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7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南部非洲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还没有到矫枉过正的程度。
  在南部非洲,即便是未成年人犯罪,也要承担相应责任。
  “今年三月份,爱德华港的一所学校里,一个三年级的学生在和同学的打斗中,使用刀具将同学划伤——”方远举例说明。
  “刀具是削铅笔用的小刀,这一点你为什么不说清楚?”冯伏纠正,铅笔刀和真正的刀具还是有区别。
  “请等我说完——”方远不着急,拿起手边的资料向罗克和安东示意:“——这个学生劣迹斑斑,迟到早退是家常便饭,还有虐待动物的前科,他曾经将自家农场里刚出生的兔子以残忍的方式杀死,并且将小兔子的皮带到学校里向同学们炫耀,我认为我们很有必要关注这种情况,尼亚萨兰大学法学院的莫特利教授对大英帝国的数千起案件进行研究,统计结果表明:48%的强女干犯,曾经有过虐待动物行为,52%的重刑罪犯,平日里表现出对生命的不尊重,这些孩子现在还小,但是等他们长大以后,会不会形成严重的犯罪型人格?”
  方远列举的数据,让罗克和安东都有点惊讶,罗克干脆直接把资料拿过来。
  确实很让人惊讶,资料里列举的案例让人触目惊心,其中有一项,90%的连环杀手有过虐待动物的经历,莫特利的结论是:虐待动物和犯罪,呈现出了高度正相关。
  “有点可怕——”安东凑过来跟罗克一起看,边看边念叨。
  “立法!”罗克果断,这种事还是要立法解决,顺便提醒尼亚萨兰人,如果你身边有人虐待小动物,那么最好远离他。
  不是不得罪,而是真正的疏远,远离,绝交老死不相往来的那种,天知道这种人什么时候就会把屠刀对准身边的人类。
  “屠宰厂算不算?家里来客人了杀只鸡不算是违法吧——”安东貌似故意找茬。
  罗克马上就用很奇怪的眼神看安东。
  安东皮一下很开心,马上就正襟危坐表情严肃:“尼古拉,立法委员会要以最快的速度,针对这种行为进行立法,要加大对这些故意虐待动物行为的惩罚——”
  “屠宰厂算不算?”尼古拉第一反应居然也是这个,果然有什么样的州长,就有什么样的立法委员。
  这个尼古拉不是美国的那个尼古拉·特斯拉,而是洛城著名律师尼古拉,同时担任尼亚萨兰州立法委员会委员。
  “这么说吧,如果自己在家,随便他怎么干,没有对其他人造成影响就可以,但是如果他故意传播,向朋友或者家人炫耀,那么就必须受到惩罚——”罗克定性,这就跟和老婆为爱鼓掌一样,关起门来那是闺中之乐,你非要在大街上啪啪啪,那就妥妥的不要脸。
  “程度呢?”尼古拉还不知道罗克的尺度。
  “如果是未成年人,那么调整到工读学校读书,如果是成年人,那么六个月起——”罗克设定底线,六个月在尼亚萨兰不算重,尼亚萨兰刑法相当严峻,盗窃都是一年起步,累犯的惩罚会急剧增加,比如第一次盗窃被判了一年,第二次那就是三年起,第三次基本上就是十年以上。
  至于三进宫以上的,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尼亚萨兰的犯人服刑不是在监狱,而是在矿山,天天要没日没夜挖矿的那种,一般情况下活不到十年。
  “工读学校,这又是个问题——”对于那些不守规矩的家伙,安东也相当头疼。
  工读学校是为教育挽救有违法犯罪行为的青少年学生开办的学校。
  这里的违法犯罪行为是指轻微犯罪,严重犯罪也是要服刑的,比如杀了人那种,只要是故意杀人,那就妥妥的枪决,年龄多大都一样。
  你特么都能拿得起刀了,还要辩解自己未成年,我未成年你奶奶个腿!
