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9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南部非洲现在生活着数十万德国人,近去年一年,就有近15000德国人移民南部非洲。
  在南部非洲所有的徳裔中,阿布毫无疑问是最著名的。
  现在的阿布,不仅担任着尼亚萨兰大学校长,同时还担任着尼亚萨兰州议员,州教育委员,科学委员会委员,卫生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赫尔曼·戈林当然也不会忽视生活在南部非洲的德国人,来到南部非洲的第一天,赫尔曼·戈林就和阿布通电话,希望能和阿布见面。
  阿布没有拒绝赫尔曼·戈林的要求,不过在来到比勒陀利亚之后,阿布并没有直接去见戈林,而是先到国防部找罗克。
  “戈林找你干什么?”说实话,罗克并不是很担心阿布,毕竟阿布的家庭、朋友、事业都在南部非洲,现在的阿布已经成为一个彻底的南部非洲人,和其他很多德国人一样,比如赫斯林教授。
  “谁知道呢,可能是想通过我了解南部非洲的德国人生活的好不好,也可能是希望我能帮助德国政府游说联邦政府——”阿布说话的时候主意观察罗克的表情,用半开玩笑的方式问出一个关键问题:“——话说如果我帮助德国政府游说,有多大可能性成功?”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
  不过既然阿布是用开玩笑的方式问出,那罗克也用开玩笑的方式回答:“如果你真的那样做,小心布拉德办公室的调查——哈哈哈哈——怎么可能,不需要你游说,联邦政府已经决定向德国提供一定帮助——主要是食物,以及生活用品方面的援助——”
  这玩笑开的,阿布马上就一身冷汗。
  布拉德办公室可不是开玩笑的。
  “这样最好,我还担心要怎么才能说出口,我一直和很多老朋友保持着通信,他们中的有些人选择移民南部非洲,也有人选择留在德国,说实话,他们的生活状况不算好——”阿布长吁短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不能强求。
  其实在民族韧性这方面,德国人的表现也不差,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也就20年,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从一战结束那种遍地疮痍,到有能力挑起二次世界大战,德国人表现是很出色的。
  看看法国人的表现,就知道德国人有多出色了。
  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二战爆发居然只抵抗了39天,简直荒唐。
  英国也够呛,法国人的名言是没人能在法国投降前占领巴黎,温斯顿的名言是什么:英国绝不会在最后一个印度人死亡之前投降。
  一丘之貉!
  “现在的德国,其实有失控的危险——”罗克在面对阿布这个徳裔的时候,有些话反而能说的更明确一些。
  阿布表情沉重,德国国内的民族主义正在抬头,阿布当然也是知道的。
  “从一个极端,很容易会滑到另外一个极端,德国国内的有些人,并没有对世界大战进行反思,反而认为是国王和贵族的投降,导致德国战败认输,这种思想很危险,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世界大战再次爆发,所以我现在犹豫不决,到底应该对德国进行援助,还是应该——”罗克话没说完,让阿布自己想。
  “我在见到戈林先生的时候,会提醒他——”阿布也不想看到世界大战再次爆发。
  “千万别,那会让你成为德国的敌人。”罗克不想看到阿布犯傻,这些事难道戈林不知道吗?不,戈林知道的很清楚。
  只可惜面对德国的暗潮涌动,戈林才不会往正面引导,而是会继续向更危险的方向推动,这样才最符合戈林的利益。
  没错,别看戈林已经成为小胡子的狂信徒,不过罗克还是坚信,在工人党的利益之前,戈林首先考虑的还是自己的利益,他可没那么伟大,哪怕戈林曾经是德国的国家英雄。
  “勋爵,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请你相信,无论怎样,我首先是一个南部非洲人。”阿布郑重承诺,这也是他来找罗克的原因。
  说白了就是表忠心。
  “我一直信任你,教授,你是一个正直的人。”罗克很少给出这么高的评价,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的话从罗克嘴里说出来,那就是阿布的护身符。
  这真不是夸张,以罗克今日的身份地位,即便以后有人质疑阿布和德国人过从甚密,会影响到南部非洲的利益,那罗克这句话真的会成为阿布的护身符。
  敢质疑阿布的人品,那就是质疑罗克的话。
