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选择到学校工作,目的就是那个编制,假如没有那个编制的话,谁还愿意到这种清苦的地方工作,换个企业打工不是更好?
事实上也是这样,与赵大伟一同前来的、兴冲冲的求职者们,在了解情况之后,纷纷离去。
然而赵大伟却没有走,在职场频频碰壁让他已经有些心灰意懒,最重要的原因,他的钱包早已干瘪,按照他的观念,已经大学毕业的他,没有贴补家用都会让他心生愧疚,又哪里好意思向家人开口要钱?
赵大伟留在了常山一小教书,他教授的科目是思想品德,同时,由于他很年轻、能力强且精力充沛,学校办公室也常常喊他过去帮忙,几乎把他当成了便宜苦力。
在常山一小工作的这段时期,赵大伟感受到了人生冷暖,他很清楚,同事虽然会对他笑脸以对,笑容的背后却隐藏着明显的优越感,因为他们都有编制,而他却没有。
就在赵大伟参加工作一年之后,赵州迎来了一次全国运动会。这种大型综合性的比赛,通常由国家体育局主办,而那些大量且琐碎的具体工作,却需要燕北省体育局落实。
为了筹办全运会,燕北体育局采取了最常规的应对措施,成立了筹委会之后,一份行政命令马上发出,由整个赵州体育及教育系统抽调精兵强将,来完成全运会的筹备工作。
严霜单打独根儿草,这种明显就是去吃苦的差事,理所当然地落到了赵大伟的头上,于是,他摇身一变,成为了全运会筹委会中的一员。
筹委会的工作很辛苦是必然的,但赵大伟却在这里感受到了轻松,是那种发自内心的轻松,这里工作虽然辛苦,他却不用再像以前那般生活在歧视的目光之中,这也使得他的工作热情空前高涨。
赵大伟的工作很快得到了认可,筹委会的一位副主任,与赵大伟还是本家,非常喜欢这位年轻人的工作态度,决定给他一个机会。
赵副主任决定将赵大伟正式调入省体育局,并且承诺一年之内,为其解决编制问题。
被巨大幸福砸得晕忽忽的赵大伟,想都没想就点头答应了下来,开玩笑,现在一个编制,究竟有多么金贵,他早已经深有感悟。
赵副主任的行动力很强,还在筹委会的工作没有结束之时,就完成了对赵大伟的调动,并且,在赵大伟入职体育局后,开始积极为其争取编制。
在赵副主任的努力之下,赵大伟来到体育局工作不足一年之际,一枚光芒四射的编制,就像流星划过夜空一般,投入体育局的怀抱。
当然,事情发展到了这里,又出现了一个然而,这个来到了体育局的编制,由于异常耀眼,直引来狼群一片,众多绿油油的目光之中,散发出来的只有贪婪。
结果是注定的,这个编制便宜了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与赵大伟无缘,他输得不冤,虽然许多人都知道,人不应该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然而,关系这道槛,已经数次将赵大伟掀翻!
这件事情的主导者赵主任虽然也很气愤,但他最终选择了妥协,并且承诺赵大伟,明年,明年必定会有一个属于赵大伟的编制。
然而,赵大伟还会信吗?他不是傻子,知道编制的价值只会越来越高,根本不是他可以染指,至于赵主任的承诺嘛,只能呵呵了。
既然没有编制,还在这样一个单位厮混,没有前途是必然的,现在念头通达的赵大伟,已经生出了离开体育局的想法。
恰好,有一家名叫四方传媒的公司,刚刚筹办燕北省分公司,招聘熟悉体育管理工作的人才,这个位置好像替赵大伟量身定制一般,以他的工作经历及法学的背景,轻松入围,成为了四方传媒燕北分公司的一位经济人。
四方传媒是一家经济公司,也就是替各类名人处理经济事务,包括组织现场活动、广告代言签约及影视作品合作等,而服务对象基本都是体育明星。
赵大伟来到四方传媒工作的部门是签约部,这是公司比较重要的一个部门之一,主要职责就是与体育明星签约,签约之后,公司每年会支付给这些体育明星一笔签约费,然后公司则获得代理明星的社会经济活动权利。
签约部虽然比较关键,却还不是公司最重要的部门,传媒公司最重要的部门当属推广部。推广部的职责则是联系各个经济体,通过公司与他们的合作,最大程度地将这些体育明星的价值发掘出来,为公司直接创造效益。
赵大伟自从来到了四方传媒之后,有了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通过在体育局的工作经历,他熟悉各种体育运作方式,对燕北省各个体育组织了如指掌,无论是体育工作人员、教练员甚至运动员,与他相熟的都大有人在,在四方传媒两年工作下来,他的业绩稳居首位,无人能及。
然而,哪怕赵大伟的工作能力再强,业绩再优异,他又再次吃了没有关系的亏,仍然受到了排挤,在竞争签约部主管位置的时候,他败给了一个能力平平的对手,原因只是他的这个对手的老爸,是四方传媒总部高层。
只不过,赵大伟的这一次败走麦城,败得并不孤单,公司另一位同事,推广部的部长蓝源,在竞争分公司副经理位置的时候,与他一同落败!
