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北国科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北国科技-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成绩,即使对大四学生而言也是不错的,保送研究生都是足够了。
  成永兴就像机器猫一样,不断的从不大的书包里,往外掏东西。这次掏出来的是实验提纲。
  这个提纲,是他一直在维护的笔记,包含了一大堆想法。有适合的,有不适合的。除了已经做完的两个,他准备再做两个就停了。估计最多两周,也就OK了。
  王教授把本夹子拿了过去,一页一页的向后翻过去。
  如果成永兴第一次见面就拿出这个夹子,他也许会产生很大的疑问。但在两套已经完成的,实实在在在的数据面前,其它的思路,也就有了可行性。
  “这些想法都很有意思,你下周要做哪个试验?你把要用到的拿走,其它的留下来,我再看一下。”
  王教授的兴趣被吊了起来。见猎心喜,就好像小孩得到了新的宝贝一样。
  年轻人就是思路开阔啊,这么多奇思怪想!这个光纤检测,看起来很有前途的样子!
  “我就拿这两个吧。”成永兴把最前面的两页纸从夹子上取了下来。
  “好,做完了,再来拿其它的。”
  王立国收回了夹子,向后翻看。这些潦草的文字,有种奇怪的魔力,吸引着他的目光。
  “我不打算再做了!做完这四个,我的计划就完成了。”
  “为什么不做了?是设备还是耗材?这些不是问题,我帮你去争取!”
  王立国吃了一惊,把注意力从本夹子上转移了出来。刚才这么短短一会儿,他居然有种被迷住了的感觉!


第三十七章 价值
  “不是设备和耗材的问题,是做不下去了!
  有些想法,我感觉肯定有东西在里面。但是如何总结出规律来,规律背后的公式是什么,我是算不出来的!”
  剩下的部分,很多都需要大量的计算。更有甚着,还有很大一块是关于光纤的分布式测量。这种测量方式是二十一世纪才发展起来的。那时候,计算机资源随手可得,这种几秒就要重新采样的测量方式,要到十几年后才成为可能。
  王立国听了年轻人的解释,这才意识到,坐在他面前的,仅仅是一个才刚刚高中毕业的大一新生。
  本夹子上的很多猜想,很多就是他本人,光学方面的专家,短时间也想不明白该用什么理论去解释。没有理论,只有数据,论文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成永兴选走的四个项目,是最容易做的,而不是价值最大的。他的目的是为了出名,本科生随便发表几篇论文就足够了,他又不想成为光纤专家。
  之所以再做两个,也是为了保险。送出去四篇,总会有一两篇会发表的吧!
  “先不着急下结论,我先看一下,下周再说。既然你母亲把你交付给我们照顾,放心!我会尽量为你安排的。”
  王教授把本夹子,拿起来又放下了。
  ————————————————
  成永兴走后,王立国把身体深深的陷在在沙发里,反复的把玩这个写满了奇思怪想的本夹子。
  这三十几页草稿,写着或者是画着各种想法。这些思路,不管成不成熟,在他看来,价值都是巨大的。
  但这个孩子说的也对,大一的学生,的确无法独立完成这些想法。任何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或者猜测,凭空臆造一个新的理论出来,但是你能证明它吗?
  每个人都知道1+1等于2,但谁能证明呢?
  这几周,因为帮助审阅实验和论文的缘故,王立国对光纤测量这个领域,已经完全熟悉了。
  在他看来,这每页纸上,都是一种新的可能!
  光纤测量不算是全新概念,但是从没有人把这么多种测量方式汇总在一起,更不要说,很多使用方式,没有在任何文献里见过。
  世人第一次对光纤检测这个细分领域进行分类总结,已经是九十年代中期的事了。
  多年来的科研经历,使王教授充分认识到这些思路和概念的价值。
  重生者,或许可以肆意挥霍这些超越时代的信息和方向,他不能!
