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午四点多的时候,得到消息的牛品赶了过来。牛品对成永兴的蓝光LED项目又获得成功,十分高兴。
由于视野的关系,他并没有意识到桌上那点亮光代表的含义。
对牛品而言,他高兴的是,成永兴终于解脱了!这个LED项目,花了太长时间。为了这个项目,成永兴完全放弃了MEMS项目。
现在的MEMS项目,工大这边,牛教授带着人在勉力支撑。他的对手是爱德华实验室,不论是设备,还是人力,工大方面均全面处于下风。如果爱徒可以腾出手来帮他一下,他就会放松不少。
让成永兴与郝云丽打对台吧!他们两个,正好是门当户对。牛教授对爱徒的潜力还是十分期待的。
其实,不仅仅是牛品这么想,差不多工大所有人都是这么认为的。蓝光LED就是成功了,只不过只是一篇论文而已。
而MEMS项目这边,这个学期,工大已经连续爆肝。发表的论文数,爆炸性的增长,数目已经超过30篇了。
在MEMS检测领域,工大已经彻底的打响了自己的名声。尽管工大自己没有主动宣传,但是各种宣传资源,都已经开始聚集。这是首次,工大在国际上拥有了自己的优势学科!
———————
成永兴与牛教授简单的交谈了两句,就否决了重新加入MEMS项目组的建议。
牛品对成永兴为了LED项目,而放弃微电子测量还是十分的不解。微电子测量实际上是一种开宗立派的理论研究。
蓝光LED项目再怎么说,也只是一种材料工艺上的创新。技术上,既没有新发明的理论,也有没有新创造的产物。
“寒假,我们还会再组织一次赴美的访问,这次的主题就是MEMS。这个实验做完了就跟他们一起去一趟吧。”
牛品还是不肯放弃,继续劝说。
“不去了,接下来的一个阶段,我会很忙的。”
成永兴再次进行了拒绝。
“对了,这次你要不去的话,你的名额要推荐给谁?”
牛老师开了一句玩笑,那个女孩子已经人在美国。
————————
周日晚上,小组的成员们又凑在了一起。
这三天里,同学们虽然分工不同,但是不论做到哪一个步骤,大家都深刻了解,成永兴在这段时间到底做了些什么。不论是材料的选择,工艺的方法,优化的方式,没有什么与他们手里的红光,绿光LED是相同的。
可以说,成永兴完全与大家走在了一条彻底不同的发展道路上。
经过十几个人连续三天的共同努力,蓝光LED的亮度,又有了显著的提高。
但想继续提高,则不是那么容易了。任何事情,都是刚开始容易,越往后越难。有些工艺的调整,也许需要重新优化设计设备,才能做到。
蓝光LED项目,正式宣告结束。
————————
“接下来还要做什么?”
这是冯言在问。一个多月的磨练,这批同学们也在不知不觉间成长。经过了连续一年多的磨砺,当初那批青涩的女孩子们,在不断的成功和收获的滋养下,信心也在不断积累。
在不少生物群落,尤其是在动物群体中都存在着一种有趣的“领头现象”。郝云丽离去后,冯言逐渐显露出她那统治性的实力。
“剩下的事情,就是写论文!你们把在红绿LED实验过程里收集到的数据,整理一下,等我的论文发表以后,随后投出去。”
这种存粹的数据论文,在信息异常难以获得的时代,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成永兴非常有信心。只要他的蓝光LED论文一发表,任何和他相关的论文,都会引起大家的关注,一如前世。
“好啊!”
这个好消息,引起了大家的欢呼。第二批本科生出国考察的事情,已经传遍了学校。大家都普遍对这次机会有所期待。
第298章 三十年的等待
美国某研发中心。
开发团队,正在开发一台手持式测量仪器。
“怎么样,背光搞定了吗?”
“恐怕还只能用微型荧光灯管!”
工程师摇了摇头。
“那个东西不是易碎吗?”
“可你的屏幕不也是玻璃的吗?不同样易碎?”
“他们那边,已经准备换塑料材质。节点压力,全在你这边了。”
主管把最新消息通报了过来。
“如果确实要满足摔落测试的要求,我看只能换成红色,或者绿色的LED了。”
“没有别的颜色可以选了?这红色,不吉利,绿色太难看了啊!”
红色在西方社会,是大凶之色,与国内正好相反。而绿色,已经被用烂了。只要是绿色的,大家的第一感官,就是低档。
“我们可以把他们两个一起用!”
工程师灵机一动。
“是吗?他们合起来是什么颜色?”
