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明年这个时候,就会好多了。
这两年专业的名气也是越来越响,等你们找学校的时候,会更容易!”
两师兄弟,很快也就会面临分别。这之后天各一方,分散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中去了,还是有不少东西可以聊的。
———————
“我还能喝!”躺在床上的人突然喊出了声音。“今天我高兴,谁也别拦我!“
“刘经理!?”
两个人赶紧扑了过去,结果床上的人,只是喊了这么一句,就又沉沉的睡了过去。
“港人喝酒还是不行啊,他根本就没有喝多少啊!”
“主要是酒喝混了。他今天喝了三种酒,红酒,白酒,啤酒,都喝了。”
“谁不是混着喝?”
马锐小声的抱怨了一句。他倒是没有喝醉,但是这个量正好犯困。
“这位刘经理,今天是真高兴啊!“宋国明倒是没有怎么样,人还精神得很。
“能不高兴吗?要搁我这里,我也得高兴坏了!
这次博士公司算是捡了个大便宜!
上次他走的时候,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
这回在酒桌上,差点就把王教授和希教授给供了起来!”
“不过怎么没有看到小成啊?”宋国明由于精力转移,没有怎么参与专业的各种活动。
“他生病了,下午开会的时候来了一会,又回去了。”
“马锐!”宋国明看了一眼躺在床上的客人,有感而发。
“嗯?”马锐有些昏昏欲睡,这又被喊醒了。
“你是赶上了好时候。以后你的发展前途要比我们强多了。”
“为什么这么说?”
“我马上就要毕业了,说这些有些晚了。但你还有机会。
以后你多花点时间,与小成好好处处!这个小师弟不一般。跟他处好了,以后会获益匪浅的。”
“不至于吧!他有本事,是他自己的,与我们何干?”
“与我们何干?你的论文是哪来的?
这眼瞅着就又是一批!而且这批的影响力更大。我要不是快毕业了,也会转到MEMS这个项目里。”
一篇论文,从立项,到完成,专利申请,到发表,前后3个月,并不算宽裕。对于宋国明来说,对他的留学申请,已经来不及了。
———————
没有人回应,马锐靠着墙已经睡着了。
第183章 备胎
周六上午。
“牛教授!”一名西装男,推开了牛教授的办公室。由于天气转暖,最近专业里,经常有西服打扮的人出出入入。
“赖经理!你来的可是够快的了。”牛品看见来人,赶紧站了起来。
“也是巧,我这几天正好在冰城办事,接到你的消息,直接就过来了。你电话里说,要给我看点好东西?”
“是,这里有几份文件,你看一下!”牛品从抽屉里取出了几份专利申请的回执。
“这不是专利申请吗?给我看这个做什么,我又不懂技术。”赖德一头雾水,把文件推了回去。
联合实验室的事情,已经彻底委托给牛品了。他只是按时查一下账,同时清点一下收获的数目就可以了。至于哪个专利,有什么价值,他是看不出来的。
“你看不懂技术,看标题总能看得懂吧!”牛品也不多说,把文件又推了过去。
———————
“这是微机械电子传感器? MEMS?”
赖德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去年兴起的这股热潮,至今还没有退去!
“这是我们实验室申报的?”一股热血,从赖德的脚底直冲大脑。
“不是!”坚定的回答,又像一盆凉水冲了下来。
“那这是哪里来的?你们与别人有合作了?“
“是的,这是与博士合作的项目。上次的签约仪式,你也参加了!”
“我参加了?我怎么不记得啊!老牛,这话你可不能乱说啊!”赖德直接就急了。
如果这个结论传回去,他就不用干了。MEMS是什么级别的项目?
“我要是知道,怎么可能放过这个项目?”
“协议就是去年圣诞前签的。当时还开大会庆祝来着。”牛品在旁边不断的提供线索,提醒对方。
“博士?当时我记得他们签的是捐赠协议啊,而且他们指定的项目,连做什么都不知道。那个上海来的经理,姓什么来着,还发了一通脾气回去的。”
赖德终于想起来了。
“对,就是那个项目。这些就是那个项目的成果!”
“真的?这怎么可能?”赖德吃了一惊。“你为什么不提醒我一下?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吧!老牛!”
“当时,谁也不知道项目的细节。要不博士的刘经理也不会大怒而走。”
“你也不知道?”
