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半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羽半仙- 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行,老邵,哈哈,不是多大的事情,也别对孩子太苛刻,让他明白道理就好了……”

    吴父打着哈哈,不轻不重地跟邵父交待了此事,他不得不打这个电话,毕竟这套器械是体育局的,他仗着体育局局长的身份,为吴小歌开了方便之门,稍微能说得过去。如果这道门开得大了,就容易造成不良的后果,毕竟使用器械训练不会是一天两天,也不会是一次两次。

    因他的照顾,每日都有一群人跑来体育局,没有正式手续使用设备,哪怕他在这里做局长,免不了招人非议,一旦出了问题,到头来,不仅邵翔飞无法继续在这里使用器械,他儿子吴小歌都不好继续训练下去,他哪能不重视?

    金岸县的城北,距离县城大约十几公里的地方,这里是沿海高速的金岸出口,位于高速出口附近,坐落着金岸县最大的苍山物流园。

    物流园内,大大小小的物流公司足有数十家,每日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或是整车或是散货,由这里再分发到全县各个角落,同时,县里大多发往外地的货物,也在这里集结,打包装车,每日里都是一副繁忙的景象。

    一辆大型半挂货车上,几个年轻人,正在奋力将一件件货物,从车斗移动到叉车上面,别看气候寒冷,但这些年轻人,穿得并不算厚实,即便这样,每人的头上,都能看到蒸腾的汗气。

    如果董明到了这里,应该能看到,正在努力卸车的几人之中,就有他的二哥董林!

 第179章 董林的下落

    许多人不知道,董林去金岸县念的这个鸿飞技校,并非源自他的本意,完全是在董明大婶的坚持之下,他才不情不愿地去了金岸。在镇中渡过的初中生活,是董林强忍下来的,在这三年里,他对读书的厌烦积累到了极致,毕业之后,他哪里还愿意去上什么技校?

    支持他在镇中坚持下来念完初中的动力,无非就是两点,其一他年龄不大,他在这个岁数的时候,村里没谁会愿意带他出去闯荡,放他自己出去家人肯定也不会答应;其二,他的这个镇中学生的身份,让他在村人眼里比较光鲜,别看采石峪镇中在齐山不算什么,但在董家沟子村,许多人还会高看他一眼,村里能考出去念初中的人太少了,不足半数。

    按照董林的想法,他非常希望,在初中毕业之后,也能像村里其他年轻人那般,出去打打工,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甚至他都已经选好了目标,就是他哥打工的吴越省。

    谁想最后实在拗不过母亲,去了金岸县上了那个口碑极差的鸿飞技校。初中生毕业之时基本会有几种选择,中专、高中、技校还有直接进入社会,大家都知道技校的招生分数之低,排在末位,而鸿飞技校的录取,竟然根本不看成绩,只要你交了学费,就可以来校就读。

    自以为是的大婶,哪里知道,董林去了鸿飞技校之后,非但学不到什么知识,反而伦为了技校赚钱的工具,与其说他是去做学生,倒不如说去做了打工仔。也不完全正确,打工仔是有收入的,董林甚至没有打工仔的待遇,他不仅没有收入,还要向学校缴纳各种费用。让董林最终离开学校的根本原因,是学校黑社会没完没了的盘剥。这些学校黑社会的组成成员,与董林同样都是在校生,他们无休止盘剥的同时,还会经常会恐吓甚至殴打学生,可想而知,董林当初受到的是何等经历!

    后来的董林,终于忍受不了鸿飞技校的生活,与一位老乡一道,离开了学校,返回齐山,却没想到才回来不到一周,就被董明给撞见,通知了家里,被接回了村子。

    回家的经历同样惨痛,被董明大伯暴打一顿后,董林对家里的怨恨累积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决绝地离家而去。

    十七岁的董林,没有什么社会阅历,没有一技傍身,想在外面生存下来很困难,还好,当初他栖身的台球厅熊老板,帮到了他,将他介绍到了齐河路网吧打工。董明在网吧的待遇自然不会多好,无非是解决了他的吃住问题,顶多再能拿到数量有限的一点零花钱,话又说回来了,条件好的话,这工作能轮得到董林吗?

    在网吧打工倒很轻松,无非是工作时间有些长,董林是新人,被分配到的工作是照顾夜场,通常晚上七点上班,早七点下班,实际上,接他班的人,经常过了八点之后才会来到网吧。

    董林年轻,熬夜也不算什么难事,这一个来月混过来后,网吧老板倒对董林非常满意,不能不满意,董林不像其他人一样,三天两头回家——他是有家不能回!

