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不能说《非战公约》一点用都没有,即便是南部非洲,也要受《非战公约》的约束,主动挑起战争,违反《非战公约》,是要受到所有签字国一致惩罚的。
妙就妙在“主动”上。
《非战公约》并没有对战争性质进行明文规定,制裁措施方面的规定也不明确,这就给所有签署国留下了一个后门。
不能主动挑起,那被动应战算不算违约?总不能刀架在脖子上还不让反抗吧。
战争性质的话,如果一直不宣战,算不算爆发战争?
伊丽莎白港还不是南部非洲的正式领土,如果伊丽莎白港和波斯帝国之间爆发战争,那算不算南部非洲参与的?
更何况还有代理人。
所以利萨·汗要是希望《非战公约》能为波斯帝国带来保障,那利萨·汗就错了。
纵然如此,罗克也不想让利萨·汗在《非战公约》上签字。
和《凡尔赛合约》一样,《非战公约》的根本目的是确立一个南部非洲和美国主导的体系,这个体系和《凡尔赛合约》以及《华盛顿海军条约》确定的体系并不冲突,而是相辅相成。
成员国签字之后,遇到纠纷要以和平的方式解决,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如果有人敢违约,那么南部非洲和美国就会出手。
这样一来问题就来了,要是南部非洲和美国违约怎么办?
抱歉,作为《非战公约》的发起国,《非战公约》所有条款的解释权都在南部非洲和美国,所以是否违约,是由南部非洲和美国说了算。
南部非洲发起《非战公约》的同时,罗克还有另一个目的,要说服各国针对小亚细亚半岛实施武器禁令,早日为小亚细亚半岛带来和平。
从1918年开始算,世界大战已经结束了七年。
世界大战结束后,参战各国精疲力尽,迎来一个短暂的和平期。
小亚细亚半岛是例外,巴黎和会上奥斯曼帝国被各国瓜分,《色佛尔条约》签订后,在原属奥斯曼帝国的领土上成立的国家足足有40个,君士坦丁堡被国际联盟派兵占领,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思普鲁斯海峡成为非军事区,由海峡管理委员会管辖,奥斯曼帝国成为在世界大战中受损最严重的国家。
现在的小亚细亚半岛,实力较大的势力有两个,一个是基马尔,一个是赛义德,其他不知名的小势力多如牛毛,和战前相比,奥斯曼帝国损失了60%的领土,75%的人口,以及接近99%的财富。
失去黑海出海口的小亚细亚半岛,对英国法国不再具有任何吸引力,世界大战刚结束时,英国法国还试图维持各自保护地的秩序,不久后就因得不偿失纷纷放弃,任由小亚细亚半岛的奥斯曼人自生自灭。
现在这种情况,获利最大的是各种贸易公司,连年战火使小亚细亚半岛几乎失去了所有生产能力,军火更彻底依赖进口,罗克的目的是断绝对小亚细亚半岛的军火供应,没了武器弹药,再想打就只能抡砍刀。
让罗克有点尴尬的是,就在罗克对奥斯汀和柯立芝提出这个建议之后,奥斯汀和柯立芝看罗克的眼神就有点古怪。
有点尴尬,全世界向小亚细亚半岛输送武器最积极的企业,大多都来自南部非洲,以至于小亚细亚半岛各方势力都在使用南部非洲提供的武器弹药,南部非洲趁此机会将世界大战后滞销的武器弹药全部清空,据说南部非洲的现役部队已经完成换装,现在到想起武器禁售了,合着好人坏人都是你。
罗克不尴尬,在小亚细亚半岛这个问题上,南部非洲扮演的角色,就跟美国在世界大战前期一模一样。
所以奥斯汀或许有资格鄙视罗克,柯立芝哪来的资格?
“小亚细亚半岛的混乱,严重影响到周边地区的和平稳定,也给奥斯曼人带来巨大创伤,是时候结束这一切了,我们应该维护世界和平——”罗克俨然上帝附体,眼睛都不眨一下。
奥斯汀和柯立芝还是鄙视。
看看小亚细亚半岛周边,北边是俄罗斯,西边是海峡非军事区,东边是波斯帝国,南边是塞浦路斯和两河流域——
巧了,塞浦路斯和两河流域都是南部非洲的势力范围。
罗克会为俄罗斯和波斯帝国担心吗?
