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半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羽半仙- 第4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对翡翠的了解,也只是浮于表面,至于什么样的翡翠好与不好,我确实没有多少判断力,去看一看也不会有什么坏处,您也知道,我来自齐山,从来没有到过这种成规模的古玩市场。”董明淡然道。

    刘小明没想到董明竟然还挺执着,本来只是普通的聊天,居然就聊成了一同逛早市,当然,带董明去逛古玩市场,对刘小明来说也算不得多大的事,他早上本来也会去遛早,顺带能够做的事情,他当然不会拒绝。

    更何况,想去逛古物市场不是董明一人,那位宋律师同样表现出来了浓厚的兴趣,刘小明也巴不得愿意与宋律师拉近一些关系。

    “既然这样,那就说定了,古物市场一般早上五点钟的时候,顾客就会陆续到来,六点钟的时候,是这里最热闹的时刻,然后到了七点钟后,市场会逐渐归于平静,这个时候,地摊会逐渐撤去,你们准备在几点过来呢?”刘小明年岁大了,早起对他来说,已经成为了常态,在他看来,宋律师起早不存在多大问题,可是,对于董明这个孩子,七点钟起床恐怕都是难题了吧?

    谁曾想,董明歪过头去,看向了宋律师,很认真地道,“我五点起床没有问题,您,是怎么想的?”

    被董明这么一问,宋律师明显感到了一点尴尬,他认真地看了看董明,然后轻声道,“你确定五点一定可以起床?不如这样,我定一个五点的闹钟,然后我们五点半出发,从酒店开车过去,最多也就需要十来分钟。”

    “既然你们都有热情,这样好了,我也去凑个热闹,五点半是吗?那好,我们明天早上五点半,酒店大堂见!”谁也没有想到,这个时候,汤老师居然出声了,并且这是汤老师在餐桌上,仅有的几次开口。

    感谢依旧云齐!

 第619章 水深

    沈阳道古物市场位于沈阳道与山东路交口位置,市场区域就在山东路延长线的一个小胡同里面,无论沈阳道与山东路,马路都不算多么宽敞,而市场区域所在的小胡同,则更显逼仄。

    但是,董明几人来到古物市场之后,却发现,古物早市中大量的地摊,不仅早已经将市场区域不宽的街道堵满,就是市场之外的沈阳道及山东路的边上,也出现了大量的摊位。

    头次来到市场的董明,看着这些摆放得杂乱的摊位,他的第一感觉,与其说这里是古物市场,倒不如说是菜市场更加贴切。与菜市场最大的区别就是,这里没有大声的吆喝声,所有摆摊的货主,都是同样的做派,稳坐钓鱼台,愿者上钩。

    此时时间尚早,天色仍然昏黄一片,街道上面几乎见不到车辆,那些溢出到市场外面的摊位,倒不至于影响到交通。

    董明等人没有在市场外面过多停留,听刘小明讲,市场里面的地摊虽然也是地摊,好歹都有登记,万一出了什么问题,最后不至于连人都找不到,而市场外面的摊位不受市场约束,各类问题极多,知道内情的人,从来不会去碰市场外面的摊子。

    虽然市场外面的摊贩口碑较差,但世上不乏贪图便宜之人,又或者许多不知道内情的人,照样会光顾那些摊位,他们倒也不至于没有生意。

    董明等人进入市场之后,遇到的第一个摊位,占地面积有三个平方左右,一张大布直接铺在了地上,上面堆满了各色铜制物件,大件有几样,其余九成九都是小物件。

    让董明吃惊的,却是如此小的一处摊位,林林总总,摆了估计不下数百件之多!

    这些小铜件看起来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也有一些造型确实精致,却对董明没有任何用途,他来这里的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翡翠。

    宋律师倒是在摊位上看了一会儿,刘小明曾对大家讲过,类似东西,应该全是现代工艺品,但是,几乎所有出摊的老板,也会带上一样或几样真品,如果遇上对的人出了对的价钱,他们同样会将真品拿出来卖,但是这个时候,却需要考验买家的眼光了。

    “这也太黑了吧,东西只能看到一个大概!”汤老师看了看这条古物一条街,有些皱眉地道。

    “现在是冬天,条件的确艰苦了一点,夏天就没有问题了,这个你拿上吧,经常来逛摊子的人,都会随身带着的!”刘小明嘿嘿轻笑,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只强光手电,递到了汤老师手中。

    听到刘小明这么一说,董明也抬眼打量着这条街道,果然看到许多摊位处,都有人拿着手电,在地摊上寻找着自己中意的东西。

    汤老师接过刘小明的手电,却看到蹲在那儿的宋律师抬起了头,指着摊上的一个东西,对刘小明道,“刘老板,像这样的东西,一般需要多少钱呢?”

