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的重来盛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自2008的重来盛年- 第1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晓光一听气得差点摔电话,那你他妈的一大早跟我废话那么多!
    扯几把淡!难怪都说怪人的社交叫人很难相处,他这次是领教到了。真是固执、不听劝、头铁到像是金刚毒龙钻一样!
    “你的决定我很失望。”温晓光还是控制住了自己的脾气。
    ……
    时间拉回到昨天晚上,当章小龙与好朋友谈到自己的择业。
    周鸿祎也搞不明白,“他为什么一直邀请你?”
    “我就是想不明白这个问题。”
    “作为朋友,我觉得你还是要慎重,你现在毕竟是qq邮箱的总负责人,身居要职,微信……从我的角度来说,我很希望他能给老马添堵,但很难。”
    ……
    很少有人能看好温晓光。
    人们夸赞他,愿意认识他,因为他手握巨量现金。结识一下没坏处。
    但提起微信,至今为止,那么多大佬没有一个和他谈过哪怕是入门级的合作,一个都没有。
    甚至于运营商还不是很甩他。
    我精神支持你,但我不看好你。
    ……
    啪!
    温晓光在家里猛的摔了一下手里的杂志,吓的旁边的宋一秋一惊。
    她缩在一旁,一个动作都不敢做,“温总……出,出什么事了?”
    少年人闭上眼睛,拿手抹了抹脸。
    大约是过了十几秒。
    “没事,咱们出发吧。”
    章小龙的确是不好请,这在他的意料之中,可能是因为原来微信之父这个名头让他多少有些想要得到他,这种特别的心理情节。
    但很显然,不是每个人都是蔡崇信,会毅然决然的放弃高薪工作当个拿500块的免费劳动力。
    但另一方面,少年人身居要位日久,不论是管理公司的手段,还是相较于初创业时的内心自信,都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这事情给他激了一下。
    温晓光内心憋着一口气,劳资还就不信了,没了张屠夫还能就吃带毛猪。
    原先对于微信,他觉得尽力就好,不行拉倒。
    现在他是有了执念了,就是不成功,劳资也要用尽先知搞出点大新闻让你们瞧瞧!
    坦白说这次互联网大会,他的亮相不是很成功,下午的交流也少没什么人有兴趣。
    反鹅有共识,在一起吃吃喝喝骂骂南边的那位大家都乐意干,但真到了关键时候,只能靠自己。
    2010年入了九月,温晓光要求陈北回国,他召集了所有股东就是为了一件事。
    他自己要为微信项目注资。
    隔壁的小米实际上也面临相同的境况,大家都认可雷君的能力,但是说到你去做硬件,声援可以,具体支持是很少的,所以他自己投了一亿美金。
    温晓光还投不了那么多,软件本就比硬件的成本少,他们又不需要飞日本去跟夏利订购什么屏幕,这玩意儿可花钱了。
    所以温晓光只给微拓科技注资了2000万美元。
    投资人会议上,他一展过去从未有过的威信和强势,一方面他不会控制过多股权,那样对公司发展不利,你一个人控股80,别人一看这有啥意思,你自己玩吧。
    另一方面,他也不允许有人反对他的注资协议,必须接受他的持股比例继续抬升以及自己的比例下降。
    总不能白投钱,这个后患无穷,光给钱不降他们的比例,这些人说不定能花掉你两个亿美金,反正又没后果,人就是这样,花别人的钱泡面都吃着香,还不带心疼的。
    现在不同,他们只有两个选择,
    要么签字,要么滚。
    会议室里,大家都面色凝重,两千万美元到账后,温晓光的个人持股高达60,这是他有意控制在不超过六成,其他人持股比例都从8回落到4,最后基本也都签了字。
    像是黎文博、付与萱、刘以琦都是原来的老人了,温晓光发出这么强势的指令,他们不会有一点不配合。
    “谢谢大家。现在散会,对了,林总,安卓版本什么时候发布?”
    林若生本想说一周,最后改口说:“三天内。”
    “辛苦了。”
    结束后,温晓光和黎文博与付与萱开了小会,一个是钱马上会进来,二要想要该怎么花。
    回到办公室的时候,刘以琦坐在那儿等他,关心道:“怎么了呀?这次这么强势。”
    温晓光还是不苟言笑,“磨磨唧唧的,做不成事。现在创业的时间越长,我越明白一件事。”
    “什么事?”
