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金融巨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金融巨头- 第3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陆鸣也觉得话说的有点大了,于是试图纠正道:“呃……说小五千亿有点不大妥当,总之数目不小……但如果说基金会为社会民生办点事儿,近年来获得大众广泛的高度评价和认可,我们认为基金会的发展是大获成功的。”
    观众们直言不讳的表示:如果是这样的垄断,请务必加大垄断力度。
    这话也得到了更多的观众点赞支持。
    主持人接着展开道:“科学与民生基金会在民计民生领域如今已经宣布进入医疗、教育两大领域,那住房领域呢?还有一个关于实体经济的问题,房地产是金融市场还是实体经济?”
    此话一出,绝大多数看直播的普通吃瓜观众都不由得竖起了耳朵,这个时候大家都发现直播间的专访对话内容其实和他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尽管大家都知道陆鸣让科学与民生基金不进哪个领域都没什么好说的,但依然期望像陆鸣这样的人能够在楼市这一块发挥一些影响力的。
    陆鸣点了点头道:“这是个好问题,也是个深刻的问题,房子倒是属于金融市场还是实体经济这要分开来看,房子的居住属性和产权属性是剥离的,依照居住属性那绝对是属于实体经济。”
    主持人点了点头。
    陆鸣进一步解构道:“从下游来看,如果不搬新家,重新购买一套家具、一套家电、做一次大的装修的可能性都不大。在没有改善住房的前提下,去升级更换家具家电搞装修的应该是很小的比例。而从上游来说,钢铁、水泥、机械等行业无一不受到房地产的影响。它影响到钢铁、水泥、机械、家电、家具、建筑材料等多个领域,影响真的挺大的。”
    “如果依照房子的产权属性呢,它又是金融市场,资金推动了商品房价格快速上涨,地方卖地获得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用来建造地铁、公园、广场、办公大楼、学校、医院等等,又推动了实体经济的增长。所以它是实体与金融的一体两面。”
    说到这里,陆鸣顿了片刻然后开口道:“至于基金会,内部也确实在研究,未来肯定也是会进入的,这点毋庸置疑。其实在我家乡启县的综合试点工程里面也在搞试验了,而且已经搞了快有两年了,就是公租房,在2017年就开始试行了。”
    主持人笑道:“陆先生这么一说我倒是回忆起来了,公租房在当年还入选了年度民生热词榜。”
    所谓的公租房,即公共租赁住房,是指由国家提供政策支持、限定建筑标准和租金水平,面向符合规定条件的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进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出租的保障性住房。
    公租房不是归个人所有,而是由政府或公共机构所有,用低于市场价或者承租者承受的起的价格,向新就业职工出租,包括一些新的大学毕业生,包括一些退休老人及残疾人,还有一些从外地迁移到城市工作的群体。
    陆鸣沉声地说:“目前启县试点那边,我们的公租房试点项目按人均30平米的住房标准提供低于市场的租房需求,根据当地的经济水平,每平米1。42元一个月,没有公摊,通常来讲一对夫妻申请公租房为60平米两室一厅户型,月租金85。36元每月。”
    “具体价格要看所处地段,由当地报物价部门核定。地区不同、房源不同,租金价格不同,但公租房的租金一般高于廉租房而又低于商品房的出租。”
    “房租相对便宜,但相应的配套设施都有,如厨房的一套灶具、油烟机、洗衣机,房间有床、空调。租满五年后可以购买,价格按照当地公布的建筑成本加上利息,前五年的租金也可以冲抵购房款,但此房今后也只能由地方ZF或原运营单位按购买价格加上利息进行回购,不能自行出售给其它第三方。”
    现在的启县就是这么干的,科学与民生基金推动,公租房在当地的住房比例已经扩大到30%的规模了。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启县的消费能力已经显著上升了,这是由于释放了一批住房资金出来,说的接地气一点,当地的老百姓有了基本的住房保障,提供了消费信心。
    市场有句话说得好,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当然这也少不了宣传和引导思想的转变,不要纠结房子到底是不是你的,而房租未来的涨价问题,与银行存款基准利率挂钩,运营方不得随意涨价,加上公租房是来自科学与民生基金这样的公共机构或者当地ZF提供的,也就不用担心住着住着突然被房东赶出去了。
    主持人说道:“如果低价的公租房在未来面向全国范围内推广,这势必会对商品房市场带来巨大的冲击,对于那些多套商品房持有者是获益者,他们的利益必然受到冲击,而这是一股很大的力量,有没有可能成为阻碍公租房推进呢?”
