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动汽车必然是未来的主流,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反抗声的意义越来越小。”郑鸿瑞如是说道,这话他说的非常坚定。
陆鸣惬意的坐着并翘着二郎腿,兴致使然的问:“这个‘未来’到底有多远?三十年?五十年?一百年?”
说是这么说,故意的,陆鸣比现如今全世界任何一个人都明白这个“未来”到底在什么时候,毕竟某种意义上而言他就是来自未来的灵魂。
并非遥不可及,而是近在咫尺了。
郑鸿瑞非常笃定的说道:“没那么远,顶多十年后,或十五年后!”
陆鸣看着对方饶有兴致的又问:“如此确定吗?何以见得?”
“因为我国需要新能源车,世界也需要。”郑鸿瑞注视着对方如是回答,心里组织好一番话又接道:“前苏联的‘托卡马克之父’说过一句话:当人类需要可控核聚变的时候,可控核聚变就会成为现实。新能源汽车也一样,当大家迫切需要的时候,就会玩命的研发,就能刺激技术爆炸,这一点其实从西方对我国封锁得到了验证,他们对技术越封锁我们越玩命研发突破的就越快。”
陆鸣言简意赅的问:“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么需要新能源车?”
郑鸿瑞不带丝毫犹豫的对答:“我国一直以来面临的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就是对海外石油依存度太高,如果马六甲海峡被封锁,那我们的经济就会陷入停摆,虽说一直要降低对海外石油的依存度,但实际上越降越高,原因也不复杂,就是我们发展的太快。”
陆鸣默默的点了点头。
个中缘由并不复杂,国家发展太迅猛了,经济已经腾飞了几十年,工厂开工、老百姓开车都需要大量的油料,而且大中华区市场的汽车保有量突破世界第一只是时间问题,对石油的依赖程度再过两年就要冲到70%的红线之上。
对海外石油有依赖不是大事,但这东西不能依赖的太过于严重,否则就会陷入很被动的局面,也就悄无声息中处于危机之中。
最大的危机就是潜在的国家安全隐患,石油需要大量进口,若国际环境要是风云突变将会面临巨大的风险。
有些东西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这是后手,得防止别人搞你,毕竟这个世界的本质还是丛林社会,傻白甜基本没活路。
实力永远是维护正义的基础,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范围之内!
要知道,当年前苏联在后期把国家命脉压在了石油出口上,所以油价大跌,苏联顷刻间外汇不足,日常物资供应不上来,到处排长队,很快就崩溃了。
这些年来国家一方面积极推进“仲巴经济走廊”,让能源生命线开辟一条陆路通道降低海上能源生命线的依赖度。
但这远远不够,另一大方向就是科技突破。
也就是鼓励推进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技术研发与突破,这些年来国家给予该行业大量的补贴,背后的一大原因便是降低海外石油依存度,是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一个突破口之一。
如果实现汽车的全面电动化,就可以大幅度降低对石油的依赖,因为石油只能从纱特、俄国、依朗等几个国家采购,运输线更是只需要掐断一个马六甲海峡就能断掉海上运输通道。
而电力来源的途径就比较多了,传统的火力发电、水力发电,现在大力发展的光伏发电、风能发电,包括核电等等,而华国恰好地大物博,广袤而人烟稀少的国家大西北腹地就有了用武之地。
郑鸿瑞如数家珍的为陆鸣道来:“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全球第一就是最近这些年头的事情了,但更多的时候是为别人做了嫁衣,每生产一辆汽车,外企就大赚,各种技术专利都是外国人的,最后的大头利润都让欧美人赚了。”
