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中地方太小,没这个硬件条件……”程展鹏先把责任推卸了,又咧嘴道,“不过就算条件那么艰难,不也把你培养出来了?”
好吧……
江森接受了程展鹏“以拍为甩”的甩锅解释,又问道:“昨晚你们联系了多少单位?”
“基本有关联的,都联系了。”程展鹏前面带路,却有点奇怪,“我说,你这么主动直接,是不是显得有点那个了?”
“哪个?”
“就是……搞得好像那些单位,一定会向你伸手似的。”
江森却没急着解释,而只是淡淡回忆道:“去年这个时候,我回来也捐了几笔钱。县里的教育局、文化局,还有经公安手的,最后落到政协去的扶贫款,加起来一百多万。”
程展鹏惊道:“这么多?”
“不算多。”江森道,“而且可以说,这些钱捐得很是有意义的。去年高考结束,闹出那么大的事情,你看县里帮了我多大的忙。这世上的事,本来就是有来才有往。诚意是要用实际行动来体现的,光说没用。所以你们昨天一直说县里支持我,那反过来讲,我要怎么回报呢?
接下来我要做的这个项目,不是小项目,今后挣钱了,那必然是大钱。在钞票面前,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那瓯顺县这边,负责的又是这个项目的最上游,就更不能出问题。所以与其到时候亡羊补牢,不如我现在就把该说的话,一步到位地说了。
散点财出去,总比掀了桌子要强。而且说一千道一万,县里各单位就算全都伸手进来拿点,又能拿多少?本来这个项目,打的旗号就是扶贫,绝对扶贫和相对扶贫,都是扶贫。各单位每年拿个几十万、百来万,就顶了天了,就算有二十家关联的,撑死三五千万,我就当作是纳税,结果其实是一样的,还顺便给全县卖了人情。
而且再一个,如果大家都能按白纸黑字地进来拿钱,那就是正当分红了。有了分红,我也不用每年再额外掏别的钱,他们估计也不好意思再管我要。
那就是变输血为造血,大家都少量地象征性地入一点股份,以后等项目盈利了,就能堂堂正正地满足自身需求,我自己这边,也能省掉一点钱。这样大家在一个锅里吃饭,瓯顺县这边有什么问题,就是所有人共同的问题,很多潜在的问题,从根源上就已经被解决掉……”
程展鹏大概听明白江森的意思了,不由说道:“可如果这个项目,一年真能盈利几个亿,你可能这一下,就每年少挣几千万甚至上亿的钱了?”
“不能这么想。”江森微微摇头,“钱不是我的目的,至少不是最终目的。我现在其实已经能过很好的生活了,我对钱本身的追求,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迫切。
在这个项目上,我更希望看到的,是项目能够稳定、长久地运转下去。二十年、三十年,至少能造福一代人、两人人,只要每年项目的运转是健康的,参与这个项目的人和单位,该拿到手的钱都能拿到,大家能在二十年左右的时间里,依靠这个项目过得比较轻松一点,哪怕最终落到我手里的利润再低,每年能有个几百万、几十万,我也完全可以接受。”
程展鹏不禁有点不明白了,“那你花这么多力气到底想干嘛?”
“我没花什么力气啊,本来也就是靠脸整合资源。”
江森跟着程展鹏,一路走进学校食堂,“这事儿说到底,干活的还是全县上上下下的人,一线生产靠这边本地工人,技术交给技术员、工程师、各种专家教授,日常管理交给村里和公司,遇上麻烦乡里和县里负责摆平,我除了接下来要投点钱,我还干嘛了?人家部委也投了五百万,也没说什么回报的事啊。懂不懂什么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卧尼玛……
程展鹏被江森鄙视的眼神伤害到了,连连摆手,“行行行,你崇高,是我不配当你校长。”
“鹏鹏,也不要这么气馁,觉悟都是一步步培养出来的。”江森揽住程展鹏的肩膀,“坦率讲,主要还是因为你没见过那么多钱,眼界和思想认知,都容易在物质层面上被局限住。不像我,现在一年挣几千万跟喝水一样轻松,整个人就超脱了,你知道吧?
我昨天去市里结了一笔款子,五千多万,我草,我真的,一瞬间就彻底摆脱低级趣味了,现在想的都已经是将来市值几千、几万亿的大项目……”
这边正越说越嗨地叭叭着,外面晨跑结束的孩子忽然跑进来,领头一个小姑娘见到江森,两人对视一眼,孔婷当场发出被踩到脚似的尖叫,“啊——!二哥!二哥!”
