程度,说不定德军正在连夜挖坑呢。
“这怎么办——”福克斯喃喃自语,看着坦克的目光充满了忧愁。
“操这个心干吗,勋爵会想办法的,这事轮不着咱们操心。”黄海扔掉手中的烟蒂,翻过身来的时候,好像看到什么东西从铁皮桶前一晃而过。
虽然在黑夜里,影影绰绰有些看不清楚,黄海还是下意识拉动了轻机枪的枪栓。
福克斯不吭声,悄悄握住身边的手榴弹。
又是一个黑影一闪而过,这一次黄海终于看清楚了,是一个戴着尖顶钢盔的德军士兵。
德军士兵的钢盔样式,其实南部非洲远征军的钢盔差不多,不过德军的钢盔上面有一个枪头很是惹人注目,这成了德军显著的特征。
黄海不吭声,瞄准铁皮桶前方就是一个长点射。
“敌袭!”福克斯大喊的同时扔出了手中的手榴弹。
轰——
寂静的防线就像是被扔了个鞭炮的鱼塘一样突然沸腾起来,无数曳光弹组成的弹链就像是鞭子一样抽过去,照明弹随即升起来,整条防线亮如白昼。
嗵嗵嗵——
装甲车上的40毫米榴弹发射器也开始开火,这时候不需要瞄准,视线范围内全都是表情狰狞的德军士兵正在乌泱泱的往上冲,他们中的一些人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另外一些士兵则是一手工兵铲一手手榴弹。
在和南部非洲远征军作战的过程中,德军部队确实是一直在进步。
但是在绝对的优势火力面前,仅仅依靠个人的勇气,跟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各种轻重机枪越来越多的当下,步兵部队的集团冲锋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小,一挺轻机枪有时候就可以控制面前一个宽达50米的扇形区域,只要机枪的子弹足够,步兵上来多少死多少,血肉之躯永远都无法和钢铁风暴抗衡。
黄海就是优秀的机枪手,使用两脚架的通用机枪配备的是75发弹匣,每隔五发装一发曳光弹,便于射手校正弹道,为的就是防止夜间遇袭。
黄海的第一个弹匣几乎是瞬间就打光,福克斯拿起备用枪管要更换,被黄海直接制止:“直接换弹匣——”
南部非洲军中规定,为了更好地保护枪管寿命,每打一个弹匣就要更换一次枪管,让枪管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这样可以寿命更长一些。
当然了,如果是紧急状态,那么也可以连续打两三个弹匣再更换枪管,这样枪管虽然也能撑得住,但是时间长了对枪管的寿命不利。
现在这种时候肯定就是紧急状态,枪管打废了不要紧,先把进攻的德军部队压下去再说。
福克斯不废话,抓紧时间更换弹匣。
黄海保持着射击姿势不动,福克斯刚刚更换完毕,黄海就直接扣动扳机。
该死的,就刚才浪费这一会儿,德军已经冲到五十米范围内,已经有德军抬起手臂准备扔手榴弹。
黄海咬牙坚持,这时候就算是战死也不会后退,黄海和福克斯要为后方部队争取更多的时间。
德军的手榴弹如同雨点般扔过来,一枚手榴弹正好落在黄海和福克斯中间。
黄海无暇分身,福克斯怪叫一声,捡起手榴弹扔出散兵坑。
轰——
手榴弹就在散兵坑边爆炸,一块弹片擦着黄海的脸颊飞过去,将黄海的脸划出一道血痕。
旁边的福克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被三块弹片同时击中,鲜血从耳边的一个血洞里狂涌而出,一声不吭倒在黄海身边。
黄海心中古井不波,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想法居然是一枚贡献勋章到手。
心真大!
第829章 牺牲
南部非洲的勋章体系是不限量的,理论上说,贡献勋章这种只要受了伤就能得到勋章,每受伤一次就可以得到一枚。
和勋章一样,官兵们在回到南部非洲以后,能拿到的奖金也是可以累积的,理论上说,一个士兵在前线混四年,拿到大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