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金融巨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金融巨头- 第3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车队前方的车辆下来了两个保镖人员与之沟通,不一会儿,在中巴车上的韩秋琳戴上了一个无线耳塞,安保人员向她汇报了一下情况。
    “是县里的人……”韩秋琳向陆鸣说明一下前面拦路的情况。
    “那就跟着吧。”陆鸣点了点头说道。
    很快,两个保镖上了车,那个拦车的男子也上了他的轿车,车队在此地停留片刻便再次驱车前行,并且跟随着那辆车一路驶向了大坪乡政机构单位。
    不到十五分钟的时间就抵达目的地了,车队在大坪乡政机构办事处的大门前空地停下,陆鸣在车上就已经看到外边有一票人在等候了,穿着打扮一看就是体制里的人。
    韩秋琳拿了一块平板给陆鸣,屏幕里显示着几个湖山县一把手以及其它干部成员的照片以及对应的职务,陆鸣看了看便将平板放一边并且动身下车。
    “欢迎欢迎,陆先生有失远迎,招待不周招待不周啊。”陆鸣刚刚从车上下来,湖山县的一把手杨谷便热情的迎了上来。
    “幸会,杨书记,倒是叨扰你们了。”陆鸣微笑的客气道,并且与之握了握手。
    “哪里,没有的事儿。”杨谷笑哈哈的说道,握手结束之后他回头看向一众干部人员道:“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陆先生,这可是咱们湖山县未来脱贫致富的大恩人啊。”
    话音刚落便迎来一众人送上热烈的掌声,不过陆鸣却对这顶高帽子表示罢手道:“可不能这么说哈,我们可不是奔着这个想法来的,也担当不起。”
    杨谷笑道:“陆先生此言差矣,不为过,绝不不为过。”
    见面进行三言两语的一番客套之后也就进入正题,场面话差不多就可以了。
    杨谷表示让大家伙从市里赶过来舟车劳顿,先去歇息一会儿,不过陆鸣表示不用歇了,直接到村里走访看看,顺便就在村里找一户人家吃一顿农家午饭。
    对此,杨谷书记也没多说什么了,早前过来的时候就已经大体判断陆鸣不是形式主义的人。
    于是众人便前往了大坪乡的一个自然村,即山塘村。
    值得一提的是,湖山县目前仍然还没有脱贫摘帽,宁州市管辖内除了湖山县之外,龙岩县、兴丰县都是比较穷的县城。
    而实际上,其它几个好一点儿的县也好不到哪里去,最近几年发展的都很糟糕。
    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宁州市已经成为公认的新一线大城市,人口即将奔着千万规模去了,造成如此大的城乡差距,其实就是宁州市本身的虹吸效应。
    最典型的情况就是周边县城的年轻人都往宁州市挤,产业、消费、教育、医疗等等都像宁州市集中,当地县域起不来很正常,能起来反而不正常。
    ……
    陆鸣等人从乡里出发前往山塘村时,这边的村大队干部已经接到电话消息了,人还没有到来之前,村里的干部已经开始忙活起来,首先是准备午饭,杀猪宰鸡鸭什么的都张罗起来。
    山塘村已经热闹起来了,消息传开了,全村的人都知道县里大领导要来村里走访考察,而且还有传说中的世界首富也来了。
    这会儿务农的人已经陆陆续续从田野里回来,在村头有一颗大槐树,旁边还有两个正方形的水井,是地下水直接涌出来,第一口井是清水是用来饮用,也铺了大量的管子,这些管子都延伸到一些村户家里。
    第一口井的水流入第二口井,在以前第二口井是村民们用来洗衣服什么的,现在村里的人很少来这里洗衣服了,基本都是在家里完成。
    一大票老少村民在那棵大槐树底下或搬着板凳坐着,或把一些大石头当凳子坐着,或是背手站着,村民们嗑着瓜子相互攀谈,时不时的往村里马路那边望去。
    这颗大槐树号称是山塘村的情报站,尤其是到了年关的时候,村里的一些大爷大妈在这里,在外地的年轻人回村里必经此地,第二天谁家谁谁谁回来的消息全村都知道了,而且全国的村基本都是如此。
    这效率老美的CIA情报网络也得服输有木有,至少不可能覆盖这么广。
    “来了来了,好多车。”
    就在这时,忽然有一个熊孩子指着一个方向大声嚷嚷着,吸引了其他人纷纷望去,距离这颗老槐树三百米开外的村马路,哪里有一个拐口,此时第一辆车从拐口出现并映入一众村民的眼里。
    不一会儿,一辆辆车不断出现,以不快不慢的速度朝着老槐树这边驶来,这里有一块很大的空地,足够让到来车辆全部停靠了。
