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鸣投资是激进的,但又是稳健保守的,外汇市场交易每一次新资金的进场,都会换成新的交易账户,也就是大量的马甲来隐藏资金的身份,资金带着利润从市场出来之后回流到QIDE的主账户一经手,那些马甲账户全部弃用,属于一次性的工具账户,大量的马甲号用一次就丢当然也是要费不少钱,不过问题不大,就当是交易成本的必要支出。
这样一来就把潜在风险降到最低,欧美那边就算真的神通广大的追查到了那些与QIDE主账户有过经手的马甲号都是废弃账户,里面啥也没有。
老美的情报能力再强大,溯源追踪总有一个时间窗口,陆鸣就是用这个时间窗口让自己的资金在市场进出交易确保安全不被突发的外部因素干扰。
反倒是美股市场的投资不怎么担心,不用搞这些小聪明,抱着老美的谷歌、英伟达、亚马逊这些大屁股票,本来就打算长期做多,是直接明牌跟对方打的,资金也不带杠杆,这样的大屁股票要敢跌穿,陆鸣绝对敢去抄底。
美股市场的股票投资,对方想搞小动作顶多就是恶心一下你,比如说冻结你的资产,或者跟你纠缠不清,导致资金短期被卡在那里,想要套现走人会麻烦一点,可能在你想跑路的时候找个由头卡你,让资产价格跌下来。
无缘无故的全部没收,老美也不敢这么干。
正因为如此,陆鸣干的是美股市场的核心资产,因为瞄准了美股不能崩的弱点,就瞄准了核心资产,只要美股市场是开放的那就拿陆鸣没什么办法。
其实,北上资金也就是外资,也是瞄准了大A的弱点,大A的管理层也拿外资没什么太好的办法,外资一样是在大肆买入核心资产。
因为外资精准的研究了国内当下的产业核心战略,也就是国家要推动的产业方向,于是外资就大肆买入相关的核心资产。
比如说外资重仓的某一个核心资产标的,该公司突然走出现了一根或两根大阳线,市场会怎么解读?
第一该公司是核心资产,第二该公司是机构扎堆重仓的票,第三个该公司的业绩大涨,第四该公司被外资重仓……
市场一定会这么去解读的,那么市场就一定会有资金去追捧这家公司的股票。
要知道,外资现身之后本身就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很多人都推崇北上资金,于是就有人乐呵呵的给外资抬轿子,于是外资就乐呵呵的在高位把筹码派发,从而完成了一轮收割。
外资经常在大A玩这种套路,而且是屡试不爽,关键是你还拿他没什么办法。
它外资就在一个市值千亿级别大盘股的核心资产买十来个亿,这能说它是在操纵股票?显然说不通,但只要外资现身在大A的某一只股票,该股票确确实实就会大幅上涨。
外资在大A的核心资产身上反复精准抄底和逃顶砸盘,不是它们有多聪明,而是研究透了国内资本市场的大多数股民和基民的不成熟。
也就是跟风抄作业。
选择的公司是好公司,又跟风抄作业,必然就给外资抬了轿子,包括现在很多人抄天盛150组合、抄一哥的作业都是一样的行为。
而外资的资金比较大,但又不是太大,它就买几个亿或十几个亿,比如外资在一个核心资产的30块抄底,一大群抄作业的哗啦一涌进来,把股价抬到50块,外资把手里的股票一抛。
好了,市场失去了主心骨,抄作业的一哄而散,于是股价当然被砸下来。
等砸下来之后,外资又采用相同的策略抄底,不多,就买几个亿或十几个亿,对比千亿市值真的不多。
于是抄作业的不成熟的股民就这么被来回割,反复割,老韭菜割了,新韭菜又来送,
外资屡试不爽,一直爽。
股民们就喜欢跟风,然后被外资割,割了反而大骂核心资产垃圾,外资的进进出出管理层是看在眼里的,也是看的捉急,一次割几个亿、一次割几个亿,反反复复的割,加起来那就不是一笔小数目了。
外资这种不触碰你底线的骚操作是真拿它没什么太好的办法,看着干瞪眼。
这能说外资这是在操纵股价吗?明显不能,因为它的做法一切合乎规则!
