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阳到底严重不严重!”
“我就是说说,每天拽得跟啥似的,真不知道为啥天天自我感觉那么良好。”
“人家不需要成绩,可以直接上高中,你行吗?人家高中毕业后有人给安排工作,你行吗?人家还有许多你不知道的地方,你又了解多少?你不行,我也不行,我们没有倚仗,只能依靠自己!”
“还真是的,我怎么就没想那么多?换成是我,也会拽的!”李和颂哈哈笑道。
两人去过了医务室后,得知何阳并无大碍,这才放心的前往考场。但刚刚大夫的话,却让董明眉头紧皱,‘你们这个同学,长期营养不良,抵抗力很差,这段时间比较累,才突然发烧……’
这个年纪,吃不好肯定不行,董明也曾想私下里偷着塞给何阳饭票,但被他拒绝得非常干脆,见到何阳那么一副抵触的样子,他也不好做得太过,只得任由着他这样。董明与李和颂倒是经常在买饭的时候,替何阳带上一些,不过这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到底如何能帮一下何阳呢?董明将这件事情摆在了心头。
第182章 考试
董明与李和颂并不在一个考场,甚至不在同一个教学楼,董明的考场就在自己的教室,而李和颂需要到高中楼去考试。县中的考场分配是采用两个不同年级两班互换学生的做法,不是那种单人单坐的形式,考试的时候都有同桌,但同桌不是自己的同学,以防止作弊。
考场分配按照学号来排座位,董明的初一五班,男生的学号在前,女生在后,走读生的学号在前,住校生学号在后,董明的学号比较靠后。就这样,董明与七八位男生,及全班的女生留在本班教室考试,学号靠前的那些男生们,去了高中楼。
董明的考试座位位于教室最左侧前面第二排,他前面和后面都是男生,前边的是孔承运,后边是田良德,当董明来到教室的时候,距离考试还有不足二十分钟,整个考场几乎坐满了人,监考老师都已经到场,他几乎是最后到的考场。
在大家的注视之下,董明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面,从书包里面取出了纸笔,静静地等候着考试的到来。
主考老师是一位五旬左右的男老师,董明叫不出他的名字,但并不脸生,那位年岁较轻的副主考,他同样不熟,两人都站在讲台前面,忙着拆封试卷。
就在距离考试还有十五分钟的时候,主考老师见到大家已经到齐,这才慢慢地开口了。
“同学们都知道今天是期末考试,先讲一下考场纪律,虽然老生常谈,根据要求还是要讲一下。首先,进入考场后应按指定的座位就座,并将学生证摆在桌面左上角,以供老师随时检察,迟到十五分钟不允许入场;其次,不得携带任何与考试有关的资料进入考场,已经带入的请将其放在考场前面的非考试区域,大家再检察一下,是不是有什么遗漏,如果考试之后再被发现,将以作弊论处。”
主考老师刚讲完,考生们纷纷捣腾了起来,还别说,真有人讲课本带入了考场,董明倒不觉得他们存了啥不该有的想法,或许是想在考前再加深些印象吧,可是,这语文考试,能有啥值得考前再去突击的内容呢,董明有些无语。
短短的忙乱很快过去,考场再次恢复安静之后,前排讲桌上面,已经堆了一些课本、辅导书、及练习题等,主考老师将试卷与这些书本挪开了一点距离,继续道,“这次初一学生的考试是全市统考,根据市教委的精神,无论什么原因,考生离开教室之后,都不得再次进入,这一点,你们的班主任老师已经跟你们讲过,希望大家考试的时候克服一下困难,我们将严格按照这一制度执行,至于高中的同学,没有这条限制。”
主考老师说到这一点时,考场显得很平静,因为早已知道的这个要求,大家已经接受了现实,只是静静地听着监考讲着考场纪律。
“本次考试时间两小时,到结束时间,所有考生立即停止答卷,并将试卷放在本人桌面上,待监考老师取走试卷后,迅速离开考场,不得在考场逗留,需要提前交卷的,请在考试进行三十分钟之后,方可交卷,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
监考老师说完之后,静静地看向了这些考生,几个呼吸过后,看到没什么状况,这才继续道,“大家没什么疑义,现在开始发卷,考试时间是九点,请大家不要马上答卷,先检察一下有没有漏发、错发的试卷。”
随着监考老师讲完考场纪律,两位监考老师分头将初一和高一的试卷,发了下来,董明的手里,一共拿到了四页八开纸,其中考试两页,正反面印制,一共八页试题,另外两张分别是答题纸和作文纸,考生需要将试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纸上答题无效。
