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吧,美国就是个这么矛盾的奇葩国家。
罗克不关心伍德罗·威尔逊,只关心怎么把两河流域收入囊中,不过罗克没有时间处理这个问题了,八月五号,路易·博塔作为南部非洲联邦政府的代表从南部非洲来到巴黎,代表南部非洲参加巴黎和会。
罗克对这个安排并没有什么不满,在参加完巴黎和会之后,路易·博塔就将作为南部非洲在国联的代表留在欧洲,对南部非洲的影响力将会进一步减弱。
现在的南部非洲,布尔人的实力本来就日渐衰弱。
世界大战期间,南部非洲境内企业受到来自欧洲的海量订单刺激,经济飞速发展。
但是这个利好和奥兰治州好像并没有多大关系,奥兰治州本来就没有什么工业企业,世界大战期间,其他各州对于原材料的需求,确实是刺激了奥兰治州的矿产业有所进步,但是和其他各州相比,这个进步基本上不值一提。
路易·博塔抵达巴黎的第一时间,罗克在自己的城堡内为路易·博塔举行晚宴,欢迎路易·博塔的到来,参加宴会的除了还留在法国的南部非洲远征军将领之外,还包括南部非洲在法国的工商界人士,以及从伦敦匆匆赶来的杨·史沫资。
世界真奇妙,原本联邦政府成立后针锋相对的三个人,居然是以现在的身份在巴黎再次重逢。
和十年前相比,三个人的心境都已经截然不同,十年前三个人都代表各自族裔,现在他们只有一个共同身份。
第915章 垃圾桶
15年前罗克第一次见到路易·博塔时,路易·博塔刚满四十岁,那时候的路易·博塔是布尔联军总司令,刚刚从前线被叫回比勒陀利亚,参加英国政府举行的和平谈判。
现在的路易·博塔已经垂垂老矣,罗克不知道另一个时空的路易·博塔是什么时候去世的,大概也就是这几年。
见到罗克的时候,路易·博塔非常高兴,他抓着罗克的手臂,高度赞扬罗克在世界大战期间的表现,认为罗克为南部非洲赢得了荣誉,没有人能比罗克做得更好。
包括他和杨·史沫资在内。
杨·史沫资对此表示同意。
当晚路易·博塔就居住在罗克的城堡内,两人自然避免不了要谈及即将开始的谈判。
罗克也是这时候才知道,是阿德给温斯顿发了电报,主动要求尽快让罗克返回南部非洲,不要再欧洲长时间逗留。
“洛克,你得理解首相的担心,首相是怕你再某些问题上贸然发表意见,影响了你好不容易树立起的形象,现在是英国人,是大英帝国的伯爵,是南部非洲防长——”路易·博塔主动解释,希望罗克在这个问题上不要有心结。
“我明白路易斯,不用解释——”罗克表情平静,心中五味陈杂。
其实就算路易·博塔不解释,罗克也不会怪阿德。
罗克知道阿德为什么要把他叫回南部非洲。
就在世界大战结束前一个月,远东临时政府总算向德国宣战了,不过那时候第二次马恩河战役已经进入尾声,德国仅剩的机动部队都被包围在马恩河,德国败局已定,远东临时政府是否参战,并不会影响到世界大战的最终结果。
但是既然参战,那就有资格参加巴黎和会,这时候罗克的身份就有点尴尬,毕竟罗克是位高权重的英国远征军总司令,代表的是英国和南部非洲的利益,有天然立场。
所以阿德才让罗克返回南部非洲,以罗克的性格,万一罗克在巴黎和会期间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那么就会影响到罗克和南部非洲远征军为大英帝国血战四年才获得的信任。
“你明白就好,我临来之前首相告诉我,不需要向你解释你也能明白,看来还是首相比较了解你。”路易·博塔终于轻松下来,这里面估计还有温斯顿的担忧,虽然温斯顿从来没有跟罗克当面提起过,但是罗克能感觉到。
“路易斯,接下来的谈判中,一定要注意这几个方面,即内志苏丹国和东印度,以及刚果王国和刚果自由邦的独立地位,这个问题必须要确定;再有就是两河流域,我们的底线是在两河流域扶植一个受我们控制的国家,绝对不能让任何其他势力染指两河流域——”罗克临走前还有话要嘱咐路易·博塔,严格说起来,这几点做到都不难,罗克相信路易·博塔的能力。
世界大战爆发后,内志苏丹国和东印度,以及刚果王国和刚果自由邦都作为协约国成员,向欧洲派出了支援部队。
其中内志苏丹国主要活跃的战区是在中东,东印度部队加入了地中海远征军,刚果王国和刚果自由邦派出的部队,则是作为南部非洲远征军的仆从军,全程参与了英国远征军在西线的战斗。
现在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内志苏丹国要求不高,只需要即将成立的国联,能承认内志苏丹国的独立就行。