  王立国本来就对光学,光栅等相关领域很了解,这段时间又熟悉了光纤。通过这两周的加强,他也可以自认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了。
  但居然在他熟悉的领域里,还能看到这么多变化和可能性,这让他有些汗颜。
  每页想法后面都有标注,这些都是成永兴进行检索的时候,随手记下来的线索条目。这些就是王教授要核实的信息。
  成永兴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是一轮一轮的查阅的,每一轮,抄写下来的信息就深入一些。第一次是标题,第二次是摘要,以此类推。
  这几十页纸上的信息,涵盖了目前工大图书馆里光纤,光学相关检测的信息。速读,这种人形搜索引擎的功能,在这个时间点是无敌的。
  更不要提,这里还夹杂着,很多后世,成永兴通过各种途径道听途说得到的想法。
  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就这么一窝端的摆在了普通人的眼前。在这一刻,王立国还没有意识到,这些胡乱涂鸦的真正价值。
  ————————————————
  论文终于可以定稿了!耶!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成永兴高兴的离开了王立国家,心里也是放松了不少。
  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光纤检测只是他计划中的一个踏脚石,算是他抛出来的第一块砖头。
  能发表论文就行!通过论文来赢得学校的认可和一定的自由度。这是他的既定目标!
  他并不准备在光学这条路走下去,很多项目,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在这个年代不适合。
  拿到现在的这个结果,他已经知足了。
  这一轮工作的目的就是扬名!作为一个大一的学生,能够发表论文,而且是外文期刊上发表,话题性已经是足够了!
  零到一的突破,是石破惊天的!再之后,如果想达到同样的效果,需要数量级上的突破了!
  而实现数量级的突破,成永兴没有什么信心。
  这段时间,除了最开始对设备的不熟悉,走了些冤枉路,剩下的工作,都是一帆风顺。
  在整个工作当中最花费时间的,第一是抄写,第二则是计算。随着计算机及手机的普及,他的心算,笔算能力也在不断退化!
  好在这几篇论文的计算还相对简单,咬牙一下,也就坚持了下来。
  但是后面的实验,会越来越复杂。很多检测量是不能直接测量的,需要进行各种转换。例如速度要转换成压力,再转化为行程,最后再由光纤转化为亮度或者角度,每一步的转化都需要计算!
  有些计算是常规计算,有现成公式,有些则需要自行猜测,推导!
  随着题目的逐步深入,对计算能力的要求,计算量和难度,是指数型的增长!成永兴目前的数学能力,是真真正正的大一水准。前世他的高数就没有学好,再加上用进废退,他的能力也就比年轻的同学们稍好一点而已!
  诸多理由汇总到一起,成永兴也就不准备在这里面投入精力了。再投入进去,就该他丢脸了!
  这几天,他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他跟右天一起审核数据的时候,就已经发现,数学已经不是他的强项了。
  重生者不是上帝。当你得到了一扇门的同时,自然有一扇窗户也就相应的关闭了。好在这扇门足够大,足够宽,使人意识不到窗户的重要性。
  另外他也没有准备好,人生的第一步,就选择当一名存粹的科研狗。至少不是光学领域!
  重生者不都是以当世界首富为目的的吗?
  虽然成永兴没有选择玩金融,但是总归不会挖个深坑,又把自己埋进去就是了。
  他差不多是分秒必争的跑了快两个月,也需要放松放松。他准备再花个一两周的时间,把这几篇论文完成,然后就好好休息休息。
  至于留在王教授那里的随手涂鸦,他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就凭他的一手狗爬的字体,他自己再看第二遍的时候,都不明白写的是什么!
  但他低估了真正的顶级学者的素养,真的有人能够看懂!


第三十八章 呼之欲出
  天气一天天的凉爽了下来。秋季的冰城也是非常漂亮的。白天的气温适宜,不冷也不热,雨季也已经过去,每天都是秋高气爽的天气。
  好天气,伴随着好心情!
  当然了,心情好的时候,叫做秋高气爽!不好的时候,就叫秋风瑟瑟!
  新生们度过了管理严格的军训后,突然放松下来的大学生活,给他们带来了额外的愉悦。
  经过了一个半月的学校生活,新生们逐步适应了大学的环境,胆子慢慢地大了起来。除了教室和宿舍以外,其它地方也开始出现了他们的身影。
  网吧等还没有出现。而酒吧等娱乐场所,即使出现了,也不是这群穷学生能消费得起的。
  每到周日,大家就成群结队的出去逛街!短短的一个多月里,有人已经去秋林好几次了。
  成永兴也去了一次秋林,但他是一个人去的。这段时间,他基本上没有参加任何寝室和集体活动。
  成永兴的生活相当的有规律。每天按时起床,洗漱,下课以后,不是去图书馆查资料,就是泡在实验室里,简简单单的三点一线的生活。等他锻炼回来,也就快熄灯了。
  学生们之间相互还不熟悉,同学们除了觉得这个最年轻的同学,每天早出晚归,有点不合群以外,没有人觉察出有什么异常。
  周一的英语课,照例又是听力开局,这次是一段日常会话,语速也比较慢,成永兴听的全无压力。这也是一个喜事,一切都变得顺利起来。
  下了课,成永兴直接找到张凤老师,询问六级报名的事情。这段时间,他一直没有看到相关告示和信息,周围的同学也不关心这个。
  张凤小小的惊讶了一下,但是也没有过多追究。大学跟高中不同,每个人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打听清楚了英语四六级报名流程后,成永兴发现已经无法报考,报名截止了!
