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北国科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北国科技- 第1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我根本就不准备考虑这方面的事情,你就饶了我吧!”
  成永兴终于求饶了。这招太厉害,打不得,骂不得。
  “唉呀,你以为我想啊?这不都是为了工作嘛!你这就算帮师姐一个忙,反正也不耽误你什么!”
  骆凝薇已经毕业留校,她的第一份工作就是辅导员工作。为了建立自己的基本盘,她现在是把成永兴当着礼物大放送。用来建立自己的嫡系队伍。
  “怎么不耽误我什么?至少是耽误我吃饭吧,这都好几天没吃好了。”
  成永兴遇到这种情况也不知道如何应对。对这些送上门来的少女,他是打也不好,骂也不好。毕竟对方一是年龄小,另外也都是出于善意。
  “看你吃的挺好的呀,每顿看你都没剩下东西。”
  其实骆凝薇每次介绍完之后,都不会走远。如果发现这一个没有戏,那她就会明天再送一个过来。
  也许对她来说,只要成永兴一直不定下来,她就可以不停介绍下去。
  这就好像婚姻介绍所养的婚托,一个道理。
  “骆师姐,这样玩下去,可就没意思了啊!”
  可还没等他说完,骆师姐就站了起来,举手向远处招手。
  “这边!这边!小张在这里!”
  ————————
  不过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
  第2天吃午饭,成永兴把整个寝室都叫了过来,8个人一起,团团围成一桌,把整个桌子给占了。
  这下子再来人,就没有地方坐了吧。
  可是没有想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今天我要对成永兴同学做一个采访,你们几个没有什么事情,可以离开了!”
  骆凝薇居高临下,对桌子上的另外7位男士下了逐客令。她虽然已经工作,但是学生会的记者,居然还一直兼着。
  “师姐,咱们不能这样啊!”
  “不要叫我师姐,叫我骆老师!”
  骆凝薇认为把脸色一摆。强大的气场把周围的几个小男生,吓得灰溜溜的跑掉了。
  “大兄弟,这事我们无能为力啊!”
  袁帅扔下一句话,也跑掉了。
  “来,小孙,坐下吧!今天的采访任务就交给你了!”
  骆师姐转身,对身后的一位圆脸女孩吩咐到。
  “你好,我叫孙。。。”


第288章 宣传报道
  返京的列车,卧铺车厢
  由于假期已经结束,车上的人并不是很多,这使得整个旅程舒适了起来。
  “张记者,我们又见面了!这么巧?”
  李记者正准备去打水,结果碰到了熟人。两个人都是来自京城的报社记者,以前就见过面,这次来冰城,也是一趟车过来的,没有想到,回去的时候又碰上了。
  “是啊!真巧!你的采访任务这么快就完了?”
  张楚是位年轻的女士,她是中央大报青报的记者。级别要比在农业行业里打转的男记者,级别要高。
  “所谓的采访任务,其实就是走个过场!我们坐下来说话?”
  李记者对眼前的女记者,印象很好,主动的寻求谈话的机会。张记者虽然算不上倾国倾城,但是知识分子独有的知性美,加上大报记者的加成,还是很吸引人的。
  “好吧,坐下说吧。我对面下铺没有人,到我那里去。”
  女记者也是有些烦闷,对找个熟人聊聊天,也不反感。
  ————————
  “刚才说到哪了?对了,你说是走过场,是怎么回事?”
  两个人落座,又继续起了刚才的话题。
  “采访的内容和数据,早就传真给我们了。我这次就是不来,稿子也是写好的。”
  李记者所在的行业,是传统的农业行业。很多的新闻,都是风调雨顺。不出事的时候,新闻乏善可闻,等出了天灾人祸,又轮不到他们写了。
  “那你还跑这一趟?”
  “被采访也是一种荣耀不是?他们非要求我们走这一遭,我们不来,还不行!”
  李记者骄傲的谦虚了一句。这几天,他是好吃好喝了几天,过足了瘾。
  ————————
  “你怎么样?你怎么也回来得这么早?我记得你来的时候,是准备大干一场的!”
  话题转移到了美女记者身上。
  “可别提了,这次可是把我憋屈死了!”
  这次的采访,张美女实际上是报了很大希望而来。从公开的资料上看,冰城工大,过去的一年间,做出了不少成果。光国际实验室就成立了两间,各种国际论文,都有了爆发式的增长。
  她这次来,也是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居然在遥远的北方,还藏着一颗闪亮的珍珠。奇怪的是,这所学校最近为什么不主动宣传自己?尤其是最近这半年,甚是奇怪。
  “怎么憋屈了?”