东印度的要求比较多,希望得到德国位于太平洋地区的岛屿作为补偿,这些地区在巴黎和会中被称为丙类委任统治地。
“委任统治”的源头可以追溯到1815年维也纳会议把爱奥尼亚群岛“委托”给英国“保护”。
利奥波德二世对刚果自由邦的统治,也是受柏林会议的委托。
所谓的“委任统治”,按照国际联盟的说法:委任统治地人民的幸福和发展,是文明世界的神圣责任。
所以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委任统治地人民的监护工作委托给发达国家”。
说白了就是把之前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私下瓜分、直接兼并殖民地的形式,换成了一种更“文明”、更具有“法理”的方式,本质上还是对殖民地的瓜分。
世界大战结束后,战前奥斯曼帝国所属的近东部分地区,被划为甲类委任统治地,德国所属的非洲殖民地被划分为乙类委任统治地,德国所属西南非洲和太平洋诸岛被分为丙类委任统治地。
需要说明的是,东印度要求的这些岛屿,和日本的要求部分冲突,日本也希望得到德国在太平洋上的一部分岛屿,虽然东印度在进攻这些岛屿时,和日本没有丝毫关系。
至于刚果王国和刚果共和国,另一个时空巴黎和会是从坦葛尼喀分出来一部分给了比利时,这才有了未来的卢旺达和布隆迪。
现在南部非洲肯定不会同意把卢旺达和布隆迪从坦葛尼喀分裂出去,刚果王国和刚果自由邦也没有那么多额外要求,他们也同样要求的是国际承认的独立地位。
“呵呵,洛克,十年前我怎么也不会想到,现在南部非洲不仅已经这么强大,而且还拥有了这么多海外飞地——”路易·博塔感慨万千,这其实还不是结束,马达加斯加还等着南部非洲接收呢。
就在世界大战期间,马达加斯加人趁法国自顾不暇再次发动叛乱,现在整个马达加斯加中南部和中央高地都处于叛军控制中,马达加斯加殖民政府组织殖民地仆从军试图镇压,但是殖民地仆从军也加入了叛军阵营,现在马达加斯加殖民政府是不得不依靠保护伞公司的雇佣兵武装,才能勉强保证对马达加斯加北部的殖民统治。
堂堂一个老牌殖民国家,居然在马达加斯加如此狼狈,也实在是奇葩。
实际上马达加斯加人也从来没有真正臣服法国,法国对马达加斯加的殖民数度中断,法国一度被马达加斯加人打的被迫承认马达加斯加的独立。
“还不算是海外飞地,最多算是我们势力范围。”罗克浅笑,内心也极度骄傲,从一个偏安一隅的开普殖民地,到现在国土面积550万平方公里的庞大国家,说不骄傲那是骗人的。
“如果伦敦要干涉俄罗斯,那么我们要不要参与?”路易·博塔在军事这方面要充分征求罗克的意见,如果罗克不同意,那就算路易·博塔承诺了也没用。
“俄罗斯新政府又不欠咱们钱,也没有深仇大恨,为什么要参与?”罗克不想蹚浑水,别看现在的俄罗斯新政府貌似摇摇欲坠,再过二十年,整个欧洲都要在俄罗斯的铁骑之下瑟瑟发抖,所以罗克才不想得罪俄罗斯人。
都说犹太人记仇,其实俄罗斯人也没比犹太人好到哪儿去,就在不久前,俄罗斯新政府的领导人之一里昂·托洛茨基被迫离开俄罗斯,他现在就在法国,之后还会流浪到奥斯曼、挪威、墨西哥。
在墨西哥,里昂·托洛茨基死于谋杀,杀手把一把斧子砍进里昂·托洛茨基的后脑。
在巴黎和会上,协约国的领导人除了分账之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是讨论要不要对俄罗斯进行干涉,不管是英国还是法国、美国,他们都担心俄罗斯的暴动会不会蔓延到各自国内。
当然对于英国来说,干涉俄罗斯还有两个重要原因,一个是乔治五世要为他的表兄一家报仇,另一个原因是被俄罗斯新政府赖掉的那7。45亿英镑借款。
这一切都和南部非洲没有任何关系,当初英国政府决定每个月借给俄罗斯帝国2000万英镑的时候,罗克还提醒过温斯顿,可惜没卵用。
“好吧,我们也确实是无力派出部队,世界大战我们死了100万人,我们得尽可能争取一些抚恤金——”路易·博塔肩上的责任重大,不过抚恤金这个问题要解决可不容易,温斯顿和克里蒙梭这几天一开会就争吵,核心就是德国的赔偿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英国和法国的分歧很大。
英国不希望过分削弱德国,那会导致法国在欧洲大陆一家独大,严重不符合英国利益。