“黄色。”
“这还是难看啊,没有白色的吗?”
领导还是不满意。
“没有,我们没有蓝光源!蓝光的亮度太低,无法匹配。”
“那好吧,就用黄光!”
————————
某战机维修中心。
一名维修员从驾驶台下面退了出来。手里拿着一根换下来的细灯管。
“这是第几根了?”旁边有个人,拿着个本架子,做着记录工作。
“第八根了。易损件就是这样。”
维修员不以为意,耸了耸肩,转身走掉了。
————————
中东
某豪华会议室,几个销售员在拼命推销自己的产品。
“哈桑先生,为了彰显贵王子的实力,我建议您的这些彩灯,全换成LED灯珠。这是最新出产的高科技产品,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价值不菲。不论是从格调还是豪华程度,都能满足你们的要求。”
“可以!我要各种颜色的LED灯珠,都各定5万个!”
“好的!太好了!”
一帮售货员在一边欢呼鼓掌。这又是一笔大买卖到手。
这里钱多,人傻啊,看来是来对了。
“怎么只有10万个?”
签字的时候,哈桑先生觉得自己的钱花得少了。
“对啊,没错啊,两种颜色,每种五万!”
“你没有听清我的话吗?我要每种颜色!”
————————
蓝光LED,之所以如此的引人注意。主要是因为业界已经等得太久,太久。
这种期待主要的力量和推手,来自工业界。大家对新一代的光源,一直在等待。
随着便携式设备的推广,还有手持设备的登场,市场对移动光源的需求,与日俱增。
LED光源,尽管价格高昂,但是市场已经等在那里。作为三原色之一的蓝色,只要不能实现,就无法实现大家的终极目标,白色!
后世甚至有人怀疑,为什么股票大盘,只有红绿两种颜色?恐怕那个时候的大盘显示,只有这两种颜色的LED吧。
如果蓝色LED早诞生三十年,我们也许就会看到三种颜色的大盘曲线了。
————————
关于蓝光LED的珍贵性,还有个切身的例子。
如果在21世纪初使用过NOKIA 手机的人,可能还会有印象。8250曾经大做广告,其卖点就是蓝色背光。
在这之前,手机屏幕都是绿色背光。
而8250是什么时候,推入市场的呢?
是2001年!
也即使说,从现在开始计算,十年之内,蓝光LED,还都一直属于奢侈品范畴!
————————
LED在后世,已经逐步的渗透进入了照明领域。但是在蓝光LED出现之前,照明行业没有LED的位子,主要原因是现有的红绿LED,发光效率低下。
而蓝光LED从理论上就具有更高的效率,这也是大家对此高度期待的原因。自从蓝光LED工业化以后,LED光源就彻底走上了人类的舞台。
这之后的LED亮度的增长,也基本上遵照了摩尔定律,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的翻番。
就连汽车大灯这种以前只有卤光灯,氙气灯才能达到的超高亮度场景,也被LED占领了。而且这种趋势远远没有结束,还在继续增长着。
正是这种期待,万众一心的期待,导致了蓝色LED在历史上,被赋予了超乎寻常的关注。也使它,以一个工艺改良的身份,拿到了诺贝尔奖。
第299章 金玉良言
道里小区
“家里有饭没有,饿死我了。”
冯言一进门就大声嚷嚷。
“哎呀,大姑娘,你可算回来了,再不回来你爸就要去学校找你了,这次怎么这么久都没回来啊?”孙彗云从厨房里迎了出来。
“这段时间又要实验,又要上课,忙晕头了。前天才算弄完,哎呀累死我了。”
冯言一下子不顾形象摊在沙发上。还是家里舒服啊。
“那你休息会吧,饭是现成的,一会就好了。我再给你多做两菜,你要不要先去洗个澡?”
孙彗云又走回厨房去忙活了,她的声音透过厨房门传了出来。
“好,洗澡!哎呀,我要臭了啊!妈,给我开热水器!”
冯言举起胳膊闻了闻,赶紧进屋换衣服准备洗澡去了。
等她洗完澡出来的时候,饭已经摆在桌子上了,爸爸冯求远也已经回来了。
————————
“来,闺女,这些够不够?”冯求远给女儿盛了一碗饭,递了过去。
“够了!”冯言接过了饭碗,把仍然湿漉漉的头发甩到了侧面,拿起了筷子。“哎呀,食堂我可是吃够了,这次要在家大吃一顿。”
“吃吧,这些都是给你准备的。喏,吃这个带鱼,我新炸的!”