“此外,以前也走了一条‘技术换市场’的路子,现在基本证明是错的了,技术没培养出来倒是培养出一堆躺在哪里等技术的寄生虫,市场倒是交出去了,技术却始终没有搞起来。”
“而新能源车我们就算不说有优势,但也谈不上先天劣势,毕竟大家都处在相同的起跑线,都在尝试,专利也基本都处于空白状态,贵的部件都一样贵,一样要改进。”
对于技术研发这一块,陆鸣懂的是技术的趋势,平时吹牛讲故事没问题,真的下场去搞技术研发没那本事,比不了真正搞研发的专业人员。
陆鸣开口说道:“我想听听你对你创办的朗沃智能的发展方向和远景规划。”
随着与之不断的交流,意识到郑鸿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在战略大方向上几乎与他不谋而合,这样的人只要遇到一个伯乐,势必可以趁势扶摇直上,陆鸣很乐意当他的伯乐。
此刻,郑鸿瑞喝了口茶,然后沉声说道:“在朗沃智能,我们的团队里,我是主要负责自动驾驶算法开发,现在的主流自动驾驶测试,主要是在燃油车上,但我认为与自动驾驶结合最好的,或者说与软件结合最好的应该是电动车。”
说到这里,郑鸿瑞看向陆鸣注视着对方继续道:“其实也不复杂,电动车靠电来控制电机,整体结构比燃油车简单很多,精细化操作和响应方面比燃油车要强太多,如果说燃油车的控制精度是把普通尺子,电动车就是游标卡尺,非常精细,反应也快速,天生就合适软件控制。”
陆鸣笑道:“我听说有一种说法是电动车的响应速度是传统燃油车的十倍,天生就跟软件搭配。”
郑鸿瑞说道:“现阶段的技术还不够成熟,软件与车的结合不明显,但我想要不了多少年,在可预见的未来,一辆车就同一部手机一样,嵌入无数的代码和其它模块,而且这些模块都需要大量的电力,所以电动车天生合适模块化。”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未来的电动车与传统燃油车最大的差别在于模块化的可编程,如果说传统燃油车是个诺基亚的塞班系统,那电动车就是iOS系统。”
陆鸣越发觉得眼前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创业者非常适合执掌天域云驰,有战略远见,对行业有清晰的认识,对潜在对手和未来的格局有着明确的判断,本身又是搞技术的,让他当天域云驰的CEO在合适不过了。
郑鸿瑞试图发挥自己最大最优的状态为陆鸣讲述他的故事和解决方案,从而为自己创办的朗沃智能拿到天盛资本的投资时,他并不知道坐在他面前的大佬已经开始打他甚至他整个初创团队的主意了。
陆鸣爱才啊,这样的人才不给我天盛打工太可惜了。
你图他的财,他图你的人,然后人财两得,完美,这波一哥在大气层有木有。
……
第235章【要求】
意犹未尽的郑鸿瑞继续滔滔不绝的说:“陆先生,我敢下判断的说,不久的将来您就会慢慢的发现,电动汽车与其说是个车,其实更像是个智能手机,是一台大型的移动智能终端……”
郑鸿瑞舞弄着肢体语言绘声绘色的描述道:“……智能电动车扩展出来的东西会越来越多,作为车的属性反而会被淡化,正如智能手机的通话功能被淡化了一样,能打电话只是手机的一项功能,仅此而已。”
“也正是基于这个逻辑,我认为铧为未来未必会下场造车但会涉足智能化系统,这是大概率事件,因为他们有这个基因,包括苹果甚至小咪都会搞电动车,因为从基因上来讲,智能手机厂商跟智能电动车的关系比传统燃油车公司要近的多。”郑鸿瑞掰扯着手指头说道:“特斯拉诞生于硅谷,而不是传统汽车制造业中心的底特律,就是这个原因。”
陆鸣越看郑鸿瑞越是喜爱了,这个人才绝对不能让他给跑喽,必须给爷打工。
郑鸿瑞的这些判断,在拥有先知先觉的陆鸣这里最是清楚,未来就是这么演变的,特斯拉卖车根本就没打算从车的身上赚几个钱,而是赚智能终端的钱,赚软件包的钱,这和iOS、安卓系统太像了。
不得不说的是,当下纯硬件公司的股价低的可怜,比如某想,未来的趋势是硬件近乎免费送,赚钱靠软件销售甚至广告业务,用户才是企业的产品。
谷歌不造手机,但是通过安卓操作系统一年赚到了310亿美元的收入,净利润高达恐怖的220亿美元,可见多么的赚钱。
陆鸣在对方停顿下来歇一会儿,便说道:“你对国家可能加大竞争烈度,引入特斯拉这条鲶鱼怎么看?会不会把国内的新能源车企搞死?”
