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北国科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北国科技- 第1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投资,投资的是未来,而不是现在。
  这里有个极端的例子,当年BenQ收购西子手机部门的时候,西子手机部门尚可以维持,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西子不但把手机部门白送给BenQ,而且还送了一笔现金进去。
  BenQ不是等于白捡了了一个国际大品牌的手机部门吗?还有这种便宜?
  实际呢,西子手机部门,很快就成了BenQ的累赘,由于欧洲劳工法的限制,它根本无法通过裁员来节约成本,只能眼看着,被这个累赘拖入无尽的深渊。
  想当年,BenQ是跟宏基以及华硕同等级的玩家,经此一役,差不多全军覆没。
  现在的LED玩家,有两种,一种是独立的玩家。可锐就面临吸引投资,以及上市的压力。
  另外一种,例如菲普,LED只是它的一个部门或者子业务。那么在公司内部,同样面临着争夺资源的问题。
  但不论是哪一种玩家,大家都有为天文数字欢呼的理由!
  ————————
  成永兴现在是什么身份?他就是LED领域的第一人!至少在现在,在蓝光以及白光的光环消失之前,他的话语,无人质疑。
  而且更重要的一点,他的演讲并不是空穴来风。
  他把LED光源的几个市场爆发节点,准确的指了出来。在多大的亮度下,多大的成本下,LED光源可以取代移动光源,又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取代桌面光源。
  行业前景预期,是这类行业大会的一个保留节目。这种预期,只要是大一点的公司,或者是投资人,都会做的。这种预期,有时候还是由第三方调研公司出具。
  但这种行业市场预期的计算,一般是以过去行业的发展均速为依据,来预测未来。
  这些公司自己对行业及市场预测,以及第三方出具的报告,普遍非常保守。这里面最大胆的市场预测,也仅仅是5年内,LED市场可以翻两番而已。
  过小的市场规模,显然无法引起投资人的兴趣。
  成永兴一上台,就点出了这种预测的错误之处。在连续的技术突破面前。继续以过去LED市场的增长速度为参照物,过于保守。
  虽然他在台上给出的预测数字,有些过于玄幻,但并不是凭空猜测。这里的每一个数字,都是有理有据,让人欲罢不能。
  你们的未来就是星辰大海!
  ————————
  在这之后的话语,骆致远已经完全听不进去了。
  千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现在冰城的GDP才是多少!即使以官方汇率来折算,也只有四十亿美元而已。
  这是一块怎样的大蛋糕啊!其实不仅仅是他陷入了沉思,坐在第一排的几位领导,也都陷入了相同的思考过程中。
  如果这个数字,贸贸然的出现在他们的桌面上,也许那就会是个笑话。但在这里,这是成永兴的主场!
  这是第二次,他在发挥那传销级别的演讲功力。这一次被他说服的人,不再仅仅是无权无势的教师和学生。
  整个行业的精英在聆听,整个省的决策者在聆听,一些部委在聆听。今天的演讲,注定要在LED的发展史上,乃至中国的科技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
  “他们又说了什么?”
  骆致远的思绪,再次被会场中的掌声所打断。
  “刚才你没有听吗?”希占平奇怪的看了一眼坐在身边的父母官。随着检测专业的地位日渐提高,希教授如今面对市长,也可以平等相处。
  “刚才走神了。”骆致远只好道歉。这些知识分子的价值,现在完全无法估量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再冒出一个成永兴出来。
  “刚才小成承诺,光电科研会把自己在蓝光及白光领域的新发明,新专利不断的补充到授权协议里,不另外收费!这些拿到了授权的厂家,都很兴奋。”
  “为什么?”
  “我也不清楚!”
  ——————
  希占平耸了耸肩。其实在刚才两个人说话的过程中,他漏听了几句话,那就是成永兴在大会上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念,《共享,共存》的概念。
  它借鉴了后世开源软件的部分理念。这种概念听起来十分高大上,而且也确实能起到推进科技发展的作用。但它的最大受益者是落后者。
  光电科研作为蓝白光LED领域的先驱,主动提出这个倡议,当然受到了各家的欢迎。
  以各家公司亲眼看到的事实来说,在过去的短短两个月里,光电科研在LED领域显然还在继续进步。
  其中最大的例子,就是大家手里收到的白色LED手电。它的LED灯珠亮度,已经达到了1db,这已经初步具有了进入光源市场的可能性,虽然一个手电需要的灯珠数目还比较多。
  成永兴已经给大家描绘出一个无限大的市场预期。大家的未来,是一片光明!