  “谢谢,谢谢——”阿布激动地语无伦次,他的身份除了上面列举的之外,还有个身份是尼亚萨兰党成员,而且是尼亚萨兰党副总裁。
  巧了,总裁也是徳裔,同样声名显赫,身家亿万。
  猜着了吗?不是赫斯林,是狄赛尔。
  稍晚些时候,阿德在自己的庄园里为赫尔曼·戈林举行晚宴。
  差点忘了,阿德也可以算是半个徳裔,他出生于黑森大公国,祖上是德国英国双重血统。
  别奇怪,这一时期的德国和英国,关系就是这么复杂,就连英国国王乔治五世身上都有德国血统。
  别看阿德已经卸任,在南部非洲还是很有号召力的,参加宴会的人很多,赫斯林和狄赛尔都在名单上。
  宴会开始之前,阿德主动把罗克叫到办公室。
  “等会我会在宴会上发起对德国的捐款,然后以我个人的名义购买物资援助德国——”阿德抬手,不让罗克插话:“——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我不怕,我都已经退休了,这是我的个人行为。”
  罗克不想跟德国牵扯太深,其中一个很大因素是,罗克不想日后被人翻旧账。
  有些事就算掩饰的再好,也不可能抹去所有痕迹——
  这话不是说别人,说的就是美国人。
  罗克也一样,罗克可不想背上扶植吶啐的恶名。
  阿德不怕,他都半截入土的人了,又没有后代,大不了被人挖坟。
  “勋爵,你说这又有什么意义呢——”罗克苦笑,阿德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惜不太现实。
  “别说这些了,走吧,我们一起去迎接赫尔曼·戈林先生——”阿德不让罗克继续说,有没有意义罗克说了不算。
  宴会厅里热闹非常,阿德的庄园原本面积不大,只有不到十英亩,还是罗克出面买下庄园周围的土地,才有了现在这个规模。
  因为参加宴会的宾客太多,宴会厅外的草坪,也是宴会的一部分,有资格进入大厅的人都是南部非洲所谓的上流社会成员。
  看到阿德和罗克出现,大厅里响起热烈的掌声,阿德笑得矜持,边走边挥手,还和熟悉的人点头致意,罗克也微笑,紧紧跟在阿德身后。
  “阿尔弗雷德,你这个主人来的太晚了,真不称职——”这么热闹的场合,怎么能少得了基钦钠呢。
  “老东西,我可没有邀请你——”阿德哈哈大笑着跟基钦钠不客气,这俩就是南部非洲的玄冥二老。
  罗克和基钦钠打过招呼,随意端了一杯绿茶,随意和身边的人聊天。
  “勋爵,戈林之前找过我,希望我能给工人党捐款,你看捐多少合适?”鲁道夫·狄赛尔主动向罗克求教,这其实也是表忠心。
  “你才只是捐款,戈林希望我能重新回到慕尼黑工作,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拒绝他——”赫斯林现在精神状态很好,他和他的家人在尼亚萨兰生活的很幸福,他本人是尼亚萨兰天体物理的泰山北斗,星空奖和诺贝尔的双料获得者,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誉。
  “想都别想赫斯林,这个问题交给我,你那儿都不能去,老老实实呆在尼亚萨兰大学!”罗克果断,从来都只有罗克挖别人的墙角,敢挖罗克的墙角那还了得。
  “好吧,我听你的勋爵——”赫斯林很享受现在的生活,在德国的生活,对赫斯林来说就像是噩梦一样。
  “捐款无所谓,反正你现在是百万富翁。”罗克不担心鲁道夫·狄赛尔,他在德国的时候一文不名,在南部非洲才找到自己的价值,赶他走他都不会走。
  “我的钱可都是我自己辛辛苦苦挣的——”鲁道夫·狄赛尔很不满,罗克对待狄赛尔和赫斯林的态度截然不同,这让狄赛尔的自尊心受到巨大伤害。
  “我的工作也很辛苦,为什么就没有挣到你那么多?”赫斯林也会开玩笑,南部非洲学术界还是很友好的。
  “你是在抱怨尼亚萨兰大学没有给你应有的待遇吗?”阿布作为尼亚萨兰大学校长也有话要说。
  “我对待遇没意见,但是我对校委会给物理系的拨款有意见,而且意见很大!”赫斯林抓住机会告状,尼亚萨兰大学现在也是家大业大,阿布这个校长也不容易。
  罗克不参与尼亚萨兰大学的管理。
  看到这些学界大牛如此轻松,罗克也总算颇感欣慰。


第1371章 一个兰特都嫌多
  南部非洲的科技,本身就是建立在对欧洲的掠夺上。
  从最早得道格拉斯到后来的阿布,再到鲁道夫·狄赛尔和赫斯林,罗克用了整整20年,才建起现在的尼亚萨兰大学。
  赫尔曼·戈林要是寄望于三言两语就把赫斯林们忽悠回德国,那赫尔曼·戈林就错了,赫斯林对德国确实还有感情是没错,但是对南部非洲感情更深。
  “我还记得我刚刚来到南部非洲时,当时紫薇城还只是一个小镇,约翰内斯堡医学院只有不到一百间房子,勋爵承诺给考索尔教授的生物实验室,连个显微镜都没有——”道格拉斯和罗克有着同样的担心,这里的任何一个教授离开南部非洲,都是南部非洲的重大损失。
  “——后来学校越建越大,学生越来越多,设备越来越先进,教授们的待遇也越来越好,这一切都要感谢联邦政府对教育的重视,让我们举起杯子,为联邦政府干杯!”道格拉斯擅长烘托气氛,话都说到这个份上那哪还能走。
  “敬联邦政府!”
