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着桌面上微弱的蓝光,成永兴一直悬着的心才算放了下来。
理论上,他已经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地位。这道蓝光,使他实质上的获得了接近5个月的领先空间。
这场科技竞赛,从逻辑上来说,失败的可能性应该不大了。
更加令人放心的是,在这个节点之后,中村停留了很长时间。其原因是来自山M的 ZnSe蓝色LED激光器。这个新闻给了中村以很大的打击。
从时间线上看,这条新闻也许很快就要到来。但它对成永兴无效,因为那注定是一条不归路。
走到这个节点,他完全可以发布阶段性成果。只要这个论文一发布,那么他就会成为世界上有数的蓝光LED专家之一。
—————————
但成永兴有了新的顾虑。
在黑暗森林理论中,有这么一种假设。在森林里的人,每个人是猎人的同时,也同时是别人的猎物。这时候,首先暴露行踪的,就是被大家猎杀的对象。
成永兴无从判断中村大侠的真实身份。如果提前公布成果,会引起什么样的连锁反应,完全无法预料。
第一种情况,中村大侠的真实身份是名穿越者,那么他立刻就会意识到,成永兴这个异类的存在。
后续的反应,也可以预料,那就是蓝光LED的论文,就会铺天盖地接踵而至。
第二种情况。
还有一种可能性,可以解释中村大侠的运气。他跟郝云丽的性质类似,他们才是这个世界上真正的主角!
这种人的运气,根本不是常理可以解释的。
任何其它人的发明,成就,都会促使他们的前进步伐,更加快速而猛烈。这也是为什么这类人,会有位面之子称号的原因。
如果成永兴敢于不停的发表论文,向世界宣布自己的进展,那么第一个撞到终点线的,未必是他!
也许就在成永兴写论文那几分钟内,对方完全有可能,一次碰运气,就能完成所有的后续内容。
—————————
中村大侠,先后遇到多次千载难逢的巧合。
这种巧合,根本让人无法置信!
双气流模式的发现,就是运气的结果。
这种结构模式,说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对气流的角度,速度都十分苛刻。稍微偏差一点都不可以。
就是因为它的难度,其它科学家才错过了这种看起来简单的方法。
成永兴在奉天,在知道结果的情况下,还耗费了差不多一周时间才搞定这个结构。要知道,在他的身边,可是有着整组人在帮他做参谋!
而中村大侠呢?
他一个人,第一次做就成功了!第一次!第一次!
这是正常人该有的运气吗?
另外,热退火工艺。
他连在试验前加热工作台,这种事情都能碰到。实在是无法想象,还会有什么事情,是他碰不到的。
—————————
这个世界是个真实的世界,它的内容在不断的动态变化中。
成永兴带给了这个世界很多改变,这些改变已经干扰到了不少人的未来。
这个世界的其它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NPC。
在任何领域,都堆积着无数的天才。比起成永兴,比他聪明的大有人在,比他勤奋,甚至运气更好的,也大有人在。所以,任何耐力跑,他都是没有把握的。
如果成永兴敢于公布最新的进展,把自己的试验步骤公之于众,那么很快的,其它人就会踩着成永兴提供的线索前进。在这种情况下,哪怕成永兴知道下一步的答案,也并不安全。
要知道,在蓝光LED领域,几十所大学,十数家跨国巨头,上万名的科研工作者,都在做着相同的事情!
