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半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羽半仙- 第7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事先窥破了对手的企图,他自然会采取其他措施,哪怕挑球,也不会变得这般狼狈。

    在羽毛球比赛中,最难勘透的就是对手的谋划,只要还未出手,你很难做出正确的预判,当然,球员也最不愿意自己的意图被对手察觉,那样的话,人家必然可以拿出来多种应对手段,因此,出手前通常想尽办法进行隐藏。

    董明在此回合占据着场上的主动,若能早早识破对手的谋划,会有许多应对策略,最简单的作法便是在放网时,作出一点线路的变化,将羽球落点放置在不利于扑球的位置,并且随着变线放网,还会让羽球形成不规则翻滚,从而进一步增加扑球的难度,挑球,只是最后的选择。

    其实,董明首分虽然带有侥幸成分,却没有认识到,这一分的获得,并非全部源于幸运,也存在必然因素,他经历了长期且艰苦的训练,具备足够的反应力与意识力,因此才可以在电光石火间挡出不可思议的一拍!

    当然,幸运成分很高,可一而不可再,错了就是错了,董明已经将失误牢记于心。

    比赛继续,董明发球,他同样发出一号位小球。

    王建章经过了前次的遭遇,那点小觑之心早已没了踪影,变得谨慎异常,他在上网后小心地将球放置于中路网前,随后,认真地作出了网前保护。

    所谓的网前保护,就是逼网,以阻止对手继续放网,迫其将球挑起,从而获得进攻机会。

    董明看得出王建章的打算,却没有挑球的打算。

    从站位来看,王建章比前次距离球网更近,似乎对网前更具威胁,但是,董明早已经通过各种蛛丝马迹,观察出对手是在寻求后场进攻机会,又岂会轻易让其如愿?

    于是,董明在处理此球时,用出了假动作,他首先展现出挑球的姿态,却在球拍与羽球即将接触的刹那,突然停顿,然后,将球放于网前。

    董明在放网之际,还特意略微改变落点,防备对手再次的扑杀。

    事实上,王建章明火执仗地实施逼网后,判断董明放网的可能性极低,因此,根本没有做出扑球准备,他所期待的,是后场进攻。

    没有想到,董明居然胆大妄为,在如此强势的威逼之下,仍然敢于放网。

    放网无法对王建章造成威胁,却因他将心思放在了后场,上网慢了半拍,接球点已经很低,瞬间落入被动。

    此时,他可以挑球,同样可以冒险放网,但是,接球点已经很低,若仍然执着于网前,将有很大机率招致董明无情的扑杀,因此,只得无奈地将球挑起,再次把进攻机会送到了董明的手中。

    王建章很聪明,也拥有不错的大局观,没有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挑球会带来被动,但勉强进行网前争夺是在行险,他宁可选择主动陷入被动,也没有轻易行险,况且,他对自己的防守能力很有信心。

    董明又获得了进攻机会,仍然是反手区后场高球,待做好调整,察觉对手已然做好了防范,却仍然发动进攻,他要继续称量对手的防守能力,此次,他准备打出滑拍斜线,攻击对手的反手边线。

    归功于良好的动作一致性,他无论攻击正手区还是反手区,在出球之前,对手都不可能察觉他的进攻意图。

    他经历了大量训练的打磨与推敲,深得动作一致性的精髓,早已经将这些技术动作演绎得如出一辙,出手前对手绝难通过动作,事先做出预判。

    利用相同的起势动作,董明不仅可以打出左右两侧的进攻,同样可以打出左右两点的吊球,甚至还可以……,拉出高远球,这便是动作一致性的重要性!

    若对手想获知出球动向,等出手之后再说吧!

    董明的滑拍杀斜线进攻,威力与前次相比稍显不足,但在落点控制方面,质量同样很高,他对自己的杀球效果基本满意。

    与直线进攻相比,斜线进攻时,羽球的飞行线路较远,空中滞留时间较长,将留给对手更多的准备机会,但贵在出球更加隐蔽,落点距离球网更近,防守难度同样较高,斜线进攻的直接得分率甚至超过直线进攻!

    王建章的防守,表现得比第一次强多了,他几乎瞬间做出了反应,快速斜跨一步,同时迅速伸出球拍,借用董明的杀球之力,将羽球挡出直线,形成网前球,此次防守质量极佳!

