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北国科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北国科技- 第1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随着公司的名气日益提高,这批人已经有了留下来的可能性。LED公司不管怎么说,有着自己的研发力量,而且看起来野心勃勃,公司很有发展前途的样子。
  而菲普LED,说穿了,只是一个生产线罢了。它的产能扩张等,权力都没有在他们自己手里,而是需要服务于菲普的整体发展。
  LED大屏的工资福利,也不比菲普差。
  为了庆祝大屏样品的顺利完成,5月份,公司全员发了双薪,再加上相应的奖金,每个月每个人,平均到手接近1500元,这在平均工资200元的时代,具有极高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大屏公司还有一个大杀器,也是这些人愿意留下来的原因,那就是住房。菲普这个合资公司,是不可能有这种待遇的。
  在建的住宅,把新老员工们眼睛刺激得红红的,大家都在望眼欲穿地等待。
  第二个人员来源,来自人托人介绍。
  这部分人员,最近开始慢慢增多了起来。由于这类人员,大多从事的是底层工作,只要能干活,公司对此乐观其成。而且有密级的特殊岗位,只招聘有学校教师担保的人员。
  第三个则是由区政府组织的,从现有企业当中的人员分流。
  在不远的将来,光电也会尝试整体兼并一些建制正常,人员素质比较好的企业。在得到人力的同时,也能获得企业发展的另一个要素,地皮!
  唯一比较遗憾的是公司的科研力量,并没有明显改观。仍然是维持着以LED小组为主,工大为辅的模式,联合开发。
  不过这种模式,短期还可以坚持。因为LED技术,近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突破,这种日常的优化工作,采用外包及协作的模式,在思路清楚的情况,结果完全可以预期。
  ————————
  随着时间的流逝,LED大屏公司的生产线迁移加改造计划,终于完成。
  几次试生产,也都取得了不错的结果,产量和质量都比实验室时代强了不少。这次使用的设备经过了一次大清理,别的不说,至少生产工艺流程,正规化了起来。
  一批来自国际市场的设备订单,也慢慢的流向国内的半导体设备供应商。这些订单给很多准备转型的厂家,带来了一丝新希望。
  突然之间,LED产业链成了国内半导体设备行业里,最热的话题。
  光电科研,实际上掌握了大部分LED相关设备的销售或者推荐权,所以,LED公司的生产线,当然得到了最优先照顾。
  另外,很多参会公司带来的设备样品,也都留了下来,这也给了公司更多的选择。
  —————————
  除了这个所谓的2代生产线以外,LED公司也筹划在9月份时,再上马一条规模更大的产线。相应的设备改进意见已经发出。
  一切都在快速变化和推进中。与菲普这种缓慢的大公司做法不同。光电科研采用的是小步快跑的方式。
  不断改进,不断前进!
  第一代生产线还没有投产的时候,第二代已经在制造,而第三代开始了设计工作。
  这种方式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大量浪费,但节约的是时间。在这种快速变化的技术前沿地带,领先一步,也许就意味着永远领先。
  这跟后世的互联网经济很像,先行者的优势是巨大的。
  光电科研需要把技术优势迅速的转变为产品,出现在市场上,从而转化为品牌优势,成本优势。
  ————————
  随着美女军团传来的报捷消息,她们那边的LED驱动专用芯片,可以采用小规模流片的方式供货,LED大屏出货的最后一个障碍被扫清了。
  承载着所有人希望的彩色大屏,开始向世界供货!