为了安全起见,成永兴决定闷头前进,暂不声张。在蝴蝶效应引发致命的变化前,迅速的锁定最大的成果。
在夜深人静之时,在电子楼的四楼,有一位年轻人,独自向着蓝光LED的最后一个里程碑,孤独前行。
—————————
在进军下一步里程碑的同时,成永兴也会抽出一些时间,与LED小组的成员们,不断进行讨论。
工大在发光二极管领域,彻底没有积累,所有的基础数据,只能从头做起。
LED小组,还肩负着另一个任务,那就是对红光和绿光LED,这两条支线任务,进行跟踪和摸索。跟踪,指的是对这两个领域的最新论文或者文章进行重现。
成永兴的时间有限,分身乏术,这些任务,只能完全依靠有了默契的同学们。
—————————
随着试验的进展,成永兴逃课的次数也是越来越多。现在就是物理课,他有的时候也不得不逃掉。白天的时间其实也是挺紧张的。一些数据的查询,论文,专利的准备,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随着时间的流逝,成永兴已经熬夜熬了一个多星期。他的黑白颠倒,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
不少人都跑来问到底发生了什么。
作为MEMS的功勋战将,居然只能轮到半夜才能使用实验设备,这引起了众多非议。白天正常工作的师兄们,莫名其妙地承担了巨大的压力。
很多师兄和老师们,主动的让出他们的时段,但是这些都被成永兴拒绝了。他的理由是想一个人静静的做事情。
这就没有办法了,一个人可以让时段,但是整个实验室清场,还是做不到的。
第282章 后悔
本章属于郝云丽的支线故事。由于时间线的缘故,只能放在这里。郝云丽属于本文后期的主角之一,她的故事也很精彩。
————————
江苏,长州市二中
在冰城已经开始下雪的时候,这里确是最好的季节。天气凉爽,气候又不像春季那样湿闷。不论是老师还是孩子们,都觉得十分舒适。
王彩霞从教室走了出来,在她身后跟着的是高二的学生们。年轻的孩子们在教师走出去后,一涌而出。他们准备利用这短暂的15分钟,痛痛快快的玩一会。
学校从这个学期起,实行新的教学计划。在高二这一年,需要把高二和高三两年的教学任务全部完成。学生们在高三的时候,就会有更多的时间来准备高考。
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他们的任务都重了许多。
这些年,王彩霞已经带过不少届毕业生了。她的感觉是每一年高考的难度都会提高一点。大家的教学方法随之而变化,学生们的负担也是越来越重。这是谁也避免不了的大趋势。
这一届的学生里有几个好苗子,不知道最后的结果会怎么样。
高考就是古时候的科举,在人文风气盛行的江浙一代。学生们的竞争极为激烈,题海战术,军事化教学管理等都是从这一带先实行的。
————————
王彩霞边走边思考,下一节她没有课,可以稍微休息一下,所以她走得很慢。但是等她推开教研室门的时候,发现一个衣着靓丽的年轻女士坐在她的座位上,静静的读着报纸。
“你是?”
“王老师!”
坐在她椅子上的女士听到了她的声音,转身站了起来。
“郝云丽?你怎么来了?你不是应该在冰城读书吗?”
郝云丽是89年的毕业生,在她的动员下,报考了一所北方的重点大学。与郝云丽不同,不少学生在类似的分数下,都选择了江浙一带的普通本科学校。
“老师,我已经毕业了,马上要去美国留学。这次回来在家呆几天,很快就要走了。”
“毕业了?你才念了一年书就毕业了?”
郝云丽这批学生现在应该读大二,她的很多同学,刚刚结束为期一年的军训,开始正式学习。
“是,这是我的毕业证!”
郝云丽从随身小包里拿出了刚到手不久的毕业证书。这个毕业证来之不易,前后花了近一个月才把手续跑完。她今天把它带出来,也是想在老师面前炫耀一下。
每个人心中都藏有一个梦想。
郝云丽在中学的时光中,并不是被重视的那几个人。她一直想找个机会证明自己,这个机会终于来了。
————————
“真是毕业证书啊!”
王彩霞拿着两本证书,一本是毕业证,一本是学士证。
屋里的其它的老师,听到了对话,也都纷纷围了过来。
这个女孩进屋的时候,没有人太注意到她,毕竟没有教过这个学生。这个女孩子也不是那种引人注意的学生。
但是现在摆在大家面前的,带着工大钢印的证书,无声的宣示着这个女孩子的优秀。
“一年就毕业了!”
王彩霞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怎么在高中的时候,就没有太留意这个学生呢?
说实话,她对这个眼前的女孩子,印象不是那么深了。她的学习成绩,不好不坏,长相也不突出,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员。
“对了,你刚才说你要去美国留学?”
“是,签证已经办好了,后天就走。所以想走前看一下您还有同学们。以后再回来,也许就不容易了。”
郝云丽准备从上海坐飞机赴美,这样比较方便。
“啊!”
屋里的老师们,发出了更大的惊讶声。
二中的学生,毕业后留学的也不少,但是那往往都是从高中毕业好久以后的事情。
经过了四五年的沉淀,学生与高中老师之间的关系已经慢慢淡化。很多人出国之前,或许都不会告诉老师们。很多人都是通过其它同学,在人走了以后才知道的消息。
所以这个才毕业一年多就出国的学生,给大家带来了全新的印象。
“来,坐下说话。”
一位年轻男老师,从旁边桌子上搬来了一把椅子。
“对,坐下说,说说这都是怎么一回事!”