  电筒以及主楼前的那个LED大屏,无一不在证明着这个预言的可信性。
  但现在更重要的一点来了。实现这些市场的技术,光电科研不但研发出来了,而且它还在源源不断的向整个产业界提供,继续无条件的置入授权池里。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可以什么都不用做了。只要跟在光电科研的后面就可以了!
  还有这好事?
  在与会的一些企业高管心中,甚至升起了一个奇怪的念头。在这种情况下,我为什么要花钱养自己的研发力量?
  至于技术竞争,以目前的这个态势,谁有信心,能够超越眼前这位,站在光环中央的天才?
  与天才生在同一个时代,即是幸运,也是不幸!


第380章 整体解决方案(1)
  新楼,五楼,
  所有教室的门,都是敞开的。
  由于大会的缘故,三,四,五,三层楼的教室全面被征用,被用做临时展览空间。
  在走廊尽头,一群白人簇拥着一位华人青年,从电梯间走了出来。
  “光电科研,不仅仅着力于LED技术的研发,也同时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对LED的生产工艺及设备,进行了开发。这些房间里,介绍的就是我们公司准备上马的生产线整体解决方案!”
  成永兴脸不红心不跳,在洋人面前冒充大工业生产的专家,向众人介绍着那根本不存在的先进生产经验。
  光电科研面临新生产线的建设工作。其实各LED生产厂家,也都多多少少面对类似局面。尤其蓝光LED的基底材料与生产工艺等,与传统的红,绿LED并不相同。各家也都面临着工艺设计和工艺装备的选择难题。
  这也是这群人放下其它技术讨论不听,跑来给他捧场的原因。
  ————————
  “第一个房间里,摆放的是两台MOVCD设备。第一台,就是大家已经熟悉的II型设备。你们的订单也大多数是这个型号,我也就不多说了。
  今天主要需要介绍的是第二台,这是我们的换代产品,III型GaN MOCVD设备。大家从外形上就能看出它与上一代产品的区别。”
  III型设备,由于体积太大,差点就没有运进来。它的大小,达到了II型设备的三倍。
  “这台设备的特点是什么?”
  观众们看着那明显增大了的体积,开始为钱包发愁了。
  光电科研的MOCVD,价格是一点也不便宜。大家闭着眼睛买,是因为没有选择。可是这第一批产品还没有到手,人家的产品居然升级了?
  “这一次产品升级的主要目标,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了克服双吹法在大工业化生产时带来的一些局限,我们又花费巨资,研发出了新一代的放射状横向流系统。
  这种新的工艺方法,使同时加工多个外延片成为了可能。下面有请工作人员为大家作演示。”
  随着话音,在一旁准备多时的科仪厂演示人员,开始给众人表演了起来。
  其实眼前的这台机器,并没有完成产品设计的最后定型工作。因为技术人员对成永兴送去的设计简图和思路,还没有完全吃透。但现在拉出来做做表演,绝对没有问题。
  “这台设备的产率是多少?多长时间出一炉?它的价格是多少?”
  “我们以前的订单,可以换成这个型号吗?”
  看着工作人员,一次就可以放入操作托盘三片蓝宝石基底,参观者立刻就兴奋了起来。时间就是金钱。这一台机器的效率至少等于以前型号的三台!
  “这个型号设备还在做最后的定型验收,短期内不会投入市场。估计它的最早交付时间,也会是明年了。”
  成永兴的声音,把大家的目光,从机器身上吸引了回来。
  “明年才交付的产品,为什么要介绍给我们?”
  终于有人不高兴了。
  但问题没有得到回答和澄清。
  让你们看下一代产品的目的,就是打消你们的自信心!
  蓝光LED相关设备的研发,你们就死了那条心吧!
  ————————
  很快的,人群就跟着年轻人的脚步,滚动到了第二个房间。
  “这个房间展示的是两台LED专用光刻机!它们的精度,都是10微米。”
  房间里摆放着两台不同厂家套牌生产的光刻机。核心机属于外购,但是增加了简单的夹具,有助于生产工人进行操作。
  “10微米啊,这个精度,没有什么特殊吧。它还有什么别的特点吗?”
  一群被养刁了胃口的观众,对眼前看到的简陋机器,表达了第一次的鄙视。
  “特点要说有,也有一个,那就是便宜!”