    陆鸣摇头道:“我认为不会,商品房持有者的房子大多为好地段,我们推动公租房模式旨在践行人人居者有其屋,是对大众基本居住权的保障,所以公租房的地段首先相对不如商品房,配套也相对不如商品房,这是一定的。”
    “比如非常好的地段,如果有公租房那租金也不低,因为地价低不了,运营成本就在那儿,其次你要一个人住上百平米的大房子甚至更大,这样的诉求已经脱离基本居住权的保障了,应该你个人去努力奋斗了。”
    “其次,商品房的价格在未来暴跌的概率不大,但继续暴涨的概率也不大,对于普通大众群体来说,现在仍然是思想上没能转变过来,依然认为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才心里踏实,但我相信这种观念在不久的将来会迎来转变,不转变也不行啊,你买不起嘛。”
    直播间的吃瓜观众们直呼真实!
    陆鸣补充道:“自然,大家就会转而放弃拥有一套房子的执着念头,当社会大多数人的这个念头通达了,就自然进入寻租时代了,所以我们要先行一步保障公租房的供给,同时商品房的持有者也出租,租客对象就是希望住比公租房大且配套更好房子的这批人,当然就得支付比公租房相对要贵的租金了,商品房持有者能长期收租有什么不好的?”
    对于未来的住房租赁市场,从居住条件和舒适度来看,肯定是商品房>公租房>廉租房,与之相对应的租金价格也肯定是商品房租金最高,其次公租房,最后是廉租房。
    ……


第646章【见微知著】
    显然,陆鸣的观点就是将来大部分普通老百姓会改变必须拥有一套房子的执念,不再纠结这一点。
    而高高在上的房价则是驱动人们改变思想观念的核心因素,从此不在关注楼市了,就像普通人不会去关心奢侈品价格波动是一个道理。
    主持人说道:“陆先生,根据您前面的观点,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丈母娘经济’会随着时代发展,在未来会没落甚至消失?”
    人们对于拥有一套房子的执念,其实最大的核心驱动力就是所谓的“丈母娘经济”,车子、票子、彩礼等支付先不说,要结婚必须要有一套婚房,而男方一定是整个市场购房的绝对主力,男方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是结婚的入场券也是当代的一大奇葩特色。
    不得不说,到底是大报的主持人,一语便深切要害。
    而陆鸣则是毫不犹豫的点头:“丈母娘经济在未来消失是必然的。”
    主持人紧接着追问:“有什么依据呢?”
    闻言,陆鸣停顿了片刻,在心里整理了一番言语便有条不紊的阐述道:“我们从公租房跳到两性婚姻跨度似乎有点大,但这之间确实存在必然且深度联系,现在结婚就必然面临房子的问题,这对很多结婚一族是无法回避的现实。”
    “我们发现如今的婚恋市场,就是男方与女方在结婚这个问题上矛盾点在哪里?是男方在面对如今难以支付的高昂结婚成本开始选择认输了,结不起婚于是不结了,直接躺平,这就是为什么现在不追求女生的男生越来越多的原因。”
    “因为男生一旦有结婚的念头,马上摆在他面前的就是房子、车子、票子,而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房子,可男生开始承认自己不行而选择自我认输,也就是说在婚姻里头其实有个男女双方的博弈问题,就好比股票集合竞价博弈,你报价我不跟了,你的报价我兜里没那么多钱,支付不起我撤单了。”
    “而因此衍生一个新的问题,就是双方的矛盾点依然存在,但因为越来越多的男生选择认输,你就会发现女生已经处在这个矛盾的顶点位置,可制造这个矛盾的对手没了,男生认输不玩了,这就糟糕了!”