第406章 童子军
  彩色大屏一面世,立刻面临着火爆的销售局面。
  但这种火爆,仅仅是字面意义上的火爆,因为大屏的产量极低,一个月也组装不了几套。
  限制大屏产量的因素很多,第一个环节就是大屏模组专用驱动芯片。第二个环节则是大屏LED模组的组装工作。
  LED大屏的生产,实际上是包含LED生产和大屏生产两个环节。
  大屏生产中的核心工序,就是模组的组装。
  这部分工作和LED的封装一样,也是个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不是很高。
  但这部分工作不适宜外包。只要一外包,可以预见得到的,市面上的大屏产品,很快就会满天飞了。
  LED公司的人员,慢慢的向百人大关靠拢,但大部分人力,都被消耗在模组的组装上。就是这样,LED大屏的产能还是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而且是远远不能满足。
  迅速扩张,就成了大屏公司的不二选择。
  ————————
  校园里,随着LED和平衡车项目的相继成功,学生创新的论调,又被重视了起来。
  与平衡车同时起步的无人机,始终不温不火。提前出世的无人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无人机团队,仍然维持个业余科研团队的模样,连个公司实体都没有成立。
  无人机算是生不逢时的典型代表。由于控制芯片的算力问题,过于复杂的操作,限制了它的发展空间。
  但就是这样,他们仍然陆陆续续收到了电视台,甚至是国外一些摄影厂的订单。
  这种订单是零散的,销量够不上规模生产,建一条专用生产线,完全不合适。
  无人机研发小组干脆把相关的生产都外包了出去,冰飞承担了这部分的生产任务。学校方面只专注于研发,坐等分红就好了。
  ————————
  尝到了一些甜头之后,老乡们偶尔也会跑来骚扰成永兴,要求再提供几个好点子。可是几个点子下来,无一成功。
  其中一个是扭扭车,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创意很巧。小孩子靠着方向盘的扭动就可以前进和后退,可玩性很高。
  老乡们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了经费,直接开模生产了一批,最后才发现这个东西只适合低龄幼儿。市场调查的反馈也不乐观。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根本没有走到量产。
  已经生产的这批样品,被有孩子的教职工,低价买回去给孩子当玩具了。
  成永兴回来分析了一下失败的原因。
  此时国人的居住面积都很小,人均居住面积只有7平米。这个扭扭车,即使有人想给孩子玩,家里都没有地方!
  时势造英雄,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
  这个项目算是典型的技术不适应市场的案例,在成永兴的光环里留下了一点阴影。
  这批扭扭车的流向也挺有意思。
  92年春天开始的时候,冰城的一些广场上,就出现了几辆扭扭车摆在一起出租的摊子,几毛钱可以玩半个小时。扭扭车不消耗电,可玩性还很高,很是受到了摊主们的欢迎。
  ————————
  作为学生创新的另一支主力军,LED小组,也吸引了众多的目光。
  随着光电科研的企业化,这只学生自发组织的科研团队,何去何从,就成了大家关注的重点。
  LED小组多名成员,在确定了出国之后,逐渐退出了团队的活动。
  这里面的一个因素,是他们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准备出国,例如英文学习。另外,很多项目,严格意义上来讲,都包含LED公司的技术和商业秘密,他们再参与,已经不太合适了。
  核心成员的离去,确实伤到了科研小组的筋骨。
  小组里还有几名有经验的成员,严亮,顾明,叶静这几个外专业老乡,由于各种原因,留了下来。但是这三个人,也都面临各自的问题。
  严亮和叶静,被成永兴抽了出去,加入了LCD开发团队。LCD已经到了实验室论证的阶段。需要一个团队来辅助他。
  虽然LCD的很多工作,可以采用科研合作的方式进行,外单位的研究团队可以承担大部分任务,但核心团队还是需要的。
  另外,有些东西,成永兴暂时还不准备放出去。夜长梦多,能保密一段时间,还是要保密一段时间的。
  在这种情况下,他又不自觉的走回用人的老路上,那就是只相信自己信任的人。
  LCD技术的利益实在是太大,富可敌国的财富,不是一般人可以抵抗的。
  ODF技术的价值,已经不是可以用钱来衡量的。往小了说,它可以决定光电的未来,往大了说,它可以决定国家间的实力对比。
  他可以容忍LED小组成员出国,离去,但是LCD不可以。经受了出国大潮考验的两名老乡,就成了他唯一的选择。
  ————————
  顾明被留在了LED小组,但估计他也留不了太久。他的问题不是想出国,而是他的眼睛出了问题,连看书,学习,时间长了,都有些困难。现在别无选择,让他在那里起个看堆和管理的作用。
  剩下的这些人,也没有散去,而是被钱得志组织了起来,算是成了LED公司的一个编外科研开发团队。
  光电科研与LED大屏两家公司,都没有实质性的建立自己的研发团队。只是成永兴一个人领着一堆学生还有合作单位,继续向前。
  在外人眼里,光电科研的技术实力,和研发实力,实在是深不可测。但只有自己人才知道,这个世界级的研发团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所以,这支学生科研团队,在主要人员纷纷离去以后,立刻面临新一轮成员招募的工作。人多力量大还是有用的。
  89检测本身,有兴趣加入的早就加入了,所以这轮招募对象,就面向了检测系的低年级学生,一批新的劳动力,大量的填充了进来。有用没有用不说,架子先搭了起来。
  由于女士们的离去,学生科研团队就成了男孩子的天下。因此,他们就被大家戏称为“童子军”。
  这个名字,后来成了光电内部一个派系名称,随着光电集团的脚步,征伐天下。
  ————————
  二食堂
  几位女士,站在了一张餐桌旁。
  “骆师姐,你这是啥意思!怎么又来了?”