但又能说外资这不是操纵股价吗?明显是了!因为它在不停的反复投机收割而不是正常的投资。
只要市场里的股民和基民没有成熟起来,就免不了被反复来回的收割,基民虽然不直接交易股票,但基民大规模赎回基金,那基金经理迫于赎回压力也只能被迫进行追涨杀跌,等于是基金经理遵循基民的意志进行不成熟的非理性操作。
眼下正在发生的事情,就是北上资金在不停的买入核心资产,用的就是这个套路。
陆鸣去年初就开始抄底核心资产了,整体平均成本比外资都低,外资这次想要割韭菜割一票大的,陆鸣肯定不会遂他们的愿。
一定会在外资举起收割的镰刀之前先一步出刀,手起刀落连同外资一起给割了,把财富留在国内。
……
第219章【史诗级收割套利动作】
从海外回流100亿美元,按现在6。91的汇率比,也就是差不多接近700亿元人民币左右,钱到国内,美元肯定得兑换成人民币才能在国内流通。
加上已有的1470亿元流动资金,天盛资本的流动性规模释放到了2100亿元以上,这次回流的资金正好对冲掉准备配置到天盛中小盘300的剩余600亿资金,还额外多了100亿出来。
去掉这部分,天盛资本还有1500亿左右的流动资金,这笔钱用于打造新能源车生态体系的布局显然不够。
不过没有关系,问题不大。
这么大的资金量不可能短期一下子全打进去,今年后面的两个季度还有200亿美元回流国内,这里又是1400亿元左右。
钱的问题是真的不缺了,天盛资本下半年的现金流一定会爆炸,没别的的原因,下半年陆鸣要出刀收割大屁股票。
年底手起刀落,好家伙,那就不是超短线几个亿的收割,那是几千亿规模的史诗级收割。
……
此时,在办公室里的陆鸣在内部系统调出了天盛上50和天盛深100指数的全部成分股,然后将数据导出新建立了一个文件夹。
“一共1。12万亿市值……”陆鸣文件列表上的各大核心资产标的,都是清一色的蓝筹大屁股,总市值超过了1万亿元人民币。
这批蓝筹大屁股票,翻倍是没问题的,这可是以总市值规模为底数翻倍,意味着超过2万亿元的市值。
此时此刻,陆鸣的大脑思考着的事情是如何让暴涨的市值兑现出来,不然明年全年大熊市腰斩等于是玩了个寂寞。
“全部出掉不现实,能出三分之一到一半就是巨大的成功了。”
陆鸣盯着上面的核心资产自言自语,不可能全部出掉的,天盛资本持有大A的股票资产要是全抛售,大A直接就没了,绝对直接没了,大盘绝对跌破2000点以下。
因为还会影响到其他机构跟着跑,这抛压就有点恐怖了。
明年的股市本来就要全年熊气弥漫,陆鸣在搞这么一出,整个资本市场的信心都会被摧毁掉,未来三年都未必能够修复。
显然,陆鸣也不会这么干,天盛资本持有大A的股票资产,未来要扮演整个资本市场压舱石的角色,无论市场怎么走,未来的天盛资本持有的股票资产要有60%的总仓位躺在市场里,哪怕大盘跌穿2000点都不能把总仓位降低到60%以下。
否则就没有压舱石这个说法,当天盛资本管理的资产规模越来越大的时候,自然而然就得在资本市场扮演维护者的角色,大进大出是不可能的。
试想一下,天盛资本未来要是几万亿资金规模大进大出会带来什么后果?
后果就是,天盛进场就是牛市,离场就是熊市,暴涨暴跌。
那还得了?
管理层绝对不会允许市场出现这种极端行情。
此时的陆鸣盯着表单信息嘀咕:“即便把三分之一的市值兑现出来成为真实的利润,那也达到了7500亿元,减持还得发布公告,这是个大问题……”
名气大,影响力上来了,在这个时候想跑路就麻烦了。
大家都盯着你的呢,想抢跑?
现在的资本市场已经有一批人把陆鸣当成市场的风向标了,并且不出意外的话,未来会有更多人把他当成市场的风向标、晴雨表。
一哥要这么疯狂减持,市场会怎么解读?
答案不言而喻。
其他人一看到减持公告,肯定会砸盘先跑路。
有点伤脑筋!
就在这时,陆鸣眼前一亮,自顾自的打了个响指喃喃自语道:“有了,只能这么办了……”
陆鸣想到的办法是有偿划转给社保基金、养老基金、朝云信托这些LP们,接盘的LP机构们要是不想真的接盘,必须要满足两个前提条件。
第一是接盘的相关股票在该LP机构及其一致行动人不超过5%,第二是接盘的LP机构和天盛资本不能是一致行动人。
如果是一致行动人,哪怕把股票资产转让给该LP,在二级市场抛售的时候也一样要发布减持公告。
显而易见,陆鸣这是绕开了减持公告的规则。
天盛资本把资产有偿划转给LP们,不走二级市场,那就不会对二级市场造成太大的抛压,何况那个时候的市场处于非理性的暴涨阶段,这是一个出货的时间窗口。
也许会有人意识到不对劲,但市场整体而言会解读为机构正在跑步进场,陆鸣是在和他的LP们分享利润,还会解读成这些大机构怎么可能会亏钱?
