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北国科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北国科技-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是这些面试官,级别又相对较低,出面的,往往都是工程师,或者小队组长级别!而成永兴应聘的,是首席高工,甚至总工!
  对付这种场合,这个阶段,成永兴有两种深以为傲的策略,这使他无往而不胜!
  一般来说,面试一般是20分钟到30分钟之间。具体的时间比例,内容,都是面试官掌握的。但是面试者,完全可以反客为主,控制局面!
  —————————————
  第一种,是熟悉的领域。
  这种情况下,要防止陷入细节的纠缠。
  这些来充当面试官的年轻工程师,经验不足。他们往往会纠结于一些自己会的东西,问个不停。
  而这些细节,例如开发工具,调试工具,各家有各家的习惯。陷入这种细节的讨论,很快就会把他的真正能力,给湮灭掉了。
  成永兴对待这种场合的方式,就是自傲!极端的自傲!摆出一副老大的样子。
  “我如果应聘成功,将来也许会是你们的团队领导!也就是说,我将是那个替你们解决问题的人!
  这样吧!我们就在这里,利用这十几分钟,把你们日常遇到的困难摆出来。我现场替你们解决!”
  这样,他就顺利的夺过了面试的主动权!对方提出的问题,他只要能够拿出一个可行的思路,就足够了!
  要让对方觉得自信,可信。
  至于问题是否真的解决,并不重要。毕竟憋了他们很久的问题,十几分钟解决不掉,是可以接受的。
  否则,他就会忙于应对,“这个软件怎么用,那个工具你用过吗?”这类很可能导致阴沟里翻船的问题。


第088章 王旗,不要让面试官开口
  第二种,是根本不熟悉的领域!
  也就是说,应聘者是在面试一个完全不熟悉的岗位!这种情况,成永兴也多次遇到!
  这时,就要采用完全相反的策略,那就是让面试官开不了口!
  30分钟的面试,应聘者要准备滔滔不绝的讲35分钟!
  不要让面试官有问问题的机会!
  所谓的讲,就是背!把能查到的资料,全都流利的背下来。每当面试官提及到的某个关键词,只要你能听懂,立刻接话!
  不要怕查到的资料简陋,或者不相干,而是摆出一副教学生的姿态。
  我就是在教你,该如何使用键盘,如何用USB鼠标!
  这种姿态,也完全符合一个经验深厚的,资深工程师的人设。
  由于应聘者是在大段背内容。这些内容正确,听起来也十分的流利。听众一般是想不到,这是一个外行在糊弄内行!
  真遇到问题的时候,也不要慌张。沉下心来,把自己代入到真正专家的角度,猜测他会怎么做!他会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种面试,考的是分析问题的思路,而不是答案!只要你能稳下心神,即使在陌生的领域,也能拿出靠谱的分析问题的步骤!这种猜测,成功率往往达到八成!虽然行业有所不同,但是思路大同小异。
  觉得差不多有把握的时候,就开始大段的说教!
  年轻的面试官,遇到这种情况,他的反应是,自尊心受到了打击!这个家伙,把我当作什么也不懂了?在这种情况下,急于终结面试的,是面试官!而不是应聘者。
  ———————————————
  这个策略的背后,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你是想留下个唠唠叨叨,很难相处的印象,还是想留下个能力不行的印象?
  再说了,这轮是技术面试,面试官有八成的可能,只能填个:通过!至于脾气,由老板决定吧!
  真到了老板那里,成永兴的脾气,自然就会好得不得了!只要给钱,干啥都行,咋干都行!
  至于另外的两成,很大的原因,是这个面试官真的可能在同一个部门做事。而这位面试官,宁可不要技术修养,也不愿意与怪脾气的人合作。
  当然,这种方法背后,需要准备的材料,众多!为了能够占满30分钟,需要背的材料,至少要两个小时以上,这样才有临场反应的空间!
  成永兴的优势是了解行业趋势,但是无从业经验!他现在无从了解,来参加评审会的是什么人,什么水平!
  所以只能按照第二策略在准备这个计划书!
  项目评审会,按两个小时打算!那么准备的材料呢?
  所谓的人生如戏!谁演得好,演得像,谁就胜利。
  在面试过程中,成永兴有能力在完全陌生的领域,扮演有缺陷的专家!
  在接下来的项目评审会上,他准备扮演一个天才!
  立大旗!
  立王旗!
  ———————————————
  时间过得飞快,很快就到了吃饭时间。两个人一起往外走。
  “我拿青春赌明天,你用真情换此生!………,何不潇洒走一回!”
