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比较惊艳。”
“你打袁康也会吃力?别逗我开心了,如果你使用自己的套路球去打他,会费力气吗?嘿嘿,我知道你怕自己的球路被别人看出门道,一直小心的藏着掖着,最后却都留着用到了我的身上,这么做你不嫌累心啊?而我就比你傻,从来没想过私藏,我的那点儿路数,早都被你见识过多次了!”
“我跟你不一样,不是我不愿意使用套路球,而是我觉得那种球有太多的局限,非常限制我的发挥,使用套路球的同时,感觉我自己先被套在了里面,这种感受让我非常不爽,哪有硬打硬攻感受强烈?至于对上你的时候,为什么我还会去使用技战术策略,你看不出来吗?还不全是被你逼的。”
“你的话我就不同意了,什么叫把自己先装进套子里面?如果你有这种感觉肯定是错的,我记得教练对我讲过,套路球就需要多使用、多练习,不要担心自己被别人参透悟秀,因为你一直在成长,随着成长,你的球路也会越来越多元化,等什么时候这种思路融入自己的血液,你就会觉得不知不觉之间,你一直都在进步。”
“可能我骨子里面就不喜欢过于复杂的球风,更喜欢直来直去,哎哎哎……,你看董明的这一个勾对角,假动作哦,那么小的动作,作为旁观者,如果我不是仔细盯着他的动作,都很难察觉,简直是绝了,怎么,这个球你看咋样?”孟国平歪着脑袋看向了吴迪。
“想听真话还是假话?”吴迪乐呵呵地反问。
“你这话说的,不同意我的评价就直说,拐弯抹角的真让人不舒服……,就像打球一样。”
“恐怕你又说错了,刚刚这个网前球,如果换作是我的话,我却会选择直来直去,直接上前扑就是了,何需什么假动作勾对角啊,简直多此一举!”
“那是你速度快,换成是我的话……,”孟国平看了看场上,轻轻摇头,似乎又小小地推算了一番,才叹息道,“对我来说,扑中这个球很难,估计那样做的话八成要下网了!”
第473章 支撑
董明的这一记勾对角,不仅晃到了袁康,并且因为再次添了一分,使得董明在第一局的后期,已经领先对手两分,因而,以当前的形势,他在首局取胜已是可期之事。
与孟国平同样,其他人也看到了董明的这一个漂亮的勾对角,登时场边一阵叫好之声,在所有的叫好人中,闹腾得最欢实的却是董明的室友付高飞,只见他已经站了起来,在热烈地鼓掌与叫好之后,别有意味地看向了另一位室友巩守信,嘿嘿笑着说道,“我说啊守信,之前还一直以为你是我们宿舍最厉害的那个,特别是在上周的大循环赛中,你的排名还在董明之前,怎么现在感觉着,快被他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早在刚开始集训的时候,巩守信便知道董明水平并不比自己差,自己能够在大循环中取胜,多半原因是由于自己在三十分制比赛之中,体能还有保证,然而,现在又恢复到了二十一分制,他自认为单单在体能方面就无法与董明抗衡。
巩守信看着正在场地上战斗的两位室友,包括乙组比赛中,被对手频频逼得失分的王华,还有甲组中硬抗袁康而不落下风的董明,心里却是五味杂陈,他知道,董明与他拥有着最大的不同。
董明的体能为什么这么强悍?作为董明室友,他们三位谁的心里都明镜一般,每天早上董明比他们谁起得都早,然后回来得却最晚,巩守信能够看得出来,每天坚持这种高强度的晨跑,董明应该已经养成了习惯,这便是他们之间真正的差距!
这样看来,董明的体能再如何强大也能够说得过去,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巩守信深深吸了一口气,他的思虑开始飞速运转,不停地反问自己,他能不能做到像董明那般勤奋,哪怕做到像董明那般坚持高强度晨跑呢?
