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手网前。
彭晨用尽了全力将此球救起,挑给了方远航一个反手高远球,这个时候,却是见到了方远航也高高跳起。他一定要杀球了,彭晨刚刚救起这个球的时候,反手位置已经出现了空档,方远航这个球只要杀向这个位置,彭晨将很难将之救起。
方远航跳起来不假,但他的这个球并没有杀下,而是在一个停顿之后,将球直接推到了彭晨的正手后场!
已经全力回补反手空档位的彭晨,这个时候,只能看到羽球不紧不慢地飞向了他奔跑的反方向,再追,已经来不及……方远航得分!
两人第一分的争夺中,居然上演了一出漂亮的多拍,连续二十多拍的回合,在少年儿童比赛中,非常少见,两人打完这个多拍,迎来了看台上热烈的掌声。
“太能坚持了,难得的是每个球都能打得那么到位。”潘永言道。
“这俩人都是慢节奏,不喜欢突击杀球,彭晨首先没忍住,造成了自己的身体失衡,失掉了第一分。”
“下一个球,估计彭晨会打得更有耐心了。”
董明边上的免费评论员,的确功底很深,彭晨与方远航在对第二个球的争夺中,无论是谁,都没有主动出击,但,又在接近第二十拍的时候,彭晨一个反手位滑吊斜线网前,球出了边线,彭晨再失一分。
两人接下来的比赛,变得有些沉闷,两人拉开打起了四方球,拼的就是谁失误更少,谁的回球质量更高,一旦回球质量不高,就可能遭遇对方的致命一击。
逐渐,彭晨的失误数量超过了方远航,比分也慢慢被其拉开,但他还没办法着急,这种节奏的打法,正好最适合自己,只不过,恰好对方也适应这种节奏。
彭晨不是没有想过改变,但改变的后果他更清楚,只会死得更快,强行突破?对方很少给自己机会,拼体能的话,彭晨已经在拼了,他没太多余力,所希望的,唯有方远航能比自己出现更多失误。
方远航会失误吗?当然会,运动员在比赛中哪有不会失误的人,方远航同样是人,他同样也会出现失误。但现在场上的节奏已经被方远航掌握,每一个回合,他都可以让彭晨消耗比他更多的体力,而他,则是争取把每个球都打出更高的质量。
这个一路顺利的彭晨,这个打得李同甫没有招架之力的彭晨,终于陷落了,在方远航拥有比他更为强大的优势之下,彭晨无法再把握住自己的坚持,无缘进入决赛,止步于四强。
彭晨与方远航的这场比赛,耗时近四十分钟,是今天所有比赛中,历时最久的一场比赛。在他们二人比赛结束之前,雷芳华已经击败了对手,获得了康宁少年儿童羽毛球赛女子组冠军,而男子组中,张振海也经过努力,击败了对手,进入决赛。
马上就到了赛事中最后一场比赛,男子组的冠亚军决赛将在方远航与张振海之间举行,现在几乎所有人,都认识到了这个方远航的强大,彭晨又能如何,在他的面前没有任何希望,那么,这个张振海,会不会在决赛中创造奇迹,击败方远航夺冠呢?
“你觉得张振海与方远航的比赛,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
正期待着决赛的董明,突然发现,汤老师居然在这时候考较自己的眼光,想都没想地回答道,“方远航赢吧。”
“为什么这么想?张振海也不弱啊。”
“是感觉吧,感觉张振海没有方远航厉害,”说到这里,董明又想了想,稍犹疑地继续道,“康宁一中他们也认为方远航会胜出,我的感觉许多都来自他们。”
“你们说得对,但也不全对,方远航跟彭晨的比赛中,可能仍然没有用出全力!”汤老师比较谨慎地道。
“两人都拼成那样儿了,他还没用出全力?”
“是不是没用出全力我一时还不能判断,他与彭晨的比赛中,一直采用四方球拉吊的打法,硬生生把彭晨给拖到了耗尽体力,就在这种情况下,方远航的步法,仍然能保持非常好的平衡性,因而,我觉得他仍有余力。”
“他为什么不出全力呢?在这场比赛中,虽然他拖垮了彭晨,但这种打法对他自身的体能也是一种考验,似乎没有必要吧?”董明皱眉道。
“他倒是有可能,不是存心保存实力,或者关乎彭晨的打法,如果方远航是一位攻击型选手,他与彭晨采用这种打法就说得通了,因为彭晨的防守很强,他的进攻哪怕再犀利,也很难撕开彭晨的防线,倒不如慢慢地与之四方球拉开,双方认真地进行一场基本功的较量!”