    这下子村里更是热闹了,这种场面在村里是很少见的。
    ……


第659章【送一片光伏产业下来】
    车队缓缓驶入村里,在老槐树周边的空地有序停好,村里的一些留守孩童在车辆附近窜来窜去打量个不停,也有一些家长呵斥,担心自家熊孩子惹事,把人家车给磕碰到了,那可赔不起。
    当然了,即便真被几个熊孩子磕碰到,陆鸣也肯定不会追究的。
    总之,现在的山塘村已经热闹非凡。
    值得一提的是,在农村里头有一个现象,就是有一辆小车特别拉风,甚至比在县城里有一套房子都有面子,会算这笔账的人就难以理解。
    但其实也不难理解,小轿车可以到处跑,特有面儿,有时候农村的攀比问题也不小。
    陆鸣从巴士车里下来,穿着一件纯灰色的短袖T恤,整体造型颇为休闲阳光,在众人当中非常有辨识度,因为大家基本上都是穿着正装。
    别人这么穿着叫不识大体,没有规矩,但陆鸣显然已经迈过了这个层次
    身边的那些陪同人员,除了韩秋琳与小安安之外,其它人不是奔四就是已经超过四十岁,陆鸣年轻的一面无疑进一步提高了辨识度。
    “一个青年人都没没有啊……”陆鸣朝着老槐树那边大致扫了一眼,不少的村民都在哪儿磕瓜观望来着,但都是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或者打酱油的小孩子,就是没有看到一个三十岁以下的青年人。
    乡里的一名干部说道:“村里的年轻人基本都去城里打工了,现在也不是年底。”
    闻言,陆鸣顿时道:“那说明来山塘村算是来对地方了。”
    众人一听也都不禁哄笑,言外之意就是这个村很突出问题点,考察调研更能反应情况。
    到了山塘村,距离饭点时间还有半个小时,陆鸣趁着这段时间也在村里的农户走走看看,和村民们聊聊家长里短什么的。
    午饭过后,陆鸣看了看天色,阳光明媚但也不是很晒人,于是提出要去山塘村野外山区看看,村大队干部为众人做向导。
    ……
    下午两点半左右,山塘村的山间小路,陆鸣左右看了看所在的山坡又远眺前方的林间说道:“山塘村颇具原生态,怎么发展才能搞起来?”
    说到这里,陆鸣回头看向曾洪、杨谷等人吐槽式的补充道:“可别跟我一说到要发展乡村就搞什么农家乐、发展旅游业这套,不是什么乡村都能搞这套。”
    “哈哈哈……”
    众人一听这话,没能忍住哄笑了,陆鸣方才的吐槽算是一个冷笑话了。
    这时,众人见得陆鸣一手叉腰,另一手遥指眼前这片区域说道:“山塘村生态好,但从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方针来考虑,依我看这一带就非常合适搞一片光伏产业嘛。”
    光伏?
    众人面面相觑,杨谷书记顿时道:“陆先生,光伏产业这种朝阳产业能在山塘村这样的地方发展的起来?”
    陆鸣收回目光走到了几个随行安保人员临时搭好的简易遮阳棚里,两女也坐在里面,韩秋琳给他递来一个小板凳,安亦柔给他递来了一瓶库安全是。
    曾洪几个人也跟了过来围坐在一块,陆鸣喝了口水看向杨谷笑道:“杨书记您只说到了光伏是朝阳产业,但其实也是过剩产业,欧洲那边制裁国内光伏产业,国内的光伏就不能出口,于是就过剩了。”
    众人一言不发的听着,陆鸣继续道:“如果按照市场经济的一般路子,过剩产业就应该关闭,员工应该被开除,对应的贷款也应该变成坏账。”
    “我们的做法是什么?肯定不能因为欧洲人制裁我们就让光伏产业死掉,这绝对不行,那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当然有,把光伏的产品由财政扶持的方式转交给贫困乡村,贫困村一次性脱贫,一个光伏电站是二十五年的使用周期,那就意味着二十五年可以得到发电形成的收益。”
    随行做向导的几个山塘村村民和村干部这个时候也是竖直了耳朵,虽然一些内容他们听着有点迷糊,还扯上欧洲了,但也十分的关心,他们很清楚眼前这个比他们都小的年轻人可能随便一句话就能改变整个山塘村乃至整个湖山县的未来。
    陆鸣再次扭头外探眺望了下这山区说道:“就拿这山塘村为例,原生态的环境很漂亮,但也如此而已,说的直接点这里资源短缺,除了大片空地要啥没啥,没有什么太好的发展条件,就说这片山地也不合适开垦梯田,但如果给山塘村这里送过来一个新兴的光伏产业,整个村就能脱贫起来了。”
    “不只是山塘村,在全国各地的一些乡村都可以,无外乎就是财政的一笔钱嘛,但干了几件事情呢?挽救了我们的光伏产业、缓解了贫困乡村,同时防止了银行坏账,从大局或微观层次来讲都是一石多鸟。”