别逗了,罗克担心的是小亚细亚半岛会对塞浦路斯和两河流域带来影响。
当然了,去掉这些细枝末节,罗克的提议还是很有价值的。
“你可真好意思——”奥斯汀对罗克不客气,看不惯罗克这种吃干抹净装圣人的行为。
还有柯立芝,别走,你们美国人也不干净。
“要不然呢?任由奥斯曼人继续打下去?我无所谓,反正小亚细亚半岛离南部非洲很远。”罗克不在乎,要脸的人能修炼成大流氓吗。
说到殖民主义,这方面盎格鲁撒克逊人才是老祖宗,所以咱们大伙谁都别笑话谁,谁都不比谁高尚多少。
“确实,不能任由小亚细亚半岛继续混乱下去了——”柯立芝态度积极,小亚细亚半岛距离美国其实也很远,柯立芝之所以这么积极,根本原因还是国际事务的发言权。
想扩大影响力,就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别管有没有利益关系都要插一脚。
看看曾经的欧洲宪兵,就因为在国际事务上没有发言权,现在几乎毫无存在感。
奥斯汀不说话,悻悻然的样子估计不是没意见,而是有些事不方便当着柯立芝说。
果然,晚宴结束,奥斯汀没有离开落樱湖,直接留宿在罗克的庄园。
不得不说,日本人人虽然不怎么样,樱花还是挺好看的。
罗克的庄园基本上是被樱花环绕,沿半岛周围有石板铺设的环岛步道,步道旁边的路灯是散发着温暖柔和的霓虹灯,这些霓虹灯也是尼古拉·特斯拉发明的,电线都埋在地下,半岛周围水域有快艇来回巡逻,安全上是有保障的。
罗克和奥斯汀坐在二楼阳台上喝茶,不是变了味的英式红茶,而是标准的南部非洲绿茶,虽然奥斯汀不太喜欢绿茶的味道,不过奥斯汀乐于尝试。
“有点涩,不好喝,为什么加点牛奶呢?”奥斯汀还提议来着。
“加了牛奶的茶还能是茶?苦涩不是绿茶的味道,而是人生的味道,这才是茶文化的内涵——”罗克随口敷衍,他正在吃夜宵,刚才晚宴没吃饱。
奥斯汀认为罗克说的有道理,然后就默默品味人生的味道。
“你刚才想说啥?”罗克吃完夜宵,颇有点意犹未尽。
算了,晚上吃太多不利于消化,要有节制。
“我们还是聊聊胡齐斯坦吧——”奥斯汀还是不死心。
“你有什么建议?”罗克不想聊这个问题,所以用的不是“意见”。
“我们联合成立一家石油公司,对胡齐斯坦的石油进行开发。”奥斯汀也是没办法。
不能怪奥斯汀反复纠缠,虽然阿丹公司的供应量很足,但是石油这种事关命脉的重要资源,还是控制在自己的手里比较好。
英国为了石油也是想尽一切办法,和荷兰人联合成立皇家壳牌,和美国人联手成立英美石油,转了一圈还是发现南部非洲最靠谱,英南石油?皇家阿丹?
无所谓,只要有英国就行。
“谁告诉你胡齐斯坦有石油的——”罗克根本不承认。
“洛克,你要这样说那就没意思了——”奥斯汀非常不满,别忘了伊丽莎白港就是从英国买的,天知道看到现在的伊丽莎白港,英国人的心有多痛。
不过罗克又没有强买强卖,你情我愿的事也不能怪别人,错就错在大英帝国的地盘是在太大,几千万平方公里都丢了,也不在乎个伊丽莎白港。
在乎又能怎么样,还能从罗克手里抢回去不成?
别忘了罗克可是大英帝国的尼亚萨兰侯爵,英国政府要是敢动手抢,能不能抢回去先不说,英国的整个贵族阶层有话说。
今天抢尼亚萨兰侯爵的伊丽莎白港,明天会不会抢威斯敏特公爵的威斯敏特市?在这个问题上,英国的贵族们是很抱团的。
和威斯敏特公爵相比,罗克这就不叫事,威斯敏特市是威斯敏特公爵的封地,白金汉宫就在威斯敏特,严格来说,英国国王都是威斯敏特公爵的租客。
说到威斯敏特公爵,他居住的伊顿庄园面积达到4400公顷,如果对这个面积没有概念,那么可以对照故宫。
故宫的面积才72公顷。
所以别看罗克动不动就鹰堡落樱湖什么的,跟真正的英国贵族比起来,罗克还差得远。
“你告诉我是谁告诉你胡齐斯坦有石油的,我就同意联合成立石油公司。”罗克釜底抽薪,要拿好处,先得付出点代价才行。
奥斯汀纠结万分,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到底是要脸还是要钱——
第1435章 如果非要有一个期限的话
自从印度洋海军击沉“薛西斯”号重型巡洋舰之后,南部非洲和英国的关系就有点危险。
用“危险”形容有点过分,还没到这种程度,用“正在滑向不可控深渊”来形容比较合适。
如果南部非洲还是那个除了兰德金矿一无所有的南部非洲,伦敦也不会给南部非洲过多关注。
问题就在现在南部非洲不管是人口还是经济等方方面面都已经超越英国本土,这就让伦敦很难受。
英国的人口,总体上是比较均衡的,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想尽办法从殖民地移民,补充本土人口,英国本土也出现了一波令人欣喜的婴儿潮,数百万婴儿在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几年内出生,为英国带来似乎中兴在即的希望。