“彭晨防守确实很强!”董明深以为然。
“采用以四方球拉开打法的这些人,防守都不弱,但选择这种打法的人,每一场比赛都会很辛苦,需要拥有强悍的体能!”
听着汤老师的介绍,董明心里有些不确定,汤老师这是在暗示,希望将来自己也要采取这种打法吗?
第173章 决赛
方远航与张振海决赛的争夺已经开始,首先由方远航开球,球被他发到张振海的后场,落点非常到位。张振海不慌不忙,一个停顿后,球拍挥动,羽球被他直接吊了一个网前直线,然后自己身体回位。
方远航似乎没有受到对方停顿的影响,轻快地移动到了自己的反手网前,并没有什么假动作,大力将球挑起,一个斜线,飞到了张振海的反手后场。
这个时候,张振海将几个位置都盯得很紧,注意力高度集中,加上一定的预判,他以交叉步快速后退到位,然后轻轻跃起,以一个不算很重的扣杀,将球杀到方远航的正手边线。
张振海这个杀球,不得不说非常贴近边线,短时间内方远航很难判断此球是否出界,通常情况下,不好判断的球,当选手体力没有问题的时候,这种球多数情况会选择去接打,方远航也是同样,无法判断,那就去接。
球被方远航轻挡了一个直线网前,张振海则是抓住了机会,快速上网,一个搓球的动作被他使出,然而,当球拍快接触到羽球的时候,却手腕一拧,直接平推斜线,羽球应声快速向着方远航的反手底线平飞过去。
张振海的这球,推得非常有技巧,同时利用假动作愰过了方远航,方远航再想去救这个球,却已不及,只见他强行后撤,用力将拍挥向来球的方向,最终也只是球拍边缘碰到了羽球,却没能将球击回对方场内,出界,张振海得分。
张振海的这一分,是通过杀球获得的上网机会,再通过假动作骗过对手,以搓改推得到第一个得分。
第二球,张振海发球,他的这一发球,改高远球为网前小球,网前小球最大的好处,就是从发球之时开始,可以尽可能少为对手创造高球的机会。通常在专业男子比赛中,很少会见到后场发球,原因很简单,这些高水平选手,他们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对这种后场高球,拥有很强的攻击能力。
对于张振海的发球,方远航搓了一个网前球,羽球回到了张振海场地的中路,张振海的选择同样没有挑球,继续选择回放,羽球再次来到了方远航的场地,只是,张振海回搓的这个球,比来球更加贴网。
处理比较贴网的球,通常只有两种选择,回搓或挑对方底线,而张振海完成搓球之后,他并没有选择回位,而是直接侯在了网前。
他的选择自有道理,虽然他身处近网,他也没担心被对方挑后场,此球若被挑到后场,他有的是时间反应,唯一值得他防范的只有对方的再次回搓。
对手就盯在了网前,方远航当然不会选择回搓,他将球挑了起来,飞向了张振海的正手后场。第二个球,终于在张振海的威压之下,出现了高球,并且是在张振海有了准备的情况下的高球。
有了高球之后,张振海仍然选择扣杀,他再次跃起,然后不轻不重的直线杀球,打到了方远航的反手边线附近。
方远航对这个球的施救,显得游刃有余,他轻巧的步法,带着他来到了自己的反手边线附近,手腕轻扭,挡了一个网前斜线,羽球向着张振海的反手网前飞去。
电光火石之间,张振海由刚刚从容杀球,转换成了为救球奔命的角色,他横跨场地最大的距离,从正手后场,飞快地移动到了反手网前。
没有时间做出停顿与假动作,张振海直接将球挑了起来,羽球来到了方远航的正手后场。方远航如影随行地来到了最佳击球位,轻轻跃起,他的胳膊,也同时高高地架在了上方。
“这是要杀球了?”董明心里念头一闪而过,方远航到位从容,起跳充分,对手无论左边还是右侧,都留下了不小的空档。董明已经能够看得清楚,张振海救完此球之后,他的身体首先要完成回位,从左前方向原点位置移动,因而,他的右边有空档;同时,由于他身体需要回位,他虽然身处左边,如果方远航此球杀向左路,就会造成他的折返跑,因而左路同样有被攻击的弱点,是以,董明心中会这样考虑。
然而,方远航并没有像董明想像的那般,直接杀球,而是球拍在接触球前的瞬间,改杀为吊,吊了一个网前直线球,仍然将球放回到了与刚刚相同的落点。
“重复落点!”董明边上的祝伟嘴里念叨出声,没错,方远航就是打出了重复落点球,这种重复落点球,可以让对手在回位不及时的情况下,需要做出最大强度的折返跑。在羽毛球比赛的时候,折返跑,无疑是最为消耗体力的动作之一,但没有办法,有球就要去救,参赛选手们,都希望对方的体力消耗更快,从而利于自己赢得比赛。
张振海无奈,再次返回到左侧网前,将球挑起,这一次,他将球挑向了对手的左侧底线,方远航的反手位置。
挑球是羽毛球比赛中处理被动球的常用方式,哪怕挑得再高,再到位,主动权仍然在对方手中,更何况,张振海的两次挑球,都是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将球挑起。张振海准备不足,方远航这边就更显从容,球虽然在自己的反手位置,但他时间充分,仍然可以使用正手击球。
第三次,方远航跃了起来,当董明再次猜测,他会不会扣杀的时候,只见方远航一个滑拍,羽球飞速沿斜线方向,飞向了张振海的网前,再次重复落点!
