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些面试官,级别又相对较低,出面的,往往都是工程师,或者小队组长级别!而成永兴应聘的,是首席高工,甚至总工!
对付这种场合,这个阶段,成永兴有两种深以为傲的策略,这使他无往而不胜!
一般来说,面试一般是20分钟到30分钟之间。具体的时间比例,内容,都是面试官掌握的。但是面试者,完全可以反客为主,控制局面!
—————————————
第一种,是熟悉的领域。
这种情况下,要防止陷入细节的纠缠。
这些来充当面试官的年轻工程师,经验不足。他们往往会纠结于一些自己会的东西,问个不停。
而这些细节,例如开发工具,调试工具,各家有各家的习惯。陷入这种细节的讨论,很快就会把他的真正能力,给湮灭掉了。
成永兴对待这种场合的方式,就是自傲!极端的自傲!摆出一副老大的样子。
“我如果应聘成功,将来也许会是你们的团队领导!也就是说,我将是那个替你们解决问题的人!
这样吧!我们就在这里,利用这十几分钟,把你们日常遇到的困难摆出来。我现场替你们解决!”
这样,他就顺利的夺过了面试的主动权!对方提出的问题,他只要能够拿出一个可行的思路,就足够了!
要让对方觉得自信,可信。
至于问题是否真的解决,并不重要。毕竟憋了他们很久的问题,十几分钟解决不掉,是可以接受的。
否则,他就会忙于应对,“这个软件怎么用,那个工具你用过吗?”这类很可能导致阴沟里翻船的问题。
第088章 王旗,不要让面试官开口
第二种,是根本不熟悉的领域!
也就是说,应聘者是在面试一个完全不熟悉的岗位!这种情况,成永兴也多次遇到!
这时,就要采用完全相反的策略,那就是让面试官开不了口!
30分钟的面试,应聘者要准备滔滔不绝的讲35分钟!
不要让面试官有问问题的机会!
所谓的讲,就是背!把能查到的资料,全都流利的背下来。每当面试官提及到的某个关键词,只要你能听懂,立刻接话!
不要怕查到的资料简陋,或者不相干,而是摆出一副教学生的姿态。
我就是在教你,该如何使用键盘,如何用USB鼠标!
这种姿态,也完全符合一个经验深厚的,资深工程师的人设。
由于应聘者是在大段背内容。这些内容正确,听起来也十分的流利。听众一般是想不到,这是一个外行在糊弄内行!
真遇到问题的时候,也不要慌张。沉下心来,把自己代入到真正专家的角度,猜测他会怎么做!他会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种面试,考的是分析问题的思路,而不是答案!只要你能稳下心神,即使在陌生的领域,也能拿出靠谱的分析问题的步骤!这种猜测,成功率往往达到八成!虽然行业有所不同,但是思路大同小异。
觉得差不多有把握的时候,就开始大段的说教!
年轻的面试官,遇到这种情况,他的反应是,自尊心受到了打击!这个家伙,把我当作什么也不懂了?在这种情况下,急于终结面试的,是面试官!而不是应聘者。
———————————————
这个策略的背后,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你是想留下个唠唠叨叨,很难相处的印象,还是想留下个能力不行的印象?
再说了,这轮是技术面试,面试官有八成的可能,只能填个:通过!至于脾气,由老板决定吧!
真到了老板那里,成永兴的脾气,自然就会好得不得了!只要给钱,干啥都行,咋干都行!
至于另外的两成,很大的原因,是这个面试官真的可能在同一个部门做事。而这位面试官,宁可不要技术修养,也不愿意与怪脾气的人合作。
当然,这种方法背后,需要准备的材料,众多!为了能够占满30分钟,需要背的材料,至少要两个小时以上,这样才有临场反应的空间!
成永兴的优势是了解行业趋势,但是无从业经验!他现在无从了解,来参加评审会的是什么人,什么水平!
所以只能按照第二策略在准备这个计划书!
项目评审会,按两个小时打算!那么准备的材料呢?
所谓的人生如戏!谁演得好,演得像,谁就胜利。
在面试过程中,成永兴有能力在完全陌生的领域,扮演有缺陷的专家!
在接下来的项目评审会上,他准备扮演一个天才!
立大旗!
立王旗!
———————————————
时间过得飞快,很快就到了吃饭时间。两个人一起往外走。
“我拿青春赌明天,你用真情换此生!………,何不潇洒走一回!”
