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半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羽半仙- 第2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三月一晃而过,齐山也真正地迎来了她的春天,虽然早晚时候仍然会感觉到凉意,但校园里已经显示出了点点绿意。

    这天是个有趣的日子,四月一号,也唤作寓人节的,只是这天是周日,学校里的学生多数都回家了,那些寓人的以及被寓的,数量应该不会太多。中午董明完成了训练,回到宿舍楼的时候,却愕然发现,离K县城一个多月的袁秋容,居然笑吟吟地等在宿舍传达室门口。

    “袁姨?”董明惊呼出声,现在的袁秋容,回到村里应该比较辛苦,但不知道为什么,董明觉得她脸色非常红润,似乎很难找到她原来那种病态的影子。

    “没想到是吧,呵呵,这不是天暖和了嘛,袁姨回来拿点儿换季的衣服,同时,也顺便到小医院看了看那些同事……”说到这里,袁秋容脸上有些黯然。

    “那,董老师,好些了吗?”虽然董明之前与母亲通过电话,但是,见到了袁秋容,他仍然免不了再问一声。

    “好多了,虽然还起不了床,但摔伤的位置,也感觉不到疼了,跟袁姨回家去吧,饭已经准备好了,这段儿时候,看来你吃得不太好,都有点儿瘦了。”袁秋容慈爱地看着董明,拉起他的手道。

    “那您今天来了县城,董老师那边……?”

    “一会儿袁姨就坐下午车回去,再说,家里还有淑芬照顾着呢,对了董明……”说到了这里,袁秋容话音一滞,有些犹豫道,“临来的时候,问了一下淑芬,要不要给你捎封信,她却没啥表示,你们俩,不会是闹啥矛盾了吧?”

 第290章 人生杂味

    听到袁秋容的话,董明的心里便是有些感怀,要说女孩的心思确实有些捉摸不定,也很难猜,董淑芬便是如此,只因为她短期内不能随时来到县里,就要刻意与董明疏远关系了吗?当然,这只是董明自己的猜测,真实原因到底是什么,董明不清楚,想弄明白这点的话,估计只得去问董淑芬自己。

    “没有这种感觉啊,这学期我们还通信了呢,不会是,她仍然担心董老师的身体,没有心思说些什么吧?”董明苦着脸,说出了连他自己都不信的理由。

    袁秋容到是没对董明的说法,做出啥评价,默默地与董明从宿舍楼返回家中,路上看着董明的眼神明显有些怪异。

    五金公司家属院,袁秋容的家,这里自从袁秋容离开之后,只有董明每天回到这里,平日里都显得冷冷清清,今天有了袁秋容的归来,立刻人气尽显。

    很显然,袁秋容来寻董明之前,早就已经将午饭准备得差不太多,一进门就能闻到浓浓的香气。

    “锅里有炖好的排骨,是在村里就炖好的,去洗一下手,然后把排骨盛出来,我感觉,村里的猪肉比县里的更香,袁姨再炒两个菜咱们就能吃了!”

    董明将包扔进自己的小屋,出来后在脸盆里倒了点水,简单地洗了一下,将手擦干,却见袁秋容已经开始炒菜。

    一大锅的排骨,冒着诱人的香气,董明盛了满满一盘子后,锅里还余下小半,只是这一动作,屋里的香气变得更加浓郁,让董明有些食指大动的感觉。

    袁秋容的速度也很快,因为菜都是早已经准备好的,只是在锅里翻炒一下,即可宣告完工,因而,那盘子排骨也没让董明等候太久,他便大快朵颐起来。

    “别光顾着吃肉,尝尝这盘炒平菇,这可是袁姨自己养的,是今天早上才收的,我这次带来了不少,上午多数都送给小医院同事了,也送给了邻居一些,他们都觉得袁姨的平菇新鲜呢!”

    “我妈跟我说过,袁姨养了一屋子的平菇,您鼓捣了这么多,挺麻烦的吧?”

    “倒也不算麻烦,勤喷着点儿水,再让屋里保持一下温度就行了,唯一比较麻烦的就是现在村里收平菇的时间不固定,有时候看着一大片都成熟了,却等不到人来收,周干部对这事儿也挺头痛的。”

    “没人收的话,平菇不会坏掉吗?”

    “坏掉倒也不至于,在菌棒上面长着呗,老些的只能按照成色较差的收了,如果每天都有人来收就好了,对了董明,你也应该知道了吧,村里换村长了,新村长是个年轻人,胆子挺大的。”

    “知道……,”董明心里一迟疑,然后觉得也没什么不能说的,便道,“这个村长刚一上任,大喇子的奶奶,就被气病了,还到县里住了好多天的医院,村里人都知道吧?”

