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沿小路向西,跑至板栗收购中心然后再向东折返,绕村一圈儿就跑了下来。董明并不知道这一圈儿下来,大概相当于操场上多少的距离,但他也不需要知道这些,他只需要用心地去跑,一直跑到过了七点,才将将结束。
吃过早饭,董明的眼睛眯了起来,他在考虑一个问题,回到家后,在这一个月的假期内,他不可能再参加器械训练,那么,这些训练内容,是不是可以采取其他手段弥补呢?
器械训练是一项比较严谨的科目,比如胸部拉伸器、负重蹲起器、仰式平举器等,都是采用砝码式增加重物,这些砝码都是一些杠铃片,每片都有固定的重量,增减运动量只需要改变杠铃片的数量就可以完成调节。
训练不充分,让肌肉不能得到足够的训练,固然不可取,但如果训练过力,使肌肉超过负荷也是训练大忌。董明思虑再三,决定尝试在家中之时,采用橡皮筋来做出一个简易的训练器械,橡皮筋不难找,橡胶输液管就是非常好的材料,弹性好、拉力大,用几根输液管,完全可以模拟出器械训练的过程。
他参加器械训练有将近半年时间,对于力量的感受早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水平,想到这里,他准备尝试一番,如果效果还不错,他在假期中,就不会受到缺乏器械训练的困扰。
专项训练对董明来说,倒也并不困难,他只需要寻到一处平整安静的地方,完全可以去跑他的米字,虽然地面没有球馆那么好的弹性,但只要他奔跑的时候,注意控制一下自己的平衡与重心,同样可以训练。像这种地方,在水库边上的副坝那边,就是最好的选择,那里平整的范围比较大,而且在冬天的时候,还比较僻静。到时候,只需要在地面上画出一处球场的范围,训练起来应当不成问题。
董明想到就做,大喇子与二喇子都被他发动了起来,有了二喇子的加入,董家沟子小学的那些学弟学妹们,被折腾得鸡飞狗跳。要说二喇子还真有一手,拿出了各种手段,愣是替董明收集到了十几根。但让他郁闷的就是,二喇子拿来的这些输液管长短不一,具体说来短的居多,想要达到他做训练器械的距离有些远。哎,要是早知道是这种情况的话,在县里就去想办法了,董明叹息着想道。
打发走了大喇子与二喇子后,董明看了看院子里昨天骑来的自行车,还是先给孔洁还车子去吧,找谁跟自己一起去还呢?董明第一个能想到的就是董淑芬,说实话,董明确实比较希望董淑芬与自己一道去还车,伴美同行,绝对是一件快事!但是,董明又犹豫了,董家沟子村很小,只有一百来户,谁家有点儿啥事儿,必然会很快传遍全村。如果董淑芬与他一道跑出了村子,村里人见到后指不定又该有啥传言,董明当然不会在乎什么传言,但董淑芬呢,一个小姑娘被别人指指点点可就不美了。
可突然间,董明一拍脑袋,自行车,对啊,自己做训练器械的时候,不是寻不到输液管吗?这自行车的内胎,同样也可以用来做训练器械啊!
寻找废旧自行车内胎就变得容易了许多,不需要谁的帮助,董明就在村里各家找了起来,没多会儿功夫,就收集来了好几条。
有了材料,董明就开始制作起了他的训练器械,爷爷也会摆弄一些木工活儿,有了爷爷的帮助,一套多功能训练器械,飞快在董明的家里成型。
董明看着自己屋里这台土制器械,心里非常痛快,刚刚他尝试过一次,除了使用不如真正器械那般方便外,能满足自己多数的训练要求,至于效果么,怎么也比没有强吧?
还没来得及更多欣赏他的杰作,院外的摩托车声传了过来,是父亲回来了,董明心里激动,飞快地跑出了房间,只见戴着头盔的父亲,已经推着摩托走进了院子。
“爸你回来了!”董明跑上前去,伸手接过了父亲的提包,等父亲停好摩托车。
“熊伢儿昨天到的吧?考得……咦,这是谁的自行车?”习惯性的,父亲非常关心董明考试情况,但他刚说出两个字,马上就咽了回去,正好看到院里的一辆自行车,转换了话题。
“我从槐树岭同学家里借的,正准备给还回去呢!”董明稍一犹豫,继续嘻嘻笑着对父亲道,“放心吧,期末考试考得非常好,成绩下周就能下来,想要早知道的话,我可以给黄老师打电话。”
“不会太麻烦人家吧,太麻烦的话,还是等开学吧,”父亲憨笑道,“那我们吃过午饭就给人家还车吧,别耽误别人使用。”
听父亲的意思,虽然嘴上说着不急,但内心中还是希望更早些知道成绩,哎,对不住了黄老师,又要麻烦您了,董明心里默默想着。
第201章 团圆
吃过午饭,董明就与父亲一道儿去了槐树岭,给孔洁还自行车,不过,他们还完自行车后,并没有直接返回董家沟子,而是又去了趟采石峪镇,替董梅买了一辆二六女车。董梅已经四年级了,学习任务越来越重,现在一同上学的同伴儿二喇子,也转学到了董家沟子小学,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董梅上学交通问题的时候了。
董明与父亲回到家时,已经是两个小时之后,他有些眼馋地看了看自己骑回来的那辆车子,却离开了家门。
董明去的地方自然是水库的副坝,副坝边上,有大块儿的地方都是水泥地,平整而清静。他拿着卷尺,按照羽毛球场地的规格,画出了半场的范围,在这里,将是他假期期间羽毛球专项训练的区域。
场地画好了,接下来,董明在这里跑了几趟米字步,地面硬梆梆的,根本没有在场地里面感觉好,不过,总算也能坚持训练了不是嘛?
