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董明也没有考虑其他,只是在考虑发球,他在考虑是否偷发后场球!
在单打比赛中,球员接发球时,通常距离球网较远,这么做的唯一目的就在于保护后场,要知道,双打发球后场有限制,单打发球却没有,可以直接将球发至底线,不保护后场怎么能行?
正是因为每位球员都有保护后场的意识,在单打比赛中,偷后场的情况相对少见,并且偷发后场球时,羽球经由接球队员头顶飞过,一旦被拦截,后果将相当严重。
董明需要试探刘天河的平衡能力,偷发后场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试探对手,可是,偷后场又具有一定危险性!
董明看着对面高高大大的刘天河,偷刘天河的后场,显然危险性更大,因而,他在犹豫,这个后场球,到底偷还是不偷?
感谢依旧云齐!
第818章 重心与调动
偷不偷后场,仅需要一个决定,但对于董明来说,却必须考虑清楚后果。
董明的比赛刚刚出现了反转,还需要继续冒险吗?但是,现在没有太多时间犹豫,犹豫越久对偷后场就越发不利,甚至极有可能会使得对手猜出他接下来的举动,那样的话,危险性无疑更高!
算了,就赌一次吧,来不及多想的董明,右手拇指猛然发力,球拍击中羽球发出了清脆的声响,羽球随即画出了一道美丽的弧线,越过刘天河的头顶,飞向了底线。
刘天河确实没有预料到董明会偷发后场球,因为,在单打比赛中,偷后场通常发生在比赛后期,在大家体能不足的情况下,利用接球队员的注意力无法集中,偷发后场才可能获得不错的效果。
但是,现在是什么时候?貌似比赛才刚刚开始吧,董明居然发出了后场球!
刘天河不解了,在比赛刚刚开始的时候,就发出后场球,不是脑子进水了?
董明的脑子当然没有进水,他只是在寻求一个答案,此举虽然比较冒险,但是,他却认为相当值得,如果,能够能试探出对手在平衡方面的问题,对于他接下来的比赛将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很显然,刘天河没有预料到董明偷他的后场,有些准备不充分,不过,他身高臂长的优势,却在此刻瞬间展现,他虽然出现了一点慌乱,但是他仅仅后撤了一步,同时腰部向后弯成弓形,还是将此球拦下。
董明很清楚,偷后场被拦截后,会出现怎样的后果,但他看到刘天河的反应之后,瞬感心安,因为,羽球尽管被拦下,对方却不具备充分的发力空间,无法发力的话,可以实现的回球线路只有收放网前或弹到底线,几乎没有更多的选择。
急切间,刘天河以肘部及手腕发力,将羽球弹向了董明的正手后场,此球虽然比较到位,但是,他明显出现了身体失衡的征兆!
“咝!”看到眼前场景之后,董明轻轻吸了一口气,登时感觉全身毛孔都变得轻松,心底暗叫一声,成了!
此刻,董明哪里还看不出来,纵然刘天河脚下轻盈,动作协调,特别是他那种身高臂展的身材,站在场上更充满了无限的威胁,但是,他这种身高在带来优势的同时,也同样具备了无可避免的缺陷,那就是底盘的不稳!
身材高大的球员,其优势是显著的,在速度快和攻击力方面,占据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羽毛球比赛不是跑百米,球场不是赛道,是需要折返跑的,对于身材高大的球员来说,在折返中如何控制身体的平衡性,是一个难题!
或许有人觉得,超过一米八、甚至一米九的球员并不少见,许多人的平衡感相当好,为什么刘天河在这个方面就出现问题呢?
道理也不复杂,刘天河只是一个半大少年,他身体各方面还处在发育阶段,尤其在力量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在比赛中难以保持重心的稳定,也实属正常。
突遇董明偷发后场,刘天河的身高优势虽然明显,但是,带来的负面效果也不容忽视,急切之间出现的重心不稳,便成为了他最为明显的破绽。
在发现了对手出现重心不稳之际,董明恰好获得了后场球,这种良机他怎么可能会放过,登时发动了进攻,打出了斜线劈杀,将球杀向了对方的正手边线。
在完成进攻之际,董明看向了对面,却见刘天河虽然在踉跄中稳定住了身形,仍然救球无望,眼睁睁地看到羽球砸到了场上!
董明没有想到,他利用了一次偷后场,不仅仅得到了一分,将比分追平,同时还试探出了对手重心不稳这一重大隐患,可谓一举两得!