    “老好人,当不了大老板。”
    :。:

第380章 流量
    互联网十多年下来,流量为王似乎已经没人说了,因为光有流量不一定挣钱,但流量仍然是互联网企业的春药,一吃就high。
    所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马总到处演讲,直到临近退休那一年忽然停歇。
    所以人们称东哥的媳妇儿抵得上公司整个公关部。
    他们不像鹅厂,手里就握着流量入口,实际上电商一直在想办法导入流量。
    温晓光也需要流量。
    智能手机正在迎接超级红利,大量的人会在手机上换装,他要吃这个红利。
    所以,他要接活儿露面了。
    微信的推出,和他本人的特殊性,其实一早就已经吸引了不少公众的注意力,一些杂志、电视台都希望对他进行专访。
    宋一秋挑选了其中一部分,给了对方肯定的答复。
    这是最省钱的宣传。
    其实自5月份以来,不知道多少媒体想要采访到温晓光,开玩笑19岁有10亿美元身价,这是什么概念。
    2010年的经济词汇,2010年全年的代表性新闻基本在5月份就被‘温晓光’三个字给提前锁定了。
    其他的想都不要想。
    只是他自己刻意低调了下来之后,渐渐热度下来,毕竟该上班的得上班,该上学的得上学。
    安卓版本的微信发布,需要借助类似91助手、应用宝这样的东西,暂时他还没兴趣去管它,交钱就好了。
    91助手在几年后被百度收购,作价19亿美元,是一段时间最大的互联网收购案。
    可惜后来什么华为应用商店、小米应用商店都有了,百度是血亏到爆炸。
    在这之后由温晓光的微博发布这一信息,这次推出一下子为微信带来了几十万的下载量,这时候还是低端安卓机居多的年头。
    现在的微信有特点就俩,一个是可爱的表情包,这吸引了不少女性用户,其次是可以做到打电话只要流量,不需电话费。
    与前者相比,后者的需求量更大,而且蕴藏了一大批年纪大的、只舍得买安卓机的用户。
    慢慢的,慢慢的,微信的下载量超过了80万。
    无声无息,演变渐进。
    鹅厂那边也没什么消息,温晓光虽然不满章小龙,但对他保证不会随意向上报告关于微信的谈话内容还是有些信任的。
    他原本是做qq邮箱团队的,一般人也不会想到他在社交软件上的才能,至于说技术好,互联网公司最不缺的就是程序员。
    逻辑上是这样的,其实事后我们反而不明白为什么一个搞邮箱的搞出了微信这么牛叉的东西。
    当然,或许以后他也有可能加入那个团队,但至少现在‘微信之父’还在改善他的邮箱。
    对于温晓光来说,这就够了,大公司不可避免的有大公司的毛病。
    况且离9月22号也很近了。
    在此前一周,2010年9月15号,他本人接受了中央电视谈某位杨姓女主持人的访谈录。
    不用怀疑,温晓光现在绝对够格。
    尽管他本人低调了,但媒体不会‘放过’他,作为一个时代异数,他就是钱再多也逃不过去那些宿命。
    媒体放过马爸爸了吗?
    到处有人打着他的名号出书。
    媒体放过任总了吗?
    天天都有华为内部的管理思路出来。
    仿佛各路自媒体都在华为内部一样,妈的,真是奇了怪了,怎么啥都知道。
    所以你想成为百万富翁吗?看这里,温晓光告诉你如何快速致富。
    访谈期间,温晓光还谈到这个问题。
    当主持人问他:“你知道你现在是什么知名度吗?”
    “知道。”温晓光开着玩笑说:“我在机场,已经看到我的书出来了。”
    “喔,书?是你写的书?”
    “不是,”温晓光笑了起来,“我哪有那精细功夫,都是印着我的照片,然后说温晓光成功的三大原因,十个坚持等等之类的。”
    主持人听到这边明白了,“是这样,这都不是你写的。”
    “不是,上面写的很多话,我自己都是第一次看来的,包含网络上也都有。”
    这是没办法的,出了名嘛,就要给人用。
    主持人跳了过去,时隔几个月,她还是想聚焦于当时。
    “那个时候,消息出来的时候,在此之前你肯定就已经知道结果了。”
    温晓光点头,“大约两三天吧,那天是孙董事长飞到中海,我们在浦东的一个地方,谈妥了这件事。”
    “当时心情如何?”
    “嘶……”他回忆了一下,搓着手道:“这很难形容,像是起鸡皮疙瘩一样……可能对于我自己来说,那也是整个生命力很特殊的时刻,也是唯一的一次了。”
    主持人好奇:“为什么?怎么就唯一了?”
    “这个从0到10亿,和从10亿到20亿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花不了那些钱的,所以财富增长所带来快乐的边际效应,实际上是一直降低的,而且到最后为降为0。”
    主持人这么听倒也理解了,“所以现在财富增长还能给你带来快乐吗?”