    “那必然会导致规则的重塑,而出现矛盾顶点的时候往往就是趋势反转的开始,且矛盾顶点往往是最后输的一方,这种趋势现在其实有苗头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有些短视频里头出现了女方开始把陪嫁写出来。”
    “以前是没有的,不会这么公开写出来的,这就是出现让步的现象,就是矛盾顶点出现反转的变化,因为女生被推到顶点位置时,总有人选择结婚、恋爱的,总有人希望你顶在上面我偷偷撤离,一旦出现这种现象,即便再坚如磐石的结构也会开始松动,然后解体。”
    看直播的吃瓜群众们都愣了愣,细想一下还真是如此,以前都是说没多少彩礼不嫁,现在确实零零散散的出现一些陪嫁写出来的现象,以前从来没怎么在意,看到了也是下意识的将之归纳到为了博眼球、搞噱头上来。
    但是经过一哥的视角这么一解构发现没那么简单,吃瓜观众们直呼到底是巨佬,不止高屋建瓴,而且见微知著,以前怎么就没在意这些细节呢……
    与此同时,视讯画面中的陆鸣侃侃而道:“未来,如果女方家庭更好的情况下反而会在婚姻中占主导,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独立且优秀的女性,因为这时候她已经在顶点没有对手了,这是大环境所致,她当然就处于强势方,主导也是应该的,而婚姻也由此变化。”
    “所以我认为在某一个阶段,会出现短暂而盛极一时的‘陪嫁’现象,即‘陪嫁时代’开始盛行,以后类似娘家陪嫁的新闻会大量曝光,从而形成与现在截然相反的另一种极端的风气,但不会持续太长可能就十年二十年左右回归正常。”
    “有这样的论断,一方面是基于经济学的规律问题,而另一方面也是有史可据的,即宋朝时期就出现类似的陪嫁风气,连大文豪苏东坡的弟弟苏辙都在感慨自己是‘破家嫁女’,说自己为了给女儿办嫁妆差点倾家荡产了,这也是宋代的一大特色了。当然现代社会不一样了,自然不可能简单的重复历史,但历史肯定也给了我们一定的参考。”
    “我认为今后可能会出现物质条件比较好的女性群体会变得强势,甚至在婚姻中扮演主要角色;而物质基础比较低的女性群体则会回归前‘丈母娘经济’时代,用资本市场的话术来说这是泡沫,是不可能一直膨胀下去,总有破裂的一天,到达顶点突破临界值极限即泡沫破裂,当这个泡沫破裂之后当然就是理性的价值回归了。”
    这时,主持人说道:“陆先生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而且非常有意思,那么请问陆先生,假设未来如您所说那般,那么的理性的价值归回会以怎样的方式体现出来呢?”
    陆鸣顿时微笑地道:“这是个好问题,价值回归就是体现在人们不再执念必须名下拥有一套房子开始,因为到时候大家都买不起房子就等于大家没有的差距了,身边没有攀比目标了,大家都租房住了。这个时候人们的择偶条件就会逐渐的从房子转移到别的地方,物质占比会下降,比如教育啊、医疗啊、精神层面契合度、身高啊等等,更多的从物质转移到人本身,这是好现象。”
    “那么公租房的意义就深刻而重大了,它在整个住房租赁市场当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公租房也该由国家或科学与民生基金这种非盈利公共机构来建设并面向大众,国家是最大的房东,国家是不会无缘无故把你撵出去,也是人人居者有其屋的核心强有力保障。”
    “哪天你通过自己的奋斗变得更富足了,就可以去租配置更好更宽敞更大的商品房提高生活水平,更进一步你甚至可以直接购买商品房。公租房的另一项重大意义是你哪天有困难消费降级而租不起条件更好的商品房时,给你的一种退路保障。”
    其实很多人纠结过不了租房子的这道坎,有两个很大的顾虑,一个是担心住的好好地房东把你撵出去或是胡乱涨价,当公租房时代的到来,国家成了最大的房东,这一点就得到保障了。
    另一个担心的地方就是搬家很麻烦很累,但是换个角度来看,当你的能力就这么大的时候,摆在面前的是搬家只是烦累那么一两天,而为了买房背上三十年房贷,期间不敢乱花钱、不敢生病等等。
    对比去想一想,麻烦劳累那么一两天更实在,而且更灵活了,哪怕工作换个城市,作为外来务工人员在当地申请一套公租房即可。
    如此一来,整个社会的消费信心想不提振起来都难,信心比黄金还贵,当今后的人们的钱袋子从房子身上释放出来,那是一种难以想象的内需消费潜力。
    要知道大洋彼岸的漂亮国GDP,其中70%都是由本土消费创造的。
    ……


第647章【房价如葱还是葱贵如房?】
    至于当下的“丈母娘经济”是一定会在将来退出历史舞台,因为谁也承受不起楼市崩盘的代价,国家也不允许,那就只能稳房价,然后扩分母,正因为如此推行公租房来扩分母必然是未来的大趋势,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潮流大势。
    未来是光明的,但过程必然是曲折的,后丈母娘经济时代的过渡期仍然会看到90后、95后以及部分00后一代女性仍然倔强抗争大势,她们绝对不会跟没房子的男方结婚,但个体的抗争在潮流大势面前无异于螳臂当车。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的丈母娘也老了,渐渐逝去,而倔强的这批女性不肯顺应潮流大势选择独居,等于这部分基因从此被淘汰掉了,不结婚就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