  捧哏的永远都存在。李记者还清晰的记得,美女几天前意气风发的模样。不过还是这种略带忧愁郁闷的表情,更使人动心啊!
  “我先去了他们学校的接待处,又约谈了几位对口负责人。结果这些人,对这次的采访,根本就不上心。给我的都是一些套话,官话。另外很多资料也不给我看,真是岂有此理!”
  美女一肚子的气愤。她可是央报记者啊!要不是工大也是部级单位,她说不定就要告状去了。
  她还是头一次遇到这种事情。被采访对象不宣传,也不配合别人宣传。
  “工大是个特殊学校,他们有不少内容都是跟国防相关的。也许有什么东西需要保密,也不一定。”
  李记者见多识广,用阅历开解年轻同行。
  “但这也不对啊,如果需要保密的话,为什么要去成立国际联合实验室?为什么要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
  女记者也不是白给的。但她就是想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难道国际合作也有说道?这跟中苏关系有关系?
  怕刺激北面的邻居?工大离苏联太近?
  “确实奇怪!不过学校不配合,你可以直接找下面的院系,甚至直接去找个人。他们总会对宣传自己兴趣吧!”
  李记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的新闻,很多就是这么来的。很多新闻,当地是封锁的,但他总能见缝插针,把信息偷出来。
  “事情奇怪就奇怪在这里。我连找了三个院系,这几个都是最近出成果最多的。结果这些人,都是一个态度!”
  “是吗?你把情况说一下,我帮你分析分析!”
  李记者来了精神。到了他发挥经验的时候。姜还是老的辣啊!
  小年轻遇到了事情,就不知道怎么处理了,居然就这样打道回府了?
  这事要是放到他的身上,他是不拿到新闻,绝对不回去!
  “好吧,你帮我参谋参谋!”
  多个人分析一下也好,说不定有新的思路。
  ————————
  “第一个访问的是物理系。他们手里有间光纤检测国际实验室。这个实验室,过去一年里,发表了二十几篇论文和专利,最近菲普,也就是他们的国际合作伙伴,单独开了一个产品线出来,很是大出风头。”
  “这确实是个很好的题目,你接着说!”
  男记者循循善诱。这是做记者的基本功。
  “他们这个实验室,影响其实不算小了,连教育部都有人在蹲点统计。这间实验室,已经开始产生效益,进入了良心循环。所以,这完全是一个非常好的素材。
  但这次去采访,遇到了个特殊情况。他们系的很多人员,都去欧洲考察了。”
  “人没有在家,确实是个理由。不过在家的人,多少应该知道点情况吧,总不会所有人都不在家吧。”
  “家里还是有不少人的。毕竟学校开学,有授课任务的人都在家。但这些人,一问三不知!”
  女记者的运气是真不好。
  “嗯…这也没有什么。要知道,出国现在很热,估计有成果的都去旅游了。而这些在家的,是心理不平衡吧。你问他们,还不如不问!”
  李记者根据人生经验,给出了一条理由。
  “有点道理,我还没有往这上想。不过我遇到他们系主任,他总不会也嫉妒吧。结果他的态度更奇怪!他请我吃了一顿饭,希望我先不要报道!”
  “求你?让你永远不要发表新闻?”
  李记者的警惕心,立刻就起来了。往常只要遇到这种事情,背后肯定有大新闻!
  “他的意思也不是永远,而是希望我半年以后再来,明年年初再来。到时候,他会拿出更详细的信息给我!”
  “这是什么意思?这半年会发生什么?还是他们在进行什么秘密项目?现在不想声张?”
  李记者也迷糊了。
  学校按理说,除了项目没有别的解释了。
  但工大是有密级的单位,说不定真有事情。
  ————————
  “半年就半年吧,你不是还有两个院系吗?”
  “第二个院系是电子系,说实话,被采访对象还是我的熟人,我们以前见过的。他的意思是,他们不是这些成果的主要推手,如果采访发表了,反而会成为笑话,所以坚决不同意发表。”
  “呵呵,真是奇怪,见过争功劳的,还没有见过推让的。尤其还是两家不同单位!真是奇怪!”