  从守在机器旁边的几名工作人员手里,成永兴接过了两打宣传单,顺手发给了身后的众人。
  “便宜?呵,倒也是真的啊!确实便宜。”
  国货现在谈不上物美,但是绝对是价廉。
  各家使用的光刻机,精度都都不低。但这并不是因为LED生产,需要这么高的精度,而是没有再便宜的型号了。
  这些国产低价光刻机,用于晶圆生产,完全没有竞争力,但用于LED生产,正合适。
  ————————
  “这个房间里,摆放的两台设备,就是蓝光LED生产过程中的第三台核心机器,切割机!”
  很快的,老板参观团走进了第三个房间。和前两个房间一样,这里也并排摆放着两台机器。
  “咦,怎么没有看到金刚石砂轮呢?”
  大家围着这两台机器,参观了起来。但很快的,就有懂技术的客人,发现了这两台设备的特殊性。
  “这就是我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的特点就是用激光做切割!”
  李晓接过了给来宾解说的责任。李师姐今天也是打扮了一番。化妆和不化妆,人就是不一样,今天看起来,居然也是美女一枚。
  “激光?你们在用激光做切割?”
  蓝宝石的硬度非常高,采用传统的切割方式,有着损失率高,后续工序复杂等问题。
  用激光这种非接触式切割,出乎了大家的意料,但是细想之下,就会发现,它又在情理之中。
  ————————
  从这两天看到的情况来看,不论是从LED技术本身,LED应用,LED市场的研究上,甚至工艺设备上,光电科研,已经远远走在了世界的前面。光电科研与大家的思路,甚至不在一个层面上。
  今天参观的几台设备,它们的设计思路明显更加成熟,效率更高。
  尤其眼前这个激光切割的方案,从概念上就碾压了市面上所有的金刚石切割方案。
  传统的金刚石划片机,是由电机转动,带动价格昂贵的金刚石砂轮旋转,在晶圆表面,留下划痕。
  这种方法,对金刚石砂轮的刀刃精度,要求非常苛刻。由于蓝宝石的硬度,在自然界里仅次于金刚石,所以刀具极易磨损。这种磨损,不但成本极高,而且也会造成产品质量的不断波动。
  不断需要更换的刀具,还会引来额外的校准步骤,以防止手工操作带来的误差。另外在加工速度上,激光切割也是刀具切割的数倍!
  最后一点,这种接触式切割方法,对设备的电机,转轴,等机械部分的加工精度,都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这种高精密划片机,集当代最高机加工水平于一身,其造价可想而知。
  所以,不论是设备造价,耗材消耗,产品质量,甚至于切割晶圆的速度,金刚石切割方案全面落败。
  不论你的机器做得如何精细,全都是垃圾!
  双方的差距,已经大到人力无法弥补的程度了。


第381章 整体解决方案(2)
  激光切割机,算是光电科研在LED设备领域的第二个杀手锏。但这里有个问题,激光切割技术,是没有办法用专利保护的。
  激光,以及激光切割,在机加工行业很常见。这一次只不过是应用在半导体行业而已。
  激光切割无法申请专利,退而求其次,光电科研就申请了一些周边专利。例如激光聚焦的位置,切割方法等,给其它人制造点麻烦。这里就包括了后世比较有名气的隐形切割技术(Stealth Dicing)。
  但这些专利技术,还无法彻底阻止其它玩家进军这个领域,因为晶圆的精度还没有进步到,需要这些高精尖技术的时候。
  但短期内,这种情况应该不会发生。
  这里主要的原因,还是此时LED 的市场还不够大。设备制造商们,还不值得投入这么大精力,跑到这个细分市场,与已经占据了先发优势的光电科研死磕。
  所以,光电科研至少还有一段时间,可以独享这一个市场。至于这个独享是多久,过一天算一天吧。
  —————————
  “为什么这里会有两台切割机?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吗?”
  有人发现了新的问题。房间里的两台机器,在构造上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
  “这两台机器,虽然都采用了激光技术进行切割,但是它们的原理不同。”
  成永兴从人群后方走了出来,接过了解说权。
  “我们眼前看到的,左边这一台,实际上已经满足当前生产所需要的精度要求。这也是现阶段为为大家推荐的首选目标。而右边这台,是为未来生产准备的,它里面包含了一套新的专利激光切割技术,《激光微水刀(Laser Micro Jet)》。”
  “又是一个专利技术?它的优点是什么?”
  “激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