张振海不得已,又被迫回到了这里,但这次,他的奋力救球失去了水准,羽球被他挑到了对方的中路,同时,没有挑到对手的底线,半场球!
到了这个时候,就是董明也能看得出,张振海的下一个球已经救无可救,要被对手杀死了!
方远航轻松地一个中路直线杀球,重重将球打在了张振海的场地上,得分!
双方一开局,两人就争得非常激烈,尤其是第二分,在张振海率先发起进攻之后,却失去了场上的主动,然后,被方远航逼得越发被动,最后终于一个回球不到位,被对手将球杀到自己的场地之上。
张振海的这一失分,不能说打法不对,如果放在水平更高些的选手对决上面,他的这种打法完全没有问题,但他这么打,就问题大了。
换成高水准的选手,首先,第一个后场杀球,无论力量、速度和角度,都不是张振海可比,对手接球当然不可能像方远航那般舒服,其次,当方远航采用调动张振海折返跑的那两球,换成水平更高的选手,因为他们拥有更高的速度,当然不是那么容易造成身体失位,从而出现重大失误。
张振海这个球的失分,在于对手防守能力的强悍,换成防守能力稍弱些的对手,他的这个杀球不仅不会造成他在球场上由主动向被动的转换,反而可能会造成对手接球质量不高,从而为自己赢到得分的机会,这就是为什么,面对不同的对手,需要采用不同打法的根本原因。
接下来,张振海再次试图以重杀,寻求突破对手防线,他有这个机会,因为,方远航为他提供后场高球的数量很多,仿佛毫不在意。
但是,方远航的这种不在意,有着他的底气,接下来一拍没有丝毫掩盖的后场挑球,羽球再次被他打到了张振海的正手后场,而张振海同样判断出来这个球的走向。张振海再次高高跃起,一个重扣,羽球沿直线,飞向了方远航的左路边线,从杀球的力量和速度上来说,对于十二岁的球员,已经非常难得,但是,张振海的这个球,能够突破方远航的防线吗?
杀球之所以叫杀球,就要有一击必杀的气势,而在羽毛球比赛之中,如果不是具备一定水准的专业选手,想在后场将球直接杀死,并不现实,能做到这点的话,那一定是高水平选手。
没有一击必杀效果的杀球,对于一些防守水平较高的选手来说,不仅不会造成伤害,反而会因为自己杀球带来的短暂身体失衡,给自己的比赛形势带来不利的局面,同时,杀球也会带来体能的巨大消耗。
对于张振海的后场起跳杀球,方远航拥有着足够的反应时间,虽然球速不慢,也没有达到让他无法防守的程度,他一个交叉步,轻松移动到羽球落点,脚带动腰部发力,手腕轻松一扭,球与他的球拍接触瞬间就改变了方向,此球被他直接弹到了张振海的后场,不过,是另一边的反手后场。
赛场再次出现了攻防转换,张振海由主动杀球,马上就变为了被动防守,折返跑加上远距离场地上的奔跑救球,效果自然不会多好,很快,这一分再次落入方远航的囊中。
几个回合的比试下来,比分出现落后的张振海,终于放弃了主动进攻,改变了自己的打法,与彭晨一样,开始与方远航打起了四方球。
“张振海没有机会了。”汤老师在董明的耳边突然评论道。
“我一直没看出来,他哪里有机会了,难道他还能赢得了方远航?”方远航的完美防守,再加上董明对他四方球的认识,觉得张振海无论如何,都跳不出失败的结局,因而当他听到汤老师居然说张振海或许有机会的时候,他愕然了。
“他的进攻虽然看起来并不奏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