蓝源,比赵大伟年长约十岁,毕业于华国传媒大学,并且在四方传媒成立之初,便进入了这家公司,更是在燕北分公司成立的时候,由总部来到这里做了推广部的主管。
蓝源从总部来到燕北分公司的目标,就是瞄准了分公司经理的位置,按照他的能力,哪怕不来分公司吃苦留在总部打拼,位置也不会太低,但他为了寻求更加宽广的发展环境,毅然离开了总部,来到了燕北分公司。
不用问,能在副经理位置击败蓝源的,也不是什么能力出众之辈,对方还是一个小年轻,据说这位小年轻,乃是四方传媒老总的子侄,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四方传媒绝对不会把重要的位置交给一个外人!
蓝源也是一位果决之人,在看清楚了四方传媒的本质之后,毅然决定离开这家公司,当然,他也不是什么良善之辈,离职之时,拐走了几位四方传媒的骨干,而赵大伟就是其中一员。
四季传媒就这样诞生了,而赵大伟在四季传媒的第一个职位,就是签约部主管,也算圆了他在四方传媒没能实现的愿望。
赵大伟所负责的签约部,俨然成为了四季传媒最重要的部门,无他,四季传媒成立之初,签约的明星还是空白,哪怕蓝源亲自负责推广,他也没有资源可推。
蓝源可以从四方传媒挖来一些员工,但是,却无法将原有的签约明星带入新的公司,不说那些明星受合同制约,即便抛开合同约束,四季公司也没有能力支付高昂的签约费用,用一穷二白来形容现在的四季公司,再恰当不过。
不过对于签约一事,无论是蓝源还是赵大伟,早有规划,他们并不否认四季公司没有资金,无法签下那些大牌明星,但是,签约也不一定只针对那些成名的运动员,他们寻找的目标是那些处于成长期,没啥名气的运动员。
成长期的运动员,绝对不会被四方公司看在眼里,但是,四季公司却把他们当成了香饽饽,不为别的,便宜。
或许有人问了,这种没啥名气的运动员,签过来之后,会有效益吗?这个答案是肯定的,客户也是有区别的,像四方公司的签约明星,其费用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承担,因而,四季公司也有一定的市场,再者说来,运动员名气不够,不是还可以用数量来凑嘛。
就这样,四季公司步履蹒跚地开始行走于传媒界,虽然不被业界看好,却也顽强地生存着、挣扎着。终于有一天,四季公司收到了喜讯,旗下一位签约蹦床运动员,得到了一个全国冠军,于是,公司上下沸腾了,因为,哪怕这位运动员已经是冠军运动员,公司的签约费用不会增加太多,与将要获得的收益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不过,好的心情只在四季公司维持了不到半天的时间,蓝源便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听说四季名下出现了一位冠军运动员,传媒巨鳄纷纷找上门来,所提要求无非就是一件事情,要求转签这位运动员!
甚至蓝源的老东家四方传媒也掺和其中,只不过,或许由于大家还算相熟的缘故,四方的话说得比较透,他们告诉蓝源,最好答应转签,因为你们扛不住压力,假如你非要一意孤行,他们也不会在乎,仍然可以直接绕过四季,重新与那位冠军签约。最后顶多打官司麻烦一些,可是,人家不怕打官司,也耗得起,但你们四季能耗得起吗?
感谢依旧云齐、书友151214105022698!
第553章 签约
老东家四方传媒的态度,彻底击碎了蓝源最后一丝幻想,浮萍无根的四季传媒又能拿什么与那些业界大佬过招,或许硬撑到最后可以赢得官司,而代价却几乎注定要输掉公司!
还好,四方传媒并没有赶尽杀绝的意思,承诺如果同意转签这位冠军球员的话,还可以给四季留下一点残羹冷炙,虽然从收益上看必定会大大缩水,却总好过关张歇业的结局。
刚刚的兴奋劲还没有过去多久,现在却又被兜头泼了一盆凉水,如果蓝源早知道会出现这样一种状况,他甚至希望自己公司旗下的运动员,永远不要有人冒头才会更加稳妥!