巩守信非常清楚,答案很简单,只是“能”或者“不能”,然而想真正做出选择其实却并不容易,选择“不能”他会很轻松,但却不能让他甘心,而选择“能”呢?好吧……,这个问题确实难住了巩守信,他只能将问题暂时搁置。
一道愤愤的目光从巩守信的眼中射出,在付高飞那副幸灾乐祸的脸上不知道画了几道圈圈,如果眼神儿能杀死对方的话,估计巩守信这个时候完全能够下得去手,轻哼一声之后,巩守信没有理会这位损友,心神再次沉浸到了董明的比赛之中。
在与袁康的比赛之中,董明取得了首局比赛的胜利,虽然比分差距并没有多大,但是赢便是赢了,这也是董明参加集训以来,面对袁康取得的首次胜利。
这一局的比赛之中,董明其实并不好受,这种不好受不是指他在这种极端加速时的辛苦,而是他在对于心态调整中的艰难。
按理说,在极端加速的状态下,董明的内心之中应该会紧张起来,可是恰恰却事与愿违,哪怕董明在场上已经拼命一般飞奔,内心之中的那一丝轻松竟然依然存在,似乎有种赖着不走的样子,让董明感觉一阵的发狂。
这种状态让董明下了狠心,咬紧牙关,对自己的潜能再次进行了残忍的压榨,在他的坚持之下,终于在比赛过半的时候,心中的那种轻松感,才一点一点恋恋不舍地离他而去,他心中的那种紧张感也终于如期而至。
内心的紧张感,似乎带给了董明新的气象,他发现,紧张让他的头脑变得更加冷静,反应速度也变得更加敏锐。董明紧张起来以后,比分处在领先的时间多了起来,并且这种领先也慢慢地保持了下来,直到最后,他以微弱的优势取得了首局比赛的胜利。
董明在与袁康的战斗之中,已经处在了光着膀子向前冲的状态,如果第二局仍然延续这种态势,董明自己都不知道第二局最终能不能坚持下来,但,他还有其他选择吗?
“董明,加油啊,我们期待着你再胜一局,那样的话,你就赢了袁康!”付高飞一脸的兴奋地凑到了董明的跟前,似乎取胜的不是董明而是他自己一般。
此时的董明,却连说话都会感到吃力,他用力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喘着粗气,努力让自己挤出了一点笑容,轻轻点头,“希望是这样吧,不过,袁康确实不是那么好打。”
“行了高飞,现在你就少说两句,刚刚董明在场上拼得多凶,你也看到了,就让他歇一会儿,别添乱了!”巩守信仍然坐在原处,看着凑向董明的付高飞,有些不满意地数落道。
“我知道董明累,但我这是在替他出主意,在帮他,你没看出来吗?”对于巩守信的指责,付高飞当然不乐意,脖子一梗,马上反驳道。
“呦呵,我还真没看出来,我们的付大高手竟然还要指导别人打球,啧啧,那你继续,我不拦着了!”
“你本来就是没事儿找事儿,我还不知道你的那点心思吗,告诉你说,我们几个,不是只有你希望董明打赢这场比赛!”
“好好好,想说你就去说,我不管了还不成嘛!”
“压根你就是不了解情况,我找董明有正事呢!”付高飞得意一笑,再次看向了董明。
“想说啥就直说吧,我也马上要上场了。”董明可不觉得付高飞能提出什么建设性意见,他只是觉得,别因为自己的原因,让这两人闹出啥矛盾,因而,耐着性子道。
“袁康确实很强,哪怕在这种强度的对抗之中,他都能够保证将球打得非常到位,很了不起,不过呢,董明,在刚刚的那一局,我觉得你至少有两个底线球判断出现了失误,袁康的球打得很到位没错,但你也要注意加强对界外球的判断。”
听到付高飞的话,董明不由得一惊,原来这家伙确实言之有物,并不是随意忽悠。想到此处,董明再次回想起了比赛时的情景,确实,在他速度飙升的时候,相应的,对于场地的敏感度就会下降,那么,付高飞所讲基本应该就是事实!
董明本身在比赛中因极度加速,体能的消耗已经基本达到了临界程度,如果再对出界球失去了判断,那么,他岂不是在自取灭亡?
想到了这里,刚刚擦去汗水的董明,只觉得身上又多出了一层冷汗,亏得有人提醒,若不然,他将在浑浑噩噩之中主动给对手放水。向付高飞报以了感激的笑容,董明没有再说什么,他已经知道自己应该注意什么,与此同时,一股欣喜涌入董明的内心,他开始暗暗呼喊着,袁康,你不是很少出现失误吗,哼哼,现在,小尾巴终于露出来了吧?
虽然董明对于付高飞的提醒,内心充满了感激,知道付高飞不会骗他,尤其这是旁观者的观察,通常会比他自己的判断更加客观,但是,他却不会轻易随随便便就认同别人的判断,其中的一切,还需要自己在比赛中仔细论证。
比赛再次打响,哪怕董明的体能已经濒临危机,他仍然没有降速的打算,因为,他比较悲哀的发现,袁康的速度,似乎比上一场没有明显的变化,正因如此,他也只能咬牙坚持。
在咬碎牙齿仍然难以坚持的时候,董明开始期盼付高飞描述的事情能够兑现,是的,在保持极限加速的状态中,他觉得自己确实已经临近崩溃。
只不过,董明看着一次次飞向自己底线的回球,经认真的判断,最终却只能给他带来遗憾,这段时间袁康的回球好像进入了一个怪圈,落点超级精准,好似有如神助一般,让董明只能一次次望球兴叹!