这一回合,能够得到一分,对于董明来说只能说是意外之喜,能够试探出对手的虚实,对他更加重要,以后,可以充分利用对手的这个弱点,为其制造麻烦,增加自己在比赛中的胜算。
当然,偷后场这种事情可一而不可再,一次偷袭成功那是侥幸,如果想继续取巧的话,基本等于找死,是脑子进水的行为,对手已经生出了戒备之心,又怎么会给你第二次机会?
董明按捺住心中的兴奋,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他知道,即便发现了对手这些漏洞,也仅能给他提供部分帮助,若想最终获得比赛胜利,还需要与对手经历一场异常艰苦的厮杀。
如何利用这些弱点,董明心中已经有了计较,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他决定要围绕刘天河身上的这些瑕疵,多做文章。
董明位于双号区发出五号小球,刘天河使用球拍正面轻搓,放网至董明的反手网前,放网质量不错。
董明快速上网,这一次,他没有在网前多做纠缠,果断地将球挑起,以斜线挑向对方的反手后场。
董明的挑球是主动挑球,虽然面临被对手打击的危险,但必然比放网更加安全,前车之鉴就摆在那里,并且,他还需要试探对手的进攻威力,总不能等到自己被动的时候再做试探吧!
可能因为被董明连追了两分,刘天河终于发动了进攻,他的起跳高度不错,空中姿态也相当规范,再配合较长的臂展,整套进攻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简直堪称完美。
随着一声脆响,刘天河杀斜线,将球杀向董明的反手边线。
董明感觉,刘天河的杀球,动作漂亮,但羽球飞行速度略慢,似乎不具备多大威胁,他迅速侧身启动,跨出一步,球拍以最快的速度迎向来球,准备在挡出网前直线的同时,趁便调动对手。
如果通过这一次的调动,使得刘天河再次出现重心不稳的现象,对董明来说又能形成一次机会。
然而,让董明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明明已经防守到位,面对看似不快的杀球,董明在接杀球中居然出现了失误,羽球打框出界,他一阵惊讶,暗叫了一声,这怎么可能!
虽然在比赛中出现失误在所难免,但这一失误,明显在董明的意料之外,因为他的防守根本没有难度,只需要借力一挡,便可以完成,因此,失误之后,董明在场上出现了短暂的失神。
失分之后,董明下意识扭身看向汤老师,汤老师明白董明求助的意思,说出两个字——锐度!
汤老师的话,董明听懂了,也让他惊醒,是了,刘天河的进攻威力虽然不算多强,但他具备身高有优势,再加上臂展长,杀出来的球必然更加尖锐,落点距离球网也更近!
在刚刚的防守中,董明习惯性地做出了移动,却忽视了刘天河与其他球员的不同,仍然按照经验去接球,才造成刚刚的失误。
董明免不了对自己的经验主义做出了一番自责,但自责过后他也放下心来,在比赛中出现失误并不可怕,而发现不了失误的原因才更加可怕。
现在董明也终于理解,为什么刘天河对进攻的热情不高,原来是因为他的攻击威力不足,想到这里,董明心中更有底气,立刻用球拍将球拾起,打给了对手。
比赛继续,刘天河拿回发球权,发出了五号位小球。
既然已经不再担心对手的进攻,董明在接发球时,大方地挑出了直线高球,将球挑至对方的正手后场。
或许品尝到了进攻的甜头,刘天河似乎忘记了自己的进攻的不足,再次选择了进攻,高高跃起之后,以直线杀向了董明的反手边线。
刘天河的进攻发动得很快,而从他的杀球线路来看,说明他动了脑子,打了董明的重复落点,这种打法,更容易导致防守球员出现失误。
董明发现,刘天河的这次进攻威力与刚刚一般,没有太大区别,感觉更加安心。
董明快速侧身移动,防守中没有再次出现失误,他利用反拍轻轻一弹,羽球飞出了小斜线,落向对方的反手网前。
董明心中很期待,在刘天河进攻之后的大幅度移动中,会不会再次出现重心不稳的情况呢!
董明看到,刘天河快速上网之后,直接将球挑起,挑向了董明的正手后场!
如果此刻董明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发动进攻,一击之下,刘天河的重心是否发生了偏移,一目了然!
董明选择了劈杀,因为刚刚刘天河的挑球位置在反手网前,而劈杀之后的落点,却位于其正手边线!
劈杀之后,假如刘天河没有发生重心偏移,那么,劈杀可以继续调动刘天河,逼迫他重心出现问题,如果他已经出现了重心不稳,就更简单了,这一记劈杀甚至有机会直接得分!