克里蒙梭担心如果这一次不彻底吸干德国,那么德国就会有重新崛起的机会,继续对法国造成威胁。
所以英国希望给德国保留一些元气,而法国希望尽可能把德国榨干,最好德国永远还不完赔款,那么法国就有理由永远占据莱茵河西岸。
在已经形成的决议中,法国占据德国煤炭资源丰富的萨尔地区15年,到期后,萨尔地区的归属,由萨尔地区的居民决定。
同时德国要把莱茵河西岸地区交给盟军管理15年,这一点主要是由法军部队执行,法国政府也因为英国政府在这一点上的让步,勉强同意把两河流域交给英国管理。
现在两河流域主要是南部非洲和英国政府在争,南部非洲是希望直接委任统治,英国政府则是希望成立一个独立国家,然后把某些不安定因素全部扔进去。
就跟垃圾桶一样。
第916章 谢幕
英国在成立国家上经验丰富,另一个时空的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在两河流域成立了伊拉克王国,又在巴勒斯坦境内设立了犹太人定居点,这些举措都对未来的中东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个时空罗克肯定不会任由英国政府祸祸两河流域,现在两河流域已经有数十万华人安顿下来,他们不仅开辟农场恢复生产,而且正在修建伊丽莎白港和贝鲁特之间的石油管道,为了确保石油管道的安全,罗克也要保证两河流域控制在自己手中。
至于以前生活在两河流域的奥斯曼人和波斯人,阿里·拉希德将他们中的一部分迁移到埃及,又将另外一部分送给利萨·汗,从波斯帝国换取了胡齐斯坦,从头到尾南部非洲都没有出面。
这个工作现在已经基本完成,如果可以,罗克还是希望两河流域作为甲级委任统治地,委托给南部非洲管理,如果实在不行,那么罗克就暂时成立一个由南部非洲控制的国家,把问题留待将来解决。
结束和路易·博塔的交流,罗克留在法国的任务已经即将结束,不过在返回南部非洲之前,罗克还要前往英国,接受他的第二枚嘉德勋章,并且在国会进行演讲,同时还要在白金汉宫接受英国国王乔治五世的册封。
凭借在世界大战中的表现,乔治五世决定晋升罗克为尼亚萨兰侯爵,这一次世界大战,只有罗克和基钦纳两个人获此殊荣,已经被调回英国的佛伦齐和黑格都是被封为子爵。
离开巴黎的前一晚,罗克参加法国总统扑恩加莱为罗克举行的欢送晚宴,这应该是巧合,罗克的世界大战之旅就是从扑恩加莱的晚宴开始,同样以扑恩加莱的晚宴结束。
晚宴在扑恩加莱的官邸所在地爱丽舍宫举行,罗克晚上六点准时和路易·博塔一起抵达爱丽舍宫。
作为英国远征军总司令,罗克备受瞩目,克里蒙梭作为法国总理在宴会厅门口迎接罗克,福煦作为联军总司令和法军总司令贝当、美军总司令潘兴一起陪同。
见到罗克的时候,克里蒙梭和罗克热情握手,言语间充满遗憾:“真是太遗憾了,我本来准备找时间咱们好好聊一聊,没想到你现在就要离开法国,真希望我们还有机会见面,可惜我已经老了,要不然我真想跟你一起去南部非洲看一看。”
克里蒙梭担任法国总理的时候已经76岁了,在协约国所有领导人中年龄最大。
和克里蒙梭、福煦、贝当相比,还不到40岁的罗克简直年轻的过分,作为高级官员来说,潘兴就已经够年轻了,但是也已经接近60岁。
“有机会的,等你退了休,我派人接你去南部非洲,咱们可以一起在尼亚萨湖钓鱼、野炊,洛城的银鱼简直棒极了,我在法国的这段时间,做梦都是银鱼的味道。”在法国的时间长了,罗克也适应了法国人的语言风格,感觉平时说话就跟咏叹调一样。
“哈哈哈哈,那你可要等一等,我还想再当一届法国总理呢——”克里蒙梭不服老,权力的滋味确实是美妙。
和克里蒙梭打过招呼,罗克依次和福煦、贝当、潘兴拥抱,不管世界大战期间他们之间有多少分歧,但是他们的目的一样,都是为了战胜德国人。
现在战争终于结束了,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一切的不快也都随着硝烟一起烟消云散,平心而论,福煦和贝当、潘兴都是极为出色的军人,罗克分别向他们表示感谢。
“谢谢你费迪南,很荣幸能和你一起并肩作战,你是我见过的最出色的军人,你为世界大战做出的贡献,一定会被人们铭记——”罗克对福煦的印象很好,尤其是福煦在担任第九集团军期间,和罗克指挥的英国远征军配合默契。
之于福煦在担任联军总司令之后,罗克和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