下一个球……,就等下一个球,不信他每一次控球都能这么刁钻,董明一边运着气,一边调动着体内仅有的一点体力,在此时,他就像将失落在风暴中海上的独舟,孤立无援。
比赛已经进入了第二局的下半段,董明清楚,自己的体能已经消耗得干干净净,他的速度已经降到了无法想像的程度,虽然他仍然在勉力支撑,他却更知道,他已经撑不住了。
失误吧……,快点失误吧,董明一边挣扎,一边几乎将自己心中所想放声大喊,当他看着再次飞来的一记后场球时,心中窃喜,难道终于要盼到对手的失误吗?
董明将速度降了下来,他首先要对这个来球进行判断,其次,他太累了,非常希望能够得到片刻的喘息,然而,这一来球,根本没有半点出界的迹象,相反,他却因为这一次的判断,失去了最好的击球点。
既然判断失误就应该有承担结果的觉悟,对于此球董明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判断失误,他仍然有机会将此球挽回,一个大力的抽球,将球送回到了对手的底线,完成对此球的过渡,但是,董明的心里却有些绝望,他几乎已经跑不动了,但是,对手却仍然那般难缠。
忽然间,董明发现了袁康的表现有些出乎他的意料,因为,刚刚被他抽回的底线球,竟然被袁康判断为界外球给放过,然后,他这次的判断却是实实在在的误判!
看到此处,董明内心不禁狂喜,出现这种低级误判,唯一的原因就是袁康的体能已经不济,他终于明白,原来,袁康此时同样也在勉力支撑。
感谢依旧云齐!
第474章 采买
董明笑了,他等到了,等到了袁康的速度终于降了下来,还是断崖式的下降,袁康的体能终于在经历了将近两场比赛的疯狂加速中,现出了原形,虽然,董明为了这一刻,自己也几乎油尽灯枯。
两人同时体能耗尽,对于董明来说却不谛于最大的好消息,他的底牌不仅是自己的体能,还有强悍的恢复速度。
以董明的恢复速度,在当前体能空空如也的情况下,虽然无法支撑他去加速,但要他在较低速度中去完成比赛,却已经不再是什么问题。
董明与袁康的比赛变换了风貌,场上的速度陡然变慢,局面再也不似刚刚开局时那般火爆,只不过,观众们都能够看到,董明速度突然慢了,慢得甚至都不如平常速度,但袁康的速度比董明只有更慢。
最后的几个球,袁康好像完全失去了应有的抵抗,打起球来也好像混混沌沌,再没有了半点章法,而董明却打得越来越轻松,再一次印证了羽毛球比赛之中的此消彼长。
袁康此时在比赛中已经耗尽体力,完全是凭着最后一口气在坚持,因而,他的出球质量自然无法保证,在这种情况之下,董明应对起来更显从容,往往随便几个简单的拉吊结合,即可找到得分机会,比赛已经没了悬念。
在比赛的最后阶段,与其说董明仍然在比赛,倒不如说他已经提前进入了休整期,甚至到了比赛的结束,他走下场地的时候,竟然比首局的赛后还要轻松。
董明赢了,他打赢了袁康,同时,他在赢得这场比赛的时候,却似乎在朦胧中看到了藏在比赛中那一点若隐若现的精粹所在,虽然仍然看不太清,但也能获得了一点感悟。
比赛的结果只有两种,非输既赢,如何去打破输赢之间的平衡,是每一位运动员一直在苦苦追索的东西,为什么大家努力的训练?为什么在比赛之中哪怕明知道体力不济,却仍然竭力坚持?就是为了寻求这种契机在奋斗。
有些时候,输赢的平衡看似牢不可破,实际却只在细微之间,我们无法将其堪透,只因当局者迷。
董明与袁康的比赛平衡,就像这么一只天平,一开始还在左右摇摆,接下来由于董明再次压榨了他的体能,速度再次出现提升,按照常理来说,这个时候董明速度的提升恐怕微乎其微,但是,恰恰就是这么一点微小的速度提升,却可能是改变天平平衡的关键。
董明在甲组的比赛中,以小组末位的成绩,先后战胜了苏文栋和袁康,最终位列甲组第五名,比大循环赛成绩足足前进了三名,从而基本上改变了他在甲组吊车尾的处境。
十月底的康宁,树叶已经枯黄并开始慢慢飘落,董明能够感受到阵阵凉意,却不像老家齐山那种浓厚的清冷,两地距离很近,但长城脚下齐山的气候,却会比康宁更加积极地追赶着冬天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