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真不知道,原来她俩的关系挺一般啊……,难道说,汤老师开始拓展自己的人脉了吗?
第1024章 他乡遇故知(上)
这个周末,董明还是没能逃脱前往市里的命运,原因是……,董荣来了!
董荣是董家沟子村里最先富起来的人,他从小打小闹经营农家院,发展到现在,不仅在水库边上建起了三层接待小楼,还拥有两条快艇,生意日渐红火。
家里有了闲钱,自然要考虑一下享受人生,年前,他通过康宁市一家有关系的旅行社,为自己和老婆孩子报名了一个欧洲游。
按理说,报名之后,只需要等着出游便是,一切事情均有旅行社专人打理,然而,其中还是出了问题。
过完年之后,董荣就收到了旅行社的消息,按照他们的说法,这段时期欧洲拒签率太高,一旦遭到拒签,损失签证费是小事,有了拒签记录,再想签证就要麻烦很多,实在没必要冒这个风险,建议耐心等待几个月。
董荣是经营农家院的,基本上从五月份就要忙碌起来,等上几个月就到了旺季,那个时候人手都有些不足,怎么可能放着赚钱的买卖不干,谁有闲心出游?于是,他打消了出境游念头,决定在国内随便转转。
冬季的国内游,大家通常有两种选择,要么,到北方感受冰雪世界,要么,去气候温暖的南方,享受春日的阳光。
董荣不会去感受冰雪世界,齐山的冬天也不缺冰雪,况且,孩子还小,不可能跑到更冷的东北,所以,他选择前往南方。
南方可供选择的地方就多了,比如海角,还比如东南或者西南。
董荣最终还是选择了西南,具体地点就是蜀都,因为要带着孩子,旅游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休闲,蜀都就比较满足他的条件,喜欢吃的话,蜀都到处都是美食,想玩,仅在市区就可以找到大量的景点。
董荣在周六晚间抵达蜀都,因为春熙路周围商业餐馆都非常发达,并且去哪里都相当方便,想逛就逛,想歇就歇,所以,一家就在附近找了处酒店住下。
董明是在周日早晨接到的消息,下课后他独自赶赴市区,他还是乘公交车到了双流广场,再换乘地铁进入市区,待到了董荣所在的酒店之际,时间已近十二点。
董荣做事非常贴心,掐算好董明到来的时间,早早就等在了酒店的门口。
“嘿,熊伢儿,多日不见,又长高了,比你哥都高出了一截!”待二人相见,穿了一件棕色夹克的董荣,面带欣喜,重重地拍了拍董明的肩头,嘿嘿笑着说道。
这个寒假,二人没少在村里照面儿,根本不是许久未见,没有董荣说得那么夸张,两家关系好着呢,平时也走动频繁,现在董明也只有一米七五左右,但确实比董荣要高。
“红梅嫂子和小锁头呢?”董明乐呵呵地抓住董荣的手,轻轻握了握,问道。
“锁头困了,这会儿困了,你嫂子看着他呢,快跟我进去吧!”
酒店不大,优点在于方便,位于春熙路的一个巷子里面,也算闹中取静。
二人乘电梯上了七楼,很快到了董荣的房间。
董荣订的是豪华标准间,房间大概二十几个平方,进门处是卫生间,屋内一大一小两张床,大床宽一米五、小床的宽度也在一米以上,靠窗位置还摆着一套藤椅,董荣两口子带上四岁的儿子,住在这里相当宽松。
那个应该犯困的小锁头,此时非但没有在睡觉,居然正在跟藤椅较着劲,一双小手抓着椅腿儿,卖力地推着,而红梅嫂子则没有理会儿子,一心地看着电视。
“嫂子好!小锁头你好!”一进屋,董明先向红梅嫂子打过招呼,又转头看向犹自忙活的小锁头。
“没想到啊,来了蜀都还能遇到熊伢儿,快坐,快坐,锁头,喊三叔!”红梅嫂子立时起身,招呼董明坐下,然后,抄起了水壶,又指了指桌上的香蕉芒果之类,“小荣给熊伢儿拿水果。”
董明在家里,上面还有董柏和董林两个哥哥,他就是行三,因此,红梅嫂子会让孩子喊三叔。
“熊伢儿你先吃着香蕉,那个芒果我给你削一下皮。”董荣利索地掰了根香蕉递到董明手中,然后抄起芒果,削了起来。
“你们出游,带的东西倒是够全,水果刀都带上了!”董明剥开香蕉,咬了一口,嘿嘿笑着说道。
“不是够全,简直跟搬家一样!”董荣向着屋角处努努嘴,那里放了两只大号旅行箱,“带儿子出来跟自己出来是不一样的,少带了什么都不行,唉!”