    “这种事情一般来说其它国家做不到,只有我们国家能用这样的方式并可以实现,以此缓解生产过剩危机,降低银行的坏账率,同时保证贫困乡村地区的人口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能够拥有财产性的收入,这才是我们要干的工作。”
    山塘村推行启县模式之后,要是在这里搞这么一片光伏产业,全村人自己用电首先能够自足了,而且肯定是用不完的,还可以扩大一些的嘛,多铺设几块光伏板的嘛,毕竟这是再生清洁能源。
    那多出来的发电量就可以对外输出,就能创造一笔财产性的收入,电力这玩意不怕过剩,新能源车如火如荼的在推进呢,电力资源开发的再多都能轻松吃掉。
    杨谷等人不由得连连点头,陆鸣这番话无疑给大家打开了一个思路,不止是光伏产业,还有其他产业也可以依照这个逻辑。
    这个思路和十年前搞的家电下乡又有很大区别,家电下乡是让乡村消化掉这部分过剩产能,是属于纯消费类,而类似送一片光伏产业过来的这种思路,与之前的家电下乡最大的区别就是能够为乡村地区创造财产性的收入,不只是消费过剩危机。
    这个问题必须得建立在大局意识的基础之上来看,否则是搞不出实质性的名堂来的。
    县一把手也是直言不讳的说道:“陆先生,你的这个思路确实好,也有很大的可行性,唯独资金这一块是拦路虎,我们地方最缺的就是资金啊。”
    闻言,陆鸣非常肯定的说道:“钱不是问题,我老家启县也没钱,这几年不也搞起来嘛,就按启明富邦的模式进行混改重整,你们地方上的财政凑一笔,山塘村集体出凑一笔,我拉投资人过来融一笔,你们地方上财政没钱可以发债,我拉投资人过来认购,钱的问题不是问题。”
    混改重整的启明富邦或者就说“启县模式”实际上是融合了国内的三大所有制,国有、集体、私人都参与进来了。
    资金问题在陆鸣这里真的就不是个问题,之前在宁州市的时候,邀请一大票机构投资者聊了聊,大强子这些人就差陆鸣点个头就把钱送过来了。
    有陆鸣参与的事儿,只是需要钱,根本就不愁融不到资。
    那些机构投资者其实对地方乡村也是半信半疑,还是看不太明白,坦率讲是没多大信心的,但没关系,他们的信心本就不是直接来自乡村,都是从陆鸣这里产生的,投资人买的是这个账。
    ……


第660章【时代大势在变】
    下午15时许,陆鸣在山塘村结束调研并且离开了这里,到了大坪乡政机构办事处,大家伙又在这里的一间房子里坐在一块临时开个会做个总结。
    此时,与会的曾洪发言道:“下来展开实地考察确实收获颇丰,理事长在提及启县模式和乡村振兴发展的时候一直强调这个事情必须要建立在大局意识的基础上才能合理展开,我非常赞同这点。”
    “其实乡村振兴要城乡融合,而城乡融合的根本问题上层早就已经一语道破,就是城乡两个要素市场的要素自由流动。”
    与会的杨谷等湖山县的干部一言不发的聆听着,时不时地做个会议纪要。
    这时,陆鸣说道:“从全局来看,我们已经有很多政策是鼓励乡村人口进入城市,过去三十多年来就一直把农村人口进城当成一个主要的政策方向,现在城乡之间,农村人口流向城市的障碍基本上不存在了。”
    说到这里时,陆鸣话锋一转继续道:“但当我们现在说要大力推进城乡融合,现在主要的障碍是什么呢?是城里人下乡,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已经有了相当的财务自由度了,可以不必去担心一般的生活消费,开始追求有一定的休闲、舒适、养生等等。”
    “研究消费理论应该知道这是一个代替更迭,每一个更迭就是迈上一个新的消费台阶,会带来巨大的需求,形成新的消费拉动,当我们一直讲要需求拉动增长的时候,消费却开始乏力了,因为我们没有为城市中那批有财务自由的消费者打开在乡村的消费路径。”
    “城市里一些财务自由的人,他们已经不用考虑一般生活消费是不是性价比高了,而是比较关注一年四季哪个地方比较舒适、比较好玩儿,就是已经到了把休闲、养生当成主要消费领域了,这些事情我们目前的乡村中很多的政策是有很大限制的。”
    说着,陆鸣开瓶矿泉水喝上几口,而调研团负责人曾洪顺势补充道:“没错,你比方说我看上了山塘村的生态环境,我是城里人,我想在这里弄个休闲的住所,请问我能不能按我自己的风格来装修或者修建以便于形成合适我的生活习惯的设施?”
    曾洪摊手道:“装修出来总的费用少说得百十来万吧?那么我花这么多钱什么时候够本?如果只是给我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