第463章 图个安稳
县中的孩子还是相对来说有规矩,并不需要郑海云那样的强力泼妇坐镇,程展鹏这个当校长的随便抬头看一眼,孩子们就会很配合地把脑袋缩回去。
本学期的最后一个星期,转头就马上要期末考试,这些时间同样宝贵的高中生们,愣是在见到本县近一百年来最牛逼的偶像人物后,快速冷静下去。食堂里排起长长的打饭的队伍,一些孩子一边打饭,一边掏出随身携带的小纸条,趁着这么丁点时间,背上一会儿课本或者单词。程展鹏看得很欣慰,微微点头,露出姨母般的微笑。
孔婷则在同学们羡慕的目光中,跟江森道别:“二哥,过年带二嫂去我家玩啊。”
说话间,脸上还带着些许的失落。
虽然一直不愿意相信,可就在刚刚,从江森口中确认二哥确实有了女朋友后,小姑娘的内心还是挺难受的。二哥这个坏蛋,居然才刚上大学就有女朋友了。
这才只一个学期呢!
“嗯,好。”江森微笑着随口敷衍。
过年肯定是没时间到处乱跑了,可也没跟孔婷多解释。
和程展鹏一起,端着餐盘走进食堂的一个小包间,两个人吃得很快,十来分钟就吃完走人,早上七点不到,江森就出了学校。程展鹏没跟着一起出门,只是把江森送到学校门口,看着江森走远的背影,满眼骄傲和说不出的感慨。
江森戴好口罩,没一会儿就回到了瓯顺县汽车站斜对面的那间酒店。
走上楼梯,就看到昨天一直半死不活的宋大江已经醒了,正站在楼道的窗户前,眼睛直勾勾地看着楼下发呆,江森走上前,问道:“早饭吃了吗?”
宋大江无声地摇摇头。
一天辗转三地,他的灵魂还在申城,意识留在东瓯市,这会儿貌似只有肉体跟过来了。
江森知道他这是典型的陌生环境适应不良,使唤道:“下楼去跟服务员说,让他去给你买点早饭,给叶培和谷超豪也带点。”
“好……”宋大江机械地答应,跑了下去。
江森笑了笑,转身进了自己房间,坐下来后看了眼时间,才7点04分,然后麻利拿出笔记本电脑,房间里很快响起敲打键盘的声音。
砰!砰!砰!
“江校长!”
一个多小时后,状态不错的江森迟迟没有将一章收尾,房门外,却先响起了敲门的声音。
江森起身走过去开了门。
房门外,一张陌生的面孔,露出了笑脸,“江校长,你好,我是焦思齐。”
他伸出手,身边还跟着江森的几个熟人。
江森望向跟在焦思齐身后的吴晨。
“江森,这是焦县长。”吴晨还是老样子,说话跟放炮似的,嗓门很大,“焦县长,你看,我就说江森这家伙是个劳模,哪有八点多还不起床的!”
“你这么夸我,我会当真的啊。”江森握住焦思齐的手,加了两分力气,把贵客迎进来,“领导好,请进,请进。”
焦思齐微笑进门,吴晨、邓方卓和青民乡的刘乡长三人也跟着鱼贯进屋,房门外,隔壁房间,叶培探出脑袋,用眼神询问江森是否需要“配合装逼”服务,江森微微摇头,把房门一带,房间里头,焦思齐看到江森摆在茶桌上的电脑,不由问道:“在写东西?”
“对,抓紧时间,先把今天的任务完成了。”
江森走到电脑前,按了下保存,把文档一关。
焦思齐歉意道:“看来我们是耽误你工作了啊?”
江森不否认地笑道:“个人工作是工作,县里的工作也是工作,当然还是县里的大事更重要。”
刘乡长马上拍道:“名校高材生,思想觉悟就是高。”
江森呵呵笑道,“主要还是从小打下的基础,要感谢家乡的培养。”
“所以说,你心里有家乡,家乡父老肯定也会想着你。”焦思齐大马金刀坐下来,直接跳跃这浪费时间的寒暄阶段,“十里沟村的项目,咱们这回,总算是能启动了吧?”
嘿……这话说得,好像之前是我在拖延时间似的?
妈蛋,明明是乡里和县里不给钱,还想吃现成的啊!