“我知道有这个项目,但是项目具体做什么的,能否成功,成功率多大,也是一概不知。我当时的精力都在光纤项目里了,这你也是知道的。”
牛品只能推托。至于信与不信,就不知道了。
“当时谁知道?总不能大家都不知道吧!否则博士为什么投资?”赖德觉得事情有些诡异。
“你还真就说对了。如果以签协议当天来说,知道项目详情的,只有一人!项目的详情,恐怕连王教授也是不清楚的。”王立国是联合实验室的挂牌主任。
“也就是说,博士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给你们的赞助?”
“对了!听起来很难理解,但现实情况就是如此。这不!回报来了!”牛品用手指在几个文件上点了点。
“这些就归博士了?”赖德一脸可惜的抚摸着文件上的文字。
这可是MEMS 啊!有没有价值不说,光是话题性,就值一圈广告的价钱了。
“还没有!”
牛品的声音不大,但是再次转变了屋里的气氛。
“这些专利,是以学校的名义申报的!而不是博士!”
“不是?”
“不是!”
———————
“牛教授,你就大人大量,别一直在这里跟我打谜语了。您把我喊来,到底是想让我做什么?”
赖德这一会,被折腾的五脊六兽,血压都要上来了。他是彻底放弃了。
“我们签订的条款是,同等条件下,博士优先!他们只是有优先权而已!”
“你的意思是?”
“菲普未必没有机会!你们的决策速度更快,条件更好。”
牛品在一边劝说。
“明白了,我们不就是个托嘛!”
赖德也不是什么也不懂的白人。要论耍心眼,牛品这种书呆子,远不是对手。
“我可是一句都没有骗你啊!这么大的机会,你准备拱手让人?这么轻易的把成果让给竞争对手?”
牛品分配到的任务,就是找几个敲边鼓的来哄抬物价。马上就要两军对垒,各自都需要筹码和备用方案。
由于有过一次经验,今年的学校形势,还有国际形势,与去年又有所不同。大家的心态都平和了许多,有更大的耐心来争取更大的收益。
“你说的有道理。我们合计合计!
别的不敢保证,决策权这块,你放心!
我是有根底的!”
赖德想了想,这个托的机会,也不能放弃,
谁说备胎永远是备胎?
在正胎上扎个窟窿不就行了!
一颗钉子就可以做到的事情而已。一分钱都用不到!
“牛教授,中午有没有空?我们出去一起吃个便饭。然后再商量一下,接下来的工作安排?”
第184章 清仓
周日
成永兴被王立国叫到家里吃饭。
王教授家与成永兴租的房子,在同一个社区里,中间隔了一条同江街。
“你怎么还穿这么多啊!”
刘姨一开门,就看到的是全副武装的年轻人。
成永兴在军大衣里面还套着棉袄,整个人显得鼓鼓囊囊的。
“周五感冒了,大病一场,有些怕了。”
这两天的气温明显回升,但他在这个上面吃了大亏,可不敢再犯错误了。
从一个极端走到另外一个极端。
今天,他弄不好是全校,最后一个还在穿军大衣的人了。不过这么穿的效果倒是不错,回头率依然很高!
“来,快进屋,把大衣脱了,屋里暖和。”
冰城住宅的暖气还是很赞的。
现在还没有到东北最困难的时候,室内的平均气温都有零上二十度左右。
室外的气温已经上升到零上了,由于暖气过于强劲,很多住户,需要开窗引入冷空气来降低室内的温度。
“需要我干点什么?”成永兴把军大衣和棉袄全脱了下来,人整个轻松了不少。
“啥也不用,你来了,咱们就开席。”
这次来与以往不同,什么任务没有,就是来吃饺子。成永兴爱吃饺子的习惯,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
“王教授,早上好!”成永兴走进主卧室,看到王教授正在沙发上看报纸。
整个房间比以前显得空旷了许多。这个沙发上以前堆满了书,不知道这些书都哪里去了。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是两个月过去了。
—————————
“永兴哥,早上好!”
王晓梅,王教授的孙女,正在写字台前写作业,听到了声音,回头问候了一声。
“晓梅!来!这是给你带的磁带!”
成永兴把自己的一堆中文磁带清了仓。小女孩喜欢音乐,但是家长不给买,说是怕影响学习。她与成永兴熟悉以后,转过来找他借。
“真的啊!”
王晓梅乐颠颠的跑了过来,把一兜子磁带接了过去。“不过我可不一定啥时候还你!”