    “被他气病了的又何止大喇子奶奶一个人呢,哈哈,袁姨都差点儿忘了,你还有大喇子这个同学呢,他奶奶受气,实在赖不到村长头上,村长虽然派下了许多的活儿,但那也都是为了村民,她敢说她自己不是受益人吗?光想着受益不想着付出怎么能行!袁姨要说的啊,是这个新村长的胆量,你知道不,这位副镇长有位表兄,在咱们村里占了八分地建了一处农家院,不知道怎么的,他居然找到了采石峪镇这位副镇长头上!”

    “还有这事儿?那位副镇长会怕他一个村长?”

    “还真就怕了,不知道他怎么与那位副镇长交涉的,结果,那位副镇长直接就撇清了自己,宣称此事他根本不知情,完全是她那位表兄的个人行为,不仅如此,那位副镇长当着咱村长的面给她的表兄打了电话,让他注意自己在村里的行为,不要做出违法违纪的事情出来。”

    董明倒也知道董建刚那处农家院,与荣二哥的农家院不同,荣二哥建的那处农家院,利用的是水库边上的荒滩,通过打出水泥桩建出来的院子,着实花了不少钱!而董建刚则完全是为了图省钱,占用了自家的耕地建的农家院。

    “他那处院子给扒了?”董明好奇地问道。

    “那倒是没有,只是把那处院子收归了村里,你说他胆子够不够大?不过,新村长倒也是给了那位副镇长一点儿面子,想出了一个折衷的法子,你知道村西头那处板栗收购站吧?”

    那处板栗收购站董明当然清楚,并且他对那个地方还有很深的怨念,一想到板栗收购站,他就能想到董为民,那个曾经刁难过他家的家伙!董明点了点头道,“知道!”

    “板栗收购站都在农历八月十五之后才开始收购板栗,所以那地方只是在那几个月才会使用,新村长就跟董建刚商定,农家院还仍然由董建刚经营,只是每年到了八月十五,就要停止营业,然后利用那个地方收购板栗,板栗收购的工作也交给了董建刚,董建刚一家虽然不乐意,也只得捏着鼻子认了,毕竟过了八月十五,来这里的游客也就很少了。”

    “所以,董建刚也被气病了?”董明道。

    “他没病,他老爸倒是病了一场,其实就是得了场感冒,有人说是被村长气的,不过啊,是不是被村长气的,谁又知道呢?”袁秋容呵呵笑道。

    “那西头板栗收购站以后干啥用呢?”董明好奇地道。

    “扒掉啊,那处地方是村里最好的耕地了,一亩多呢,收板栗的事儿董建刚管了,那地方还留着干嘛用啊?”

    “对了,村里在搞荒坡开发,那,董老师这种情况,咋办呢?”这个问题董明也比较关心,毕竟董开河是他的老师,而董淑芬也是他的同学。

    听到董明如此一问,袁秋容稍一沉吟,然后道,“村里对你们董老师挺照顾的,直接免去了他的任务,受到照顾的不仅是你们董老师,村里还有好几户没有劳力或劳力不足的,都得到了相应的照顾,就比如光棍瘸,当然,他现在不是光棍了,他家的任务就被减半,村里人对这个做法倒都没啥意见。”

    “那最后大喇子奶奶家没得到照顾吗?”

    “没有,他们家不是没有劳力,而是劳力都外出打工了,这种情况在村里非常普遍,如果这也在被照顾范围,那村里开荒这事儿就别想搞了。”

    董明还真是没有想到,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村里这位新任村长的动静可不算小,换成董泰平做这个村长,村里估计还是原来那副沉闷的样子吧?

    这样一想,董明以前那种认为董泰平这个村长做得还不错的想法,慢慢消退,同时,他因自己做下的那点小动作,而产生出来的内疚之心,也淡了许多。

    董明与袁秋容这顿饭吃得不快不慢,两人吃饱喝足,收拾利索之后,也就一点钟刚过。

    “袁姨得回去了,董明,今天见到了你,挺高兴的,袁姨也知道你是个懂事的,这么小就知道为家人着想,不过呢,你还是在学生时代,在这个时候心思要放在学习上面,那些其他的事情,还不是你需要去考虑的,阿姨这么说,你能明白吗?”

    “我知道的,袁姨这是为了我好!”董明心里虽然有些好笑,但他却能感受得到,袁秋容这实在是关心之语,他的心里除了感激也只有感激,只不过,他虽然外表是个孩子,也确实努力地去按照一个孩子的心态去处理问题,但别人谁能理解他呢,谁又会知道他,其实内心之中却怀揣着一个五十岁的灵魂!