    “喔,这个老实说还是能的。”温晓光噗嗤笑起来,
    “哈哈哈。”女士一下子没忍住,“您的回答太可爱了。”
    “我这才是几个月,可能需要那么几年才行,不过我确实感受到越来越少了。”他解释了一番,但估计是没人信了。
    就这段话,让无数网友疯狂吐槽温晓光。妈的,说了半天不还是挣钱让你快乐嘛。真是想打人都没处还找去。
    “我能问问你去买了什么吗?”
    温晓光讲:“基本上也没有很特别的东西。”
    “豪车、豪宅呢……这些一般人都会去买的东西。”
    “买了,但你不说这是一般人都会干的嘛,所以这应该也不算特别吧?”
    我尼玛!
    “这不算特别吗?”
    温晓光说:“还好吧。我真的没有买什么特别的东西,我就是个普通人,一年一前我也和大家想的一样,要在市区买一套房子,买一辆车,然后我就是这么做的,你要说这特别?可每个人都会这么做啊。”
    “好吧。”主持人也只能无奈摇头了,“那这件事对你的生活究竟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影响很大,最大的就是我再也没有从我要挣钱这个维度去看待和选择自己要做的事了。”
    ……这是一套电视访谈节目,放出去温晓光就给自己惹上了舆论中心。
    说什么豪车豪宅就是普通的事。
    如此不要脸的话都能讲得出口。
    一时间调侃声音四起,温晓光的热度自然也就上去了。那些发生在四**王身上的事情,正在他身上演绎,人们以为他只是说两句俏皮话,但实际上,微信的曝光度一直在增中,直等到那个爆点的来临。
    :。:

第381章 这一切来的很快
    温晓光回到了人们的视线,带着微信一起。
    从以往的反响来看,人们愿意听这个家伙逼叨叨,因为他从不讲那些……类似钱不重要的话。
    访谈录的节目第一次向公众展示了温晓光5月时的心路历程。
    而他也毫不掩饰,财富的增长就是令人开心的。
    录节目只是一部分,他还到大学里去刷存在感,9月21日,工作之余的温晓光来到北金大学,美其名曰和学生做交流,其实是李科阳为经管学院做了捐赠。
    他从太创基金的基金经理升职到太创中国的联合创始人,拿到了公司的股权分红,一下子阔了。
    李科阳也喜欢到处提温晓光,有面儿。
    从事业角度来说,这是他的职业生涯亮点之一了,
    他在有打算之时,就告诉了温晓光,虽然后者年纪小,但有过与学校处理这类事情的经验。
    温晓光听说有机会能到北大发言,主动就靠过去刷脸,反正人在北金,前前后后几个小时的时间。
    老李也是钱赚够了,要些虚头巴脑的荣誉或者其他什么东西了,反正就是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的意思。
    经管学院的院长还出来跟他们一起做了这次活动。
    微信前天的下载量缓缓越过100万,这下出去吹牛逼也好说了。
    礼堂中心入场前,李科阳和他交流,“有消息传到我耳边了,你自己为公司注资。”
    没有否认。
    “但有了钱,我怎么没见你们有动作?”
    温晓光说:“我今天到这里来,不就是吗?”
    “现在想想,还是学校里舒服,”看到一帮激情四溢的年轻人,他不禁有感而发。
    随后和李科阳一起到舞台的沙发上坐下。
    观众席边上,宋一秋也跟随人生人群挤了进来,温总最近的策略她是清楚的,所以倒也不觉得这种活动是不务正业的表现。
    实际上,正是因为他是舆论主要关注点之一,才支撑了微信数据的继续上升。
    “……第一次见到温晓光,他基本也就是和这些学生们差不多大的样子,脸上稚气未脱,然后戴了眼镜,我以为他近视,后来才知道是为了装成熟故意戴的。”
    观众轰然而笑。
    温晓光摸了摸鼻子,略有些不好意思。
    院长问他:“在你的眼里,年龄是个负担?”
    李科阳在温晓光发言时转头看向他,“是,最早的时候其实还是蛮苦恼的,刚刚成年的孩子去谈融资真的很困难,因为你的不确定因素很大。”
    “比如呢?”
    李科阳插嘴说:“比如我没想过他会把优客良品卖掉。”
    他也是继续开玩笑,这话不能说狠了,说狠了不就是对现在的老板不满了嘛。
    “这应该也是当时没有人会想到的可能性,那时候优客的风头正盛。是那个价格促使你答应这项收购的吗?”
    “哦,不是,”温晓光摇头,“我一开始就想着要卖的,不好意思……李总。”
    哈哈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