  罗克不太清楚工读学校的情况,用眼神询问安东。
  “我们的工读学校覆盖面不够,比如洛城就只有一所,那些学校里的孩子——”安东连连摇头表示无语,明显是对工读学校不乐观:“——我去过工读学校,每一次去,我都会怀疑我们进行义务教育,对那些学生到底会不会产生作用,工读学校的一些学生,如果是我的孩子,尼玛我干脆掐死算了——”
  连安东都忍不住爆粗口,可以想象工读学校的情况有多糟。


第1135章 免费医疗
  毫无疑问,义务教育是为了保障大多数人的利益,不能为了少数人牺牲大多数人。
  罗克也知道工读学校的情况很糟糕,但即便是罗克,也没有太好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或许我们可以尝试在工读学校实行军事化管理,男校和女校也必须分开,表现好的可以留校,表现不好的直接开除,不再对其进行义务教育,我们不可能把教育资源向那些不好的学生倾斜,这对于那些好学生并不公平,我们只能尽力做到把资源平均分配到每个学生身上,如果某个人不愿意接受,那是他自己的选择。”方远的建议最符合实际,不过不符合义务教育的理念。
  “他们还都是孩子,不知道接受教育的重要性,如果放弃他们,那么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冯伏也不是迂腐,他的理念和方远不同。
  “冯部长,如果是您的孩子——抱歉,如果是您的孙子和那些学生在一个班级,那么您是否同意?”方远问题尖锐。
  “事实上,我孙子的班级里确实是有这样的学生,他的老师也并没有放弃他,而是给了他更多的耐心和关注。”冯伏的回答让人刮目相看,很多满口仁义道德的人,其实是严已律人宽以待己,站着说话不腰疼,轮到自己受不了。
  “冯部长,我们做不到有教无类,至少现在做不到。”罗克已经有了决定,学习很重要,但是有些人就是不喜欢学习,罗克也没办法。
  这就是理想和现实的区别,罗克希望南部非洲的第二代华裔都能接受高等教育,事实上是不可能的,二十一世纪的美国都做不到这一点。
  “按方远说的办,那些不愿意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在完成小学阶段的学习之后,可以不接受中学阶段的义务教育,工读学校依旧保存,不过要加强对工读学校的管理。”罗克上辈子没上过工读学校,也没有接触过,他不知道另一个时空的工读学校,本来就是半军事化管理。
  南部非洲更进一步,对工读学校进行军事化管理,这其实也和监狱差不多,只不过囚犯要进行劳动,而工读学校的学生要学习。
  “勋爵,过几天州立法院要审判一起有关未成年人的案件,这起案件很具有代表性,我觉得可以请报社进行宣传。”方远趁热打铁,公开报道会引起一定社会争议,但同时也具有巨大的教育意义,可以引起全社会对未成年的关注。
  “可以,安排《泰晤士报》去看看——”罗克不怕自曝家丑,有些确实不能曝,比如弗雷堡,有些无所谓。
  州立法院要审判的这起案件是利用未成年人犯罪,嫌犯是居住在爱德华港的英国人卡洛斯·埃利诺,多次利用未成年人在金伯利进行走私活动,尼亚萨兰警方在深入调查之后,发现还有其他犯罪行为,于是在经过周密部署后,将卡洛斯·埃利诺和他的同伙一网打尽,被卡洛斯·埃利诺控制的12个未成年人也全部被解救出来,这12个未成年人年龄最大的不超过10岁,有男有女,部分男童还曾经遭受过卡洛斯·埃利诺的性侵。
  话说在英国,这样的事情真的挺多的,教廷更是重灾区,尼玛腐国果然名不虚传。
  罗克不关注案件的审判,尼亚萨兰对各种犯罪行为都是零容忍,卡洛斯·埃利诺肯定会被判处死刑,他的同伙也多半会在监狱里度过下半生,那些未成年人会受到尼亚萨兰州政府的妥善照顾。
  回过头来,罗克还关注尼亚萨兰州的医疗行业。
  和南部非洲其他州不同,在尼亚萨兰,以洛城为例,最受民众信任的医院不是私人诊所,而是尼亚萨兰州立医院和紫葳医院。
  这两家医院都是大型综合性医院,每一家医院都拥有一千个以上床位,所有的医生和大部分护士都接受过系统培训。
  “紫葳医院的情况较好,收支基本平衡,医疗水平也比较高;相对来说州立医院就差一些,连年亏损入不敷出,需要州政府财政补贴——不过这并不是因为州立医院有问题,主要是因为收费标准不同,州立医院的收费标准和紫葳医院相比要低一些。”安东比较了解情况,尼亚萨兰的医疗水平已经很不错了,这个时代的欧洲,普通人患病,多半也只能硬撑。
  在医术这个领域,中医又毫无疑问完爆全世界。
  这真不是吹牛,《黄帝内经》出现的时候,英国还处于刀耕火种阶段,张仲景写出《伤寒杂病论》的时候,欧洲的巫医治病主要靠放血。
  那些说中医不行的,故意混淆了西医和现代医学这两个概念,评价中医行不行,不能脱离中医所处的特殊历史阶段,即便是现代,中医也不是完全没有价值,那些彻底否定中医的,如果不是利益相关,那就是傻,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