  心情愉快,佳人在侧!成永兴不知不觉就哼了起来。
  “你唱得是什么歌?”
  女孩子被身边的旋律所吸引。虽然唱的有些难听,但调子还是不错的。
  “潇洒走一回!”
  “谁的歌?有磁带吗?”小音乐库已经名声在外了。
  。。。
  成永兴愣住了。这首歌他没有磁带!
  为什么会没有磁带呢???
  不会这首歌还没有发表吧!
  。。。
  “怎么了?”
  身边的男孩子停住了脚步。
  “没有磁带,而且我也想不起来,在哪里听过的了!”
  “你这么紧张干什么?我就是随便问问!”
  郝云丽对男孩子的反应有点奇怪,但没有在意。
  毕竟他就是这么个人,经常搞出一些奇怪的言语。另外在自己面前,他还经常失态!她已经习惯了。
  “这几句歌词还挺有意思的。何不潇洒走一回?还能接着唱下去吗?”
  “就会这么几句,别的不记得了。”
  “可惜了!”女孩子也不在意。
  两个人就此分手。
  ———————————————
  之后的连续几天,下午一下课,郝云丽就会来图书馆,帮助进行抄写。
  不知不觉间,他开始了与女孩子的共振。
  两个人的课表相同,目的地相同,作息时间也相同,很有种双宿双栖的味道。
  袁帅偶尔还会来帮他,看到这种情况,这几天也不来了。


第089章 金矿
  时间拨回到同一天。
  京沪铁路,下午2点。
  “看到黄河了!”车厢里一片骚乱,乘客们纷纷靠到窗边,向窗外望去。有几个带相机的旅客,还拿出了相机,对准窗外。
  刘福兴被这股气氛所感染,也靠到了窗前,期盼地向远处望去。他这是第一次过黄河,作为驻沪办事处的经理,他的活动范围始终是华南一带。
  刘福兴是港人,由于工作关系,被调任德国博士公司的沪办事处,担任业务经理,主要负责华南地区的销售业务。
  博士是一个很大的公司,它的电钻和钻头,即使是后世,也是很有名气的。但他的另一个业务板块,由于不是面向消费者市场,就很少有人知道了。这就是它的传感器业务,其主要应用场景是车载传感器,规模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名列前茅。
  ————————————————
  上周,德国总部给办事处打来电话,原因是工大连续在光纤传感器领域发表了几篇有影响力的论文。希望中国区同事能够了解一下具体情况,如果有相关专利的话,前期接触一下。
  按照指示,刘福兴给工大去了电话,几经周折,终于联系上了正主,检测专业。
  但是他得到了一个十分意外的消息,那就是这些论文或者是发明,根本就没有申请专利!而且他们还有大量的论文正准备发表!
  这是怎么个意思?刘福兴立刻就意识到这里面的巨大利益,这简直就是一片无主的财富!
  博士为什么会走到今天,靠的就是数以万计的专利和专有技术!
  光纤检测传感器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发展前景是相当可观的。光纤相关科技已经在光纤通信的带动下成为了热点,任何相关的周边应用,都得到了行业巨头的关注。
  地处边陲的一个工科学校,另辟蹊径,独自闯出了一片领域!与大陆其他传统的学校一样,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些工作的价值!居然发表了这么多篇论文,而没有申请一个专利!
  信息被逐级反馈回了德国总部,于是就有了他这次冰城之旅。
  过两天,德国总部也会派人加入与工大的谈判,目的就是截留这部分发明的专利所有权。在电话与工大方面沟通后,学校方面已经暂停了新论文的发表,等待他的到来及后续的谈判。
  随着“轰隆隆”的声音,火车终于驶上了铁路桥。火车与大桥之间的震动,带来了巨大的声音,淹没了车厢里的议论声。
  作为孕育了华夏文明的母亲河,黄河的地位是再崇高不过,多少朝代的更迭也与这条大河相关。
  刘福兴兴趣盎然的从窗户望去,希望能看到一片壮观的景象。
  但是随着轰隆隆声音的消失,刘福兴对黄河的期待也随之消失了。黄河的宽度并不比南方稍大一点的河流来得宽广。由于季节的缘故,河床里的河水并不多,这样看来,黄河的实际流量就更小了。
  ————————————————
  刘福兴摇了摇头,把被褥移回床头。靠着被褥,半躺半坐,在列车有节奏的摇动下,想起了心事。
  汉字是博大精深的。很多文字里的含义,都十分的奥妙。危机两个字,它的潜在含义就是危险里伴随着机会!