    该球几乎贴网而过,过网即坠,且速度很快,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威胁性。

    打出这种高质量的防守球,对于实力恐怖的一线球员或者算不得什么,但是,对于董明与王建章这种球员来说,就困难了,此球存在着一定的运气成分。

    见到如此高质量的防守,董明的心中叫苦不迭,没有想到,一个主动进攻球,最后却落得自己陷入被动,他只得尽其所能奋力上网,堪堪在羽球即将落地之际,将球挑起,以直线挑至王建章的反手区底线。

    此刻董明的左侧区域已经形成了巨大的空档,完成了挑球立即回位,一旦遭遇袭杀,防线将会轻易被撕开,不具备转圜的余地。

    就在董明回转之际,余光中见到的情景让他大吃一惊,因为,此时的王建章已经高高跃起,下一刻,袭击将随之而至!

    还未及思虑对方准备打向哪侧,眼见一个轻巧的吊球,已经落到了董明的正手区网前!

    董明此时的移动是向是反手区,对方却打出了右侧的吊球,羽球飞向了他的相反方向,那么,救球必须要折返而回,难度极高。

    此刻,他也不能顾忌太多,折返无法避免,只能强自止住身形,然后甚至来不及启动,便双足猛然发力,向着网前扑去。

    启动的重要性董明当然知道,没有启动,便没有了速度,但在此刻,启动是件奢侈的事情,确实,没有启动就没有速度,可是,启动是需要时间的,他根本没有启动的时间!

    若仍然坚持启动,估计才刚刚启动,羽球便已经落地,启动,还有意义吗?

    因此,董明采取了硬跑的方式,勉强移至网前,也仅仅做到了伸出球拍,却早失去了发力空间,唯一剩下的手段,只能尝试可否通过放网来摆脱这一次的困局。

    在身体即将失去平衡之前,羽球轻轻落在了拍网上面,董明勉强控制着力道,尽量利用这点难得的机会,轻弹羽球过网。

    他的努力还是有一些效果,羽球很给面子地越过了球网,质量尚算不错,然而,守在网前的王建章不是摆设,面对送上门的网前球,毫不费力地轻轻一磕,轻巧地将此球扑杀。

    而此时,我们的董明,已然在失去平衡之后,踉跄地坐到了场上。

    双方进行了两轮厮杀,第一球,董明因侥幸得分,而第二球,王建章利用高明的防守及强悍的速度得分,开局之初,双方处在试探阶段,谁也不会特别在意此刻的得失。

    通过试探,董明已经觉察,对手的速度明显在自己之上,而在进攻方面,虽然到目前为止,王建章尚未发动进攻,但从刚刚吊球的控制能力来看,不难推断其进攻能力应该不俗,这些都是对他不利的信息,毕竟,在羽毛球比赛中,速度是生命,进攻是灵魂,欠缺任何一项都很难在比赛中获胜,又何况两者均不占优!

    可是,董明也不是显得多么慌张,比赛是以比分论高下,而不是通过球员的各项指标决定双方的输赢,针对当前对手,他早已经想好了应对之策。

    前面说过,大学生运动会的参赛球员,董明与他们比起来,在年龄上面确实存在劣势,但是,在这些球员们的身上,却存在许多不规范动作,而这些不规范动作,便是可以利用的契机。

    不规范动作累积起来,会直接形成两项恶果,其一是失误率通常较高,其二是容易出现体能的严重浪费。

    在羽毛球比赛中,球员最主要的得分通常不是来自进攻,而是对手的失误,对手的失误率增多,将非常有利于自己赢得比赛。

    同时,增加对手的体能消耗,在比赛中同样重要,任何一位球员,在体能不足的情况下,不仅会出现进攻乏力、速度降低的情况,也同样会导致失误率的上升。

    因此,在面对王建章这类选手时,董明开具出了专属的药方,以四方拉吊,与对手形成多拍,增加对手出现失误的机会,同时,完成对对手体能的消耗。

 第1060章 依策

    有了定计,董明着手执行。

    他的速度与对手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是必须重视的地方,否则,不仅无法把握稍纵即逝的机会,还会被对手占尽优势,局势将变得难以掌控。

    还好,对手的速度并非高不可攀,董明可以辛苦一些进行加速,以拉近双方差距,只要对手速度无法对其形成碾压,仍可以实现对抗。

    董明准备通过多拍消耗对手,就需要改变自己的进攻策略,既然很难通过强攻破防,他干脆降低了进攻的力度,却没有放松对于落点的控制。

    降低进攻强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面节省体能,而加强了落点控制,可以增加对王建章的调动范围,加剧其体能消耗。