“不用还了!我现在不听这些了。”
成永兴在搬家之余,也在清理自己的东西。
“你是有新磁带了吧?”王晓梅刚把磁带放到自己的床头,立刻就又跑了回来。
“算是吧,我买了一堆打口带。”
这些中文磁带,听了一段时间他也就听腻了。刚开始听,算是个怀旧,听多就不必了。
另外随着同学们的条件改善,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买了一两盘磁带。磁带出借业务,就这样,慢慢的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那些卖打口带的,一段时间就会来宿舍门口贩卖一次。成永兴的磁带基本上都换成了打口带。
“啥叫打口带?是新磁带吗?下次也给我拿些来!”小姑娘慢慢的与这个大不了几岁的哥哥混熟了。
“这可不行,那些都是些英语歌,你听不懂不说,而且都是些金属音乐,声音大了会伤耳朵。”
“不要理她,一个孩子总弄这些跟学习无关的。来上桌,饺子马上好了。”
王立国已经开始布置餐桌了。
餐桌是个折叠的圆桌子,平时就收起来,插在写字台旁边与墙的缝隙之间。
———————
餐桌展开后,摆在了屋里中央。厨房摆不开这个标准的圆桌。几个人坐下以后,身后就是拥挤的办公桌,床,柜子。
这种空间带来的局促感,尤其在别人家里,这种感觉令成永兴少许有些不安。
“王教授,你家的书好像少了不少,这些书都哪里去了?”
好在房间里空旷了许多,就连门厅里靠墙排着的书都不见了。
“我把常用的书籍和资料搬回办公室去了。”
返聘之后,办公室给他新配了办公桌,资料柜。他花了好长时间才陆陆续续的把东西倒腾回去。
绝大多数人的工作,几十年,乃至一辈子都在一个单位。单位其实就是第二个家。
“别说了,来,吃饭了!”
刘姨开始往桌上端饺子了。
饺子是早就包好的,冻在了阳台上,这种免费的天然大冰箱,马上就要失效了。
几个人一起动手,很快就摆好了。
“二哥和二嫂呢?”王志武两口子一直没有出现。
“他们单位组织植树活动,一大早就出去了。”
植树活动在北方大中型企业,还有事业机关,每年都有。但是在大城市,很快就流于形式。只重植树,没有足够的养护,成活率很低。
———————
“换专业的事,你是怎么想的?”
唠了一会家常,王立国教授终于提起了正事。
他把成永兴喊到家里,就是这个目的。
很多人都想知道这名弟子的想法,但只有他能直接问。
第185章 表忠心
“不换了,换专业没什么意义,不划算。”
成永兴最近也没有闲着,把很多事情研究了个通透。
“怎么个不划算法?”
这个年轻人上次放弃光纤传感器的理由,也是不划算。这都成了他的标志性的口头禅了。
这种利益挂帅的思路,跟大多数国人的中庸思想很是不一致。
但是他又对论文署名,成果归属等大多数人很看中的东西,不在乎。这种该看中的地方不看中,不该计较的地方,斤斤计较的清奇思路,让很多人摸不清头脑。
“换专业我肯定是不干的,什么都要从头开始。”
成永兴站起来把醋瓶取了过来,给碟子里加了点醋后,又把瓶子放了回去。
换了专业,连同学都是新的,重生的意义都大打折扣。
衣锦还乡,为什么?不就是在熟人面前夸耀嘛!
在曾经的学霸面前装学霸,让他特有成就感。
“那双学位呢?”
“我查过了,双学位要大三学生才可以申请,这就没有意思了。再等一年多,我们自己的半导体实验室都建起来了,还去那里干什么!”
————————
国内半导体行业最大的短板,不是半导体本身,而是半导体设备!
而检测专业就是设备类专业!
后世最有话题性的半导体单位,不是晶圆厂,而是几个光机所!
跑去半导体专业,他反而是真的什么也做不了。
接着做MEMS?后世的时候,MEMS早已不是热点。另外,MEMS发展到极致,最后还是依赖工艺装备。
做集成电路设计?难道要去设计奔腾芯片吗?
那可真是他的短板了,一点积累都没有。几亿个晶体管,他可没有那个记忆。
。。。
不管成永兴是怎么计算,但是这个结论,王立国很喜欢!
要是自己精心培养的弟子,被别人一句话就给撬走了,别的不说,脸面也过不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