董明在副坝训练结束回到家,正准备进屋拿衣服洗澡的时候,刚进院的董明被父亲叫住了,“刚才你妈来电话了,说明天回来。”
“我姥姥那儿,没啥事儿了吧?”
“你姥姥最近有点儿血压高,留意了之后,现在血压已经降下来了,眼看就要过年了,这才跟小梅回来。”
董明稍想了想,又看了看院内的自行车,犹豫着对父亲道,“要不,明天我一起去采石峪接我妈?”
“他们又没多少东西,你就别跑了,那车子,是你妹子的,你也想要的话,自己在县城买一辆!”
在县城还真用不上自行车,董明的生活半径不大,无论去哪里步行最多十几分钟也就够了,而要是想着从学校骑着自行车回家,也不太现实,六十多公里呢,哪怕公共汽车再不靠谱,也不是自行车能替代的。董明苦笑摇头,他其实只是想早点儿看到母亲与妹妹,哪里是惦记上妹子的自行车了?
转天的上午,董明早上仍然先是晨跑,早餐后,再去副坝处进行了专项训练,回到家后,还用他土制的器械,做了器械训练。这种土法的器械,效果当然无法与专业的器械相比,但总算是聊胜于无。午饭之后,父亲急急地骑上摩托,跑去了采石峪,而董明,老实地呆在了家里,陪着爷爷奶奶说说话,偶尔也会卖卖萌,焦急地等待母亲与妹妹回来。
但父亲这一走,董明与爷爷奶奶却是陷入了艰难的等待,一小时、两小时、直到三个小时过去了,奶奶终于坐不住了,问向了爷爷道,“玉城他姥姥那儿,到采石峪要走多久?”
“路虽然不太好,但车少路也不堵,三小时差不多了。”爷爷也是一脸的烦躁,用力地嘬了几口旱烟,没好气地道。
“秀琴她们上午出来,现在早该到了啊!”
“我哪知道,谁知道汽车会不会晚点,路上会不会出点儿故障啥的?”
“哎,这大冷天儿的,车要是坏在半路上,那可咋整!”奶奶忧虑地道。
爷爷再次吸了口烟,看了看奶奶,却再也没有开口。
终于,到了接近五点钟的时候,董明与爷爷奶奶都等得有些发毛,院门口那熟悉的摩托车发动机的声音,终于响了起来。
董明与爷爷奶奶几乎同时向着门外奔去,董明由于年轻,去了县中之后,又经受了半年近乎严苛的训练,这个时候,居然没想到礼让,飞般地蹿出了屋子。
董明刚跑到院内,就看到院门口,妹妹董梅,手里还拎着一只大包,费力地走进院门。
“小梅!”董明惊喜地喊道。
“哥!”与董明相反,董梅却是显得有气无力,伸手将包塞到了董明的手里道。
“咋这么晚才到家?”董明急切地问道。
“唉,过年期间,坐车真是费劲,累死我了,你让我歇会儿好不好。”
董明看到走路都有些摇晃的董梅,赶紧扶住了她,而走在后边的母亲却开口了,“本来想着坐上午十一点的车,我们提前半小时到的车站,结果最后我跟小梅没挤上去,想回你舅舅家又有点儿远,就在车站一直等着,最后终于在下午一点挤上了车,这才能回到家。”
“那你们在车上有座吗?”董明急忙问道。
“我们上去的时候已经没座了,不过,我跟小梅就坐在了你手里的包袱上,这一路倒也没太受罪。”
“都快歇着去吧,这外边儿怪冷的。”奶奶看着母亲与董梅这副疲惫的样子,赶忙上前道。
有了奶奶的发话,董梅第一个回了房间,母亲却乐呵呵地拉起了董明的手,一起进了屋。进屋后她就仔细地对董明打量起来,“让妈好好看看你,你瘦了啊,在学校要想吃啥就吃啥,别怕花钱,家里现在也不缺钱,不要舍不得,你现在长身体呢,可不能亏了自己。”
我在学校哪里是吃不好了,董明心里暗笑,但被母亲这样拉着说话,哪怕是有五十多岁灵魂的董老怪,也觉得心里暖暖的。董明家里的收入不算多高,固定收入只有父亲的工资与板栗这两部分,家里分到的那点儿地,收的那点儿粮食,养两头猪再喂点儿鸡鸭,也剩不下多少。还好,父亲的工资每年都有或多或少的涨幅,板栗的价格也在逐年提高,家里基本没多少花销,唯一需要花钱的也只是供董明兄妹上学。
董明轻轻一笑,“您没注意到我长个了吗?还有,以前在家里的时候那是虚胖,现在我壮实多了,我的体重比半年前重了十来斤呢!”