董明进攻顺利发动,而发动之后,却发现对手以极快的速度实现了防守,并且在防守中还拥有发力能力,以大力将羽球弹到了董明的反手后场!
突然出现的后场高球,打断了董明这一轮调动对手的计划,挑出后场高球为刘天河争取到了非常宝贵的时间,足够他完成调整!
面对这个后场球,董明采取了最简单的过渡方式,以直线高远,将球回至对方的正手后场,对手不是攻击力不足吗,那么,我就给你创造更多的进攻机会!
完成过渡之后,董明开始猜测,对手,还会进攻吗?
感谢依旧云齐!
第819章 贫嘴胡成立
或许是第一次进攻的成功,使得刘天河对进攻仍然抱有幻想,面对董明的继续挑衅,发动了进攻。
刘天河这一次进攻选择了劈杀,杀向了董明的正手边线。
见到了对手发动,早有准备的董明快速做出反应,他准备挡出网前直线,实施调动对手的策略。
只是董明的挡网却似乎不大顺利,虽然没有出现失误,但是,由于刘天河具备身高优势,虽然攻击力平平,劈杀的锐度却更甚前者,大幅度增加了董明的防守难度,挡出来的网前球越过球网较多,质量不是一般的差!
质量差的网前球,致使羽球在空中飞行更久,刘天河也因此得到了更多的时间,可以从容上网,自然不会出现重心失衡的现象,很显然,董明这一轮的调动,并没有得到实际效果!
一番操作之下,没能造成对手重心不稳,不仅让董明失去了一个得分机会,刘天河在上网之后,还存有余力,他伸向羽球的拍子,再次出现了停顿!
球拍出现停顿,是假动作的前期准备,假动作这种东西,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判断的时候,仅依靠对手的起势动作很难辨别,必须要关注对手的腕部动作,只要腕部未动,就不能轻易做出判断。
尽管董明的防守质量差强人意,也没有留下太多漏洞,刘天河经历大范围转移上网,纵然犹有余力,操作空间有限,发现董明没有被晃到,果断选择了挑球。
董明再次获得了后场球,他已经基本熟悉了对手的套路,没有任何犹豫,以直线高远球过渡,将羽球打向了对方的反手后场。
拿到后场球的刘天河,也明白自己的进攻不能对董明构成威胁,停下了继续进攻的节奏,居然同样回以董明高远球。
董明不愿意发动进攻,是因为对手身高臂长,防御范围比较大,进攻效率低,而刘天河不愿意进攻,则因为他的攻击力相对不足,是他自己的因素,至此,双方战成了拉吊结合的局面。
与刘天河打拉吊,董明感觉到压力骤增,原因也很简单,虽然基本不存在攻击的威胁,但是,对手的速度明显比他快,他的速度处在了劣势,这种情况下打拉吊,对董明来说是一种煎熬!
董明基本可以确定,假如他没有发现对手的重心问题,这场比赛将基本没有希望,哪怕刘天河的进攻能力较弱,仅凭速度及防守优势,董明就很难找到得分机会,想赢得比赛简直就是做梦!
还好,董明发现了对手的重心问题,并且,把它当成撬动其防线的利器,才得以在比赛中具备了与对手对抗的资本。
刘天河占据着速度优势,所以,拉吊结合打法,对于刘天河更加有利,董明也希望能够做出改变,只可惜,根本找不出其他更有利的比赛方式。
董明也只能尽量利用重心问题多做文章,更多地去调动对手,这种方式,几乎成为了董明最重要的得分手段。
双方的首局争夺得相当激烈,多拍场面频频出现,比赛打得异常艰苦,整局耗时超过了二十分钟!
只是很可惜,在首局比赛中,董明没能咬住比分,以微弱的劣势输给了对手。
输掉首局,对董明来说问题不大,事实也是如此,后两局,董明充分展示出了他体能上的优势,速度逐渐赶上并且超过了对手,最后以逆转的姿态,赢得了首场小组赛。
董明能以二比一的比分战胜刘天河,看似胜利凭借了体能优势,还利用了刘天河的重心问题,但是只有董明自己知道,他赢在了哪里。
体能优势与发现对手弱点,固然都是董明取胜不可缺少的因素,但是,他在近阶段的进步,才是本场比赛获胜的关键!
董明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变速,目前他的变速还未大成,没有达到三力合一,但是,这方面取得的进步,仍然让他在比赛中受益匪浅,否则,尽管董明发现了对手的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