董明见到试卷没有问题,就安静地坐在那里,与其他同学一样,等候着考试铃声的响起。这时候的考场里面空气紧张而安静,在发完卷子的时候,两位主考老师还利用这段时间,对照了一下考生们的座次,全部程序认真而细致。
随着考试的铃声,主考老师宣布了考试开始,董明这才在试卷上面奋笔疾书,解答着每一道试题。
语文考试内容,除了背诵题,极少直接出现课本上面内容,但却又结合课本,对学生们的语言功底进行一次综合测试,考验的就是大家平时的积累,学生们的基本功。
在这次考试中,董明已经不准备藏拙,他这么做的唯一目的,就是不希望让汤老师在他身上,多出一份担忧。董明良好的训练状态,使得汤秋蕊对他的期望值提高了一大截,为了董明的将来陪练问题,汤老师花费的心思已经不少,他不希望自己的文化课成绩再为汤老师增加烦恼。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语文老师、巡场老师都来教室里巡视,董明最后一道作文题,也顺利完成,而这个时候,董明却发现,他身边的这个高一的考生,出现了一些反常的举动。
只见他左手在左边头上轻轻地挠了几下,随后,又换成了右手在挠右耳朵,很快,继续挠着他的右耳……董明心里一乐,上了这么久的学,他当然知道这是在传递消息,这种传递消息的方式简单而有效,哪怕被监考老师发现,也无法对这种抓不到证据的行为作出处罚,是一种惠而不费的作弊手段!
不过这种传递消息的手段,也仅对选择题有效,十个选择题,一共二十分,选择题只有四个选项,只要坐位前边的同学,分别挠他的左耳、左头、右头及右耳,这四个选项的内容,可以直接被后面的同学获取。
果然,董明身边同学的异动,引起了监考老师的注意,但也仅能出言让大家安心答题,不要搞小动作,不过董明发现,当老师发声之时,他身边的这位,已经妥妥地完成了消息的传递,让监考老师只能干瞪眼没有任何办法。
董明看了看手表,距离交卷还有半小时,已经完成答题的他,安静地坐在坐位上面,有一搭没一搭地检查着自己的答卷,其他完成试卷的人,估计也有不少,这个时候,考场上的氛围,就不再像起初那般整齐,有人仍在答题,完成试卷的则是有的活动一下身子,也有的在检查错漏之处。
就在这个时候,董明看到监考老师突然急速地向他的身后走去,然后就听到了监考老师的声音,“章俊同学,请站起来。”
卧槽!这个章俊是董明他们班的同学,章俊的坐位在田良德的后边,是班里一位平时比较调皮的学生,被监考老师点名,不用问肯定是考试作弊被抓了!
监考老师的这一声,考场内无论是高一的学生,还是董明班里的学生,齐齐向着监考老师说话的方向看去,只见老师手里拿着一本语文课本,目光严厉地盯在了章俊那瘦不拉叽的脸上。
董明只见章俊涨红着脸,一脸无辜地看着监考老师,没有一点儿站起来的意思,反而嘴里还嗫嚅道,“不是我的书,不是!”
监考老师随便在语文课本上翻了一下,没有在上面找到名字,然后居然又把田良德给叫了起来,“田良德同学,这本书是在你的羽绒服帽子里面发现的,是你的书吗?”
县中的教室虽然有暖气,但这里的供暖并不算多足,董明他们在教室里面上课时,没有谁会把羽绒服给脱下,考试的时候也是同样,因而,搭在羽绒服后面的帽子,现在就为藏匿课本提供了帮助。
在这种情况下,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来,这个事情与田良德无关,应该是坐在后面的章俊将书藏到了他的帽子里。但问题是,书是从他身上搜出,如果章俊咬死不承认,老师也很难对他进行处罚。
“这书不是我的,今天考试,我根本就没带书过来!”田良德这个时候也有些慌了,想都不用想,肯定是章俊干的好事!他心里也开始骂开了,平时他与章俊关系一般,说不上好,倒也没啥仇恨,可如果章俊死不认账的话,他也无法将事情说清楚。
将课本带入考场,是严重的作弊行为,语文考试,有两道填空题与一道古文默写,一共十分的题目,可以在课本上直接找出答案。
由于事情涉及到了两个人,虽然明知道始作俑者九成九就是章俊,监考老师也不好轻易做出处罚决定,万一被处置的人是无辜的呢?经过短暂的协商,两位监考老师终于做出了决定,书先没收,两人继续完成考试,等考完试后,再由学校对此事做出处理。
做出了这个处理意见之后,董明开始为章俊默哀,如果他现在直接承认了下来,最后顶多受到批评教育,这科成绩当然没了,但这么咬住不承认,想调查清楚再简单不过。现在没有马上调查,是监考老师不想影响大家考试,等考完试调查清楚之后,哪里还有章俊的好果子吃?