    宋律师的声音不大,但古物市场里面并不嘈杂,周围的每一个人却能听得很清。

    这里的摊主是一位身体壮硕的光头大汉,约五旬年纪,当他听到宋齐亮的话后,脸上马上就显出了不悦之色,然后抬眼看向了宋律师身后的几人。

    可是,当他的目光落在了刘小明的身上之后,不悦之色又尽数散去,换上了一张笑脸,“呦,刘爷来了啊,这些是您的朋友吗?”

    这一声刘爷,却是听得董明心里就是一个激灵,心里暗道,都啥时代了,怎么感觉这位摊主的语气,就像古代的伙计招呼客人呢?

    其实,董明并不知道,他错怪了摊主,“爷”的这个称呼,也算哏儿都的一种文化,这里称呼“爷”,与古代奴才见了主子的意思完全不同。

    姓氏后面加上一个“爷”,在哏儿都可以理解为“爷们儿”,以这种称呼的人年龄不能太小,却也没有一个严格的界限。在哏儿儿都,相熟的男性之间,小辈可以称呼长辈为“爷”,同辈之间也可以如此称呼,这种称呼体现了双方关系的亲近。

    比如,董明完全可以称呼刘小明一声刘爷,称呼宋律师为宋爷也没问题,但是,倒过来却不行了,那样是会闹笑话的。

    “哈哈,金子在啊,来了几位康宁的朋友,想到咱沈阳道市场长长见识,我就给带来了,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受累包涵着点儿啊!”刘小明客气地道。

    “必须的!别人的面儿不给,能不给刘爷您面儿吗?”这位叫做金子的光头大汉目光从刘小明身上收了回来,又落在了宋律师身上,声音变小了几分,嘴巴向前又探了探,这才用董明听着都很费劲的声音道,“兄弟,在沈阳道这儿逛,不明白价儿,可以问,问摊主没事儿,问你身边儿的人也没事儿,但在问你身边人的时候,一定小声点儿,摊主们都忌讳这个,你想啊,这么这大张旗鼓地问了你边上的人,那人肯定不能把价给说高了,万一碰上个刺头摊主,跟你杠上了,你还真不好脱身,搞不好最后还得按照摊主出的价把东西给收了!”

    董明听着金子的话,心里就暗骂这些摊主们不讲理,可是细细品一下吧,发现他们的话居然还有那么一点道理,因为摊位上可不一定只有你一个顾客,这个时候,如果有人把较低的价格报出去,摊主能没意见吗?

    古物市场上的生意,最大的特点就是价格不透明,顾客与摊主,多是在双方讨价还价之后成交,假如顾客对价格比较清楚了,摊主还怎么再去与对方还价?

    理虽然是这么一个理,董明多少感觉有些不舒服,现在的情况就是,摊主与顾客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信息不对等,懂行的顾客还好些,一些二愣子,只能与摊主凭空乱侃价,而最后看似得到的比较合理的成交价,却很可能是成本价的数倍乃至十数倍。

    “行了金子,你看到了,刚刚我可啥都没说,这位兄弟是我的朋友,他看上的东西,您给个实在价,成不?”

    金子似是犹豫,又似是无奈,他再次看向了宋律师,指了指宋律师手中拿着的物件,然后道,“这东西,你相中了吗?”

    董明的目光,也移向了宋律师的手上,却见这是一个长型铜物件,大概一个半手掌的长度,是一只做工还算小巧精致的,铜制压水井的井头模型!

    压水井董明的家里就有,只是现在家里的条件好了,父亲在压水井上又装了一只水泵,省去了人力压水的麻烦。

    “东西还好吧……,只是,它的价格呢?”宋律师有些心虚地开口了,他比较喜欢这些有创意的作品,如果价格不算贵的话,摆在家里倒也挺有个性。

    金子从口袋里面掏出了一直揣着的手,伸出了两根粗壮的手指,将声音压得更低道,“既然刘爷张嘴了,我也不讲那么多虚的,一口价,给两张吧!”

    两百块钱,不能说便宜,却也不算太贵,毕竟那东西是铜做的,宋律师听到价格之后,没怎么犹豫,立刻从口袋里面掏出了钱,递了过去,又让金子将东西给他包了起来。

    金子一边打包这个铜物件,嘴里还一边嘚啵着,“我看您都没仔细看,我的这种铜井头,在古物市场里面能看到不少,但我家的这个井头,你回去试试就知道了,它是真的可以把水抽上来的!”

