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觉得,如果从一开始,他们就应当启动强攻模式,前面双方做的都是无谓的试探?”似乎察觉到董明对刚刚这场比赛,并没有显示出太多的认同感,汤老师轻声问道。
不认同吗?在董明的内心之中确实存在了一点这种想法,不过,他没有参加过真正的比赛,对于自己的判断,没有多大把握,董明不太确定地道,“我记得汤老师曾对我讲过,在双方实力相差不多,甚至弱于对手的情况下,保持坚定的进攻,是取胜的最正确选择,但我看他们场上的表现,最起码在前两局的时候,我没有看到任何一方有主动发动攻击的意愿,难道说,他们都认为自己比对手拥有更强大的实力?”
“看不到的进攻,就不是进攻了吗?”汤老师呵呵笑着,然后又似乎想到了一些什么,不过她的变化并没有持续多久,然后道,“实际上,他们对球的这种近乎偏执的控制,正是在为进攻寻求着机会,对于进攻的敏锐感觉,使得二人更加清楚,如何去限制对手的进攻,因而,他们都不惜以失误的代价,也不愿意让自己处在被对手攻击的境地,至于最后他们仍然又选择了进攻,相信你看完比赛,也应该明白,他们对于这种质量极高的后场球,选择进攻之后,相互出现失误的比例再次提高。如果仅仅是提高了自身的失误率,便能给对手造成压力,也不失为一种赢得比赛的手段,相信他们必然会更早做出这一选择,但这种强攻,却是以严重牺牲自己的体能为代价,想想看,比赛之中体能不足,会出现什么后果?”
“问题有那么严重吗?他们这场比赛,虽然比分焦灼,整体耗时……”董明说到这里,看了看手表,发现已经将近十点半,这才继续说道,“四十来分钟的比赛,还不至于造成他们体能的不支吧?”
“在之前你与老师的模拟比赛之中,我从来没有鼓励过你进行强行进攻,你可以看得出来,对于强行进攻老师是不提倡的,但不提倡并不代表这么做完全没有意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或许现实情况会迫使你不得不做出这种选择,因为你除了这么去做之外,你根本看不到取胜的希望,如果你拥有一定的比赛经验,你肯定会发现,强行进攻对体能的消耗,远不是正常进攻可比,强攻不仅对进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会同时带来自身更大范围场上的移动,根本不是你们这种年龄的选手能够承受。”
跳杀,董明还没有学习,自然无法感受强攻与非强攻状态下,这个技术动作对体能的要求,因而,对于汤老师的话,他虽然仍有保留,却没有继续争论下去的意思。恰在此时,旁边走来了三人,其中一位三旬多的偏瘦女士,一身的“歪歪”装扮,不用问,应该是一位羽毛球教练,跟在她身后的,有一高一矮两个男生,看着男生都是一脸的汗水,应该刚刚参加了比赛不久。
三人恰好在董明旁边站定,而高个男生,高兴地叫了一声,“天业!”
董明发现,跟他同在H组的李天业,见到三人后同样露出了兴奋之色,李天业没有理会男生的招呼,而是眼睛直盯着教练急忙道,“宋老师,您终于来了,都快到我比赛了,还担心您不会来我的场地呢。”
“马上就要轮到你上场了吗?”男生并没有理会李天业的无视,拉起他的手继续热心地问道。
“他们打完,就轮到我了。”李天业用手指着刚刚上场的两名G组队员,回答了男生的问题。
“他们不是还没开始比赛嘛,离你上场,早着了,还是你运气好,我跟小邱的比赛都在主馆,但时间却重了,宋老师只得在我们两人的场地来回地跑。”
“行了,林杰,你跟邱学康第一场小组赛打完了,也赢了,就少说两句,没看到天业还没开始比赛吗?”宋老师轻轻说了男生一句,然后来到了李天业的身边继续道,“你们小组第一场比赛中,前边水平大概是什么情况?”
“菜鸟,虽然看起来都接受过系统训练,但身体素质一般,没有太好的变速能力,刚刚两人在比赛中谁也没能掌控节奏,拖拖拉拉地打满了三局,才勉强决出胜负。”李天业显然很看不上范经纬与侯鲲两人,话语中极具轻视之意。
还好,此时刚刚结束比赛的二人,都远远地坐着休息,听不到李天业对他们的蔑视,话自是随他怎么去说。
“也不要太轻敌,比如刚刚学康的比赛,就险些败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所以,每一场比赛都要重视起来,万万不能松懈。”
“在小组赛里,天业肯定不会出问题的,在我们师大附小,也只有他与郝正谊有一战之力,可惜郝正谊为了全心备战应天赛,这一趟没来临榆。”邱学康同样一脸无所谓的样子,认定李天业不可能在小组赛中,就会遇到什么强劲的对手。
“不能把目光只盯在小组赛,这次比赛,不仅草场街小学、机场路小学来了高手,甚至体校马凯也参加了比赛,你想想看,跟他们相比,你们还能取得什么样的名次?”