听到这话,郑鸿瑞不由得笑道:“陆先生没有大举布局新能源车市场我还真不好说,但陆先生您已经入局了,这段时间我通过关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变动,看得出来陆先生有对新能源车有一统天下之志,这是新能源车行业过去十余年来从未有过的变局,陆先生您的入局无疑会给这个市场加速推进产业技术的变革。”
“但我认为,新能源车市场在经历混沌期后,最终将会形成一种均衡的格局,有一家或者几家企业或关联集团特别巨大,还有几个小的。”说到这里,郑鸿瑞又笑道:
“其实只需要看看智能手机市场就知道了,苹果公司再厉害,仍然有很多人不喜欢而选择安卓;丰田再厉害,也依旧有一大把其它车是处于各种生态位,因为不可能打动所有人,也不可能占据所有生态位。”
陆鸣不由得点头表示同意。
新能源车是消费市场,和互联网社交软件不一样,这些是高度趋同化的,一个用户装其它社交软件,朋友都不用,结果和谁都联系不上,因为别人用的是,他只能装回大家都在用的QQ、微信这些社交软件。
而消费市场不存在类似的问题,也就一定会形成强弱并存的格局。
随着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日趋成熟,当智能电动汽车市场发展起来的时候,就会带动其它一大堆边缘市场或边缘系统,比如激光雷达,智能电动车上有上百枚芯片,涉及到感知、控制、计算、安全、通信、导航等等。
……
不知不觉,双方交流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三个小时,晚餐时间都已经过去有一段时间了,晚餐也都已经做好但没有盛出来,管家梁振元并没有去打扰。
末了,陆鸣看向郑鸿瑞说道:“郑先生,关于投资朗沃智能的事情我已经决定了……”
郑鸿瑞一听内心大振,他也知道天盛资本在投资界是出了名的“凯”,舍得砸钱也不怕砸钱,朗沃智能要是能够获得天盛资本的天使轮融资,必然是一笔不菲的融资金额,而郑鸿瑞最在意的是天盛天资投资了之后,以后融资也会更容易。
最重要的是,朗沃智能还能加入天盛资本打造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生态系统中来,成为其中的一环,郑鸿瑞可是研究过天盛资本最近在新能源车一系列的动作,意识到陆鸣在以强大的资本手段来整合新能源车产业链上中下游,长远来看这才是最大的好处。
陆鸣说道:“我决定一分钱也不投。”
郑鸿瑞:???
此话一出,郑鸿瑞人都傻了,呆呆的坐在原地一时间反应不过来,反应过来之后仍然是懵圈的。
这踏马的尴尬不尴尬?这话怎么接?
片刻后,陆鸣话锋一转说道:“我们最近刚刚成立了一家新能源车公司天域云驰,初步框架还没搭建起来,定位基本上和你的朗沃智能差不多。你把朗沃智能注销吧,带着你的团队加盟我天盛系,我让你接管天域云驰,你来当家执掌。”
一句一分钱也不投让郑鸿瑞以为陆鸣在戏耍他,为此憋了一肚子火打算爆发出来的时候,听到刚刚那番话,人又傻了。
一肚子火气硬生生的在这个时候又被浇灭咽下去,可把他给难受死了,郑鸿瑞的内心有点崩溃,暗道:大佬您能别这样不?
回过神来的郑鸿瑞又是不住的震惊道:“陆先生,您……我……”
是真的不知道怎么接这个话。
来的时候好好地,是来拉投资的,合着是把自己“赔进去”的节奏?
陆鸣笑道:“投资朗沃智能对天盛而言是一种资源的重复浪费,所以没有必要,我直接投资你这个人或者你的团队,天域云驰正好缺一个拥有远见卓识的领导者,你是我目前认为最合适的掌门人,把他交给你我可以放心睡大觉。”
这话让郑鸿瑞倍感意外之余又不知所措,内心还有被大佬认可的激动,也陆鸣暗暗敬佩不已,这样的决定既大胆而有充满魄力,一般人还真不敢用,现在的郑鸿瑞要名气没有名气,要资源没资源,要人脉没人脉,也没有做出成绩来。
郑鸿瑞扪心自问,虽然心有鸿鹄之志,但也知道自己现在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创业者,没有任何成绩来证明自己,创办的朗沃智能还是在鹏城一间出租房里,也不知道公司明天能不能活下去。
若是融不到资,肯定活不下去,失败了就只能进厂给别的科技公司打工了,虽说他对自己的能力水平很有自信,无论是谷歌、苹果还是铧为这些技术大厂,肯定是抢着要。
但如果只是当一个打工人,郑鸿瑞也不会这么折腾了,还不是因为有自己的想法。
如果答应了陆鸣好像还是打工人……
但不同的是,这是能够自己做主的打工人,对于郑鸿瑞而言确实有着巨大的诱惑力。
他万万没有想到只想来拉一笔投资会进展到这一的局面。
末了,郑鸿瑞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看向陆鸣说道:“陆先生,您的邀请我可以接受,但我有一个条件,你得出让天域云驰20%的原始股配置给我和我的团队,并且预留10%的股权作为期权池预留,给今后为公司做出重大贡献的员工的股权激励。只要您答应以上要求,朗沃智能打包并入天域云驰麾下。”
虽说陆鸣是资本巨头,能量巨大,影响力远不是现在的郑鸿瑞能比的,但却敢于提条件,大不了就去找别的资本,国内没有那就去硅谷。
“好,没问题,就这么定了。”陆鸣无比爽快的答应了对方的要求,他不怕郑鸿瑞不提要求,反而是怕他没有要求。
其实就算郑鸿瑞不提配置股权这个要求,陆鸣也会主动给他以及他的初创团队配置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