    卖东西的没有一家说自己的东西比别人家差,这是商家的共性,哪怕对方已经把东西买了过去,商家仍然会不停地夸赞自己的产品。

    董明不知道这个东西,摊主赚了宋律师多少,不过总归只是两百的东西,想必再多也多不到哪里。

    就在几人离开摊位之后,宋律师却将这个问题问了出来,虽然花钱不多吧,但他也想弄个明白。

    “刚刚我不太好说话了,不过呢,金子的要价也不算心黑,像这么大的铜件儿,我估计他的成本在五十左右……。”

    “赚了我三倍啊,还说不黑?”宋律师脸上出现了一些异样,打断刘小明的话道。

    “人家做买卖为的是啥?不就是为了赚钱吗,要不为什么大冷天的,一大早就要来这里练摊儿,不信你去试试,看看能不能吃得下这个苦?这个东西呢,你可以打听一下,一般成交价都会在三百以上,如果刚刚你问我的意见,我会告诉你出一百块,当然,最后能不能以这个价格成交,还需要一定的砍价技巧,技巧好的买家,甚至能以低于成本价将东西拿到手,你信吗?”

    “摊主还会做赔本买卖吗?”汤老师也不懂了,觉得无论如何,老板也不可能赔钱卖东西吧?

    “所以说,这就需要砍价的水平了,并且我告诉你们,来这里逛早市的顾客,有很多都是来上货的,他们不是一件一件采购,都是十几件、几十件地买。摊主遇到这种顾客后,因双方都是懂行的人,那个时候,价钱压得就比较厉害了,甚至低于成本价都有可能,想知道为什么吗?这些摊主们的货,都是成批进的,他们不担心东西卖得慢,卖得慢的话,下一次少进一些就是了,但是,他们就怕这些货一件都不动,不用太久时间,一个月足够让他们慌了,这个时候,如果谁说能把他的这批货给吃下,他们能不动心吗?”

    “感觉这个市场里门道挺多,如果是一个玩儿收藏的新手,就跑来这里,很难摸到门儿啊!”宋律师叹息道。

    “这么跟你们说吧,我在沈阳道这边住了几十年,跟好多摊主都混了个脸熟,但我都从来不碰古董,不是别的,没那眼力啊!那些刚开始玩儿收藏的人,贸然一猛子扎进来,别说交点学费了,甚至万劫不复都有可能。”

    “刘老板,您是说打眼的事儿吧,上过当的人,应该会更加谨慎,最后能有么严重吗?”宋律师轻声道。

    “唉,许多人像你说的那样,上了一当会让他们变得更小心没错,但是,有了这么一次经历之后,他们的心态就可能发生变化,有了一掷几千上万的经历,下一次再花十几、几十万,也就有了可能,这时候他们会想,万一这一次买对了呢?”

    刘小明的话,让大家沉默了下来,心态这个东西,确实难以捉摸,也许一次次的教训,没有让人冷静,却反而会让人疯狂,疯狂之后的结果,就没了结果。

    这个时候,却听汤老师忽然道,“董明,你看那边摊位,上面好像有玉石啊!”

    感谢依旧云齐!

 第620章 砍价

    金子一旁的摊位是处旧书摊,大量看起来比较古旧的书籍,胡乱堆放着,董明扫了一眼,这些老旧书籍也就是二、三十年前的东西,他看不出有什么价值,不过,倒也有人蹲在那里挑选。

    书籍摊子里面,是处卖瓷器的摊位,瓷器的种类、大小,也各不相同,他同样看不出一个所以然,而这处瓷器摊位边上,又是一处与金子一样的铜物件摊位,但是,这处摊位角落处,却堆着一些玉器,汤老师嘴里说的玉器,就是这里了。

    一方面有了汤老师的提醒,另一方面,大家似乎对瓷器和旧书籍都没有什么兴致,索性都紧走了几步,一同在这处摊位旁蹲了下来。

    这一处摊位,从占地上比金子那处小了一些,也就是两个平方,这也容易理解,金子的摊位在市场边缘,空间自然会相对宽敞一些。

    只不过,董明却发现这里与金子的摊位有一个共性,两处摊位上那些铜制物件,几乎如出一辙,不仅种类相近,造型也几乎完全一样,董明的心里已经得出了一个结论,没准儿两个摊主的进货渠道都是相同的!

    别看这处摊位占地面积小,但东西却一点不比金子的少,几乎将东西都堆了起来,将空间利用到了极致,甚至角落处,还比金子多摆了几十样各色玉器。

    老板是一位肤色发黑的中年妇人,见到了董明等人逛到了她的摊子前边,仍然巍坐不动,嘴里像念经一般,不带任何情感地说着,“马上回家过年了,现在所有东西都有优惠,好机会不要错过!”

    优惠你个鬼啊,董明心里嘀咕着,他才不会相信摊主的话,内心却是有点激动,将目光紧紧地盯在摊子上的那些玉器上面,暗暗念叨着,不知道有没有运气,能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呢?

    摊位上的这些玉器,种类很多,有翡翠、有白玉、也有普通的岫玉,甚至还有一些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