听到董明这么说,母亲呵呵笑了起来,她还真的伸手在董明的胳膊上掐了两把,然后满意地道,“你不说我还真没注意,你的个头都跟妈差不多了,胳膊也很结实,不过,那也要注意营养,知道吗?”
哎,可怜天下父母心,哪怕董明在县城过得挺好,母亲还是免不了担心自己。董明忽地想到了玉城的姥姥,开口问道,“姥姥没说啥时候来咱家住段儿时间吗?她都离开齐山好几年了,就没相着回来看看吗?”
“我跟她说了,但她说这都快过年了,过年当然不能随便出门了,我觉得也对,特别是过年这段儿时候天气太冷,再加上这一路也挺折腾,我想还是等天暖和点儿了,妈再把你姥姥接过来住几天。”
“干脆暑假好了,正好我舅舅家的那俩表弟表妹,也好久没见,到时候带他们一起过来呗!”舅舅家的表弟和表妹,董老怪穿越来之后还从没见过,他想着这些亲戚,总是要早些见上一面才更稳妥,要不然,万一以后在某种场合突然见到,认不出他们可就会闹笑话了。除了舅舅家的表弟表妹,他的大哥董柏,董明也一直没有机会见到,自从他在吴越省出了事后,就再也没回过家,他倒是听母亲念叨过,大哥一直与大伯家有书信往来。
“还别说,你那俩表弟表妹,这次如果不是快到了过年,就想着跟过来了,最后你姥姥跟他们急了,他们这才打消了念头,暑假你姥姥过来的时候,他们肯定都会跟来。”母亲微笑地道。
“行了熊伢儿,快回你自己屋去吧,让你妈也歇会儿,刚坐了一道儿的车,多累啊,有啥话想说的,等一会儿吃饭的时候再聊!”奶奶拉住了爷爷,同时,也催着董明离开母亲的屋。
在董明回到家后的第三个晚上,一家人终于能够齐齐地坐在了一起,吃了第一顿团圆饭。大家其乐融融,说着各自的风闻,就是以董明这种不爱说话的性子,也跟大伙儿讲起了县中发生的一些趣事。
当然,餐桌上面最热闹的还属董梅,小丫头去了一趟姥姥家,对姥姥那边的什么东西都觉得非常新鲜,当她肚子里刚有点儿底儿后,嘴上几乎就没有停过。
“姥姥他们的村叫潘杖子,那里面的人几乎家家养羊,也有牛,特别是那里的小牛,你们没见过吧,乳白色,跟羊的大小差不多,样子萌萌的,超级可爱,当你坐在那儿的时候,它也许就会慢悠悠地溜达过来,还会用头轻轻地拱你,真是太有意思了。”
董家沟子村没有人养过这东西,董梅当然没有见过小牛,她会觉得新鲜也没啥稀奇。董明当然也没有在董家沟子村见过小牛,不过,他倒是知道,乳牛的皮毛颜色,会在长大的过程中,很快变黄,成长为标准的黄牛。
“那里养羊的确实挺多,你两个舅舅家里都养着几十只,这还不算是多的,养了上百只羊的人家都有,这次过来,我们还带了半扇儿羊肉呢,明天给你们炖一锅吃。”母亲也乐呵呵地道。
“是啊,姥姥那里的炖羊肉可香了,我都没吃够,哥,等你吃到之后,就知道以前吃的羊肉,根本没法儿跟姥姥家的比……”
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吃过晚饭,董明的心里也是热乎乎的,真没想到,回家的第三天,家里才吃到了团圆饭,这种家的温暖,他觉得太幸福了,甚至他觉得,哪怕是离开了修真界,这一切,都觉得值了。
正当大家准备收拾的时候,突然听到了院门口传来一声熟悉的女声,“爸、妈,都在家呢吗?”
董明离餐厅门最近,他打开门,头向门外探去,见到一位水桶腰、大饼胖脸的妇人,正走进院子,看着那张熟悉而令人生厌的样子,不是大婶又是哪个?
第202章 大婶的算计
“大婶!”下意识地,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