  这段时间大陆与国际上的各种合作陷入低潮,但同时,也在孕育着巨大的机会!
  这次的北国之旅,打开了刘福兴的视野,同时也在滋长着他的野心!
  只申请论文,没有申请专利的情况,是个例还是普遍现象?是否有着更大的人生机会?
  在刘福兴的计划里,博士准备随便以赞助的名义出点材料费,挂个联合实验室的名义,就可以把这些专利拿下来。
  这两年,国内,国际的大气候非常不好,大陆在国际上非常孤立!相信博士以外资公司的名义,与一个不知名的国内工科大学,给个国际合作的牌子。哪怕是不出钱,他们也应该愿意的吧!
  刘福兴甚至想到了另外一种可能,如果不通过博士来运作,自己有没有可能截留这部分利益呢?
  在香港注册一间公司,然后用港资公司的名义运作,是否有可能性?
  这种机会是否可以普及到其它大陆的学府里?


第090章 握手
  与此同时,工大,机械楼楼下。
  校园内的的灌木从,覆盖了一层白雪,就好像戴了一个白色的帽子。
  花坛的旁边,几个人在握手告别。
  “希主任,事情就拜托了!”
  赖德使劲的握了握眼前高大汉子的手。
  他下了火车,就来工大报道了,整整忙了一个早晨。
  坦白的讲,这些外资企业的引入,确实给国内的企业带来了很多启迪。例如这种出差,在这个年代,要是国内企业,基本上,下了火车第一步就是安排住宿。等这些安排好了,一天也就过去了。
  赖德昨天下午得到电话,今天早晨就到了客户这里。这种做事态度,别的不说,一个尊重是跑不掉的。
  对于国内企业来说,这点尤其重要!国内企业在审视各种合作模式的时候,由于谈判代表,并不是企业的拥有者,所以对这些非经济因素,看得就更重一些。
  态度决定一切!赖德深知这点精髓!这也是他这些年战无不胜的法宝之一!
  “哪里,应该拜托的是我们,希望我们一起努力,把这个合作项目促成!”
  希占平教授十分客气,把眼前的两人送了出去。
  菲普的这次正式拜访,给专业打了一剂强心针。办公室里的精神面貌都为之一振!这是首次来自业界的直接肯定,这点对于自信心缺失的检测专业尤为重要!
  ————————————
  这个学期,专业里的老牌教授,在病退几年之后,高调回归。找了几名大一的新生打下手,另辟蹊径,从一个全新的领域发力,连续发表了四五篇国际论文了。
  这四五篇论文,数目看起来不大,但是对于检测专业来说,已经超过了过去检测专业全年在国际发表的论文总数了。更有价值的是,这种论文发表的趋势,不是昙花一现,而是不断的加快中。
  王立国在专业里是资格最老的一批大牌教授,专业里有一小半科研力量都是他带出来的。但是可惜的是,由于身体原因,早早的就退出了一线工作,甚至不得不早早的退休。
  工大建校较早,有一大批从苏留学归来的老教授。这些人,形成了工大的骨架。这些人现在逐渐的步入了退休的年龄,这对学校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王立国教授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他的回归,立刻就给专业打了一针强心针,专业的形势在两一个月内,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王教授带给大家的不仅仅是几篇新的论文,同时也是新的思路和新的希望。
  由于这一批论文的发表,检测专业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大增,随之而来的则是一系列的合作国际国内的合作意向。这个星期,希占平更是收到好几份意外的合作意向,好几家国际巨头发来了合作科研开发的意向。
  这些国际巨头,不仅仅是来电查询,而且已经派人上门接触了。
  在这些接触到国际企业里,菲普的知名度是最高的。菲普的产品线很长,从家电到各种实验室设备,都是大家能够日常接触到的,所以品牌形象很好,它的品牌形象甚至高于德国的西子。
  在没有网络的年代,人们对品牌的认知只能是通过日常接触和各种广告。有着日用品部门的菲普无疑在这方面占了很大便宜。
  另外,国内也是个人情社会。菲普不仅是通过熟人的关系,直接找到了他,而且校级领导也有人为他们说话。
  作为国际一级巨头,工大还没有能力拒绝来自他们的好意。在这个时间点,任何来自国际企业的要求,都是自卑到了极点的国人,所不能拒绝的。


第091章 潇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