第183章 小白
随着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监考老师站到了讲台前,威严地道,“全体考生同学,请放下笔,将自己的试卷卷面向下,整齐摆在桌子上面,等待老师收卷,继续答卷的,试卷将按作废处理!”
就这一声,考场内的考生乱哄哄地按照监考老师的要求,将自己的试卷、答题卡和作文纸分好次序,叠放整齐,然后倒扣在了桌子上面,等待老师的收取。少数几个仍然没有完成的考生,因为收到监考老师的警告,在监考老师的注视之下,也只得不甘心地停下了笔,无奈地做着同样的动作。
收卷的速度比发卷快多了,考生们看着自己辛苦解答了两小时的试卷,被老师敛走,一个个都带着或是兴奋、或是解脱异或是紧张的心态。当所有试卷都被收起来后,监考老师这才道,“其他同学可以离开了,章俊同学和田良德同学,请随我到教务处!”
大家这才收拾起了随身的物品,有的已经开始讨论起了考试内容,也有人以不知道何种的心思,又看了看被监考老师留下的二人,或快或慢地离开考场。
初一五的考场内,有着董明班里全部的女生,他随意与身边几个同班同学打着招呼,也看到其他女生叽叽喳喳地讲着考试的得失。
“这统考的题目格式跟题量与以前没多大区别,只是觉得出题的范围有些大,有好几个地方都没复习到,恐怕分数高不到哪儿去了。”班里的一名叫许静的女生,与左婕走在一起,两人讨论着这次试题。
“出题范围大吗,你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左婕问道。
“当然有了,比如文言文阅读,给我们看的那段儿节选自《宋史》的《张咏传》,其中一道答题中,选择不正确的一项,‘有夙儒张覃者未第,第:科举考中。’这个解释,课本肯定是没有的,难道这不算是出范围了吗?”许静是个班上语文成绩不错的女生,学习起来也非常认真,她对考试中的这一题目记忆深刻。('注':此文言文阅读及题目见后部分)
“题目里面的这个选项,虽然课本里没有出现过,我知道解释是正确的,但即便我不清楚这个选项正确与否,也不影响我们答题,我们可以直接找出答案,‘不痛绳之,绳:捆绑。’这个绳的解释是错误的,不是捆绑的意思,而是制裁、惩罚的意思,你别说我们文言文课上没有出现过这个字,但成语“绳之以法”我们都学习过,因而,你说的没有学到过的那个字的解释,对我们答题没有什么影响。”
“我明白了,这不是超出大纲,而是他们出题太灵活了,居然文言文题目把成语都考虑了进去,这跟我们以往的题目完全不同,我们的题目跟康宁的比起来,显得死板了许多,当初我就是这两个选项拿不准,不过还好啦,这题被我蒙对了!咯咯……”许静登时欢快地笑了起来。
听着两人的对话,董明心里一动,这个左婕还真是聪明,对于这个题目的解答,他与左婕采用了同样的手段,他倒是对许静提出的那个选项没多少犹豫,而是另外一个选项,同样也是超出了课本范围。当初的董明与许静的想法一样,认为这个题目存在问题,但当他发现答案之后,心下马上也就了然,从容给出了正确答案。
像左婕与许静这般讨论试卷的人,还大有人在,不仅有他们初一五班的同学,也有高一的同学,甚至,包括与他同桌的那个明目张胆作弊的两个。
董明没有与谁讨论试题的愿望,他还需要去做器械训练,今天十一点考完试,收卷子又耽误了一点时间,他来到办公楼的北门处,已经将近十一点十分,这就比平常晚了一些。
董明三人几乎同时来到了汇合处,三人每人都背着书包,都是刚从考场中走出,相视之下,三人居然同时哈哈大笑了起来。
“我们初一这次的期末考试作文题很特别,嘿嘿,真不知道出题老师怎么想出来的,华哥你们作文是啥题目?”就在几人向着体育局出发之后,吴小歌一脸自得地开始白话了起来。
“我们的作文题也挺奇葩,居然是让我们写一个读后感!题目给我们列出了四本书,《学习的革命》《司马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