  李记者也不明白这里面的道理。
  在他经验里,如果两家单位在一件事情上有了功劳,那绝对是互不相让。5分的功劳能喊出95分来。没有功劳,还有苦劳。
  ————————
  “最后的这个是检测系,他们最近发表的论文数,有了个大爆发。但他们也不怎么配合我,问爆发后面的理由,他们居然说是由于教学方法得当,成果自然而然就出来了。”
  小张记者对这次的采访结果,非常不满意。如果这些教学方法有用,为什么以前没有出成果?
  “论文数,刚刚才大爆发?是不是有什么信息,你忽视了。这里肯定有特殊原因的。还是他们有什么难言之隐,不愿意宣传?”
  “也许吧。这些天,我也打听到了一些消息,也许跟这件事有关系。”
  “什么事情?”
  李记者来了精神。这种东西,不来则已,一来就是大的。虽然不关他的事情,但是听听八卦也是好的。
  “听说他们系里出了一个天才女学生,这段时间大出风头。最新一波的论文潮,就是她带起来的。”
  “是嘛!不过为什么他们自己不宣传呢?”
  “这名天才,她被挖走了!她才上了一年书,就被别的学校挖走了。我去的时候,她刚离开学校不久,可惜,跟她没有碰上。”
  “怪不得。他们还真就不能接受采访。”
  李记者想了想,大概想明白了前因后果。自己培养的天才被人给挖走了,这怎么宣传?
  “那你的稿件怎么办?你总不能白来一趟吧!”
  记者的任务就是写文章。来一趟不写东西是不行的。
  “还能怎么办?官样文章呗。这个学校,怎么严格要求,然后通过努力,出了多少论文。给他们写个小豆腐块,对付过去就算了。”
  小张记者也是挺郁闷的。抱着很大的希望而来,但失望而归。
  学校那边不配合,她是没有办法主动去做什么的。
  ————————
  “不过我准备写个小专栏,是关于那个女天才的。这些素材是他们团委偷偷给我的,挺有意思。”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张记者这次也不算白来,从另一个角度,也算有所收获。
  “是嘛!拿出来一起看看?”
  李记者已经把座位换到了女记者一侧,脑袋都凑到了一起。


第289章 出国潮
  郝云丽的离去,造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大的影响,就是一个绝好的挡箭牌没有了。
  怪不得人们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看来只有死人才不会被人惦记。
  其实成永兴想错了,他就好比唐僧,吃了唐僧肉,就可以长生不老,哪管死活!
  第二个影响就是缺乏合格的助手。郝云丽作为一个细心的助手,还是非常合格的。前后几次,两人的合作,都给成永兴带来了不少的帮助。
  现在培养助手,有些来不及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项目的保密性。这个项目的利益太大。
  人心是经不起考验的。在这种天文数字的利益面前,哪怕是父子,也会反目的。
  以日本那种集体主义的性格,中村最后还是反叛了。中村与月亚之间那场旷日持久的专利官司,载入了科技史史册。标的是200亿日元。
  —————————
  成永兴这边受困于各种烦心事,在白天的时间,实验室则是异常的热闹。
  MEMS检测这个话题,被匹兹堡大学和工大两个学校,彻底点燃了。
  这就好像小说连载一样,在同一个时间段里,突然在某个话题上,二三十篇高质量的论文,同时出现。其效果等于霸屏。
  这种群集效应,不但吸引了眼球,也同时推升了两个学校各自的学术地位。工大与爱德华联合实验室,群星闪烁。
  不过在群星之中,最耀眼的还是只有那一颗!
  成永兴在图书馆,总是不自觉的去翻一下期刊,看熟悉的名字,是否会再次出现。虽然他明知,论文的发表不会这么快。可他就是不自觉的想去查一下,看一下。
  —————————
  由于国内实验室条件的限制,王教授只在国内呆了几周,就又赶去了匹兹堡。那边的试验条件更好。
  在现在这个时间点,如何高效的产出,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工大的MEMS实验室,在王教授和郝云丽眼里,就是一个中学实验室的水准。什么设备都只有一套,大家轮着用,而且稍微精度高点的都做不了。
  于是,王教授的身上,多了一个匹兹堡大学访问学者的身份。
  他走后,家里的事情,都交给了牛品来处理,这把刚刚改行的年轻教授,忙得焦头烂额。
  由于MEMS的异常成功,检测专业被很多人关注。以前被视为天堑的出国,已经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了。
  不少专业里的教职工,都纷纷接到各种各样的出国邀请。连一些跑来混论文的政工口老师,都有人动心,准备从政工转技术。
  马锐的手续已经办好了,他会去匹兹堡给老教授在异国当助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