  “敬海尔伍德勋爵!”
  “敬国王——”
  其他人都不知道为什么,反正既然有人提议举杯,那就举杯就是了。
  也不是真干,做做样子浅浅抿一口就行了。
  有人是真干,赫尔曼·戈林今天很高兴,这么多有德国血统的人欢聚一堂,给了赫尔曼·戈林一种错觉,仿佛一切唾手可得。
  “勋爵,谢谢你的宴会,我已经感受到了南部非洲人对德国的热情,战争并没有分割我们之间的感情,只要我们携起手来,相信未来的德国会越来越好——”赫尔曼·戈林主动找上罗克,不过话说的不太合适,宴会是阿德举办的,罗克就是个客人。
  “赫尔曼,应该说未来的世界会越来越好——”罗克纠正,德国好不好,跟罗克可没关系。
  说句不好听的,站在南部非洲的立场上,罗克希望德国最好是维持现状。
  这根罗克是不是心理阴暗没关系,一个强大的德国,并不符合南部非洲的利益。
  现在的德国多好,南部非洲不需要花太多力气,运几船土豆到德国去,就能换回一两个教授,这样合算的生意机会不多。
  “哈哈——你说得对——勋爵——祝愿我们的世界越来越好——”赫尔曼·戈林打着哈哈,明显的言不由衷。
  世界?
  不不不,赫尔曼·戈林眼中的世界只有德国。
  “教授,祝贺你同时获得了星空奖和诺贝尔,这是两个无与伦比的奖项,你是我们所有德国人的骄傲——”在罗克这里讨不到好处,赫尔曼·戈林又去找赫斯林。
  “谢谢,只是侥幸——”赫斯林又回到了沉默寡言的状态,他不喜欢赫尔曼·戈林这样充满野心的人,正是这些人导致德国沦落到现在这种地步。
  可惜人们总是不接受教训,现在的德国,正在重蹈覆辙。
  “我们已经重建慕尼黑大学,规模比以前更大,学生比以前更多,教授们的生活也可以得到良好保证,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您能兼任慕尼黑大学的教授,每年一半时间在尼亚萨兰,一半时间在慕尼黑,你觉得怎么样?”赫尔曼·戈林肆无忌惮,当着罗克的面撬罗克的墙角。
  不过这个手法——
  啧啧,真让人一言难尽。
  “你们?难道不是德国政府吗?”道格拉斯是英裔,对赫尔曼·戈林可没有香火情。
  “我说的是等我们工人党上台之后,到时候工人党给慕尼黑大学的支持力度会更大,这是非常确定的,现在的德国政府,并不能很好地代表德国利益,我们的政客甚至是国贼,他们正在出卖德国的利益,德国的一切,应该由所有德国人共同决定——”赫斯林·戈林滔滔不绝,不过他貌似没有注意到,小胡子和工人党用来忽悠普通人的东西,忽悠在场的专家教授效果并不好。
  能成为行业顶尖的大牛,智商肯定也是顶尖的,保持独立思考是最基本的能力,要不然也不可能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南部非洲的发展历程,应该是给了小胡子和他的工人党极大启发,要不然赫尔曼·戈林也不会万里迢迢来到南部非洲。
  不过南部非洲的模式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复制的,也就在非洲这个特殊环境下,又有罗克这个挂逼的直接推动,再加上风云变幻的因缘际会,南部非洲才能在短短20年内飞速崛起,德国想要复制南部非洲的成功,可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那么容易。
  “俄罗斯在工人的领导下,已经摆脱了沙皇的残暴统治——英国工党在议会中的胜利,代表着英国普通人也希望发出自己的声音——德国工人党代表着广大德国普通人的利益,我们要改变以前的那种模式,德国的前途不再由一小撮人的利益决定,我们的目标是让德国人的餐桌上摆满食物,丰盛的食物,让德国人永远摆脱饥饿——”赫尔曼·戈林的话,对普通人来说确实是很有煽动性。
  普通人才不会在乎执政的是工党还是保守党,生活本身的压力已经够大了,没时间思考这些深奥的问题。
  “赫尔曼,你说的这些并没有意义,换一群人领导德国,并不会改变事情的本质,只会因为既得利益集团的更迭,造成新一轮社会财富转移。”道格拉斯不屑一顾,赫尔曼·戈林说的这些,都是建立在工人党上台之后,说白了就是画饼。
  现在的工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