  “在尼亚萨兰,有没有实行免费医疗的可能?”罗克的目的明确,对于普通人来说,两大痛点一个是教育,一个是医疗,房价在目前这个阶段并不重要。
  “免费——”安东心跳都漏了一拍,“免费”这个概念太吓人了,如果真要实施,尼亚萨兰州的财政会被庞大的医疗支出彻底拖垮。
  “不是你理解的那种免费,而是和保险公司合作的免费,个人购买保险,然后由保险公司支付医疗费用,医院再和保险公司结算。”罗克说的免费,不是义务教育那种免费。
  全世界第一个实行免费医疗的国家是德国,1883年,德国颁布了《劳工疾病保险法》,其中规定某些行业中工资少于限额的工人应该强制加入医疗保险基金会,基金会强制性征收工人和雇主应缴纳的基金。
  《劳工疾病保险法》的出现,标志着医疗保险作为一种强制性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
  看到没,这就是免费医疗的雏形,医院实际上还是收费的,只不过收费的对象换成了保险公司。
  “那么那些不愿意买保险的人怎么办?”安东跟不上罗克的思路,尼亚萨兰的大多数华人,还没有接受保险这个概念。
  华人传统是自给自足,自己种粮自己吃,自己织布做衣服,生病了有钱就去看医生,没钱就硬扛,从来没有保险公司这个概念。
  “他们依然可以自费——不过这要建立在公共医疗体系相对完善的前提下,我们现在做得还不够。”罗克知道医疗保险的危险性,21世纪西方实行的那种医疗制度,被一场新冠彻底打出原形,人最大的权利是活着,而不是派对和投票。
  不过白人对于投票权的执着程度,也不是华人能够理解的,这和白人社会长期以来的社会分割有很大关系,短期内无法解决。
  “我们现行的医疗制度,已经是南部非洲,乃至全世界最好的了——”安东对医疗行业还是比较了解的,其实不是尼亚萨兰做的不好,而是没有达到罗克的要求。
  罗克不希望看到牙疼预约医生都要排半个月那种情况,半个月别说牙疼,生孩子都要出院了,这样的免费医疗其实没意义,也就听上去挺唬人的,实际了解下一地鸡毛。
  尼亚萨兰公立医院的医生和护士工作强度很大,英国的公立医院,医生每天要看的病人都是有数的,有预约才给诊断,没预约连门都进不去。
  比如一个医生每天只看三个病人,那么三个病人看完,其他病人就算病情再严重也和他没关系,爱死不死,老子要下班休息了。
  尼亚萨兰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公立医院的医生薪水很高,但是基本工资很低,高薪主要靠提成,这虽然会引发一些其他问题,但是总比人浮于事强得多。
  对于病人来说,没什么比及时得到治疗更重要的了。
  “不,还不够,立法委员会要尽快开始对相关法律的研究,同时加强公立医疗系统的建设,有钱人看病可以去私人诊所,普通人看病就去公立医院,将保险公司引入医疗系统,那么以后和医院斗智斗勇的就换成了保险公司,有钱人的利益不需要我们保障,我们要保障的是大多数人。”罗克知道现阶段推动免费医疗很难,不过难也要做,总不能因为难,就什么都不干。
  医院的收费对象换成保险公司之后,那么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个人的力量在面对整个医疗系统的时候渺小无比,有时候就算是吃了亏也没办法。
  保险公司就强横多了,你医院收费不合理,保险公司会监督,州政府也能站在一个超然的位置上总体掌控,这比亲自下场撕逼强得多。
  安东沉默不语,尼亚萨兰实力最强,也是规模最大的医院是紫葳医院,紫葳医院的幕后大老板就是罗克,罗克宁愿自己的利益受损,都要推动尼亚萨兰医疗行业的进步,安东也无话可说。


第1136章 海军会议
  尼亚萨兰在进行教育和医疗改革的时候,南部非洲前往美国参加华盛顿海军会议的舰队从鲸湾出发前往朴茨茅次,准备和英国代表团汇合之后再前往美国。
  南部非洲的舰队有三艘军舰和一艘补给舰组成,旗舰是刚刚服役的“约翰内斯堡号”重型巡洋舰,辅以两艘驱逐舰。
  原本罗克是准备任命海军部长布里奇斯担任团长,巴顿担任副团长;不过当英联邦代表各殖民地和海外领的人选出炉之后,罗克发现布里奇斯估计无法胜任,于是不得不亲自担任团长,带队前往美国。
  参加华盛顿海军会议的英国代表团团长是帝国枢密院院长,外交部长阿瑟·詹姆斯·贝尔福,以及海军部长约翰·杰力科,和英国驻美大使奥克兰·坎贝尔·杰茨。
  对,就是那个提出“贝尔福宣言”的贝尔福。
  代表澳大利亚前往美国的澳大利亚总督格拉斯顿子爵。
  代表加拿大参加华盛顿海军会议的是罗伯特·莱尔德·鲍登,世界大战期间,罗伯特担任加拿大总理。
  代表新西兰去美国的是新西兰最高法院法官约翰·威廉·萨尔门。
  代表印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