心情愉快,佳人在侧!成永兴不知不觉就哼了起来。
“你唱得是什么歌?”
女孩子被身边的旋律所吸引。虽然唱的有些难听,但调子还是不错的。
“潇洒走一回!”
“谁的歌?有磁带吗?”小音乐库已经名声在外了。
。。。
成永兴愣住了。这首歌他没有磁带!
为什么会没有磁带呢???
不会这首歌还没有发表吧!
。。。
“怎么了?”
身边的男孩子停住了脚步。
“没有磁带,而且我也想不起来,在哪里听过的了!”
“你这么紧张干什么?我就是随便问问!”
郝云丽对男孩子的反应有点奇怪,但没有在意。
毕竟他就是这么个人,经常搞出一些奇怪的言语。另外在自己面前,他还经常失态!她已经习惯了。
“这几句歌词还挺有意思的。何不潇洒走一回?还能接着唱下去吗?”
“就会这么几句,别的不记得了。”
“可惜了!”女孩子也不在意。
两个人就此分手。
———————————————
之后的连续几天,下午一下课,郝云丽就会来图书馆,帮助进行抄写。
不知不觉间,他开始了与女孩子的共振。
两个人的课表相同,目的地相同,作息时间也相同,很有种双宿双栖的味道。
袁帅偶尔还会来帮他,看到这种情况,这几天也不来了。
第089章 金矿
时间拨回到同一天。
京沪铁路,下午2点。
“看到黄河了!”车厢里一片骚乱,乘客们纷纷靠到窗边,向窗外望去。有几个带相机的旅客,还拿出了相机,对准窗外。
刘福兴被这股气氛所感染,也靠到了窗前,期盼地向远处望去。他这是第一次过黄河,作为驻沪办事处的经理,他的活动范围始终是华南一带。
刘福兴是港人,由于工作关系,被调任德国博士公司的沪办事处,担任业务经理,主要负责华南地区的销售业务。
博士是一个很大的公司,它的电钻和钻头,即使是后世,也是很有名气的。但他的另一个业务板块,由于不是面向消费者市场,就很少有人知道了。这就是它的传感器业务,其主要应用场景是车载传感器,规模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名列前茅。
————————————————
上周,德国总部给办事处打来电话,原因是工大连续在光纤传感器领域发表了几篇有影响力的论文。希望中国区同事能够了解一下具体情况,如果有相关专利的话,前期接触一下。
按照指示,刘福兴给工大去了电话,几经周折,终于联系上了正主,检测专业。
但是他得到了一个十分意外的消息,那就是这些论文或者是发明,根本就没有申请专利!而且他们还有大量的论文正准备发表!
这是怎么个意思?刘福兴立刻就意识到这里面的巨大利益,这简直就是一片无主的财富!
博士为什么会走到今天,靠的就是数以万计的专利和专有技术!
光纤检测传感器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发展前景是相当可观的。光纤相关科技已经在光纤通信的带动下成为了热点,任何相关的周边应用,都得到了行业巨头的关注。
地处边陲的一个工科学校,另辟蹊径,独自闯出了一片领域!与大陆其他传统的学校一样,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些工作的价值!居然发表了这么多篇论文,而没有申请一个专利!
信息被逐级反馈回了德国总部,于是就有了他这次冰城之旅。
过两天,德国总部也会派人加入与工大的谈判,目的就是截留这部分发明的专利所有权。在电话与工大方面沟通后,学校方面已经暂停了新论文的发表,等待他的到来及后续的谈判。
随着“轰隆隆”的声音,火车终于驶上了铁路桥。火车与大桥之间的震动,带来了巨大的声音,淹没了车厢里的议论声。
作为孕育了华夏文明的母亲河,黄河的地位是再崇高不过,多少朝代的更迭也与这条大河相关。
刘福兴兴趣盎然的从窗户望去,希望能看到一片壮观的景象。
但是随着轰隆隆声音的消失,刘福兴对黄河的期待也随之消失了。黄河的宽度并不比南方稍大一点的河流来得宽广。由于季节的缘故,河床里的河水并不多,这样看来,黄河的实际流量就更小了。
————————————————
刘福兴摇了摇头,把被褥移回床头。靠着被褥,半躺半坐,在列车有节奏的摇动下,想起了心事。
汉字是博大精深的。很多文字里的含义,都十分的奥妙。危机两个字,它的潜在含义就是危险里伴随着机会!