“马凯也真是的,明明听他说过,要参加应天赛的,却又厚着脸皮来打临榆赛,还说啥这是学校的要求,我咋就不信呢?”林杰听到了马凯的名字,反应很快就激动起来,似乎对方参加一个临榆赛,就像犯了天大的罪过一般。
第356章 董明的第一场比赛 (一)
从几个人的说话之中,董明已经弄清楚了个大概,这几位都是来自赵州师大附小,宋老师是他们的教练,其中三人来打临榆赛,而水平最高的郝正谊则是将在下周前往苏省,参加全国应天赛。随着比赛的继续,几人站到了距离场地更近的区域,说话的声音也小了起来,董明已经很难再听到他们的谈论内容,并且,他的注意力已经被场上比赛所吸引。
现在上场的是G组选手,除了一位他的康宁老乡吴雨之外,另外一名选手叫做何嘉实,这两位选手是两个小组之中个头最高的球员,吴雨最高,就是何嘉实也比董明高出一些。
当两人一开始比赛,董明就发现,这个吴雨的基本功,也太差了吧,甚至董明认为,他能在当初的朔平赛中取得小组出线,凭的多半都是运气。
吴雨应当接受过训练,但训练的程度很一般,就比如他的步法,看得出来这小子也知道启动步的重要,但在实际的跑位之时,却常常忘记启动。并且,吴雨在击球发力之时,经常会出现力量与跑位线路不在一条直线的问题,这种问题一旦出现,在比赛中不仅会消耗运动员额外的体能,并且会导致失误率大增。
董明轻轻摇头,这个吴雨,哪怕与刚刚结束比赛的范经纬和侯鲲相比,都显不足,他们技术动作同样较糙,但那两位在步法上面却不存在这种明显的疏漏。
反观何嘉实,在场上的表现就要比吴雨从容得太多,轻巧的步法,让他在几乎不怎么消耗体力的前提下,仍然拥有比吴雨更快的速度,每一拍打起来,也更为轻松。
两人由吴雨发球,他站在了主裁的左侧,一个高球发到何嘉实的正手底线,对手一个直线收吊,将球放到了吴雨的反手网前,然后,吴雨在这个简单的上网动作中,脚步就已经显出忙乱,挑出的直线后场球,也不算多么到位。
何嘉实一个轻巧跃起,然后将球劈吊至吴雨的正手网前,而吴雨却在仓促救球之中,挑球不过网,失去了第一分。
接下来,何嘉实发球,老实说,何嘉实的第一个发球,不算多么到位,但这并不能简单说明他的基本功就存在多大问题,刚刚开始比赛,场地需要适应,运动员的身体同样也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当然,快速适应场地的能力,是一个优秀运动员应有的素质,这种能力同样需要通过参加大量比赛,慢慢积累而成。
见到对手发出不到位的后场球,吴雨选择了直接突破,他高高跃起,球拍奋力挥下,将球以直线重重地杀向了何嘉实的正手边线附近。
何嘉实清楚自己的发球不到位,当然更加注重对于下一来球的保护,因而,防杀和防网前吊球,是重中之重。吴雨的杀球虽然来势凶凶,却没有给早就做好防备的何嘉实带来多大麻烦,球被何嘉实斜向轻轻一弹,便飞向了吴雨的正手网前。
接下来,吴雨需要做出场上最大范围的移动,从反手后场移动到正手网前,步法上的先天不足,使得他在球将落地之时,才堪堪把球接起。
吴雨很勉强地将球回放网前,但,早就盯住该点的何嘉实,快速踏前一步,利用反拍直接扑中了这个放网,比分来到了二比零!