江森转头看刘乡长一眼,去年七月份,十里沟村的黄芪项目,就是跟这位谈崩的,刘乡长此时却面不改色,一副浑然忘却的模样,江森只能笑着回答县丞焦大人,“是,耽误了也挺久了。零六年签的土地承包合同,一转眼都零八年了。之前资金吃紧,各方面准备工作也没到位。现在有国家和地方的支持,这下肯定没理由再等着了,部委的钱都下来了……”
焦思齐微微一笑,当然能听明白,江森话里的意思。
这么大的一个项目,县里不可能光拿好处不出本钱,部委给的这五百万落到县财政的账上,一来算项目启动资金,另一方面,自然就是入股的本金。
“这笔钱,我们已经纳入项目预算了。”焦思齐道,“这几天我们在十里沟那边调研了一圈,找了各方面的专家,估算了一下,这个项目要充分运转起来,先期投入不是小数。”
刘乡长轻轻碰了下副乡长邓方卓,邓方卓忙打开公文包,取出厚厚的一份材料,递给江森,“江校长,你看一下,这是前期开山、整地,还有一部分的移民安置,外加上全年人工和其他方面的预算,物料方面的投入,你师父马老先生也看过。”
江森接过来,瞥了眼总数,“一千四百八十万?”
“对,这是第一期投资,二期的预算会少一些,八百万以内,主要是人工和抗灾害的支出。”焦思齐道,“不过二期要到明年了,今年的话,算上部委的这五百万,县政协愿意拿一百万出来,就是你之前捐的那笔两百万的款子中的一半,县财政最多再拿两百万,这就是全部了,缺口还是有点大……”
“江森公司的账上还有三百万。”吴晨直接翻了下江森的钱包。
邓方卓接道:“还差四百万。”
几个人齐刷刷用亮闪闪的目光看着江森。
江森不禁乐了。
“各位领导放心,这笔钱没问题的。不过我这边也汇总到一份,咱们县里各单位的认股意向,我觉得比起投资,今后的分红和占股权,肯定更值得抓紧讨论一下。”
江森转过身,从床头的抽屉里拿出一份手写的单子,递到了焦思齐跟前。
焦思齐接过单子,只见上面密密麻麻的,从工商、卫生、税务这些直接相关单位,到文化局、体育局、教育局、青联这些八竿子挨不着的,零零总总,总共12家,居然都打算要入2%…3%的股份,眉头不自然地微微皱起,“这是什么意思?”
江森道:“这是为这个项目,能顺顺利利做上至少二十年,做的长远准备。这笔钱也不需要每家真的出,我可以自己掏。”
焦思齐不禁疑惑了,瞪大眼睛看着江森,心说这世上竟有这么做生意的?
上赶着给别人发钱?
“你图什么?”焦思齐不解问道。
“图个安稳。”江森笑了笑,“县里和乡里拿三成,村里拿三成,二二君科技制药公司拿三成,我个人能有一成、半成的就行。大家都把项目当成自己家的事情,日子才能同心同力地过下去。往后流水的领导、铁打的利益,不管换了谁来,日子都安安稳稳。”
第464章 被金钱打败的样子
焦思齐、刘乡长和邓方卓他们三个,在江森的房间里待了四十分钟不到就匆忙离开了,大过年的,焦县长还有几个年前部署会要开,然后等开完会,就得把县里十几个单位的头头召集起来,聊一聊本县明年最大民营项目的工作计划和预期收入分配事宜——
也就是俗称的“分赃”。
江森带上房门,只剩下他和吴晨。焦思齐那边有事情需要忙活,江森和吴晨手头也同样有事情需要抓紧去办。二二君科技制药生态开发有限公司这个空壳,终于到了不得不运转起来的时候。但眼下这破公司除了江森这个老板,还有手握5%股权的马定国老先生之外,就没有其他员工了。剩下还略有关联的,最多也就是郑悦法务。
不过江森目前还是没想好,这块业务到底是让郑悦来接手,又或是交给方堂静。
制药行业的话,今后的各类官司肯定不会少的。
对律师来说,这是块大肥肉啊……
又或者让两个人来联合办理?
好像这样确实更好一些,两个人互相撕逼,自己这个老板,也不容易受蒙蔽。
“要招人了。”吴晨很是直白,不过和江森想的不一样,他首先想的是具体的生产事宜,“接下来等过完年,马上就要开荒。大型机械县里全都已经联系好了,这几天就要开到村里去。等过完年,把林子推倒,明年开春稍微把地整一下,种植时间就差不多了。
县重点办和宣传部这几天也都在帮忙协调招工的事情。
我看了下,现在全村两千来人,除了老人小孩,还有那些混吃等死烂泥扶不上墙的混蛋玩意儿,剩下还能上工的大概还能有个五六百。全村现在四百八十六户,我挨家挨户统计过,每户都出一个人,至少名义上出一个人是做到的。这样平均每户包二十亩,一万亩就下来了。剩下另外一万亩地,可以从外面招临时工来种,工资可以稍微给高点。
技术方面也不用担心,村里的那群老娘们儿,都是能养家、会种地的,用不着怎么岗前培训,让技术员稍微教个三五天就能干活,每个月先开五百块……”
项目的事情,在吴晨的肚子里已经酝酿了长达半年。
他说起来滔滔不绝,脑子里的东西一下子喷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