    来网吧上网的人,许多都是过来打游戏,家里有电脑的那些孩子,也愿意跑网吧来玩,在这里人多热闹,还可以组成队伍互相PK。

    问题就出在了这种PK上面,双方常常会在电脑上打出火气之后,演变成为真人PK,出了这种事情,网吧的办法通常很简单,把这些人轰到网吧外面了事,只要别影响经营就好。

    可前些天却出了档子事情,大约晚上六点多,两拨人又在网吧碰出了火花,结果一方火气很大,直接就在网吧里开打了,网吧的人想把这些人轰出来,已经很难,结果,网吧成了战场。

    双方难解难分之际,网吧的老板出手了,将这些人逐一扔出了网吧,有些人被抽个耳光、踹上两脚也在正常不过。董林只知道自家的老板叫做“皮哥”,真实名字他从来没听人说过,知道这人是道上混的,各方面的人脉广泛,平日里根本没有谁敢来网吧惹事。

    这天董林过来接班较早,将这些不长眼的家伙扔出网吧,他也参与了,可却哪里想到,原本看起来很平常的事情,却演变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

    将这些互殴的人扔出网吧之后,网吧恢复了正常的营业,董林与另一个人也接替了白班的工作,开始了一晚上的忙碌。

    晚上很平静,哈气连天的董林,终于在快到八点之时,迎来了换班之人。他先跑到了一个早餐摊儿,吃上了一笼包子,又喝了一大碗小米粥,这才满意地擦了擦嘴,准备回去休息。

    结果谁想到,在他路过网吧的时候,发现网吧围着许多的人,还有几位民警,正在将白班的两个兄弟,从网吧里带走。

    听着围观之人的议论,董林终于弄清楚了原委,昨天晚上被他们扔出去的那些人,有人被打伤了,然后报了案,这才要封掉网吧,处理网吧的人。

    董林心里就是一惊,他可万万不能被警察给抓进去,哪怕他没有啥事,少不得又要被送回家里,于是,他连住处都没敢回,头脑中第一念头就是跑!

    但是看着自己口袋里可怜的十几块钱,还不够买一张到康宁的车票,他心一横,想到了在县中念书的董明。

    从董明那里讨来了两百多块,虽然不算多,也能解他一时之急,董林从县中出来之后,就开始琢磨到底该往哪儿去的问题,齐山是不能呆了,留在这里,早晚会有麻烦。董林有心去吴越省,但他知道,哪怕到了吴越,自己的大哥董柏也不好找,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下一个地方,董林想到了康宁,康宁市区很大,机会也多,但董林却发现,机会再多,恐怕也不适合他,康宁他根本就没有去过,在两眼一抹黑的情况下,想找寻到一个打工的机会,非常渺茫。

    急切之间,董林只得买了一张前往金岸的车票,他虽然只在金岸呆了不长的时间,但还是对金岸的情况有些了解,具体说来,就是金岸的苍山物流园。

    他对物流园的了解,也源自鸿飞技校的经历,当初他打工的那家货运公司,就位于苍山物流园内,这段短暂的打工过程,让他对苍山物流园有了一定的了解,他知道,在那里,他能找到容身之所。

    苍山物流园位于金岸县城北部,距离县城大约十几公里的距离,他在金岸下了汽车,又换乘了一辆小班车,来到了物流园内。

    进了物流园,熟悉的环境,让董林安心不少,他没有去任何一家货站碰运气,他知道自己这么直接上门,能寻到机会的可能性不大,但他有自己的办法。

    董林进了物流园后,第一个去的地方,就是物流宾馆,这家宾馆是物流园内唯一的宾馆,说是宾馆,条件并不算好,空有光鲜的三层大楼外表,里面却是脏乱而逼仄,优势这里也有,除了价格便宜外,还会有些特别的服务。

    董林在物流宾馆门前犹豫了片刻之后,咬牙走了进去。这家宾馆他打工的时候,倒是偶有进来的机会,宾馆的大堂倒也宽大,接待柜台后面有两位大妈,聚精会神地坐在那里唠嗑,对于推门进来的董林,看都不看一眼。

    直到董林到了柜台跟前,其中一位大妈才说道,“要住宿?六人间没了,单间八十。”

    “我不是住宿的,我想找黑哥。”

    听到董林的话,两位大妈齐齐把脸扭了过来,态度也端正了几分,“你是什么人,找他做啥?”