慢慢地,比赛似乎变成了何嘉实的个人表演,忽而杀球,又忽而劈吊,整个人似乎在场地上无处不在,而其对面的吴雨,防线却像是个早就烂掉的破鱼网,到处都是漏洞。
G组的第二场比赛,几乎看不到对抗,在何嘉实的攻势之下,吴雨没有半点防守之力,被对手吊打。交换场地之时,吴雨曾红着脸跑到汤老师跟前,寻求临场指导,不过,双方实力如此悬殊,神仙也不可能给出再多建议,因而,汤老师也只是给了他一个“加强训练”的忠告。
两局比赛,何嘉实分别以二十一比八和二十一比十轻松获胜,耗时仅二十分钟,是目前为止,三号场地最一边倒的比赛。
吴雨比赛的快速结束,倒让董明轻松了一些,他的比赛不必轮到下午。董明的对手是李天业,他从刚刚几人的对话之中了解到,这位选手应该是个厉害的角色,当然,无论他厉害与否,董明都必须面对,此时,他正与李天业站在一起,眼睛都盯在了主裁手中的塑料币上。
董明运气不差,他得到了优先选择权,选择权无非是选择场地还是发球,有些选手喜爱掌控发球的感觉,因而,他们多会选择发球,而更多选手,倾向于选择比较有利的场地。比如董明,他便是在汤老师的建议下,挑选了主裁右手边的场地,因为根据观察,汤老师发现,右手边场地的左侧底线位置,出现出界的次数相对较多,便猜到了那个位置,应该存在一定的侧风。
室内的场馆特别是较高的区域,存在一定的空气流动非常正常,比如冬季的暖气,春秋的馆内换气,特别在现在的炎炎夏季,场馆必然会启动空调系统,这是馆内有风的根源。这些馆内的方向不确定的风,虽然很微弱,但确实对比赛存在一定的影响,至于这些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那就要看你对风的感知与利用能力。
董明与李天业之间相互拉了几个高远球,主裁就宣布了比赛的开始,董明挑选了场地,发球权自然在李天业手中。
与前面队员完全不同,李天业居然使用反拍发球,给董明发网前小球!这种发球,通常只有在专业比赛中才比较常见,像在临榆赛这种等同业余的比赛中,董明还是头一次看到。
对方以哪种形式发球,对董明来说,区别不大,他没有跳杀,哪怕对方给他发来后场高球,董明也无法利用杀球威胁到对手。
脚下迅速移动,董明一步来到了网前,获得了高点接球的机会,既然掌握了高点,董明自不会将球挑起,他顺势利用球拍反面将球一搓,这个中路的网前小球,被搓向了李天业的正手网前。
见到了董明放网后保持了对于网前的关注,李天业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将球挑了一个斜线,飞向了董明的正手后场。
这个挑球非常到位,对董明来说,没有多大机会,后场球他没有多少攻击力,扣杀也不是不行,但如果没有太好机会,反倒不如四方球拉开。董明脚下迅速移动,飞快地来到了后场,并且球拍已经高高地架起,良好的动作一致性在董明的身上体现,一个劈吊,再次将球吊到了李天业的正手网前,是重复落点。
李天业脚下的速度同样不慢,面对董明这个隐蔽性极好的回球,虽然未能抓住高点,但却稳稳地将球做了一个回放,放到了董明的反手网前。
对手放网,并且董明需要做出一个场上最大范围的移动,在这种情况下,他已经不再适合继续放网,董明上网后,腕部发力,将球弹了一个直线后场球,来到了李天业的正手后场。
然而,接下来李天业的表现,却让董明有些傻眼,只见李天业反应速度快到了极致,只后撤了一步,便直接起跳,身体与球拍形成了完美的弓形,一个大力斜线劈杀,将球杀向了董明的正手边线。
董明的反应不能说不快,脚步的移动速度也近乎到了他的极限,然而,这个杀球速度极快,角度又刁,董明虽然险险将球救起,却由于过于仓促,原本希望挡出一个网前直线,球却没有过网,李天业得到了该局比赛第一分,比分一比零。
这家伙的进攻能力忒逆天了吧!董明惊诧于李天业的这个杀球,让他看着场上的球呆呆地愣了几秒,怪不得,听几人对话之时,有那么大的口气,原来这个家伙确实有料!
轻巧地用球拍将球拾起,董明将球打到了李天业的手中,准备迎接第二个球的较量。
李天业同样以反拍发出了网前球,似乎察觉到了董明放网的意图,他整个人压得比较靠前,在这种情况下,董明不得不再次将球挑至对手的底线,只是,这一次董明将球挑至的是对方的反手底线。
董明的挑球,还算到位,但显然他给出的后场球,完全处在李天业的火力范围之内,只见对方再次跃起,虽然没有前一个杀球那般突然,但杀球质量很高,无论从球速还是落点,都堪称完美。李天业的这一记扣杀,以直线杀向董明的正手边线,没了突然性的杀球,对董明的威胁大大降低,他经过了这段时期残酷的训练,已经非常清楚面对杀球如何应对。
董明选择了将球斜向弹至对手的正手网前,因为这一落点,将调动对手在场地上做出最大范围的移动。
李天业显然并不在意这种场上转移,他的脚下速度不弱于董明,如风一般上网之后,李天业以直线球将球挑至董明的反手后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