他们在这个位置敢接盘这就是成本线、支撑线,那说明行情才刚刚开始,后面还有上涨空间。
那个时候,整个市场都在鼓吹“以大为美,核心资产”,都在鼓吹核心资产永远上涨,没有尽头,天空才是尽头。
由于这些LP们不是天盛资本的一致行动人,他们手里持有的股票也没有超过5%减持要公告的规定。
那就可以在市场行情一片沸腾之中偷偷地出货派发筹码。
天盛资本间接完成了抛售,把市值兑现成真金白银的利润,完成了一次大规模资金的年线级别的套利动作,套出了一个天文数字。
等LP们出的差不多了,最后的扫尾工作就由天盛资本来进行,这个时候在发布正式的减持公告。
这个公告就是核按钮,直接砸盘,手起刀落不带丝毫犹豫,不给市场各路资金任何的反应时间,外资也好、游资也好、小散也好,全部直接套死!
要么割肉,要么就老老实实山顶站岗!
这件事情算是暂时这么确定了下来,具体情况还得看后半年怎么走,现在上半年还没有走完呢,眼下的重点是布局新能源汽车生态战略以及天盛中小盘300这件事情。
可以预见的是,天盛中小盘300指数现在已经完成过半建仓目标,不出意外月底将会完成全部1500亿元左右的建仓目标。
届时也会公开上线天盛资本自己编制的50、10和300这三大指数及其成分股。
不出意外,中小盘股肯定会迎来一波反弹行情。
但即便如此,中小盘下跌的趋势仍然不会因为陆鸣而迎来逻辑反转,垃圾公司太多了,一哥也救不了。
因为天盛中小盘300就只选择了300个成分股标的,但两市3000余只股票有超过2500只中小盘股,另外2200只怎么办?
答案显而易见,只是一个反弹而已,反弹结束之后仍然会下杀。
新能源板块现在是处于下跌的,不出意外随着高华开始对陆鸣选出来的那几十家新能源产业上中下游的企业进行战略投资,必定会带动市场情绪迎来一次大反转,走出一波强势的上涨行情,而且会持续好几个月,整个板块至少有+45%涨幅预期,部分个股甚至能迎来翻倍的预期。
尤其是陆鸣点名要战略投资的公司并且已经在大A上市的,诸如赣丰锂业、天启锂业、铧友钴业等,其股价翻倍甚至翻几倍都没问题。
市场一定会疯狂追捧新能源,因为天盛资本这是实打实的下血本,上千亿乃至几千亿规模的资金在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猛砸。
这种预期太强悍了,被选入“天盛系”的相关上市公司的股价是不可能压得住。
时下,齐维正在按照陆鸣的要求从外汇市场套现资金回流,同时反手做空美元指数之际,华尔街的一群大佬已经注意到了国际外汇市场有一股特殊的热钱正在美元外汇市场疯狂敛财,并且开始会面讨论这个情况。
而这股热钱的主人赫然便是陆鸣!
……
第220章【华尔街的怀疑】
华尔街,高盛总部。
在高盛集团总部内的一间会议大厅里,每一个与会者的身份都是大有来头,他们分别代表了摩根斯丹利、摩跟大通公司、美林证券、第一证券、德意志银行等等。
无一不是华尔街的顶级券商或投行机构。
“从今年初开始,外汇市场就出现了一股诡异的资金,大规模的交易外汇期权,保守估计有200亿以上,尽管分散在大量的交易账户乃至匿名账户,但他们进退有序,这些资金显然是同一股力量在驱动,现在已经确认不是在座的任何一方,那到底是谁?”摩根斯丹利的与会者如是说。
“不是我们,也不是我们的客户,但有一部分账户确实在德意志银行有过经手,但等我们反应过来资金已经流出。”德意志银行的委派负责人摊手说道。
期权交易尽管只有两三百个亿美元的规模,在当下每天成交额超过5万亿美元的外汇市场,百亿美元量级基本不够看,但就是这两三百亿美元的权利金撬动的是超过5000亿美元以上的行权规模,相当于全天成交规模的10%,这个规模就有点大了。
出现一次还好,当出现两次之后,终于被华尔街的大佬们意识到了异常。
外汇是这个星球上唯一真正不会休止的市场,全世界大部分的银行都会把基金的20%~30%左右投入到外汇市场,它们从外汇交易中获得的盈利高达40~60%,这是它们最盈利的投资,所以外汇市场充斥着全球各路对冲基金的顶级玩家。
也是风险指数最大的市场,要是碰上一些黑天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