  “什么我啥意思?”
  “你怎么又带人堵我了?”
  成永兴可以不去上课,饭总还是要吃的。但吃个饭也不得消停。而且介绍对象,也该一个个来啊,这一来好几个算是怎么回事?
  “这几个,有些你以前见过,但估计你也记不住。我给你介绍啊,这位圆脸的美女叫卫素华,这位穿夹克的叫纪雪彤,这位。。。”
  骆凝薇没有理对面的吐槽,直接大大方方的介绍了起来。
  成永兴没有什么办法,只能再次跟几个女孩子重新认识。
  “她们几个,不是听说你们童子军在扩招吗,她们想报名。但找你找不到,这就求到我头上来了!”
  好在骆师姐的解释,去除了成永兴的一块心病。如果这个事情再发展下去,他就准备赶紧找个人,结婚算了。
  “她们?她们有能力吗?”
  “你啥意思?她们再差,也比你们检测专业的学生强吧,好歹她们是学电子的!”
  骆凝薇的气场不是一般强大。每次她想做什么,总是能做成。
  “好吧,既然你们有兴趣,那欢迎加入!”
  成永兴也只好再此举手投降。
  ————————
  今天骆薇凝找来,给成永兴提了一个醒,电子系实际上是与跟半导体专业最接近的。
  将来如果真想进军晶圆产业的话,这批人的利用价值最高。这也是他开口同意了几个电子系学生加入科研小组的主要原因。
  主要的事情搞定,餐桌上的气氛就融洽了起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LED大屏质量慢慢稳定了下来,另一个搁置了很久的议题,被重提了起来,那就是产品的升级。
  随着LED工艺技术的逐步提高,LED灯珠的亮度也在稳步提高当中,所以大屏的升级也可以逐步展开。
  这种升级,在成本不变,甚至成本有所下降的情况下,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当然受到了市场的欢迎。甚至售价有所提高,用户也愿意接受。
  大屏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亮度太低。它只能在天彻底黑下来以后才能使用。这就限制了它的应用场景。
  白天不可以使用也就罢了,晚上的一部分时间也不可以使用,这就很让人头疼。
  但升级不是没有代价的,至少骆凝薇这边要做很多事情,电源部分要大升级。
  另外钱得志野心勃勃,准备开发6米版本,以及双倍LED用量高亮度版本,用高端产品,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利润率。
  这些都需要美女军团的全力支援。从这点上看,就必须给骆师姐个面子。


第407章 送站
  1991年7月
  华沙条约组织正式解散,美苏两国达成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
  ————————
  离别的季节,提前两年来到了检测专业。
  一大批同学,下个学期就会转学到海外。分别的愁绪甚至压制住了期末考试的紧张,突然之间,好像没有人在乎成绩了。
  6月底,7月初这段时间,两个资源会非常紧张。
  一个是自习室,因为大多数学生要备战期末考试。
  另一个紧张的,就是学校附近的小饭店,大四的学生马上就要毕业,分手在即。各种班级聚会,占据了这些价廉物美的餐馆。
  大二检测专业的形态与大四班级类似。基本上,每天都有各种明目的聚会。有时候是寝室聚会,因为每个寝室都有人出国,有时候是男女生联谊,有时候是班级聚会,还有老乡聚会,等等。
  成永兴这里成了重灾区,不论谁聚会,都会拉着他。
  每次聚会,又都少不了喝酒,尤其是男生的聚会。搞了几次,成永兴发现他的酒量非常之差,稍微喝多点,就容易控制不住自己的嘴。
  一般人那里,醉酒说胡话,没有什么问题。但是重生者这边,胡说八道,就是危险的事情了。
  说错几次话,成永兴都是立刻反应过来,当时就是一身冷汗,酒立刻就醒了。好在听众这时候,也往往进入了类似的状态,才没有酿成大祸。
  这种事情经过两轮,他彻底怕了,他现在完全不知道要喝多少,才会开始管不住嘴。指望听众记不住自己的醉话,也完全不靠谱,痛定思痛,他决定把酒戒掉。
  同学们对他的戒酒相当的不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