“我也要吃芒果!”小锁头发话了。
“早上刚刚吃过一个,不能再吃了,不然一会儿吃不下饭了!”董荣坚决拒绝。
“饭不吃了,我只要一杯珍珠奶茶。”小锁头道。
“奶茶晚上才能喝,到下午出去的时候,找不到厕所看你怎么着急!”
“吃巧克力豆也行!”
肉嘟嘟的小锁头据理力争的样子,逗得董明哈哈直笑,他从背包取出一只十几个厘米见方灰白色小纸盒,向着小锁头示意,“这是三叔给你的,拿去玩吧!”
“咋还给孩子东西呢,你又没挣钱。”这时候,红梅嫂子已经端着水壶走了出来,见到董明给小锁头东西,笑着数落。
“不是啥好东西,就是我们基地的纪念品。”
说着,董明不等小锁头伸手,直接打开了盒子,里面是一只高约八厘米、直径四厘米的圆柱形水晶摆件,内部雕了一只羽毛球,摆件下方,还刻有“双流羽毛球训练基地纪念”字样。
水晶摆件还没引得小锁头注意,便被董荣一把抓在了手里,眼中带着精光,翻过来倒过去地欣赏,简直喜欢得不得了。
最后,小锁头不干了,知道那是属于他的东西,立即抢了回来,董荣则长吁一口气,“这个东西我还是头一次见到,感觉真的不错……,不会很贵吧,我是说,如果我们的农家院,也做这样一个东西,用来送给客人,不知道成本会不会很高?”
“我不清楚成本,在我们训练基地纪念品店,二十块钱一个。”董明觉得有点小贵,不过,看到董荣这么感兴趣,也就实情相告。
“二十块钱那是零售价,估计它的成本应该在十块以内,相当划算的,我记下了,回去就找人打听哪里可以做,到时候,我把农家院的电话号码也刻在上面,哈哈,没想到,来一趟蜀都,熊伢儿帮了个大忙,嘿嘿!”
“那你就要好好招待一下!熊伢儿,想吃点儿啥,跟嫂子说,出了这条巷子,吃啥都有!”红梅嫂子笑嘻嘻地说道。
吃什么都行,但能快点儿吗?快饿死我了!
董明谦恭一笑说道,“你们谁不知道,我从来不挑食,小锁头想吃点什么才是关键,对吧?”
“我要珍珠奶茶!”董明话音刚落,手拿着水晶摆件的小锁头,当仁不让地出声了,引得大家一阵狂笑。
最后,吃饭的地方选在了一处饺子馆,饺子是北方传统美食,而南方喜欢吃这个东西的人相对少些,之所以选在了这里,因为小锁头想吃!
小锁头的话就仿佛旨意一般,没有谁敢违逆,哪怕神经粗大如董荣,在儿子面前也只有唯唯诺诺的份儿,想说不?绝对没有那个胆气。
饺子馆店面不大,就餐环境也算安静——食客较少的餐厅,想喧闹也喧闹不起来。
待第一份饺子被端上来,大家都瞪大了双眼,因为碗里的饺子只有四个,而最要命的,里面还有红油!
数量少一点儿还勉强可以接受,但是,水饺泡在红油里……,大人们或许问题不大,小锁头就第一个抗议了。
人家抗议的方式相当简单,直接对红梅嫂子道,“妈,早说了不想吃饭,我只要一杯珍珠奶茶!“
看得出来,董荣两口子对儿子还是很娇惯的,但是,再怎么娇惯,也不会过分纵容孩子,说不得红梅嫂子向儿子一瞪眼,没有半分妥协,“我们说好的,奶茶晚上才能喝!”
“不给我奶茶我不吃饭!”小锁头抗议道。
“现在不吃饭,晚上的奶茶也不给喝了,吃饺子还是你要求的!”红梅嫂子一瞪眼说道。
“饺子……,辣!”小锁头继续抗议。
“服务员,后面要的饺子,原汤端上来就行,别给放红油了!”董荣连忙喊来了服务员,认真叮嘱。
叮嘱过后,董荣举起酒杯,与董明轻轻碰了碰,喝下一大口,才说道,“你离开之后,知道村里发生了什么事儿吗?”
“才走了不到二十天,能有啥事儿啊?”董明讶然。
“这段日子,还真出了不少事儿,其中有一大一小两件最引人注目,你想先听哪件?”董荣笑嘻嘻说道。
董明略一沉吟道,“只要跟我家没啥关系,听不听的都无所谓!”
“你说得倒是干脆,算了,先从小事说起吧……,小事儿是光棍瘸的事情,知道他已经瘫了吧?结果,他那婆娘,就在正月十五的当天,抱着孩子走了!”
董明听到后就是一顿,在年前看望光棍瘸时,他就察觉到了那个媳妇有些想法,不过,既然人家是被你买来的,还能指望对你从一而终?