这段时间大陆与国际上的各种合作陷入低潮,但同时,也在孕育着巨大的机会!
这次的北国之旅,打开了刘福兴的视野,同时也在滋长着他的野心!
只申请论文,没有申请专利的情况,是个例还是普遍现象?是否有着更大的人生机会?
在刘福兴的计划里,博士准备随便以赞助的名义出点材料费,挂个联合实验室的名义,就可以把这些专利拿下来。
这两年,国内,国际的大气候非常不好,大陆在国际上非常孤立!相信博士以外资公司的名义,与一个不知名的国内工科大学,给个国际合作的牌子。哪怕是不出钱,他们也应该愿意的吧!
刘福兴甚至想到了另外一种可能,如果不通过博士来运作,自己有没有可能截留这部分利益呢?
在香港注册一间公司,然后用港资公司的名义运作,是否有可能性?
这种机会是否可以普及到其它大陆的学府里?
第090章 握手
与此同时,工大,机械楼楼下。
校园内的的灌木从,覆盖了一层白雪,就好像戴了一个白色的帽子。
花坛的旁边,几个人在握手告别。
“希主任,事情就拜托了!”
赖德使劲的握了握眼前高大汉子的手。
他下了火车,就来工大报道了,整整忙了一个早晨。
坦白的讲,这些外资企业的引入,确实给国内的企业带来了很多启迪。例如这种出差,在这个年代,要是国内企业,基本上,下了火车第一步就是安排住宿。等这些安排好了,一天也就过去了。
赖德昨天下午得到电话,今天早晨就到了客户这里。这种做事态度,别的不说,一个尊重是跑不掉的。
对于国内企业来说,这点尤其重要!国内企业在审视各种合作模式的时候,由于谈判代表,并不是企业的拥有者,所以对这些非经济因素,看得就更重一些。
态度决定一切!赖德深知这点精髓!这也是他这些年战无不胜的法宝之一!
“哪里,应该拜托的是我们,希望我们一起努力,把这个合作项目促成!”
希占平教授十分客气,把眼前的两人送了出去。
菲普的这次正式拜访,给专业打了一剂强心针。办公室里的精神面貌都为之一振!这是首次来自业界的直接肯定,这点对于自信心缺失的检测专业尤为重要!
————————————
这个学期,专业里的老牌教授,在病退几年之后,高调回归。找了几名大一的新生打下手,另辟蹊径,从一个全新的领域发力,连续发表了四五篇国际论文了。
这四五篇论文,数目看起来不大,但是对于检测专业来说,已经超过了过去检测专业全年在国际发表的论文总数了。更有价值的是,这种论文发表的趋势,不是昙花一现,而是不断的加快中。
王立国在专业里是资格最老的一批大牌教授,专业里有一小半科研力量都是他带出来的。但是可惜的是,由于身体原因,早早的就退出了一线工作,甚至不得不早早的退休。
工大建校较早,有一大批从苏留学归来的老教授。这些人,形成了工大的骨架。这些人现在逐渐的步入了退休的年龄,这对学校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王立国教授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他的回归,立刻就给专业打了一针强心针,专业的形势在两一个月内,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王教授带给大家的不仅仅是几篇新的论文,同时也是新的思路和新的希望。
由于这一批论文的发表,检测专业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大增,随之而来的则是一系列的合作国际国内的合作意向。这个星期,希占平更是收到好几份意外的合作意向,好几家国际巨头发来了合作科研开发的意向。
这些国际巨头,不仅仅是来电查询,而且已经派人上门接触了。
在这些接触到国际企业里,菲普的知名度是最高的。菲普的产品线很长,从家电到各种实验室设备,都是大家能够日常接触到的,所以品牌形象很好,它的品牌形象甚至高于德国的西子。
在没有网络的年代,人们对品牌的认知只能是通过日常接触和各种广告。有着日用品部门的菲普无疑在这方面占了很大便宜。
另外,国内也是个人情社会。菲普不仅是通过熟人的关系,直接找到了他,而且校级领导也有人为他们说话。
作为国际一级巨头,工大还没有能力拒绝来自他们的好意。在这个时间点,任何来自国际企业的要求,都是自卑到了极点的国人,所不能拒绝的。
第091章 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