    在实施多拍策略中,最艰难做到的一点,那便是防守,若想形成四方拉吊,就必须正视对手的进攻,无法回避。

    通过试探,董明已经觉察到对手拥有不俗的进攻能力,却不是强得离谱,想实现有效的防守必然存在一定的困难,若能适应了对手的进攻节奏,也并非无法实现。

    于是,他开始了防守尝试。

    董明抓住一次不错的时机,以假动作挑斜线形成反手区后场高球,此球送出,立即严阵以待,准备迎接来自对手的猛烈打击。

    王建章攻了,打出了滑拍斜线,威力比董明强多了,高速飞行的羽球,带着呼啸的劲风,气势汹汹袭来。

    董明快速移动,奋力跨出一步,冒着身体失去平衡的风险,悬而又悬将球接起,挡出直线网前,匆忙中力道控制稍显不足,羽球过网稍高。

    接杀球,只要质量不是特别差,一般不会存在多大问题,进攻方上网是需要时间的,想抓住网前的机会并不容易。

    可是,若接杀球质量不足,会为进攻方提供充足的上网时间,虽然没有形成“杀上网”的惨剧,进攻方却很容易在高点拿球,继续保持场上的主动。

    董明这一次接杀,不仅质量一般,同时身体还伴随着失位的问题,不能及时回位,出现这种情况就相当不妙了。

    王建章见到此景,在高位拿球之后,没有犹豫将球推向了董明的正手区后场,中平球,速度极快。

    这粒中平球,在董明失位的情况下,被推到了他的身后,无力回天!

    防守失败一次。

    董明没有气馁,很快,再次将一粒羽球弹向对方的正手区后场,同时严密防守。

    这一次,董明跑到位,却在接杀球时,力道小了,挡直线没有过网,再次失分。

    防守失败加一。

    董明仍然尝试,防守失败加二!

    ……

    场外,樊小刚见到此景心急不已,甚至多次提醒董明注意进攻,董明没有理会其他纷纷扰扰,仍在不断地尝试,尝试中有喜有忧。

    喜的是,虽然王建章的进攻威胁极大,董明却越来越熟悉对方的进攻,防守的成功率在稳步上升,而忧的是,正是因为他的不断尝试,造成了大量失分,已经大比分落后,首局落败基本成为定局。

    虽然在首局中的表现异常难看,但董明的心情却变得放松起来,他坚信,只要能挡住对手的进攻,预先制定的多拍策略,便拥有了成功实施的机会。

    一旦将对手拖入四方拉吊的泥潭,董明便有机会在这场实力不对等的比赛中,占据主动!

    四方拉吊致胜的关键点有两个,其一是体能,其二是失误率。

    董明不怵与任何对手进行体能争锋,而失误率……,通过刚刚的尝试,他同样有信心,把自己的失误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董明,你这么打……,恐怕不行啊,我知道你具备体能优势,准备与对手打消耗战,可是,通过第一局的比赛表现,双方差距有些大了……,为什么不考虑加强进攻呢?我发现,你在开始时的进攻,就极具威胁性,但是,后来却似乎降低了进攻要求,不知道你有意这么做,还是……,遇到了什么问题?”董明输掉首局后,在局间间隙,樊小刚一脸焦急地说道。

    无论董明在当初的康宁师范集训,还是进入康宁师范之后,樊小刚都曾是他的教练,对他可谓相当熟悉。

    樊小刚对董明的认知,好的坏的全有,好的方面是,董明的技术动作非常干净,且体能超强,而不好的方面,则是无论在速度还是进攻方面,董明只能说做得不错,但却不算如何突出。

    这么一位球员,各项技术都不突出,缺乏亮点,但是,综合实力却相当不错。

    在今天的比赛中,樊小刚发现,董明那些优点仍在,不足的地方虽然获得了明显的改善,却依然感觉稍显不足。

    当然,董明的进步,樊教练完全看在了眼里,也不会否认,尤其董明在集训队时期的经历,更是印象深刻,他眼睁睁看着董明从实力平平,仅仅用了两年时间,一举成为了集训队中实力最强的选手。

    这般进步速度,着实令人惊叹!

    可是,今天董明的策略却让樊小刚无法接受,你想打消耗我不反对,可是,打消耗需要双方实力对等,难道你看不到与对手的差距吗?

    他觉得,目前只有与对手打对攻,才能看到一线机会!

    “樊老师,在第一局的比赛中,我确实一直比较被动,处在了劣势,这一点我承认,也明白调整应对策略的重要性,可是,也曾记得您对我们讲过,在比赛中,要拥有自己的坚持,坚持必胜的信念、坚持旺盛的斗志和坚持不屈不挠的精神,这段话无时无刻不鞭策我的成长与进步,铭记在心,从不敢忘记,是您教会了我坚持,所以……,我准备将赛前制订的策略,坚持下去,胜利,最终会属于我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