第1025章 他乡遇故知(下)
“光棍瘸媳妇不是在县城里站下了吗,说起来也不算跑了吧?”红梅嫂子将一只没有红油的饺子用筷子夹开,吹凉,一边喂着小锁头,一边说道。
“他们当初连结婚证都没扯,甭管她最后去了哪儿,只要离了村子就是跑了,还指望着她再回去,可能吗?”董荣轻叹一声说道。
董明听着心里有些沉重,这种没有稳定的基础的另类家庭,脆弱的关系根本不够稳固,遇到一点风浪,分崩离析也相当正常!
“听说光棍瘸媳妇……,呃,小郝,在出走之前,跑到几个关系较近的家里走动,说是准备到县里支个炒栗子摊子,咱们村,就是不缺栗子。”
“郝萌在县城炒栗子,村里人还是多少会照顾一些,一个妇人带个孩子不容易,孩子是咱村的人……,没走太远是对的。”说到这里,董荣轻嘘一口气。
“到县里炒栗子苦是苦了点,好歹能解决生计问题,也算不错……,苦命人啊!”董明也轻叹说道。
董荣再喝了一杯酒,继续说道,“确实是苦命人,说起来另一件事……,就有点大条了,咱们的刘炳森村长,让混混给打了!”
什么,刘炳森也会挨打?而且还是混混!
董明听得目瞪口呆,董家沟子就是一个穷乡僻壤、鸟不拉屎的地方,怎么还值得混混惦记?说不得问道,“是他惹人了吧,咱们村……,什么时候来过混混?”
董荣苦笑着说道。
原来,村里的栗蘑养殖推广得挺好,这东西虽然收益不高,却胜在不需要额外投资,没有什么风险养——在屋里就能养殖,董明的家里也有。
随着村里的栗蘑越来越多,来收的人也多了起来,后来,有个以前收鱼的家伙,因库里不让弄网箱,收上来的鱼太少,也慢慢收起了蘑菇,这人就是军子。”
军子发现,董家沟子村的蘑菇总量虽然不是太多,一个月下来一万多斤,可是,这里位置偏僻,出村只有一条小路,便动了吃独食的念头。
他弄来几个不三不四的人,守在村口,别的事情也不干涉,但只要有大宗的蘑菇出村,必被其拦下,倒不会不给钱,就是价格有些偏低,后来,逐渐再没有别人愿意来村里收蘑菇。
村民们也不甘心,便有人把事情反映给了村长刘炳森,可是,小刘村长虽然只是个村长,但再小那也是个官,也算身娇肉贵,怎么可能愿意招惹那些蛮横的家伙?
于是,刘村长仅仅象征性地做了做混混的工作,无果之后,直接把事情反映到了镇里,希望由采石峪镇出面协调此事。
可是,那位副镇长一听说是这种没啥油水、还要担一定干系的破事,根本不想理会,说不得随手用出了一个拖字决,那个啥,刘村长,你先自行处理着,镇里调查一下情况再说。
刘村长知道镇里是不想管了,只得无奈地离开。
但是,这件事情却传到了一个名叫庄璧凡的年轻人的耳中,为什么他知道了这件事情,只因为小庄是这位副镇长的小舅子,编外的那种。
庄璧凡稍一打听便弄清楚了军子的操作细节,村里的收购价是每斤一块六,卖到县里就是两块以上,品相好些的还可以更贵一点,如果操作得当,一个月几千块钱稳稳到手,关键它是个细水长流的活儿,便动心了。
想接手此事,就需要有姐夫的支持,而他这个编外小舅子,在镇长面前说话也确实管用,军子被镇里的几个警察赶走了,收栗蘑的人换成了庄璧凡。
但是,军子收栗蘑虽然压价很厉害,却从来都是现款现货,可是庄璧凡手里没有几个钱,上手之后只能以白条应付。
这下子,村民们意见大了,你把军子赶走没关系,怎么价格仍然没有起色,并且,你居然还要欠账,哪有那种美事?
愿意卖给庄璧凡蘑菇的人就少了,甚至有两个心眼儿多的村民,把这件事情捅给了军子,不行还是你来吧,新来的那家伙实在不靠谱。
军子还就真来了,大模大样地在庄璧凡对面收菇,此时,有钱与没有钱就体现出了差别,两人的生意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庄璧凡没有办法,只得再次求助姐夫,副镇长在暗叫倒霉的同时,却不能不管……,谁让自己睡了人家的姐姐呢?
警察又来了,军子也没废话,带着人直接走了!
军子虽然再被轰走,但每个村民都知道,他还会回来的,警察,不可能天天守在这里不是?于是,庄璧凡更收不到货了!
庄璧凡也知道,如果再被搅和几次,这个买卖真的做不下去了,然而,请警察这种事情,再一再二不能再三,于是,纠集了一些狐朋狗友,准备给军子来一次狠的,不信经过这次,军子还敢和自己争地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