    “人生说起来很长,有时候却又感觉匆匆,人的这一生,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变化,但是,无论怎么去变,只要你不断加强自身的能力,就能比他人有更强的适应力,行了,今天袁姨也不知道怎么了,跟你讲了这么多,那袁姨走了啊!”

    “我送送袁姨吧!”董明看着袁秋容身边的那两个大包裹,也不问她同不同意,直接就背起了其中的一个。

    “不用送了,车站又没有多远,下午,你不是还要训练嘛!”

    在这一点上,董明没顺着袁秋容,这么多的东西,袁秋容一个人可不太好带!袁秋容倒也没有继续推辞,笑着道,“行,再多陪袁姨走一走也好,这次一走,不知道啥时候再回来呢!”

    这是啥话,董开河的伤,不是三个月就能好吗?难道,袁秋容的话还另有所指不成?不会是……,想到了这里,董明也有些想不明白,索性,他也不是个爱钻牛角尖的人,与袁秋容一道,锁好了门,向着车站行去。

    “到了采石峪镇之后,袁姨带着这么多东西,咋回家呢?”

    “哎!”听到董明这么一问,袁秋容脸上呈现出了一点黯淡,“淑芬,淑芬知道我回去的时间,她会到车站接我的……。”

    “淑芬,也曾经接过我呢!”听到袁秋容这么一说,董明想到了那次,董淑芬来车站接他的情景,还有……两人一同摔倒在地上的瞬间,好像,那件事情就发生在昨天一般!

    “她跟我讲过的,呵呵,不过啊,袁姨骑车的水平比淑芬要好些呢,你放心吧,我们回家会小心的。”

    袁秋容,坐上车走了,回来的路上,董明却想象着,袁秋容下了汽车,见到女儿后,袁秋容骑上自行车,后面驮着女儿,车子上面,还挂着两只大大的包裹……

 第291章 运动会前

    四月二号,周一,距离董明参加市级中学生运动会,还有四天。这天的下午,仍然是董明的专项训练时间,最近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到了长跑上面,因而虽然他的高远球训练进行了近一个月的时间,但仍然感觉差强人意。

    董明一个月高远球训练中,前两周专门练习了打吊球,经过这些日子的训练,他基本可以一次次将悬挂在球馆内的羽毛球,在发力瞬间击打出去,然而,汤老师却对此并不满意。

    理由很简单,董明虽然能够完成动作,但从他全身的协调上来看,仍然显得有些僵硬,当然,这与他的熟练度有很大关系。

    当他结束了吊球练习,再次回到球场上,接打汤老师喂球的时候,却又再次出现击球与发力的脱节!

    “再多练些日子吧,对于一个刚刚学习羽毛球的人来说,高远球学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你也不要过于悲观,现在你还要参加市级中学生运动会,估计你多一半儿的心思都没在练球上,等运动会结束之后,再加强一下训练,争取把技术动作更好掌握。”汤老师显得有些无奈,她对于董明这个弟子,可以说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几乎把董明当成了她羽毛球事业的精神化身,期待他将来能够获得不错的成绩,来圆她没有实现的羽毛球梦想。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虽然董明一次次地展示出了他的不凡,训练刻苦,从来都会保质保量地完成训练任务;耐力惊人,可以在场地上以极高的强度,进行一小时以上的米字步训练;并且,董明在刚刚接触球时,对发球技术迅速地掌握等等,都让汤老师对董明越发充满信心!

    可现在又是怎么一个情况?高远球学习固然有一定的难度,董明练习得也不能说不努力,但是,为什么董明学习起这项技术动作,就变得如此艰难呢?

    虽然汤老师嘴上说得轻松,她却清楚,董明在训练上没有什么问题,但他身上的那种僵硬感,却是她之前无论如何都未曾预料到,难道说,董明确实要与羽毛球事业无缘了吗?

    董明倒没这种觉悟,虽然他自己也清楚,在高远球这项技术动作之中,他的掌握程度有点差强人意,但是,他不怕吃苦,他不太相信在经过大量的训练之后,这项技术对他而言仍然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会不会是由于这段时间,我进行的五千米测试有些多,才会影响到了专项的训练呢,现在基本上每隔一天,就会做一次自我测试,每次测试过后,都感觉到非常疲惫,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恢复。”

    或者真的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汤秋蕊想着,不过,在她的内心之中,对这一因素并不完全认同,因为,高远球的练习,几乎是一种纯技术的动作,对于体力的消耗很小。如果技术动作正确,身体动作协调,哪怕一个力量不大的人,也可以击打出高质量的高远球,这与力量无关!

    也许,是自己给出的训练方法的原因?实在找不出真正原因的汤老师,已经有些怀疑一切的念头,只不过,这个念头,也只是稍纵即逝,因为哪怕换一种训练方式,没有良好的身体协调性,同样无法获得很好的训练效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