也仅仅只是似乎而已,和英国相比,南部非洲的人口结构健康的让人可怕,40岁以下的青壮年占据南部非洲总人口中的百分之八十五,罗克这样四十出头的人,在南部非洲几乎可以划归“老年”行列,而且南部非洲的人口结构是标准的金字塔,越往下就人数越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据总人口比例不到百分之一,这样的人口结构是全世界所有国家都梦寐以求的。
和人口相比,南部非洲的经济更让英国望尘莫及。
工业革命后英国的工业产值一度占据全世界的51%,到世界大战爆发前的1913年,英国的工业产值仅占全世界的11%——
南部非洲在1913年,工业总产值仅占全世界的4。5%,1925年的当下,已经占据全世界的24%,和美国加起来占全世界工业总产值一半以上,这还没计算农业产值,跟美国那种连房租都要算上的计算方式不一样。
在统计数据这方面,世界各国有很大不同。
美国统计GDP,连居住在自家房子里都要算房租,南部非洲统计,则是将规模以下企业全部忽视,一般面积一两百英亩左右的农场,南部非洲财政部根本不统计,除非农场里发现金矿。
这个概率之低,也跟买彩票差不多。
所以南部非洲的GDP是有很大水分的,但是这个水分,跟印度那种恨不得连牛粪都要算上的水分不是一回事,人家都是往多了算,南部非洲是往低了算,也就现在没有“发展中国家”这个名词,要不然南部非洲也将长期处于这个阶段。
让奥斯汀心生忌惮的是,南部非洲国内欣欣向荣的同时,还在全世界大肆出手购买各种资产,比如巴西的铁四角,又比如澳大利亚的皮尔巴拉,从波斯帝国手中强抢的胡齐斯坦也一样。
当然“强抢”,南部非洲是肯定不同意的,小国家之间的行为那叫强抢,南部非洲这种大流氓能是强抢吗,这是白纸黑字的公平交易,如果不承认的话,南部非洲四大兵种三大舰队上千架飞机会让你承认的。
本土舰队:连一艘航空母舰和一艘战列舰都没有的舰队也好意思叫舰队?
罗克知道,南部非洲国内肯定有伦敦的鼹鼠,要不然英国政府也不会紧抓着胡齐斯坦不放。
“鼹鼠”这个词在英美是用来形容“间谍”的通用说法,以南部非洲和英国的关系,问题的区别只在于南部非洲国内有多少英国的鼹鼠,不在于有没有。
交出鼹鼠,对英国的情报系统会造成毁灭性打击。
不交,那就别提什么合作,连最基础的信任这个前提都没有,合作无从谈起。
罗克也没指望奥斯汀马上就能给出答案,就让伦敦纠结去吧。
转天会议再次召开,这一次利萨·汗根本没有出现在会场里,会议终于能正常进行。
“《非战公约》的根本目的是为世界带来和平,长期以来我们信奉‘公理正义只在大炮的射程内’,这是我们这个世界频频陷入战火的根源——”说到这里,罗克看了眼德国外交部长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
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表情平静,“公理正义只在大炮的射程内”这话是俾斯麦说的。
“《非战公约》可能不会为我们这个世界带来真正的和平,但至少这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尝试使用和平方式解决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纷争,而不是动不动就发动战争,战争是所有手段都失去作用之后的最后选择,而不是第一优先选择——”罗克的话引发强烈共鸣,所有人听得都很认真,唯独币原喜重郎不以为然。
世界大战中,日本从债务国一跃成为债权国,几乎没有付出任何代价,成为以小博大的典型。
从上世纪末开始,日本所参与的战争几乎全部获胜,日本也在这个过程中跻身列强行列,战争给日本带来的只有利益,没有伤痛和惩罚,这也是日本国内军国主义逐渐泛滥的根本原因。
既然没有感受过伤痛,自然也就不会有对战争的反思,对于日本来说,在《非战公约》上签字,并不会给日本带来实际利益,反而会成为束缚日本的枷锁。
“——作为《非战公约》的发起国,南部非洲承诺不会主动挑起战争,并且会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裁军,南部非洲联盟也将致力于地区和平,用和平的方式解决争议,我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够和谐的生活在我们这个美丽的星球上,没有战争,没有杀戮,没有妻离子散,愿上帝保佑我们——”罗克不管币原喜重郎的心情,有意见他也得憋着,现在的日本还是很温顺的。
真的温顺,日本人骨子里就是欺软怕硬,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