当然,转签这种事情四季也并不是不可以去做,损失一些利益换得公司的安稳,似乎也是一件可以接受的事情,但不要忘了,一旦转签的事情发生,四季会被业界同行怎么看,还会不会有运动员乐于与四季签约,甚至,公司员工还有没有信心继续在这家公司里打拼?
这些都是蓝源必须考虑的问题,并且没有一件事情容易处理,此时的公司几乎陷入了死局之中。
蓝源也不是没有集思广益的想法,但是,四季公司的这些职员们,尽管都对此事表示出了极大的愤慨,然而在被问到具体处理意见上,却几乎都含糊其辞,不愿意在这件事情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又让蓝源失望至极。
当然,也不是每一个人都保持沉默,或许因赵大伟年纪较轻,又或许他对这家公司真的很有感情,他是唯一一个愿意对蓝源说出自己主张的人。
赵大伟头脑灵活,又熟悉法律法规,他提出的解决方案虽然看似以妥协为主,然而,却也是最符合公司现状的策略。赵大伟提出,四季公司既然无法承受来自各方压力,因而,转签是必须的,但却不应该是无原则的。这一次公司之所以这么被动,是因为没有为转签做好充分的准备,转签当然会造成公司出现损失,但有句话叫做吃一堑长一智,如果四季公司一直这么吃亏下去,以后生存都会成为问题。
现在四季公司出现了一个蹦床冠军,就使得公司面临这种危机,那么,旗下运动员如果再出现一个冠军怎么办?仍然要像现在这般屈辱地,与那些强盗们签署转签合约吗?
因而,为了尽可能顾及公司利益,赵大伟主要基于两点提出了解决方案,其一是既然转签是必须的,他提出,此次除了转签协议之外,还需要与签约方签署另外一份协议,以此次转签为契机,四季公司要与签约方再签署另外一份协议,而那份协议是一份持续转签协议。
这份持续转签协议规定了双方接下来的合作方式,约定了四季公司旗下再出现有潜力运动员之后,两公司之间的转签细则,这种细则的条件对于签约方仍然非常优厚,但是,通过这份细则之后的转签,四季公司总会留下一些汤汤水水,不再像现在这般等于白送的签约。
这种细则相信每一个传媒公司都不会拒绝,等于将四季公司变成了他的一个孵化器,接受方将是最大的受益者,而他们需要做的,只是有限度地替四季公司遮风挡雨。
赵大伟方案的另外一个重点,提出划定签约范围的观点,将签约运动员,限制在特定某些专项之中,以培养公司自身的优势特点。运动员具备成长性,成长起来的运动员将面临转签,尽管转签之后最大的利益将被他人拿走,但四季在转签之中将取得的收益也相当丰厚,因而,在一定范围之内,挑选成长型运动员,可以作为四季公司发展的重点。
缩小签约范围,改变以往那般广撒网的签约方式,可以集中资源,将签约目标锁定在一个或两个项目之中,以提高签约效率。这种做法优点与缺点共存,撒网式的签约,对于刚刚起步的四季公司来说,是最省力最经济的做法,有枣没枣打三杆子,能签下一位运动员更好,签不下来的话也没关系,总归目标很多,公司也不会在意。
但这种做法也有最大的一个弊端,那就是没有特色、没有专业性,一旦将来公司业务稍有起色,很容易招致一些大公司警惕,而受到其排挤,出现这种情况绝对不是四季公司可以轻易应对,恐怕到时候想哭都找不到地方。
固定项目签约就不同了,目标变窄了,但是公司却更容易与某个项目形成更紧密的关系,哪怕将来出现一些准备针对四季公司竞争对手,有了一个固定阵地的四季公司,仍然还能保住存身之所。
四季公司是燕北省的地方性传媒公司,签约的目标是燕北运动员,选择什么运动项目的时候,蓝源与赵大伟的观点却非常一致,没有选择那些燕北优势项目,最终却挑选了羽毛球项目作为公司的主攻方向。
当然,公司仍然不会拒绝签约一些其他项目运动员,但主攻方向,锁定在了羽毛球项目,而赵大伟则亲自负签约羽毛球运动员。
就这样,在最后的关键时刻,说蓝源服软了也好,说他有魄力也好,终于决定壮士断腕,与四方传媒签下了转签合约,将这位还没被四季焐热的冠军球员的代理权,转签到了四方公司旗下,只是四季公司还与四方公司签署的另一份协议,那份协议成为了两个公司的机密。
转签风波很快过去,赵大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