孙彗云把好几个好吃的,都堆在女儿身前,然后笑眯眯的看着女儿狼吞虎咽。
冯言也是有点饿了,吃了半天,才缓了过来。
“你们也吃啊?别光看我啊。”
“吃,吃,不过看你这么能吃,我们也就饱了。”
————————
“小言啊,我听说你们学院又开始选拔本科生出国了,这次轮到你没有?”
冯求远也快吃完了。
“哎,这次还是没有我!不过下次再有机会,就该轮到我了。”冯言又夹起一块带鱼,小心的摘着刺。
“又没有轮到你?这是咋整的啊!这次给你们班几个名额啊?”
“两个,我这次就差一点。”
“你连前两名都没有进去?”
孙彗云有点不相信,每次女儿都是班级第一,年级第一来的。第一拿不到,第二总是可以的吧,再说,她们班已经有出过国的了。
“是前三都没有进去,成永兴又放弃了。”
“那个让了出国名额给女朋友,然后被甩掉了那个男生?”
由于女儿与常建中的打赌,这个故事已经传到校园之外了。
“是,真是没有想到啊!我和建中哥才开始打赌,他们这么快就有了结果。”
冯言也是有些小感慨,寝室里的几个女生都对郝云丽有了意见。
“那他这次的名额让给谁了?”
“谁也没有让,就是干脆放弃了。他这段时间做试验都做疯了,每天做到半夜两三点。我们也都不好意思早走,只能陪他。这不,才做完,我这才解脱。”
成永兴的刻苦,所有人都看在眼里,冯言自认是做不到的。
“这孩子,也是够可怜的。不过这样作贱自己可不行,你有机会劝劝他!”
孙彗云有些圣母心发作,想要可怜可怜重生者。
“哪里轮到我们劝他啊,靠时间吧。过了这段时间就好了。再说怎么劝啊?”
前段时间成永兴熬夜的时候,很多人都想劝他,但是又都不知道从何说起。
“这倒真是个好性情的男孩子啊,怎么就摊上了这么个女朋友了呢?”
女儿的话语激起了她的母亲心态。
“少议论别人是非,这种感情的事情,外人看不准的!人家说不定过两年又和好了,你们操这个心干嘛?”
冯求远制止了越来越远的话题。他吃完了,起身开始收拾碗筷了。
—————————
孙彗云帮助老伴把碗筷收拾好以后,又坐到开始看电视的女儿身边。
“闺女啊,你说这个成永兴,跟常建中比起来如何?”
“建中哥?他们根本就不是一种人啊,怎么比?比什么?”
冯言就是一楞。
“怎么不能比,他们就差三岁而已,都是年轻人,很多东西都可以。比人品,比学习,比成果,比性格,可比的可多了啊!”
孙彗云开始给女儿灌输一些金玉良言。
“如果要是比学习,比成就,比成果的话,建中哥根本就没法比,他现在连我都比不了啊!我这次又发表了一篇论文,这次是我自己的论文,等过两天发表了,我给你拿回来!”
冯言谈到自己的新论文,心情又高兴了起来。
“那性格,人品呢?”
“他们两个各有千秋吧,各有各的特点,谈不上。”
冯言还真就把两个人放在脑袋里面过了一遍。
“你喜欢跟谁在一起呢?”
谈话在一步步的深入,抽丝剥茧。
“那当然是我同学了,成永兴这个人老有意思了!他要是想让你笑,你的嘴根本就不要想闭上。”
冯言想起了成永兴的一系列笑话。可惜了,好久没有听到新段子。郝云丽的离开,还是造成很多影响的。
“那你建中哥呢?”
“他啊,有些太过于沉闷了,很多时候跟他在一起,都没有话说了。”
宋建中在她记忆里,始终是个兄长的形象。小时候每次见面都是督促她学习,所以她总是有一点隐隐约约的逆反心理存在。
————————
“妈妈给你提个建议啊,你看有没有机会多接触一下这个男生。这个男孩子这么优秀,你又跟他很合得来,这个机会,你可要把握住了。”
孙彗云终于说出了刚才在厨房想到的一个想法。自己的女儿,值得拥有最好的。
“让我主动?我才不干呢,那样我成什么人了?”
冯言有自己的骄傲,对她表示好感的少说有十几个了。
“你这孩子,也不是让你干什么!他现在正是痛苦的时候,你稍微关心一下他就行了。”
妈妈在给女儿传递自己的心得,当初她就用这一招,找到了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