王彩霞也反应了过来,连忙拉着自己的学生坐了下来。
————————
每个教师,最引以为豪的时刻,就是自己的学生学成归来,承认他们老师的那一刻。
现在就是这一刻!
郝云丽被围在人群中央,这何尝不是王彩霞她自己被围在人群中央?
“我去年去了冰城工大以后,参加了一个学生组织的课题小组。。。”
郝云丽慢慢的娓娓道来,把过去一年多的历程,展示给师长们。
过去的一年多,是梦幻般的历程!
她的成人礼是如此的多姿多彩,以至于围观的老师们也越来越多。教过她其它科目的老师,没有课的,听到了消息也都赶了过来。
“就是这样,下周一,我就会坐飞机,然后会在那边读研和读博。”
郝云丽一边叙述自己的传说,一边看着围在周围的老师们。这些她敬仰的对象,现在都静静的听着她的述说。
没有什么其它的事情,使她如此的愉悦。
她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自己的感觉,就是让她现在死去,这一辈子也值得!
“王老师,齐老师,孙老师,今天我来是想请老师们,明晚参加一个家宴,我父母想当面对老师们进行一下感谢。”
“好的,我们一定去。”
“没有问题,这我肯定去。”
几个教过郝云丽的老师,都与有荣焉的纷纷答应下来。
“老李现在还在上课,我回头去通知他。”李老师是数学老师,这节有课,就没有叫过来。
“谢谢齐老师,那我先回去了,明天下班我再过来请老师们!”
“好的,好的!”
————————
“等一下!”
就在郝云丽准备离开的时候,从走廊里匆匆走来一个国字脸的中年人。
“校长好!您明天也要来吗?”
郝云丽乖乖的给来人行了个礼,孙校长在她念书的时候就是校长了。
“明天?好,明天我也去。不过你今天或者明天下午有空吗?”
“有空,这几天我没有什么事情,主要就是收拾收拾行李什么的。您有事情吗?”
“学校想请你找个时间给学生们讲一讲。你刚毕业,看事情的角度肯定和其它学生不同!希望你的观点能给还在学习的学生,尤其是明年就要高考的学生们,有点启发。”
孙校长听到了消息,立刻就察觉到这是一个机会。
“我?我不知道要讲什么啊?”
“就讲你这一年内如何努力奋斗,最后获得了这个出国机会的。”
“我其实也不算成功,这次出国机会还是班里同学让给我的呢!”
郝云丽想起了曾经的大学同学,不知道他此刻在干什么。
“你们班有出国机会的人多吗?你在你们班排第几?”
“不少,如果真排的话,我未必能进前五名!”
不过现在再排的话,郝云丽觉得自己排不了第一,但是第二肯定是没有争议。
听到这个结论,在场的人一片哗然。什么时候有这么厉害的学校了?为什么以前没有听说。
“那你觉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中年校长的谈话功底很强,不愧是老教师出身。
“也许是环境和机会吧!”
“环境是指什么?”
“学校,专业,项目!”
“对,就讲这个!这个对高三学生尤其有意义。”
现在很多学生,宁愿报一个本地的普通学校,也不愿意去遥远的重点本科。这对学校实际上是不利的。
每年的学校成绩统计,总是要统计考上重点多少个,本科多少个的。孙校长觉得讲这个,非常有意义!
————————
周五晚上,陈志勇提前来到了《水上人家》饭店,今天是他同学,郝云丽请客,同时也是她的送行宴。
这一次她出国学习与以往的国内读书不同,谁也不知道这一去是多久,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回来了。所以能来的就都来了。
很快的,人陆陆续续的到齐了,高中的老师也基本全来了。
陈志勇和高中同学们单独坐了一桌,这一桌基本上都是考在本地的同学,外地的没有办法通知,也来不及了。
看着今天的主角,那个穿着洋气的女孩子,陈志勇觉得心如刀绞,也许这一生都再也没有机会了。
他与郝云丽在高中关系不错,因为两个人的处境类似,学习一般,人一般,没有人关注,所以多少有些共同语言和好感。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