    董林要找的这位黑哥,在苍山物流园可以说是无人不知的存在,这家物流宾馆就是黑哥的产业。黑哥不仅经营着这家宾馆,在苍山物流园中,他还要为这些经营货站的老板们提供保护,这就有些灰色地带的意思了。

    几乎所有在物流园打工的人,都要过黑哥的眼,然后他们的收入会被刮去一层,这种方式简单而粗暴,但这么多年下来,大家都图个安生,这些货站们居然接受了黑哥的这种作法。

    董林当然知道这个规矩,因而他头一个来找的,正是这位黑哥。听说董林是来寻工作的,两位大妈对董林失去了兴趣,继续坐在那里聊天,而董林则是坐在大堂之内,静候黑哥的到来。

    董林下午四点钟到的苍山物流园,他在物流宾馆这一等,就是三个多小时,直到七点半左右,从宾馆外面进来三人,为首一个,年约四旬,头戴毡帽,个子不高敦敦实实,一张长着横肉的黑脸,不苟言笑。

    这人就是黑哥,董林虽然没与他打过交道,但在物流园混了那段日子,见过他的次数不在少数。他急忙起身跑到黑哥的跟前,弱弱地喊了一声,“黑哥!”

    听到有人喊自己,黑哥倒没有马上抬眼,而是将手中吸了一半的香烟,在柜台处的烟碟内掐灭,这才轻轻地转过头,看向董林,“啥事?”

    “想在园子里找个活计。”

    “你倒是懂行,谁介绍来的?”黑哥身后的一个年轻人道。

    “以前在这里做过几天,鸿飞技校的,后来退学回了家,现在出来又想找点儿事儿做。”

    “既然是做熟了的,规矩就不多说了,西陕专线老罗那儿刚走了一个,你去那儿吧,就说我让你去的!”

 第180章 落脚

    西陕专线位于物流园甲区二十七号,整个物流园分为甲乙两区,甲区多是一些小型货站,货站的建筑,是长长的一溜两层小楼,多经营一些零担业务。乙区则是一些成规模的物流公司,由两列数十间较大的仓库组成,拥有一定的仓储能力,不像甲区那些货站们,货物基本都堆在露天门前,雨天顶多遮盖一下了事。

    甲区二十七号,西陕物流,董林很轻松就寻到了这里,这处位于二楼的货站,只有一间房,房间倒不算小,被隔成了里外两间,里间摆了四张上下铺,可供八人住宿,外间不大,一张老板桌,后面坐了一位五旬开外的黑瘦老者,他就是黑哥嘴里的老罗。

    听董林说是黑哥介绍来的,老罗露出一嘴的黄牙,笑嘻嘻地道,“你这娃,我们这里的活儿可重,能撑得下来吗?”

    咬牙撑呗,董林心里发苦,如果这里坚持不下去,想再找个地方存身,就不那么容易了,“老伯你别看我小,这劲儿还一年年地涨呢,再说了,您看这眼瞅着就快过年了,过年我也能在这儿帮您盯着!”

    “行,留下吧,物流园过年是个关键,多数都关门歇业了,我这儿想歇也歇不下来,你来得是时候。”老罗眼露亮光地道。

    董林就这样留在了苍山物流园,吃住都在这里,除了每天工作辛苦一些,晚上经常要连夜装货卸货,倒也温饱不愁,并且,每个月还能拿到些钱,这是他以前不能想象的。

    周六的早上,天气似乎更加寒冷,在采石峪镇中的校园之中,仿佛还增添了一点紧张气氛,今天是学校半年一度的期末考试,考试结束之后,无论是学校的老师,还是学校的学生们,将迎来一个月的寒假。

    每一位学生,都按照事先安排好的考场,早早地等候在了教室,紧张地等待着学校对自己半年学习的考验。董淑芬也是其中的一员,她坐在一间平时不属于自己的教室里,同桌,也不是自己熟悉的同学,而换成了一名初三年级的男生。

    两天时间,她要参加六门的考试,时间很紧张,第一天的上午,除了语文,还有品德,下午考英语,转天的早上,考数学和植物,下午考历史。但董淑芬知道,与自己同桌的这位初三学长,在这两天,要经历七门功课的考核,比自己还要夸张!

    语文课放在考试的头一科,几乎成了惯例,是让学生们能更好适应考试节奏的安排,因为哪怕学习再差的同学,在这一科上的成绩也不会低得离谱,成绩再好的同学,这一门也很难得到接近满分的高分!

    距离考试前十五分钟,主考与副主考就带着卷子,走进了董淑芬的考场,主考是一位年轻的女老师,董淑芬对她并不陌生,是一位数学老师,虽然并不上她的课,但镇中不算大,每日在一个校园之内,会常常与之相遇。

    副主考年岁相对大些,但董淑芬也知道,这位是学生处的一位老师,平日没打过交道,但也常常见面,脾气非常温和。

    考试前十分钟的时候,两位监考老师,将大家的试卷发了下来,董淑芬拿到卷子的刹那,心头稍显紧张,她不知道,这份卷子与自己在镇中做过的试题有多大差别,跟董明在县中为自己找来的试卷,又有什么不同。

    但当她打开卷子的瞬间,她的心马上就放了下来,熟悉的习题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