  在他思考人生,在校园里梦游的那几天,正是报名的时间。
  成永兴有些遗憾,但是张老师确很高兴。
  “你如果一次就能过六级,水平就在英语系的学生里,都是不错的了。希望你能带来一个惊喜。”
  张凤老师对于成永兴的印象不错。他的口语能力,比同龄人高出一个档次都不止。
  没有别的办法了,只有下个学期记得报名。成永兴记得后来有政策,必须先有四级成绩再报考6级,这个规定不知道现在有没有。
  ————————
  事务总是有两个方面的。虽然英语过级考试的计划推迟了,但同时,这个学期的日子也就轻松了起来。
  虽说他对英语水平比较自信,但真题,模拟题总还是要做几套吧!
  现在连这些工作都没有了!
  至于做实验,剩下的也没有什么了。这个学期还剩下三个多月,两个简单实验还做不完?如果不是需要归还实验仪器,休息一两周都是可以的!
  压力没有那么大,实验做多了,也开始熟能生巧,剩下的就是慢慢的享受这个过程。
  第二篇课论文所需要的数据,很快就被补充了进去!这篇论文在补充了数据以后,也就成型了。
  但这次,他没有安排论文抄写,而是想等等看!等第一篇论文改好后,再照葫芦画瓢。这样就可以避免同样的错误犯两遍!
  至于剩下的两个实验,相对难一些,转换装置,需要重新设计和组装。
  成永兴还是和他的铁杆朋友在一起,每天花两个多小时,或者是下午,或者是晚上,不紧不慢的慢慢推进。
  ————————
  周三下午,成永兴和往常一样,下课就来到实验室。房间里只有他一个人,右天还没有到。
  由于不是一个专业,只要是小班授课的科目,他们就不会在一起上。尤其是下午,右天如果在新楼那边上课,就不会过来了。
  成永兴在这里,也不是所有的时间都在做实验。各科学习的任务开始加重。几个主科,多多少少都要留些作业。而且这些作业还会被计入学习成绩,不交是不行的。
  每天他要花一到两个小时来把学习任务搞定,然后才能集中精力去做其它的事情。
  “小成!”成永兴正在聚精会神的写作业,突然肩膀被拍了一下。
  “王教授,你怎么来了?”成永兴一回头,就看到王立国站在身后。
  “我来办公室有点事情,顺便来看看你!”
  王立国看了看左右,没有看到右其他人。“你同学呢?今天怎么只有你自己?”
  “右天?他下午是体育课,估计是玩疯了,也许晚上才会来了。”
  “对了,正好我来了,也看看你做的实验。你给我演示一下吧。”
  “好!”
  成永兴也没有多想,直接就把仪器的电源打开了。这几个测量的配置都在桌子上,没有拆除,连上就可以做重复实验了。
  “不错,不错!”
  王立国一边鼓励,一边仔细的检查着仪表盘上显示的各种数据。
  这几天,随着对笔记研究的深入,他对这个项目的兴趣就越来越大。这次的检查,看起来是偶遇,实际也是最后的确认!
  幸运的是,测量结果没有造假,理论是正确的。
  “这是你的论文,我给你改好了!”王立国从牛皮纸袋子里,抽出了几张信纸。在这几张纸上,出现了大片的红色笔迹。
  “哇,改了这么多!”
  成永兴十分吃惊,王教授差不多替他重写了一半的内容。
  “其实内容方面我没有替你改多少。主要的问题还是格式和前后顺序。你第一次写论文,犯些错误是难免的!”
  成永兴没有真正的写过论文,行文格式上有些差异。大的要点,王立国手把手的替他讲解了一遍,这样他下一次就不会犯同样的问题了。
  有一些改正,居然是由于简单的语法错误造成的,把成永兴看得是一阵脸红。要知道,他可是在英语环境里工作了二十年啊!
  ———————————————
  剩下的任务就简单了:重新抄写。他也不做实验了,一笔一划的认真抄写了起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